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2頁(共2頁) 上一頁  1, 2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1月 09, 2021 12:52 pm

快樂的英格蘭農夫

事情要從農業說起。

自從1846年英國廢除《谷物法》之後,不列顛的農業生産不僅沒有受到嚴重衝擊,反而越發繁榮興旺起來,這一時期不列顛地區的農業生産呈現出農業利潤不斷增長,土地租金不斷增加,農業投資、農業播種面積、農業就業人數、農業生産效率不斷提高的局面,甚至連農業用地都大幅增加了,統計顯示,從1845年(谷物法于次年被廢除)到1873年間,不列顛新開發的60萬英畝荒地中有52.5萬英畝是農業用地,從1851年到1873年,不列顛的農業利潤翻了一番,史稱“高效農業”。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c21e93fd6fc4d297f6b6c3291c2e0b54_720w
原野,鄉村,磚瓦房屋,奔跑的少女,英國人骨子裏的自耕農情節是再龐大的帝國都抹不掉的


對于《谷物法》的廢除,國內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認爲這標志著工業資産階級戰勝了土地貴族,然而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事實是《谷物法》被廢除後,很多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把自己的土地出租給大土地貴族負責經營,土地貴族的力量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增強了,土地貴族憑借“高效農業”的繁榮一度非常強勢,整個議會中有農業地産的議員占比在1859年一度超過70%,1864年也達到了60%以上,號稱莊園議會,政治特權盡操其手,議會中他們話語權也最大,1843年到1900年的10個首相裏有7個是土地貴族,內閣職位基本上也被土地貴族壟斷,地方官的主要職位也大多被土地貴族把持,實際上《谷物法》被廢除對土地貴族的衝擊還不如19世紀30年代的兩次議會改革,所謂《谷物法》廢除標志著資産階級戰勝土地貴族根本無從談起。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11389d57989df7c916e46a5eabccbf07_720w
愛德華·斯坦利,代表土地貴族權利的保守黨首相,在英國廢除《谷物法》之後三度拜相,《谷物法》被廢除根本無傷土地貴族根本


“工人因生活成本上升要求漲工資導致工廠主要求廢除谷物法以壓工資”這一說法同樣不成立,實際上廢除《谷物法》之後不列顛糧食價格不降反升,至1870年,糧食價格已經達到55先令每誇脫的高位,一些地方甚至達到了56先令,增長了一倍還多。要求廢除《谷物法》實質上是英國在19世紀上半葉自由貿易運動的一環,同一時期英國不僅廢除了《谷物法》,還廢除了行會制度、專賣制度、保護關稅制度、甚至還有幫助英國打贏英荷戰爭的《航海條例》,那時候的英國處于自由貿易狂熱中,舉國上下都在割重商主義尾巴,東印度公司與滿清十三行的貿易特權也被取締,19世紀60年代甚至被事實解散,並非資産階級戰勝了土地貴族,而是自由貿易力量戰勝了重商主義傳統。

爲何廢除《谷物法》之後不列顛本土農業不僅未受衝擊反而愈發興旺?道理很簡單,首先是《谷物法》本身壓根就沒有被嚴格實施過,在那個年代,走私是完全公開的,合法貨物唯一的優勢是更精美的包裝以及“消費合法商品”這一行爲本身帶來的體面感,就像美國一直在禁運古巴,但古巴雪茄從來沒有在美國市場上絕迹過,一個道理。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37b245bc7d5a436e6acbcae4d3b8f795_720w
高希霸牌古巴雪茄,號稱古巴雪茄中的王者,古巴雪茄是在加勒比海的美女大腿上卷出來的商業傳說就是被它炒作出來的


其次是進口糧食的價格並不低,問題主要出在海運成本上,蒸汽船在19世紀初就已出現,但19世紀70年代以前,海上運輸依然以帆船爲主,成本高效率低,另外蒸汽船的重要幫手——鐵路,此時尚未鋪開,而同一時期農業技術卻極大發展且廣泛應用,特別是排水機械,據統計,從1845-1899年,英國約有4500萬英畝的土地被抽幹,這占到了不列顛濕地總面積的35%,其中絕大多數發生于1850-1875之間,到了19世紀70年代後期,至少2/3的谷物采收和3/4的脫粒工作由農用機械完成,谷倉技術的進步也極大降低了農業成本。

排水機械是農業技術的重要節點,其意義不低于化肥、農藥、翻耕和鐵制農具,沼澤在工業革命之前被視爲不可開發的爛地,有了排水機械後,沼澤濕地才被捧上了天,松嫩平原的開發就與排水設備的普及有莫大關系。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b320b592570095d437fd303572896b25_720w
松嫩平原屬于高緯度河流衝積平原,土地過于濕潤,沼澤和池塘密度極高,雖然地勢平坦,但是在排水機械出現前事實上是無法開發的


另外飼料和肥料的使用也迅速增長,從1841-1857年之間,不列顛進口了不低于240萬公噸的鳥糞用于施肥,諸如育種技術的進步,水利設施的修建,氣象科學的發展也都對農業起到了推動作用。

土地産權在農業生産中其實是一個非常次要的因素,例如1850年之後不列顛的肥料使用就一直在增長,到1880年時,每英畝耕地的肥料支出接近3英鎊,是平均地租的2.5倍,土地歸誰所有實際上根本就不重要。

建國神話中對土改意義的無限拔高和長期的小農經濟曆史,導致中國人對農業生産的理解出現了嚴重的“地本位”情緒,這嚴重脫離了事實,畝産、倉儲、運輸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土地所有制,現代倉儲運輸出現之前,三分之一乃至一半以上的産量損失在消費環節之前是很正常的事情。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c1669d1d1e0bddf025f8828f2445c541_720w
不要說農業社會,就是算是後世的蘇聯,因爲管理不善和體制問題,農産品的損失率也動辄高達1/4甚至1/3,一半以上的損失率也不是沒有過,例如蘇聯番茄,是在敖德薩的農場種植後,用洗煤設備進行清洗,隨後運輸至城市,由于這種粗暴的處理,蘇聯番茄通常一半左右在路上就爛掉了


農業技術領先于航運技術,以及同一時期英國人口的暴增帶來了本土農業的極大繁榮,1811年,不列顛總人口爲1197萬,1871年已經達到了2607.2萬,需求增加也是“高效農業”的主要原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1月 09, 2021 12:54 pm

天下糧倉

1873年,糧食價格暴跌,在1873-1894年間,小麥、大麥、燕麥的價格分別下降了74.4%、72%和50.3%,肉類和乳制品則下跌了23.47%和33%,與農産品降價一同到來的還有土地所有者的大量破産與土地的大量抛荒,農業大蕭條降臨。

從這一年開始,不列顛出現了農産品價格跳水,農業利潤崩盤,農場大量破産,農業播種面積和産量減少,農業人口萎縮,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嚴重下降的局面。

此次農業大蕭條直接導致不列顛本土農業自此一蹶不振,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連續的惡劣氣候和海外廉價農産品的大量湧入,衝垮了本土農業。

氣候問題暫且不談,談一談不列顛本土農業遭到了何等嚴重的衝擊,不列顛的農業區域以英格蘭中部、東部和南部的15個農業郡爲主,以農業大蕭條中受損最嚴重的埃塞克斯郡爲例,該郡小麥價格從1875年的55先令每誇脫一路尿崩至1894年的22先令10便士每誇脫,地主的收入幾乎清零,爲了防止土地撂荒,地主苦苦哀求佃農續訂租約,而佃農則嫌棄收入太少,拒絕在任何條件下續訂租約,這些剩余下來的勞動力要麽進城打工,要麽去海外領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爲去了,地租跟著一路暴降,埃塞克斯郡的地租從一開始降低了25%到降低80%甚至免費出租,只要不撂荒就行。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6a989b29aed005cb7c610a910e0b7321_720w
19世紀不列顛的農業模式主要是租地農場,自耕農,地主,甚至是一些土地貴族,把土地出租給佃農、農業經理人或者願意留守的土地貴族,交由他們經營,把小塊零碎的耕地整合成大型農場,有利于集約化耕作


其他地區稍微“好”一些,比如布裏齊諾斯地區,地租下降40%還大量租不出去,類似赫利福德、薩洛普一類的地方降低了30%也是租不出去,部分情況下降低60%都沒人租,被認爲旱澇保收的伍斯特郡情況最好,當地地主和經理及時進行産業升級,大搞園藝農業,另外就是種植蛇麻草和水果,成功把農場都租了出去,雖然地租還是降低了15%左右,坎伯蘭和威斯特摩蘭郡則較爲淒慘,租金下降了20%到25%,且農場之間激烈內卷,大打價格戰,最好的是蘭開夏郡,這裏的農場因爲大多靠近城鎮和礦井,因此高強度種菜賣菜,維持住了局面,租金“僅僅”下降了10%左右。

蘇格蘭地區情況也差不多,大型農場地租普遍腰斬,中型農場下降三成,小農場有的基本不租了,就自己種種拉倒,有些則徹底破産。

威爾士地區情況最好,因爲這裏搞畜牧業,比英格蘭好很多,但同樣因爲乳制品,羊毛的價格崩盤而損失嚴重。

當時一位諾福克郡的租地農場經理人在日記中這麽記錄“我開出了我能開出的一切條件,可他們就是不肯續訂租約,今年我只能央求我的弟妹家過來一起耕地了”,地主們只能在沒有佃農助陣的情況下獨自耕作土地(英國地主一直有參與農業生産的傳統,騎士和爵爺往往是種田的好把式,這也是英國的自耕農傳統之一),土地是歸他們所有,而且面積頗爲廣闊,但那段時間的英國地主只能辛勤勞作以勉強糊口,再次證明了土地所有制並不是問題的重點。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a84e5a6572d8dbff222e554539bd43be_720w
騎士采邑能成爲歐洲中世紀的主流社會制度與重犁的出現息息相關,有了重犁之後,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德意志地區終于可以被開發了,其實往往首先是農場的經營者,然後才是軍事貴族,很多中世紀的騎士往往同時也是種田的好把式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1月 09, 2021 12:55 pm

見龍在田

這次農業蕭條並非英國的獨有現象,當時歐陸其它也這樣,但英國的情況最嚴重,從1873年一直到1896年持續長達20年之久。

俄國、美國、阿根廷,以及英帝國所屬的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的巨量廉價糧食是這一切的直接原因。以不列顛爲例,不列顛從1870-1879年每年進口5040萬誇脫以上的小麥,1880-1889年則上漲到7030萬誇脫,1890-1899達到了8590萬誇脫,1900-1909直接到1.026億誇脫。

俄國通常以谷物出口來償還外債利息,俄國的糧食生産成本以勞動效率計算雖然比較高,但出口價格依然低于歐洲市場,另外就是美國、阿根廷以及帝國海外領,這些地區可耕土地面積遼闊,牧場豐美,從19世紀中期開始,人口的增長和交通條件的日漸改善讓這些地方被逐漸開發起來,這些地區實施濫耕濫牧的粗放農業,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而大量向歐洲傾銷羊毛、肉類、小麥。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3c6ae561b18a6aa2455728ad1649dd2d_720w
北美平原,沃野萬裏,天府之土,環山繞水,易守難攻,霸王之資


1870-1910年之間,美國、阿根廷、烏拉圭、澳大利亞的耕地面積從8200萬公頃增加到1.85億公頃,僅美國一國在70年代的小麥種植面積就增加了1700萬英畝。種植面積的增加帶來了産量膨脹,1885-1914這25年間,世界小麥産量從2391萬蒲式耳暴漲至37.31億蒲式耳。

國際市場的谷物交易規模也迅速增加,19世紀50年代,世界鼓舞出口量還不到400萬噸,到19世紀80年代這個數字暴漲2倍,到20世紀10年代直接飙升10倍,世界糧食貿易規模從1854-1858年的380萬噸暴漲至1901-1913年的3770萬噸。

19世紀是交通運輸大變革的時代,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之後,鋼鐵代替了木材成爲造船材料,蒸汽取代了風帆成爲船舶動力來源,精確化測繪帶來了更好的海圖,導航設備的進步讓船只不繞遠路,計時器越來越精准,這一切都讓運輸成本暴降,效率暴增,至1880年,在主要海運國家種,蒸汽船已占比過半。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c2be1653831355bf2f71d0925fa6c874_720w
蒸汽船的出現讓海運從此取代了陸運成爲了世界核心主流物流方式,極低的成本和極高的運量讓其他一切運輸形式在它面前黯然失色,從此陸權就失去了經濟價值,海權之所以頻頻擊敗陸權,靠的就是更能賺錢,時至今日,陸運的成本依然難望海運項背,海洋是天然的經濟血管


還有前面說到的鐵路是蒸汽船的好幫手,美國和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海外領都修建了農場到港口的鐵路運輸線,美國僅僅在19世紀70-80年代就修建了4條橫跨美洲大陸的鐵路幹線,在1880年,美國鐵路裏程以及達到了9萬多公裏,在1850-1913年,世界鐵路總裏程從4萬公裏迅速增加到111萬公裏。

這些運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帶來了成本下降和效率上升,從1850-1913年,世界海運運費基本腰斬,陸運運費暴跌90%,綜合成本暴降,例如從芝加哥運輸1蒲式耳小麥到利物浦的成本從1868年的31.6美分下降至1910年的10.3美分,從孟買運棉花到倫敦的成本從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初直接暴跌了2/3。

這還是運輸成本,倉儲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食品成本的下降,世界上最早使用冷藏技術保存肉類的是澳大利亞,1875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裏斯果谷地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爲食品出口業服務的肉類冷凍廠,1880年,澳大利亞第一次成功使用船舶把凍肉運至不列顛,冷藏行業開始發展,當時肉類在不列顛十分奢侈,19世紀80年代之前,不列顛人吃肉跟以前中國人吃肉差不多,一年到頭也就聖誕節打打牙祭,不列顛的肉價是帝國海外領的四五倍,一大堆跑到海外領的人回不列顛探親的時候說起海外的便宜肉食滔滔不絕,頓頓有肉吃這種奇幻故事讓不列顛人幾乎發瘋,爲了解決群衆吃肉難吃肉貴問題,帝國實施了肉籃子工程,瘋狂發展凍肉工業,把帝國海外的廉價肉食源源不斷運往不列顛,1895年,不列顛進口50萬噸凍肉,相當于不列顛消費量的1/3,1870-1900年,不列顛的人均肉消費量增加了一倍,這進一步重擊了不列顛本土的畜牧業。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b2e3b26cb984922db68f44ba6bcf25bf_720w
國人談及糧食,只知土地而不問運輸,不知倉儲,這也是長期的小農經濟留下的思想鋼印,實際上糧食産量很多時候根本不是問題,存下來,運到家,吃進嘴才是關鍵


從這時候起,美國實際上已經展現出它統禦世界的力量之一了——沃野萬裏,天府之土,以及其上生産出的吃用不盡的糧山肉海。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1月 09, 2021 12:57 pm

鑽石中的裂痕

這場農業大蕭條對英帝國造成的深遠影響,無論怎麽評價都不爲過。

首先是此事導致了土地貴族真正意義上的衰亡,“高效農業”帶來的土地貴族在政治上的強勢結束了,這場農業大蕭條導致他們在經濟上失勢,進而動搖了他們的政治地位,1884年和1885年,英國分別通過了《選舉權法》《議會席位再分配法》,英國議會實現了徹底改革,土地貴族嚴重失勢,英國選民人數從300萬增加到500萬,全國2/3的男子成爲選民,農村議席嚴重減少。

此次改革後的首次大選,純工廠主和純商人議員人數第一次超過了土地貴族,1868-1910年,自由黨議員中擁有地産的比例從26%下降到7%,就算是代表土地貴族利益的保守黨,也從一半降低到四分之一,1911年議會廢除了上議院貴族對下議院通過的財政法案的否決權,並限制了其它否決權的行使,土地貴族自此徹底失勢,工業資産階級這才掌握大權,英國農業大蕭條而不是什麽《谷物法》被廢除才是英國資産階級掌握權力的節點。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cb6d0335c1d9d0be974049178873d312_720w
英國上議院,也被稱爲貴族院,由靈職議員和俗職議員組成,前者爲大主教和主教,後者爲王室、貴族、法官,權勢已大爲衰落


其次是英國社會開始質疑甚至敵視自由貿易政策,農業大蕭條之前英國從上到下無比迷信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自由貿易被視爲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在19世紀90年代不列顛農業基本上已經死亡後,議會才首次出現要不要對進口農産品搞點關稅的動議,雖然最終沒能形通過法案,但動搖已經産生,特別是同一時期其它歐洲國家對農産品實施關稅保護或者農業補貼,避免了本國農業的總破産,這讓當時不列顛的農場主眼紅不已。

1879-1882年英國皇家農業蕭條調查委員會經過調查,發現海外進口的廉價糧食摧毀了本國農業後,于1881年一度成立了一個要求恢複保護性關稅的公平貿易聯盟,結果該聯盟的要求被拒絕,到了1896年,不列顛農業人口已經人均貿易保護主義者了,時任首相亞瑟·貝爾福在1903年10月曾試圖推動對肉類、乳制品、蔬菜、免費征收關稅,失敗。1904年8月要求對谷物和肉類收5%關稅,再次失敗,到1910年,議會終于頂不住壓力實施了針對其他國家的農業關稅(不包括帝國的海外領),以及包括農村信貸銀行、農業合作社、農校等一系列措施,此舉標志著英帝國終于開始放棄自由貿易政策。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3bc9be5124f34a5686ee56fa03770968_720w
圖爲德國中央合作銀行,其前身是德國雷發巽合作銀行,德國首創了農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爲後世其它國家所紛紛效仿


另外農業大蕭條還導致了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大量佃戶,地主,自耕農和土地貴族放棄了老家的地産開始轉移到城鎮和帝國海外,30年間不列顛外流的農業人口超過30萬,1841-1911年,不列顛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但農村人口只增加了13%,駐留農村的人口基本只剩下老弱病殘,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的最後30年,農業勞動力從96.2萬減少到62.1萬,農業在不列顛的經濟結構中已經無足輕重。

此次農業大蕭條對英帝國在經濟層面的衝擊無足輕重,破産的農業人口很快從城市和海外領找到了新的謀生道路,工業、金融、貿易的蓬勃興旺很快抹去了不列顛農業小小的不愉快,英帝國畢竟是一個全球帝國,不列顛的農業雖然受損嚴重,但海外領的農業卻繁榮興旺起來,特別是澳大利亞興起的凍肉工業極大改善了英國人的生活水准,帝國依然如日中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b4de6b1731ee6fe21ca58b101cb2fd2d_720w
任他燎原火,自有東海水,不列顛的農業雖然不景氣了,但市政依然一片繁華,那個時代不列顛的市政風貌甚至塑造了蒸汽朋克這麽一個藝術風格


但也正是從這次事件開始,帝國開始介入經濟社會的發展,以行政手段對市場進行幹預開始被英國社會逐漸接受,後來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就說過,農業大蕭條徹底改變了他們那一代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這種心理層面的衝擊在經濟層面一時半會還看不出來,但它造成了極爲深遠的影響,成爲了日後帝國特惠制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礎,而也正是帝國特惠制爲帝國敲響了喪鍾。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1108101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2月 13, 2021 7:30 am

英國衰亡記5——帝國實亡于內循環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7ded52d04a9ab0c5eb29275f2a58079d_1440w
世界市場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基礎和生活條件——卡爾·馬克思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2月 13, 2021 7:32 am

世界之蛇

實際上以世界市場作爲生産方式基礎和生活條件的,又何止是資本主義呢?自從大航海時代帶來了全球化,工業革命助推了全球化,電報的發明起飛了全球化之後,世界上就已經沒有任何國家,任何社會,任何經濟體能在免于匮乏的前提下隔絕于世界市場。

構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産社會化。那些分散的,孤立的,自發的小生産者必然伴隨著技術進步而轉變爲大規模社會生産體系的一部分,且技術越進步,涉及生産要素越多,業態越豐富,産業鏈越漫長,經濟活動的社會化程度也就越高,人類也就越依賴世界市場。

世界市場是任何生産力達到一定水准的人類社會進行經濟活動的前提條件,這不以主觀意願、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爲轉移。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3f3180e8681d2d7875734368047a589b_720w
铼,化學符號Re,原子序數75,地球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常伴生于輝钼礦中,是制造難熔合金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噴氣發動機或者航天發動機的燃燒室、渦輪葉片及排氣噴嘴,關鍵戰略資源,全球探明儲量2500噸,智利占了1300噸,不論什麽社會制度你都得去智利買铼


世界市場作爲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條件,它決定了一個國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開展經濟活動,進而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誰掌控了世界市場,誰就掌控了世界。

英帝國是世界市場的管理者,但它主動向全世界開放世界市場,除非交戰,否則不搞貿易壁壘,關稅之少形同虛設,而同一時期其它列強效仿英國搞工業革命,並用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産業,但英帝國依然對全世界開放,並沒有同樣使用貿易壁壘去進行回擊。

從1895年到1907年,不列顛對歐陸出口僅僅增長44%,而同期德國對歐陸出口增長125%,美國暴漲5倍,還是在這一時期,不列顛對英帝國出口增長91%。德國對英帝國出口增長129%,美國暴漲3.5倍。

這在我們今天來看幾乎是不可思議的,因爲自由貿易應該是雙向的,單方面的貿易壁壘就是一種不公,另一方面,開放的世界市場無疑有利于其它國家推進工業化進程,這在一般觀念看來恐怕會對英帝國造成威脅,但英帝國直到大蕭條到來前幾乎一直保持世界市場向全世界的開放,哪怕對方與自己存在競爭關系也是如此。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3d1350bb9e269302458695f1d0c163ff_720w
英國和美國不同,對技術擴散並不怎麽敏感,向競爭對手乃至敵人進行技術出口屬于常態,但這並不妨礙英國在産業技術上長期保持領先位置,並創造出光纖,萬維網,不鏽鋼,CT機等改變世界的發明,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英國依然是美國最大的技術進口來源,圖爲英格人約翰·吉洛·貝爾德,電視機之父


英國人當時這麽做的主要原因是舉國上下對于自由貿易非常迷信,幾乎將其奉爲祖制,任何主張形成貿易壁壘的行爲都會遇到全社會的巨大阻力,之前幾篇我說過,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極大降低了全社會的生活成本,在1895年到1907年這一世紀之交,不列顛人所吃的雞蛋35%是進口的,牛油60%是進口的,奶酪幹80%,豬肉44%,牛肉60-70%,這還沒算煙酒糖茶咖啡這些消費品,而在19世紀中期開始,不列顛人消費的絲織品所需原料80%依賴進口,棉紡織品原料更是接近100%,廉價的進口産品讓全社會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自由貿易保證了同一時期不列顛的普通公衆享有遠比世界上其它大部分國家相同階層高的多得多的生活質量。

另一方面,不列顛本身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轉口貿易地區,在19世紀60年代,不列顛每進口5英鎊食品,就有2英鎊是用于出口,不列顛每進口2英鎊的工業原料,就有1英鎊(甚至以上)是用于出口,大量其它國家的出口商品在英帝國轉了一圈之後又莫名其妙返銷回了本土,英帝國本身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倒爺。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9c3fe5f27d557de7b94d58e3c2a4c339_720w
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亞當·斯密在英帝國的地位形同先知,被視爲經濟理論的絕對權威,以至于日後凱恩斯嘗試創新經濟學理論時最大的困難並非來自學術,而是那些把亞當·斯密奉若神明的學究,《國富論》的全稱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這更能體現該書的內容


最後,自由貿易政策本身是作爲殖民貿易政策的替代品推出的,通過自由貿易政策,帝國的海外領可以更廣泛的參與世界經濟大循環並從中獲利,以海外領和不列顛之間的貿易爲例,1854-1913年,帝國對不列顛出口額從39236000英鎊增長至172678000英鎊,不列顛向帝國出口額由2996000英鎊增長至12779000英鎊,而帝國産品對外出口額由32550000英鎊增長到161157000英鎊。

換言之,自由貿易政策讓海外領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被剝削,被剪刀差的境地,能夠對外憑本事吃飯,事實上具有了帝國中樞對海外領進行轉移支付的性質,而不是單純把它們做傾銷市場和原料供應地,這一政策極大加強了海外領對帝國的政治認同,讓不列顛之外的部分領土從殖民地變成了行省,以至于19世紀70年代英國發起轟轟烈烈的帝國統一運動時,海外領的反響遠遠超過本土。

是謂自古京畿多蟲蠹,反是邊地有孤忠。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e18bc4e8689e7cfafb73935dddd5284b_720w
約瑟夫·張伯倫,19世紀70年代最偉大的帝國主義者,對內主張市政社會主義,將自來水和煤氣供應收歸國有,暴力消滅水霸氣霸,重建貧民區並爲窮人提供廉價住房和低息貸款,對外呼籲擴充軍備,拓展帝國領土,打壓帝國的競爭對手,發起帝國統一運動,主張授予海外領平等權利並改土歸流


自由貿易政策還有一個當時的英國人沒有意識到的好處,它構建了以英國爲中心的國際多邊支付體系,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西歐北美普遍完成工業革命,世界各國向英帝國出口由此大幅增加,而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其它工業國家開始對不列顛形成貿易順差,而不列顛對非工業化國家形成順差,工業國家需要從非工業國家進口大量初級産品,而非工業國家的市場則被不列顛或者帝國産品占領,通過這麽一個二傳手的方式,在世界市場上圍繞英帝國形成了多邊貿易支付體系,除不列顛外,全世界的工業國對全世界的非工業國形成了貿易逆差,不列顛利用對非工業化國家的貿易順差支付對工業國家的貿易逆差,工業國家利用對不列顛的貿易順差支付對非工業國的貿易逆差,非工業國再利用對除不列顛外的其它工業國的貿易順差支付對不列顛的逆差。

世界經濟完全在不列顛的操控下運轉。

通過這種多邊支付體系的樞紐地位,英鎊成爲了世界儲備貨幣、貿易結算貨幣和匯率基准貨幣,由此成爲世界通貨,那些後發工業化國家越工業化,越繁榮,它們對英帝國的依附就越嚴重,能夠對英帝國構成的實際威脅就越小。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c19768a51a4fcbdd43303c82e56a16a9_720w
19世紀後期的英鎊,其前身是英格蘭銀行券,最初是通過融資方式爲帝國籌集軍費的債券,在1816年確立金本位之後成爲事實上的紙黃金,1833年經議會批准獲得法定貨幣地位,成爲首個具備無限法償資格的主權貨幣,上百年時間不曾失信的曆史讓它成爲被普遍認可的世界貨幣


也恰恰是以此爲底氣,英帝國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歐陸國家的抨擊、謾罵下發起兩次布爾戰爭並最終把超過布爾人總人口的軍隊投送到南非以粉碎布爾人的抵抗,英帝國能夠狠狠羞辱以歐洲仲裁者的派頭參加巴黎和會的美國總統威爾遜,不僅讓他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建議”成爲笑話(魏瑪德國之所以願意投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信任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建議,因而此事令美德兩國極其憤恨),還讓美國憤而拒絕加入美國自己倡議建立的國際聯盟,英帝國能夠把綜合國力特別是工業産值在紙面數據上于1909年已經超越了不列顛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爭中活活餓死。

這就是帝國的力量。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f4df3f91031ff7a40c7b4b75b56fa046_720w
巴黎和會,前排從左至右分別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裏蒙梭,美國總統威爾遜,和中國一樣,巴黎和會也被美國視爲一次慘痛的外交失敗,會上威爾遜受到英法的嚴重羞辱,其十四點和平建議和民族自決皆被駁回,熱臉貼了冷屁股,巴黎和會失敗是導致美國孤立主義盛行的重要原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2月 13, 2021 7:34 am

大扯皮

一戰結束了沒幾年,大蕭條來了。

大蕭條造成的慘狀這裏不做贅述,英帝國作爲世界經濟的當家人嘗試過挽救局勢,它在1930年召開的世界經濟會議上與荷蘭一起提出希望與會各國能共同降低25%的關稅,以此換取英帝國和荷蘭繼續承擔自由貿易義務,同時這次會議上英法美三方還就德國的戰爭賠款和金融信貸問題進行了一次令人眼花缭亂的協商,但此次會議最終沒有達成任何結果,與會的27個國家中只有7個國家在會議的最終期限11月1日之前同意簽署協議,任憑英帝國用盡各種威逼利誘妥協交易的手段,各國拿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擺爛姿態,因爲此時經濟危機的愈演愈烈已經讓各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成野火燎原之勢。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9a62a1688a93a7f2964714fada090748_720w
大蕭條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造成的影響截然不同,在紐約和芝加哥等地,街上滿是胸前挂著求職信息的失業人員,領救濟糧的隊伍總是大排長龍,而在邁阿密,這群女孩子忙著嘲弄清教徒豎立的要求穿全身覆蓋泳裝的告示牌,在加州,健美操和女子拳擊則盛行一時,蕭條?什麽蕭條?沒聽說過


此時就連英帝國內部都開始激烈反對自由貿易政策,之前所述的19世紀中期開始的英國農業大蕭條,以及1903年到1906年由英國著名政治家約瑟夫·張伯倫發起的關稅改革運動早已爲貿易保護主義埋下了思想種子,大蕭條的殘酷讓貿易保護的呼聲甚囂塵上,1930年世界經濟會議的失敗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當年12月22日,英帝國在沒有通知其它國家的情況下與挪威,瑞典,比利時單獨簽署了關稅增加協議,此舉標志著英帝國開始放棄自由貿易政策。

經濟形式的惡化引發了英國政府的更疊,麥克唐納領導的工黨政府上台後依然繼續堅持自由貿易政策,並想盡辦法向他國提供巨額貸款,試圖挽回危局,但事態已經崩盤,帝國無能爲力,1931年5月,奧地利最大的商業銀行奧地利信貸銀行倒閉,英國在這家銀行約400萬英鎊的存款和100萬英鎊以上的有價債券損失殆盡。7月13日,德國達姆斯塔特銀行倒閉,超過7000萬英鎊的英國貸款被凍結。7月15日,以喬治·梅爵士爲首的委員會遞交報告,報告預計在1932-1933年,英國的財政赤字將達到1億2千萬英鎊,這份報告引發了市場恐慌,英鎊被市場恐慌性抛售,因此迅速貶值,在短短兩周半時間裏,英國黃金以每天250萬英鎊的速度外流,英格蘭銀行喪失了3300萬英鎊的黃金和2100萬英鎊的外彙,英鎊的金本位由此開始動搖。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f21997175458bd0a339f122925e6801a_720w
拉姆齊·麥克唐納,首任工黨首相,首任勞工出身首相,首任沒有讀過大學的首相,1931年因接受美國要求削減公共開支才能提供貸款的條件而引發內閣垮台,隨後和自由黨,保守黨組建聯合政府,並因此被工黨開除左籍,諷刺的是,1924年他首次就任首相後恰恰是因爲公衆懷疑工黨通蘇而在大選中落敗


工黨政府無奈只能向主張貿易保護主義的保守黨求助,在8月24日成立工黨,保守黨,自由黨聯合執政的國民政府,9月宣布放棄金本位,在當時金本位被普遍視爲自由貿易政策的關鍵支柱,隨後固守自由貿易政策的工黨財政大臣斯諾登

下台,保守黨領袖亞瑟·張伯倫上位,10月保守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從此,貿易保護主義開始主導英國的對外政策。

11月不列顛出台了《非常進口法》,幾個星期後又出台了《緊急關稅法》,次年2月出台了《進口關稅法》,該法案奠定了此後英國的關稅結構,同時還成立了進口關稅咨詢委員會,大幅提高對外關稅。

英鎊脫離金本位,系列法案的出台,進口關稅咨詢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英帝國主導下的,以金本位和自由貿易政策爲根基的世界市場體系的總瓦解,爲帝國特惠制的最終出台打下了基礎。

1932年7月21日,來自不列顛,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愛爾蘭,紐芬蘭,印度和南羅德西亞等地的代表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召開了一次經濟會議,這次會議一直持續到8月20日,史稱渥太華帝國會議,也恰恰是在這次會議上,英國人親手爲帝國掘好了墳墓,備好了棺材,寫好了墓志銘,刻好了墓碑,然後自己躺進去。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f4c0f6fdbb761ad804c62ba91abe4997_720w
凱恩斯的思想轉變經曆恰如英帝國貿易政策的轉變過程,早年凱恩斯也曾反對政府幹預經濟,甚至反對提高關稅,激烈抨擊貿易保護主義行爲,但後來反而成了主張政府幹預經濟的代表性人物,可謂時也命也,他始終反對英鎊脫離金本位,此後曾倡議建立國際金本位,並受到美國的熱烈支持


整場渥太華帝國會議共召開了5次全體會議,5次代表團首腦會議和49次委員會和子委員會會議,實際上會議的初衷並非僅僅討論關稅問題,而是要討論事關整個帝國的一切經濟和社會問題,但由于其它議題未能達成實質性結論,所以可以說這次會議完全就是在圍繞貿易問題,或者說圍繞關稅問題進行了一次帝國級別的撕扯。

撕扯的整個過程不做詳述,但妙趣橫生,帝國各地代表爲了自己山頭的利益鬧的面紅耳赤,唾沫橫飛,醜態百出,堂堂帝國會議如同馬戲團大亂鬥。

加拿大總理貝內特喋喋不休的念叨著加拿大的鹹魚和木材出口問題,怒斥不列顛代表前首相斯坦利·鮑德溫爲什麽主張從蘇聯進口鹹魚,而鮑德溫則對新西蘭首相科茨大發牢騷,因爲新西蘭在不列顛出售牛油和奶油的價格甚至低于在新西蘭本土的價格,科茨也不甘示弱,憤怒聲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哈利·格萊特竟敢用低于成本價的方式在新西蘭傾銷牛肉,而澳大利亞駐不列顛公使斯坦利·布魯斯則對印度的長絨棉讓澳大利亞的種植園血本無歸大爲不滿。

簡單來說,這次會議讓以往被帝國的權勢和自由貿易的繁榮所掩蓋的諸多帝國內部矛盾第一次被徹底暴露出來,各方代表毫不顧忌基本體面,爲了哪怕是脫脂羊毛的期貨頭寸這麽一丁點雞毛蒜皮的事情鬧的雞飛狗跳,特別是會議東道主,加拿大總理貝內特,在會議召開的8月19日至20日夜間對“會議目標是爲了促進和擴大帝國內部的自由貿易”這一宗旨進行了極其猛烈的攻擊,並把攻擊上升爲對會議的起草人,不列顛代表亞瑟·張伯倫的人身攻擊,此舉導致後者在暴怒之下退出會議。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9d27a72fbfbe80ddce1dc21ee193334b_720w
亞瑟·內維爾·張伯倫,這位以“帶來了一代人的和平”和綏靖政策而臭名昭著的英國首相時任英國財政大臣,他本人其實是個出色的外交官,是渥太華帝國會議的起草人和不列顛代表團的成員,事後來看,他一開始爲渥太華帝國會議定下的基調恰恰是最優解,不過曆史沒有如果


南非代表昆茨也認爲貝內特“太過分了,毫無教養”,貝內特則反唇相譏,認爲南非和不列顛代表“令人失望透頂”,而張伯倫則怒斥“貝內特極其狂暴,在談判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困難都直接源于他糟糕的個人品性”,新西蘭另一個代表福布斯和不列顛另一代表坎利夫-李斯特則引用加拿大反對黨自由黨的話說,認爲貝內特“混合了芝加哥警察的作風和好萊塢明星的脾氣”,這在當時的英帝國是極其嚴重的羞辱。

經過這種撕扯,帝國內部各部分還是勉強達成了妥協,不列顛與除愛爾蘭外各海外領簽訂了7份雙邊協議,加拿大與愛爾蘭,南非,南羅德西亞簽訂了3份補充協議,南非則與愛爾蘭和新西蘭簽訂了2份協議,一共12份協議,有效期5年,除非期滿前6個月提出廢除聲明,否則自動延期。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2月 13, 2021 7:36 am

帝國特惠制

總得來說,這個制度亡了帝國。

帝國特惠制的基本原則是按照“本國第一,帝國第二,外國最後”的高低次序,劃定了帝國內部的關稅優惠和貿易待遇,讓帝國內部各部分互相給與關稅優惠和貿易優待,對帝國之外則高舉貿易保護大旗立起貿易壁壘,使帝國作爲一個整體實現經濟活動的內循環。

雖然撕扯的非常難看,但帝國內部各部分總體來看還是相互給予了優惠關稅稅率,並承諾給予帝國商品在本國內部享有較外國商品的優越地位。

這裏要重點提一下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渥太華帝國會議期間做出了重大努力,特別是廢除了對帝國的進口禁令,並且主動取消了多項附加稅收,還提出了“國內競爭者原則”,即只保護那些有經濟效益,能繼續適當維持的工業,從而讓帝國商家有機會進行合理競爭,並把帝國關稅限制在較低水准,還給予了優惠差額,雖然保留了在特殊情況下減少優惠的權力,但部分優惠差額甚至高達65%,事實上形成了“本國和帝國並列第一,外國最後”的局面,另外澳大利亞代表,駐不列顛公使斯坦利·布魯斯在會議期間發揮自己極強的交際應酬能力,極大緩和了各方代表之間的矛盾,尤其是調解了不列顛代表張伯倫和加拿大代表貝內特之間勢同水火的關系,從而讓會議議程得以繼續下去。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f369fb6195ac3cb1a7ae1134514ace19_720w
斯坦利·布魯斯,時任澳大利亞駐不列顛公使,一戰期間曾參加澳新軍團馳援法國,1915年因戰功而獲勳章並晉升爲中尉,同年9月因膝蓋中了一槍而退役,1923年成爲澳大利亞總理,渥太華帝國會議期間積極充當和事佬,調解各代表團之間矛盾,對會議的順利進行功不可沒,死後極盡哀榮


有澳大利亞做出表率,加拿大也做出承諾,在財政狀況好轉後取消對帝國征收的附加稅,同時承諾不列顛商品將免于關稅評估,將考慮減少甚至廢除對帝國征收的外彙傾銷稅,另外也將接受“國內競爭者原則”,還給予了部分帝國商品以免稅待遇。

新西蘭也緊隨其後接受了“國內競爭者原則”,統一承諾在財政狀況好轉之後取消對帝國內部征收的附加稅,保持不列顛商品可以享受的關稅優惠差額並降低部分稅率。

南非雖然拒絕做出同等程度的讓步,且拒絕承諾進一步降低關稅和給與帝國關稅優惠,僅僅願意給與不列顛關稅優惠,但它承諾將以優惠價格向帝國提供黃金。

紐芬蘭,印度,南羅德西亞的情況差不太多,都同意給予帝國和不列顛以不同程度的關稅優惠,其中南羅德西亞願意逐步擴大優惠範圍和優惠力度,印度則對不列顛向印度出口的鋼鐵,棉花和人造絲綢額外征稅。

不列顛允許以往免稅的帝國商品繼續免稅,對帝國之外的部分商品增加征稅以確保帝國商品在不列顛占據優勢地位,限制從帝國之外進口商品的數量以保護不列顛和帝國商品,對帝國商品提供一系列稅率優惠。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2a1a11e81758da6c6c3b014a542fcf97_720w
澳大利亞作爲盎撒文明與異質文明接觸對抗的前沿地帶,對盎撒文明具有極爲強烈的文明認同,曆史上多次做出犧牲自己,顧全大局的行爲,在渥太華帝國會議上主動對自己割肉放血做出表率就是一例,如果盎撒文明能出夏完淳,李定國,文天祥,大概率不是出自英美,而是出自澳大利亞


另外當時以加拿大爲代表的海外領還在從蘇聯進口問題上和不列顛發生了一點爭執,主要是不列顛在1930年與蘇聯簽訂了基于最惠國待遇原則的貿易協定,加拿大要求排斥蘇聯産品以保護帝國産品,此舉得到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附和,但蘇聯市場對工業品和産業技術進口的饑渴對于不列顛來說難以割舍,所以不列顛只好做了一系列安撫工作,並承諾如果蘇聯的傾銷對帝國商品構成了威脅,那麽不列顛將會采取行動,2個月後,英國正式聲明廢除1930年《英蘇貿易協定》。

除此之外,就是針對小麥,面粉,肉類等問題進行了一點不大不小的撕扯,還統一調高了對外關稅,確保肥水不流外人田,總體來說帝國內部還是達成了一致。

1932年8月20日,帝國內部12份雙邊協議完成簽署,這12份協議合稱《渥太華帝國經濟協定》,帝國特惠制從簽約之日起即刻生效。

一切看上去似乎還好,不是嗎?雖然經過爭吵,但終究達成妥協,各方在一系列討價還價之後還是能秉持公心,權衡左右,最終拿出一個不求盡如人意,但求事有可爲的協議,帝國內的自由貿易格局在不高的稅率基礎上似乎維持了下來,內循環形成。

那爲什麽要說這一協定是帝國的掘墓人呢?

因爲天底下不是只有你英帝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2月 13, 2021 7:43 am

太阿倒持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假如江浙滬包郵區自己開個小會,規定從今以後包郵區內部經濟往來一律免稅且自由化,但是對于江浙滬包郵區之外的其他地區則征收重稅,且排斥這些地區的商品和人員進入當地,甚至還將其他地區在江浙滬現有的經濟活動以歧視性政策掃地出門,猜猜看之後會發生什麽?

很簡單,接下來的局勢就是全國統一市場被徹底破壞,經濟大循環被完全打亂,百業凋敝,民不聊生,那麽日子過不下去的其它省份,自然就只能提兵進滬,與諸公痛陳利害了。

帝國特惠制,幹的就是這種關起小樓成一統的蠢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91b5b598827b2db634cdc0134496b977_720w
上世紀80-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初,國內爲了消滅地方保護主義和各種地頭蛇鬥的是飛沙走石,尤其是各種厘卡和小金庫,一度是國內辦案的老大難問題,現在防地方保護主義比防賊還積極,而世界帝國搞內循環,本質上就是在搞世界市場規模的地方保護主義,屬于禍國殃民的自戕行爲


不錯,英帝國確實是世界市場的樞紐,同時也是世界市場最大的一部分,但問題在于在世界市場這口鍋裏吃飯的不止你一家,身爲世界市場最大的一部分,開門迎客乃是分內之事,用帝國特惠制形成的貿易壁壘把其他參與方排斥在世界市場最大的一部分之外,這直接就破壞了原有的世界經濟循環,若是承平時節也就罷了,可當時正處于大蕭條,美國這種不知饑馑的國家都開始領救濟糧了,這麽搞就是給大蕭條推波助瀾,火上潑油,犯天下之衆怒。

誰都可以搞內循環,世界帝國不可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讓世界市場保持開放,維持全球經濟秩序是世界帝國的義務和責任,你若是不肯做,自有人幫你做。

最先發難的,是美國。

1933年6月12日,爲了應對越來越嚴重的大蕭條和世界各國此起彼伏的關稅大戰,國際聯盟于倫敦主持召開了世界貨幣與經濟會議,爲了讓會議順利召開,還召集各國簽訂了《貿易停戰協定》,但會議本身徹底失敗,英美兩國就如何解決經濟危機爆發嚴重分歧,同時這次會議也成爲美國剝奪英國對世界經濟的主導權,構建美國主導下的全球貿易和金融秩序的轉折點。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03a110c859528c606f41004c8e8bcd2e_720w
日內瓦萬國宮,國際聯盟總部,國際聯盟由美國在巴黎和會上倡議成立,結果由于美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倍感羞辱的美國憤而拒絕加入國際聯盟,出現了威爾遜做爲國聯條約起草委員會主席並主持宣布國聯成立儀式,但美國卻沒有加入國聯的曠世奇景,1946年解散,職能和財産交付聯合國


這次會議發生于英帝國成功建立了帝國特惠制之後,此時因爲內循環構建完畢而洋洋自得的英帝國充滿信心,決心依托此次會議與美國合作,穩定各國貨幣彙率,從而穩住國際金融秩序,特別是要掃清德國戰爭賠款導致的貿易結算障礙,從而恢複世界經濟秩序。

但美國方面則另有算盤,美國的態度簡單又明確,會議的主題應該是掃除關稅壁壘。由于在巴黎和會上嚴重受辱,此時的美國社會堅決拒絕討論任何與戰爭賠款相關的問題,美國國會發表聲明:任何在戰爭賠款問題上的討論都將使會議本身不再有任何意義,時任總統小羅斯福也強調會議將只能討論貿易壁壘,建立國際金本位等問題,而絕不應該觸碰戰爭賠款問題。

雙方圍繞是要談貿易壁壘還是要談戰爭賠款展開了漫長的拉鋸戰,又在關于國際貿易中的差別待遇和稅收優惠問題上大打出手,會議召開了10天後的6月22日,這次會議已經事實上失敗,用美國人自己的話說,他們提出的多項貿易倡議在其它與會國那裏陷入了“不知道,不了解,不詢問”的尴尬中。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ca20918e8fcdfa4f36801a532f83ff3c_720w
德國戰爭賠款問題是一戰後的國際撕逼重點,因爲事關貿易結算問題,英國長期堅持應該削減或者取消德國戰爭賠款,而美國法國則堅決反對,法國反對情有可原,美國反對則有巨大的怄氣成分,因爲戰爭賠款本身就與十四點和平建議相悖,圖爲制定德國賠款方案的道威斯計劃簽署儀式,後來被楊格計劃取代


事情僵持到7月2日,耐不住性子的小羅斯福向會議發去一封電報,明確表示拒絕立即穩定美元彙率,這封被後世稱爲“炸彈電報”的信件徹底引爆國聯,與會各國憤怒聲討美國的不負責任,7月6日美國代表國務卿赫爾再次提出一份關于降低貿易壁壘和關稅的議案,小羅斯福在國會呼籲減讓關稅以配合赫爾,但由于“炸彈電報”的惡劣影響,赫爾的議案被否決,英國代表亞瑟·張伯倫怒斥美國的議案完全只考慮了美國的利益,在其他國家的重要關切上無所作爲,特別是議案中要求各國關稅集體削減10%的要求,在英帝國的對外稅率爲一般商品10%,工業品20%,而美國的對外稅率爲農産品50%,其它商品34.3%的大背景下,這種要求極其虛僞。

7月27日,倫敦世界貨幣與經濟會議在無休止的撕扯和爭吵中落幕,用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的話說“這次會議沒有減掉一個便士的關稅,沒有拿下鐵絲網上的一根鐵刺”,英美兩國在經濟問題上的矛盾全面爆發,爲了報複美國,英帝國在會後更加堅定推行其既定經濟政策,加速推動帝國特惠制。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 頁 2 V2-e46425fb8a5be6a66da3a38a1bfff6f4_720w
勞合·喬治說這話頗爲無恥,因爲若是沒有他和法國總理克裏蒙梭在巴黎和會上把威爾遜當猴耍的鬼把戲,美國不至于在經濟問題上對歐陸諸國如此強硬,這種強硬很大程度上源自孤立主義,而孤立主義是對歐式陰謀的戒備,巴黎和會之後,美國人對國際事務的態度徹底變爲無利不起早

由于美元的迅速貶值,曾參與《貿易停戰協定》的各國在1933年10月陸續脫離該協定,英帝國也頂不住壓力于11月17日退出該協定,11月底,英帝國和法國殖民帝國爆發全面貿易戰,12月,英帝國對土耳其和瑞士等國發起貿易戰,1934年,英帝國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對日本發起貿易戰。

英帝國一邊四面出擊大打出手,一邊加緊和各國開展雙邊貿易談判,並從1933年9月到1938年12月陸續與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蘇聯,法國殖民帝國,荷蘭,德國,波蘭,羅馬尼亞,巴西,意大利,烏拉圭,土耳其,西班牙,匈牙利,丹麥,秘魯,南斯拉夫,阿根廷,泰國,古巴,智利,薩爾瓦多,波蘭,德國,哥倫比亞簽訂了一系列雙邊貿易協定,同時在1937年完成了不列顛與多個帝國海外領之間的《牛肉換文》,廢除了一系列征稅-補貼規定,進一步擴大了關稅優惠的範圍和力度,由此強化了帝國特惠制,把美國排斥在英帝國這一世界市場最大的一部分之外。

面對英帝國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勢,美國發起了反擊。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3878528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2頁(共2頁) 上一頁  1, 2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