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1頁(共2頁) 1, 2  下一步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6:59 am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01 am

涼與美(一)一步千年意味著什麽?

作者:山高縣

——你不幫他們的時候,他們是原始人。你幫了他們之後,他們就變成了窮人。

說道涼山,很多人會提到一個特點,即涼山是從奴隸社會和原始社會一步到社會主義的。或者說,大涼山地區在新中國建國前,處于有大量原始社會特征的早期奴隸制社會爲主體,各個階段社會並存的一種狀態。

爲什麽說是早期奴隸制呢?很容易理解,晚期奴隸制那是輝煌的羅馬帝國。而且,大涼山的一個特點是涼山土司社會在清末民初崩潰了,進入現代時土司統治的領地是較小的,統治力是薄弱的。相當于是在社會崩潰狀態下進入現代的,因而原始性還得到了加強。爲什麽說各個階段社會並存呢?一方面,大涼山極度分割的地形,使得社會形態是相當多樣化的。另一方面來說,進入現代時的大涼山社會,是土司社會崩潰後的結果,既然是崩潰,就存在不同的崩潰階段。

理解大涼山,要從原始社會開始,那麽問題就來了,原始社會是什麽樣子呢?

這是一個難以描述的問題,因爲現代人類學研究的結果,不同原始社會之間差異是極大的。今日中美之間的差異,放到原始社會都不足以稱之爲多大的差異。而最令人悲催的事實是,當今世界的主要族群及其文化,都屬于幾千年來的成功者,已經離自己的原始社會時期非常遙遠了。而被人類學作爲研究對象的原始社會,某種程度上來說恰恰是幾千年人類曆史演化的失敗者群體。也就是說,這種失敗者偏差,會使得研究和理解原始社會時,進一步出現偏差。以至于對結果是否應該修正,如何修正這種偏差,又會帶來極大的觀點衝突。而在大涼山地區,由于其地處交通要道,幾千年來與外界關系從未中斷的緣故,又正是這種失敗者偏差非常嚴重的地區。或者說,整個中國西南地區的特色文化,都有非常嚴重的失敗者偏差。

話題回到原始社會。

可以這樣理解共性層面的原始社會基本特點。我們常說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而原始社會,就是全球化對立面的極致,即連全鄉化,全鎮化都沒有實現的人類社群的集合。

那麽,可以這麽描述原始社會。即一個狹小地域內各個群落間的關系,相當于現在的國與國關系。它們彼此間差異大到超過現代國與國差異,共性存在于社會外部和社會運行原理層面,而不存在于社會表觀層面。

比如說,表觀上對待老人的態度,從極度尊敬到殺掉分食都存在。對待孩子的態度,從極度重視時刻不離身到哺乳期後根本不管死活也都存在。差異極大的文化在原始社會都是並存的,而且文化在臨近部落間都不相同,比如說,以生存環境與涼山類似,保存著外界擾動極少的原始社會到20世紀30年代,並直到現在仍然在相當程度上運行新幾內亞高地土著爲例。有一個土著部落有與印度相似的勒死寡婦的傳統,而其所有臨近部落都沒有這個傳統。以至于,對這些文化現象,只能從利弊的角度去理解,但是對當事人來說,確實僅僅只是一種文化現象,利弊體現在文化自然選擇的結果而不是事先的盤算,比如說勒死寡婦的傳統,很難理解有什麽利益上的必要性。

而現代中國社會,日耳曼社會,拉丁社會,對待孩子和老人的態度,起源上來說可能能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但是已經極難驗證了。現存原始社會有著嚴重的失敗者偏差,以至于並不容易據他們推斷出成功者的原始社會時期。

另一個理解原始社會特點的例子,仍然以上文已經提到的生存環境與涼山類似的新幾內亞高地土著爲例。他們的意識中,邊界相當于我們概念下的國界。至于爲什麽新幾內亞高地原始社會能保存到20世紀30年代呢?因爲這是地理大發現的最終章,是在世界範圍內的種族滅絕風暴之後被發現的。

簡而言之,新幾內亞高地,每個族群,都可以視爲一個國家。比如說,邊界內看見陌生人,是要殺掉的。因爲陌生人的出現,性質相當于現代的武裝越境。臨近部落的人想要通過一個部落的領地,是需要付出一些禮物獲得許可,並以一定儀式(顯示沒有威脅)通過的。

而對他們來說,認同僅僅限于本部落。世界對他們來說,就是他們和臨近的族群生活的空間,認識範圍以公裏計算。分爲親友,敵人和陌生人,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標准。並不是說這種不同道德標准在其他社會不存在,而是說原始社會的這種不同道德標准是非常極端的。

或者說認同這個詞,本身就不適用于原始社會,因爲認同已經等于乃至小于認識這個範疇了。是一種極致的熟人社會,以至于敵人都是熟人,陌生人等于食物的一種存在。這種熟人社會,不同于作爲一個大社會一部分的,熟人社會也必須向上讓渡相當一部分權力的熟人社會,比如說中國農村或者美國小鎮那種層面的熟人社會。而是以熟人社會本身本身作爲最高利益的熟人社會。比如說原始社會的爭端解決機制就是典型的熟人社會特征,其出發點在于維系族群即熟人社會的穩定。這個也很好理解,大案看政治,對于沒有外界統治的熟人社會而言,任何案都是大案。

另外一個熟人社會的特點,即互相的饋贈和分享非常多和頻繁,因爲在熟人社會,這些早晚是要還的。比如說大涼山動不動就殺牛的民俗。再比如說,過去的嵩縣伏牛山山村,打到大的獵物也是要全村分享的,人們視這種分享爲理所當然和道德的一部分。

現在,可以了解原始社會最大的共性,即在生産力極度低下的情況下,以不顯著大于人類自然族群規模的原始社群形態存在,交流範圍限于臨近部落,其經濟,道德,信仰,社會組織運行模式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的社會。而且,你不能認爲這樣一個社會是好的或者壞的,因爲我們所有人的祖先都是這樣過來的。更何況,也不是他們主動走進現代社會的。

這種社會在受到外界巨大衝擊時,會發生什麽呢?

首先,傳統的道德,社會法則,與外界社會的法則發生巨大的衝突,帶來嚴重的無所適從。比如說近親結婚問題(涼山相當嚴重),在傳統社會中是美德,在現代社會卻是惡行。再比如說,一個原始社會中的好人,放到現代社會很可能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混蛋。比如說對待陌生人問題的衍生,盜竊和搶劫,在原本價值觀中搶和偷外人東西不是違背道德的,但外界社會的看法顯然就不一樣。另一方面,一個現代社會觀念下的好人,放到原始社會觀念下很可能是個壞人,比如說,善于跟陌生人處理關系,會被視爲一種背叛。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處在這種夾縫之中,以至于産生了道德真空地帶。

其次,傳統社會的控制範圍失效,控制力下降的情況下,新社會同樣缺乏控制力,産生了管理真空地帶。一個人一旦進入流動性強的現代社會,傳統社群即使沒有瓦解,對他的控制力也是大幅度下降的。而作爲一個被塑造于前現代社會的人,其文化背景和行爲模式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是很差的,是很難在現代社會立足的,也是非常容易進行現代意義上的犯罪的。設想一下,一個行爲模式不能適應現代社會,意識觀念對現代社會意義下的犯罪又缺乏排斥的人,走上犯罪道路幾乎是必然的。而且,你確實不能太怪他。但是這對現代社會而言,更是不可以被理解和原諒的。因爲如果理解和原諒,無異于鼓勵犯罪。

前幾年涼山地區試圖恢複習慣法這一事件的背景,有一方面也是社會醜惡現象相對于傳統社會都極大的增加,試圖靠傳統來約束的一種複古思想的表現。

再次,原始社會完全無法抵抗現代社會的物質衝擊,酒精猛如海洛因。

原始社會滿足欲望的能力是極差的。而現代社會滿足欲望的能力,相對于原始社會而言與天堂無異。而原始社會由于全面匮乏,缺乏好東西要節制的概念,也沒有遭受過曆史的毒打和選擇,不同于伴隨生産力和欲望載體同步演進而來的現代社會,對這些欲望是缺乏同步演進出的抵抗力的。導致爲了很低端物質刺激,都可以做出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一個典型就是爲了換酒,可以無視一切道德底線。

社會運行模式對此也缺乏抵抗力,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和財富大量消耗。比如說一個酗酒的人做了壞事,在沒有更高權力審判的壓制的情況下,很可能直接引起部落械鬥和仇殺。

不要說現代社會各種殺傷力極強的奶頭樂,封建社會的物質,對原始社會而言都屬于降維打擊。往往連酒精都戰勝不了,更不要說毒品了。

酒精在印第安人滅亡的過程中,起到的毒害作用誇張一些說堪比鋼鐵,槍炮和病菌。直到現在,酗酒問題仍然是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新幾內亞原住民,非洲狩獵部落等社會的頑疾。

現在,酒精問題上尋找另一個視角,從最成功的原始社會崛起,YSL教曆史中尋找。

YSL教是世界上禁酒最爲嚴厲的宗教。然而鮮爲人知的一個背景是,酗酒,是前YSL時代也就是蒙昧時代阿拉伯地區的一個顯著特征。在古阿拉伯語言中,關于酒的名稱就有100多個。酒精帶來的結果,就是在同態複仇傳統下,酒精作爲引子,引發了部落內部和部落之間大量的衝突和仇殺。以至于MHMD最終采取了一刀切的極端辦法,將酒視爲罪惡之源,絕對禁止任何飲酒。

爲什麽呢?YSL教是世界主流文明中,對自身原始社會時期記載最爲詳盡的。可以說,古L經本身,就是一部邊緣地區原始社會,在絲綢之路因拜占庭波斯戰爭改道,受到文明地區物質衝擊,發生解體和崩潰的背景下,如何建立秩序和文明,如何整合社會的一部記載。可以說,與另一部堪稱封建社會穿越者手冊一樣的書一樣,堪稱原始社會穿越者手冊。而YSL教的一大特點,就是對其他文化下可以在適度,適量這個範圍內包容的一些行爲,采取了非常強硬的一刀切辦法。

比如說古L經中:“飲酒、賭博、拜像、求簽,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爲,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

對于犯戒飲酒者,MHMD下令讓人用椰棗樹枝與鞋子打喝酒者,作爲懲罰,警示他人。

爲什麽采取了後患無窮的一刀切,因爲不一刀切快刀斬亂麻,估計也沒什麽後患可言了。YSL教作爲起源于落後邊緣地區的次生文明,抓住了轉瞬即逝曆史的機遇。盡管留下了很多後患,但是前人可以說已經做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極限了。

要理解這種衝擊,也可以回頭看看中國近代在外界衝擊面前,毒品橫行,洋貨肆虐,手工業者和地主階級大量破産,傳統社會道德和組織形態的無所適從,嚴重的社會混亂等等。這還是晚期封建社會受到早期工業社會的衝擊。中國最終解決的辦法,恰好也是與西方迥然不同的一刀切。

鼓吹近代西方侵略有功論的人,往往忘了多少農業社會是被直接衝垮,垮到現在的。

第十個包子吃飽了,不代表前邊的九個包子白吃了。中國少吃了一個包子,後果都延續到現在。當一個擁有巨大原始特征的社會突然被納入現代社會的情況下,對其社會的衝擊是難以想象的。

——你不幫他們,他們是原始人。你幫了他們,他們就變成了窮人。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843417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03 am

涼與美(二)到底什麽在被保護?

作者:山高縣

——保護你,與你何幹?

南太平洋有一種宗教現象,叫做船貨崇拜。南太平洋土著在二戰時,看到駐島的美軍,每天不勞動,看看書,訓訓練,發發電報,就能有大鐵鳥和大鐵船送來無法想象的美好物資時。土著人裏的祭司認爲美國人在舉行宗教儀式,這樣就能召喚來船貨之神。

于是,土著們削尖了竹子,排著縱隊在曠野上行軍。他們用草跟木片紮成了飛機,在地上清出一條平整的跑道,晚上還在兩邊插上火把來引導飛機降落他們頭戴用椰子殼做成的「耳機」,搖頭晃腦的試圖接收船貨之神的神谕。

他們用竹子搭起了「哨站」,坐在裏頭的家夥聚精會神的盯著一疊葉子,一張張的翻著。

這一切的模仿並沒有招來船貨之神。但他們仍然堅持不懈的召喚船貨之神,堅信神明總有一天會來。這種現象被外界世界得知成爲景觀之後,船貨之神真的來了。

正所謂他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還有一個著名的老電影,《上帝也瘋狂》,某飛機路過非洲的時候,木有素質飛行員扔下一個玻璃可樂瓶子,被一個布須曼部落的人撿到了。結果這個對于當地人而言無異于外星科技的産物在部落裏引發了財産意識,導致一場內亂,部落最終決定派人把這個瓶子扔到最遠的地方,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可是,能扔掉瓶子,能扔掉被那個瓶子改變了的認知嗎?

我們再看一下原始社會要素很強的前YSL時代阿拉伯。當波斯羅馬把中東打成一鍋粥,商路改道走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氏族高層利用氏族公産爲己牟利,很快就出現了巨大的貧富分化和社會動蕩。典型如倭馬亞家族就靠這樣發了橫財,YSL教早期的死對頭阿布.蘇富揚(穆阿維葉之父),開生活奢侈之風先河的奧斯曼,乃至酒鬼葉齊德,都是倭馬亞家族出身的。而哈希姆家族不知是因爲比較有節操還是掌權太早沒趕上發財好時候,總之沒發大財,使得MHMD童年和年輕的時候很窮。

古典世界交流條件下外界文明的輸入,對阿拉伯半島産生的擾動,沒用多長時間就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曆史。

可以說,強勢文明在弱勢文化面前。幾乎是毀滅你,與你何幹一樣的存在。現代社會對前現代社會相當低程度乃至微不足道的介入,都是足以對它們的文化造成極大的擾動。這種擾動到一定程度之後,傳統社會文化的既有職能就崩潰了。

不要幻想它們會不崩潰,近代東亞與西方那種近乎于就差臨門一腳,只需要一個運行良好的東亞政權就可以迅速扭轉局面的差距。尚且引起了東亞傳統文化在社會組織,運行,解釋職能上相當程度的崩潰。以至于東亞和西方尤其是和美國的差異,能在相當長時間內成爲一種對社會現象的萬能解釋。這本質上就是對美國的類船貨崇拜,而這種崇拜在今日的東亞仍然廣泛存在。

美國在東亞,可不僅僅是帝國主義或者是域外勢力那麽簡單,某種程度上說那就是神明。中國做跟美國不一樣的事,是要面臨弑神的壓力的,我們對抗美援朝的自豪,就來自于我們曾經以凡人之軀讓神流血,就像布洛克斯希加砍了薩格拉斯一斧頭能讓部落吹一輩子,可悲的是這種壓力不來自外部,只是外部影響下內生的。

少吃了一個饅頭,影響直到現在還沒有消除,何況沒吃過幾個饅頭的?

這種情況下的保護文化,是不可能的。當現代社會對傳統社會的擾動達到一定程度後,傳統社會的文化就已經死了。因爲他們是人,不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動物,不是劃一片保護區,他們就會繼續無憂無慮生活的。可以說,當現代化介入到一定程度之後,傳統社會文化存在和運行的根基即已經不複存在,變成了現代化社會中的一種特殊社群。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無論怎麽保護,終究無法改變他們已經是現代人這一事實。

那麽,這種被保護下的文化,實質是什麽呢?實質上就是一種現代社會中的特殊社群,它在對外的運行方面已經不遵循過去的法則,遵循的是現代社會的社群運行規則。對所謂文化的保護,實際上是保護了已經失去存在基礎的社會結構,相當于保存了本來自己就會崩潰的東西。

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什麽?

中國曾經經曆過傳統社會在外來衝擊下崩潰的過程,我們將那個時代稱爲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當時的晚清政府和民國政府被稱爲洋人的朝廷,這種社會塑造出的思想被稱爲買辦思想。

現代對這種所謂文化的保護,事實上也造成社會的兩半化,形成半原始半現代社會或者半奴隸半現代社會。即一方面相當程度上保留其上層建築,另一方面向其社會輸入大量現代性,瓦解其經濟社會基礎,並塑造了基于保護而形成的的新的經濟基礎。這種任何一個現代社會發展史都沒有經曆過的事情,塑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社會。

即,當年中國社會崩潰的過程中出現過的社會,被這種保護給固定了下來,並在這種基礎上進行了深度發展的社會。

一方面,極度保守的傳統文化仍然執行著相當一部分社會職能。另一方面,這種對社會職能的執行與個體的現代化形成了巨大矛盾。最終,形成一種詭異的文化,這種文化事實上已經是衝擊後的結果,並不是傳統文化,而是被深度異化的傳統文化,它甚至比要保護它的文化更年輕。

即一方面,整個社會實質存在的基礎被現代化所摧毀。另一方面,傳統社會異變成一種社群的情況下,仍然作爲社會基礎提供大量過時的公共産品。而他被允許提供這種過時公共産品的前提,恰恰源自于它已經死了。其結果是,被異化的傳統文化下,造就出帶有巨大原始性的人,生活在現代性的世界中,然後被這個世界撕的粉碎。不改變這種前提的情況下,現代性輸入的越多,光怪陸離的事就越多。

連封建時代的酒精都扛不住,你讓他們扛信息時代的抖音?

然後,過著傳統社會絕無可能提供的現代式生活的社會高層,與進行著所謂保護的慈善組織。在這個現代性的世界中,獲得了大部分利益,成爲了利益共同體,以保護爲名,進一步維護著這種全新的文化。形成了哭窮,要錢,表演,分賬的新社會經濟基礎,而這種經濟模式就是建立在貧窮之上的,這種貧窮建立在原始性之上。

保留原始性制造貧窮,再以貧窮爲名獲得資源,然後資源中的一部分繼續投入到對原始性的保護和維持,形成了經濟循環,然後這種循環讓一個族群變得更窮更苦,進一步加強這種循環。

——他們越窮,錢就越多。

典型就是抗生素的使用和糧食的外界輸入,在傳統文化下的生育率暴漲,然後這種生育率暴漲進一步加深貧窮,然後帶來更多的糧食。在現代社會的物質誘惑下,不重視兒童的傳統與高生育率結合會帶來嚴重的道德災難,這種災難又能加強産業鏈獲得的資源。

但最終,一切有個盡頭,循環不可能無限繼續。當循環崩潰的那一天,怎麽辦?反正馬爾薩斯的鐮刀在現在這個全球化時代,落不到主導這個循環的人身上。

而清醒的人呢?

首先,既得利益者清醒,但不會做什麽。

其次,很難産生于這種社會內部和底層,即使在內部産生,也會被社群運作機制所壓制。

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一個人可以不信仰一種東西,但是他不能在沒有被其他社群接納的情況下脫離接納他的社群。就像一個華北農村的老人,無論他信仰什麽,總要周末有個地方去一樣,甚至于不論信什麽,都只是爲了周末有地方可去。

最後,這種人即使産生于外界,也無法對抗占據著道德制高點的整個産業鏈,與這種人的對抗甚至可以成爲産業鏈擴張影響力的一部分。

我並不是反對對文化的保護,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人類任何原生文化都是有其存在的意義的,次生文化也有極有研究價值的(但社會學不能因此當731)。但是文化的存在與否,並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現代社會的降維式打擊面前,所謂保護同樣是一種極爲強烈的外部擾動,強大到足以塑造新的文化的擾動。

因爲輸入大量現代性之後的所謂保護本身,就是一種極爲強烈的現代性輸入。相當于爲了觀測,給被觀測對象施加了近乎不可抗力的觀察者效應。以至于最終能觀測到什麽,不取決于被觀測方。除了造成人道主義災難,這種保護沒有意義。

——你幫了他們,他們就不是原始人了。

他們已經是現代人了,不應該掩耳盜鈴。因爲即使是一模一樣的生活模式,也不能再讓他們感受不到痛苦了。

但是,現代化過程中,什麽文化是可以保存的,什麽文化是可以在詳細記錄後丟掉的。只能建立在對現代化深入骨髓的理解之上,這個問題現在沒有人能回答。要知道,這可是個連中國都尚且存在強烈船貨崇拜情結的世界啊。

醫者不能自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認識自己,對現代文明本身來說都是一件做不到的事。當人類在某一天真正理解什麽是今日的現代化的時候,恐怕那時現在也變成古代了。

但我們知道,文化保護絕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

——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麽?

現在西方世界的文化保護邏輯,就是把他們嚷嚷起來(外界擾動與異化),然後再用近乎不可抗力的力量封住一切死角(文化保護),讓多數人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痛楚,這何止是對不起?簡直是反人類!

保護你,與你何幹?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7455838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05 am

不是我急,是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時間在我”這個觀點大概成型于90年代,當時的中國經濟剛剛開始起飛,萬象更新,很多地區頭一次解決了吃飯問題,通水通電通話開始走入千家萬戶,消費規模開始穩步上升,特別是92年全國徹底取消了糧油證,食品開始敞開供應,這種生活水平上極爲直觀的改善對整個社會表觀層面的提振是十分明顯的,據家中長輩說,當時取消肉類憑票銷售,開始敞開供應後,全城人都瘋了,跑到市場去大肆買肉,每家都買好幾斤,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是肉香,由于當時冰箱還不普及,又吃不了那麽多的肉,所以各家各戶開始研究各種保存肉類的方法,有用鹽腌的,有用醬油泡的,還有炒過之後陰幹的。

雖然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各種社會矛盾也日益突出,但當時整個社會總體而言對未來普遍有著較爲樂觀的預期,除了經濟外,人口增長率也長期過高,平均每8年增加1億人,原本預計2000年人口突破12億,結果95年就突破了,雖然這種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以自然環境的長期超載爲代價的。

另外軍事層面的小步快跑也是一方面,其實說實話,所謂小步快跑,無非是經費不足,項目下馬,是基礎薄弱的情況下一種不得已而爲之的手段,但相比較此前幾十年的長期停滯,90年代到2000年初的軍事增長確實是極爲可喜的,特別是99年大閱兵,當時還處于研發階段的98式主戰坦克亮相國慶閱兵式,讓對“坦克”這個概念在長達幾十年間都停留在圓頭圓腦的59式這個概念上的國人振奮不已。

這種高速增長,構成了“時間在我”這個觀念的內在支撐。

另一方面,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巴以問題上的深度介入,中國成功申辦奧運會,進入WTO之後經濟的爆發式增長,也讓不少人産生了“美國無暇東顧,中國可以趁機發展”的感覺。

這種內外局勢的反差,構成了“時間在我”這個觀念的外在支撐。

久而久之形成了思想鋼印,很多人甚至以爲這種情況會千秋萬代永遠保持下去。

實際上這些觀念本身是有嚴重問題的,因爲當時美國方面其實也認爲“時間在我”。

美國其實一天也沒有放松過對中國的警惕,90年代他們和台灣海事部門和大學合作,沿著整個東亞的大陸架邊緣布設了密密麻麻的海底聲呐陣列,幾乎困死了我們的潛艇部隊,更不要說第一島鏈的基地群了,三天兩頭的特大空情糊臉過來,幾架電子戰飛機就能把我們龐大又落後的機群耍弄的團團轉,整個空防系統形同虛設,娘子關電站摸魚王筆下的水滴,恰是對那個時代最貼切的描寫。

在國內,意識形態滲透和扶植代理人更是沒有停歇過,甚至一度達到了很高的層次,在某些年代,只有明目張膽的叛徒和偷雞摸狗的叛徒。

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各種內部矛盾的集中爆發,對外開放後內外物質水平的差距震碎了太多人的脊梁骨,原子彈不如茶葉蛋的社會結構倒挂,戰鬥機型號總師賣板鴨,當時的中國在美國看來就是個不堪一擊的期貨死人。

不要扯什麽潛力,印度也有潛力,你看現在國內有人屌印度嗎?國際層面上從來只有實力,沒有潛力,你要談潛力,等你把你的潛力兌現爲實力再說,當時美國看我們,就像我們現在看印度。

蘇聯尚且在美國80年代開始發力後就被摧毀了,何況中國?中國崩潰論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合理的預期。

就算是所謂的中東泥潭,從戰略層面上來看其實也沒有什麽大問題,掌控大陸架的中間結構可以徹底阻斷世界島邊緣地帶(東亞歐陸)間的聯系,還擊退了歐元在産油區的擴張保衛了國本。美國在中東的泥潭是執行層面出了問題,戰略上是完全正確的。

實際上,眼下一帶一路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就是如何給已經一片稀碎的中心地帶擦屁股,美國的目的其實相當程度上達到了。

彼時的美國並非沒有關注中國,而是因爲中國在它的八纮一宇內只是一個小角色,它沒有對中國本身著力太多並不是因爲它有意放過中國,實際上它是有能力用更具毀滅性的手段徹底粉碎中國的,只不過基于包括中國崩潰論在內的“時間在我”判斷,美國做出了符合理性的決策,企圖用內部瓦解和外部壓迫來盡可能低成本的解決中國問題。

然而後來發生了什麽我們也都看到了。

所謂的“時間在我”其實並不靠譜。

實際上你回頭去看中國崩潰論,再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它其實是能夠邏輯自洽自圓其說的,然而現實的發展往往並不遵循邏輯,現實只是現實,就像當年的蘇聯,人均耕地第一,農機産量第一,化肥産量第一,然而糧食不自給,反而是俄羅斯聯邦在沒有烏克蘭這個大糧倉的情況下成了糧食出口大國……你說這上哪兒說理去?這就是現實的荒誕之處。

從曆史上看,所謂“時間在我”的預期往往是愚蠢的,後果是嚴重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50年代英國決心振興航空工業,用航空路線維系乃至鞏固風雨飄搖的帝國,當時法國也和英國共同進退,英國在西歐沒有低手,航空業上還占了先手優勢,福利國家政策也把內部局勢穩定了下來,當時英國人也相信“時間在我”。

比如60年代末拉美國家之所以敢于寅吃卯糧舉債搞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自認爲“時間在我”,那時候的拉美發展之迅猛,不下于今日之東亞,然而這種基于“時間在我”做出的舉債搞發展的決策,最終讓拉美深陷債務危機,從此一蹶不振。

還有70年代的蘇聯,當時西方國家限于經濟困境,蘇聯的九五計劃大獲成功,花大錢從西方引進的技術和生産線效益極好,産品甚至返銷西方,那時候的蘇聯是多款美國設計的計算機除美國自己外最大的生産國,赫爾辛基會議後蘇聯美國全面緩和,勃列日涅夫宣稱建成了發達社會主義,美國深陷滯脹中不可自拔,無法可解,當時的蘇聯也堅信“時間在我”。

80年代的日本更是“時間在我”的堅定信徒,我們現在都知道廣場協議重擊了日本經濟,讓日本走入了失去的二十年,但當時最積極推動廣場協議的恰恰是日本自己,竹下登爲了簽訂廣場協議跑前跑後,畢竟當時的日本是如此的生機勃勃,打個出租車能花出去上萬元,繁榮近乎于永無止盡,美國人必須上街打砸日貨才能發泄憤怒,似乎沒有什麽東西能阻擋日本從經濟上接管這個世界。

90年代美國人更是堅信“時間在我”,在他們看來,中國這種風雨飄搖的國家要不了幾年就會是下一個蘇聯,不信?人家福山和章家敦都詳細論證過了,你的邏輯再嚴密能有他倆嚴密?

大概在05年左右的時候,我們也曾經堅信海峽問題“時間在我”,當時的邏輯是經濟上的緊密聯系必然帶來政治上的逐步靠攏,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嘛,這邏輯一通百通,只要特別照顧台灣農民的利益,他們就會自覺主動的向大陸靠攏嘛。

每一個時代都有人堅信“時間在我”,然後結果我們也都看到了,世事不遂人意者,十之八九。

每一代“時間在我”的信徒都是邏輯自洽的,都是看似無懈可擊的,他們也都爲自己自洽的邏輯付出了代價,這代價之高往往近乎于萬劫不複。

前段時間我比較急,爲什麽?因爲我這段時間在翻年鑒,翻價目表,中國的很多統計年鑒是81年才開始出版的,我挑了一些門類一年一年的看,看完之後心都涼了。

中國有太多的行業發展已經陷入了停滯和瓶頸,而且不是一年兩年,是許多年前就如此了,有些行業發展了沒幾年就陷入了吃財政飯的困境,有些行業甚至從方興未艾變爲半死不活,整個過程也就是幾年時間,這甚至就不是什麽産業升級的問題,而是市場容量問題,有很多産業中國入局後就迅速飽和,就算産業升級成功,那也是在存量裏艱難的刨食吃,很多産業升級成功後並沒有如想象般帶來巨大利潤,而是在擠垮了全世界的同行後自己艱難的謀取一點點微薄的利潤,很多時候甚至保本都困難,爲了繼續生存下去每年都要把僅有的一點利潤投入到研發中,但利潤率就是死活上不去。

這根本就不是産業升級問題,甚至也不是貿易規則問題,而是全球市場壓根就養不活那麽多的從業人員。

那個圓珠筆尖鋼的段子,是越來越讓人笑不出來。

全國範圍內整個制造行業和實體經濟的利潤都在成規模的縮水乃至枯竭,尋求財政補貼和貸款救援的行業越來越多,騙取補助的當然也有,但更多的企業每年是真的就指著那麽點財政補助給員工發工資,維持周轉。

還有一些行業不信命,拼命搞産業升級,做到了全球第一,最後的結果是除了擠垮了所有同行外一無所獲,自己的利潤率還上不去,形成一種“低利潤壟斷”的詭異局面。

爲什麽那麽多資本蜂擁湧入互聯網和金融業,不是他們不願意投實體,也不單純是資本逐利,很多事情沒有那麽簡單,實際上很多投資方搞投資的時候不光看回報率,他們也要看其它因素,一些回報率雖然不高但是風險極低的實體他們是願意投的,而且商業關系很複雜,有些投資並不是衝著獲利來投,而是靠人情關系拉來的,什麽“資本只要有300%的利潤就敢踐踏一切法律”這類經文少念爲妙,很多投資壓根就不是衝著利潤來的,而是讓現金流動起來,維持生産設施運轉,養人,有些設計單位甚至給施工單位墊資搞建設,一年到頭做事三個月,要賬大半年,實體的利潤在日益枯竭,資本進入實體越來越像是用愛發電,無處可去的資本只好蜂擁衝進金融和互聯網搏一把。

這還是經濟層面,中國進入瓶頸的東西太多了,自然資源其實相當不少,比如磷礦,說是全球性短缺,但其實國內儲量很大,但大多數開采價值不高,挖一噸虧一噸,國內企業去考察半天,結論是投資下來企業直接就沒了,整個亞洲最大的磷礦企業連續虧損10年,最後被母公司收購,勉強維持設備運行。畢竟有效經濟面積就那麽點,玩了命的開發,深挖,翻過來倒過去搞重複建設,這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那麽多的人要就業,要吃飯,有時候真的是種參讓人去挖。

人口上更是兩難局面,一方面中國相當一部分地區人口早已超載,以水定人的原則近乎于不可執行,另一方面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人口增也不是,降也不是,進退維谷。

還有自然資源,一些水系的流量每年都在減少,另一些又日益反常的高,而很多水系看似規模不大,但都是周邊居民生計所系。

翻了那麽多年鑒,是越翻越害怕,越翻越心涼,經濟還是會發展,但除了依靠産業升級新獲得的那三瓜兩棗外,其它的都是在存量上刨食吃。

我現在通過這些年鑒和價目表有一個隱隱約約的感覺,就是除了軍事力量外,我們現在手頭所有的,已經是我們能拿到的全部,即使産業升級也不過是增加一部分額外利潤,但是指望會出現什麽根本性的質變是不可能的,財政負擔是越來越大,很多東西不是效率問題,甚至也不是效益問題,而是容量問題,客觀限制越來越明顯。

一切都有個盡頭,很多東西是真的到頭了。

蘇聯從70年代全盛期到90年代碎一地,也就20年不到。

美國從90年代的如日中天到如今這個吊樣,也就20年。

日本從80年代的1萬打一次車到全員吃齋念佛還不到15年。

英國是撐的最久的,30年。

曆史的變遷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的多。

可能,也許,大概,我們的衰落周期將很快到來,很多事情再不解決,以後將再也沒有機會解決,很多事情再不處理,以後將再也沒有條件處理。

不在衰落周期徹底降臨前留出足夠的緩衝空間,未來還能不能有中國的一席之地,不好說。

所以不要再說什麽“時間在我”了,印度還覺得時間在它呢。

時間是真的不夠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7162489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07 am

英國衰亡記1——太陽是怎麽升起來的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39b657bc5f33b1167219b4bf47d66c92_720w

前言

當代中國,是一個立于海洋之上的國家。

對于當代中國而言,經濟活動和社會運轉在相當程度上維系于萬頃波濤,海洋與航線是中國經濟版圖、社會版圖、政治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中國社會的絕大多數人依然習慣于工作,居住,生活在自己的城鎮和居所中,海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始終是一個相對遙遠而陌生的概念,大多數社會公衆對海洋的認知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海洋生物紀錄片和沿海旅遊度假區的程度,但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對外經濟依存度相當之高的國家而言,我們的衣食住行和行爲舉止,實際上處處體現著一個與海洋相伴相生的民族所應具備的主要特征,比如中國社會對進出口行業的依賴,對海鮮的追捧,對燃油的大量消費,對匯率的關注,一個住在深山一輩子沒出過省的農民,他駕駛的農用車所使用的燃油可能來自沙特,他使用的化肥可能包含著加拿大的鉀,他使用的手機有著來自韓國的芯片,他抽的煙可能是來自古巴的煙草育種,他喝的可樂來自美國,他穿的衣服含有來自日本的化纖,一個一輩子沒見過大海的人卻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海洋環境中。

曆史上曾經閉關鎖國,高度內向的中國,如今卻是一個漂在商船上的國家,進出口行業在中國的經濟活動和就業中占據了半壁江山,絕大多數對外貿易通過海洋完成,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費和大部分鐵礦石來自海路,就連前段時間煤炭價格上漲,供電出現缺口時,用于救急的哈薩克斯坦煤炭都是從海路運到甯波(你沒看錯,內陸國家的煤炭從海路運到中國),我們絕大多數的發達産業,最精華的經濟地帶,最繁榮的都市,最興旺的市場幾乎全都聚集在沿海地區,海洋占據了中國經濟版圖中的60%以上,我們生于大地,我們興于海洋。

中國雖大,面對海洋,我們早已無路可退。

爲什麽說中國的事要論英國的理?一方面這是我個人微不足道的小小興趣,另一方面,英國是世界所有主要政治力量中最依賴海洋實現興盛和崛起的,其它傳統強國的興盛過程中也有海洋的參與,但沒有哪一個像英國那樣倚重海洋,以至于海洋成了英國身上的一種文化符號,一種刻板印象,讓我們很多人都遺忘了中古時代的英國是依仗著本土的自耕農才發家的,看似縱橫四海的美國對海洋的依仗其實要遠遠小于英國,甚至小于中國,因此英國的經驗對于每一個有志于和正在通過海洋興盛起來的國家都是值得研究和借鑒的。

爲什麽要談英國的衰亡?因爲我個人認爲,一個帝國在衰亡時往往最能展現出自身的基本特質,因爲興盛和崛起時,時運和矯飾往往如影隨形,你可以用一萬種說辭來解釋它的成功,這些東西是准確研判一個文明,一個帝國時的幹擾因素,但是衰敗的時候,那些外殼上花枝招展的裝潢會被層層剝離,也只有在這種時候,內裏究竟是鋼筋混凝土還是砂子夾毛竹才能一目了然,所謂時窮節乃見,殘局最顯功力。

歐洲人爲什麽變得如此強大?或者說,爲什麽他們能輕易踏上亞洲和非洲的土地,無論是開展貿易還是進行掠奪,爲什麽亞洲人和非洲人未能踏上歐洲人的海岸,並在歐洲的港口建立殖民地,然後在殖民地制定法律呢?要知道,把他們帶回去的那陣風同樣也能把我們帶到那裏。

——《拉塞勒斯》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12 am

榜樣的力量

談論英帝國的衰亡, 必須先討論英帝國的崛起,因爲只有理解了一個帝國的力量構成,才能正確解讀其衰亡原因,曆史上衰亡的帝國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構成其力量的核心因素衰落或者消亡,導致了其力量難以維系,進而導致帝國的毀滅。

我將用兩到三個章節來分別簡述英國的崛起路徑和英帝國的力量特征,以此作爲解讀英帝國衰亡路徑和衰亡原因的鑰匙,話不多說,以下開始正文。

今天我們談論起昔日的英帝國時,都會提到一個概念——日不落帝國,這個措辭形容的是英帝國幅員遼闊,橫跨四海,每一個時區都有其領土和勢力範圍,以至于日不落帝國幾乎成了英帝國的代名詞。

但一個經常被忽略的事實是,英帝國實際上並非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世界上的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帝國,這個帝國的西班牙部分通過大規模的海外探索、遠征和殖民行動建立了橫跨整個地球幾乎所有時區的龐大領土,時任西班牙國王同時又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卡爾五世(也翻譯爲查理五世)曾放言:“在朕的國土之上,太陽永不落下。”日不落帝國一詞即起源于此,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麥哲倫就是在他的資助下才開始了那次環繞整個地球的偉大航行。

卡爾五世,因其治下領土廣袤而被稱爲“世界征服者”。

今日的西班牙是世界政治版圖中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它甚至在歐洲債務危機中一度被稱爲歐豬五國,其綜合國力微不足道,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主要政治力量在參與地緣政治的時候會考慮西班牙的態度,它只能在歐盟框架內通過緊緊追隨德法的對外政策才能發出一點聲音,這種衰落的現狀導致很多人下意識的忽略了一點,西班牙是大航海時代的發起者,歐陸的第一個世界性強權。

早在哈布斯堡家族尚未入主西班牙的15世紀時期,時任西班牙女王的伊莎貝拉一世就資助意大利人哥倫布攜帶著交給中國皇帝的國書向西遠航,企圖找到一條從海路通往中國的道路,嚴格來說這個思路是正確的,因爲在向東通往中國的陸上商路被中東和小亞細亞的穆斯林所阻斷的情況下,要前往中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向西走海路,按照當時的最前沿學術成果地圓說所述,世界是一個球形,那向東走不通就只能向西走,反正只要一條道走到黑,總能找到前往中國的路,據說那個遙遠而神秘的遠東帝國盛産絲綢和香料,遍地是黃金和翡翠,凱撒曾經身著紫色絲綢長袍走入劇場而引發全羅馬轟動,這個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歐洲君主前往傳說中的遠東,去尋覓那些遠方的財富。

當然我們都知道,哥倫布沒能到達中國,但他找到了美洲,從此開啓了歐洲的大航海時代。

今日的我們僅憑書本上的介紹是很難直觀理解當時西班牙帝國在歐洲如日中天的聲望的,西班牙帝國在南美的廣大地區摧毀了當地人的反抗,建立了殖民統治之後,把無以計數的黃金白銀一船接一船運往西班牙,與這些黃金白銀一並到來的還有南美的各種土特産,例如可可,咖啡,煙草,古柯葉,辣椒,這些東西伴隨著西班牙的商船開始走向世界,在那個年代,西班牙的港口城市塞維利亞就如同今日的上海,是那個時候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樞紐,西班牙顯貴中的時髦人士和通過海外殖民貿易發達起來的市民階層在這座繁榮的都市中盡情享用地球另一邊的特産,相當一部分西班牙人已經開始飲用糖和古柯葉提取物制成的混合飲料——這可以說是最初的可口可樂,要知道可口可樂的原初配方裏是含有古柯堿的,另外吸煙也成了一大嗜好。

這裏要重點提一嘴秘魯的白銀,西班牙帝國殖民南美之後,很快就在秘魯波托西發現了巨大的銀礦,狂喜的西班牙人認爲這是上帝因他們對天主教的忠誠而賜予的恩惠,于是開始對秘魯的白銀進行大規模開采,這些被開采出來的白銀中相當一部分被鑄造成了銀幣,西班牙銀幣隨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在全世界的貿易開拓而在全世界廣爲流通,這種銀幣在中國有著相當的知名度,當時的中國人發現這些說著一口聽不懂的奇怪方言的洋人似乎總是有著用不完的銀幣,他們對絲綢、茶葉、瓷器、香料的饑渴似乎永無休止,于是中國人開足馬力養蠶缫絲,用如山的絲綢去填滿歐洲人的胃口,同時把那些刻著“掐絲樣銀紋”的泰西銀幣揣進腰包。

出口貿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匯率生意,炒匯客其實自古有之,明朝的金銀比值和同一時期的歐洲相差極大,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間,16世紀中期,由于波托西銀礦被發現,這座銀山銀海讓歐洲的白銀價格像拜登一樣一瀉千裏,歐洲金銀比價當時長期維持在1:12,甚至一度下跌至1:15,而到了16世紀末,廣東地區的金銀比價也才剛到1:5.5,于是炒匯客們來勁了,不斷的把大批白銀拿到明朝兌換成黃金,然後把這些黃金再拿到歐洲換白銀,一轉手就是幾倍的暴利,這讓巨量白銀流入中國。

那個時候的中國幾乎處于一個人在家中坐,白銀天上來的環境中,作爲一個白銀礦藏並不豐富的貧銀國,中國卻憑借流入的白銀建立了銀本位的財政、稅收和貨幣制度,這些白銀中相當一部分便來自于秘魯的礦坑,另外,原産南美的辣椒通過西班牙商人傳入中國,中國人對這些能結出紅彤彤果實的植物愛不釋手,很快便作爲一種觀賞植物廣爲栽培,後來不知道是哪位小天才體內的神農DNA動了,把這東西入菜調味,從此以後,中國人無辣不歡,本土的辣味香料茱萸反而有些落寞了。

當時的中國就是一個白銀黑洞,就像現在的中國是一個美元黑洞一樣,按英國人的統計,在1631年西班牙帝國從菲律賓經澳門輸入中國的白銀是1400萬兩,這是個什麽概念呢?從永樂元年(1403年)到宣德九年(1434年),這31年間,中國本土生産的官銀還不到1631年一年從菲律賓輸入的白銀的一半。從15世紀末到17世紀伊始,世界的銀産量大約是23000噸,其中美洲就占了17000噸,這其中有超過5000噸流入了中國,當時在江浙福建一帶紡織業因巨量白銀資本的流入而獲得極大發展,最鼎盛時紡織業和相關運輸業雇工據說達百萬之衆。

因此永遠不要認爲中國沒有參與大航海時代,中國不僅參與了,而且還是其中的一個重量級角色,至于後來的閉關鎖國乃至沿海退界,寸板不得下水,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04a97144c0ddc167dee02f7f052eb562_r
西班牙銀幣的一種,在收藏界被稱爲雙柱西班牙銀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6f3fb7b128577d0f7a87b7e7f16f85ef_r
流入中國的西班牙銀幣,上面有哈布斯堡家的紋章

如此無窮無盡的黃金與白銀,足以讓任何一個歐洲君主半夜嫉妒的啃指甲,彼時西班牙帝國在歐洲的聲勢如日中天,以至于荷蘭人通過八十年戰爭的浴血拼殺,整個國家打的十室九空,好不容易才從帝國中獨立出來後,也依然不敢公開頂撞西班牙,世界上第一首國歌,荷蘭國歌《威廉頌》中第一節就有一句“西班牙的國王,我永遠尊重。”荷蘭都獨立了還要這麽唱,西班牙帝國積威之盛,可見一斑。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14 am

天下帝國一大抄

我們今日談起歐洲國家在近代的殖民運動時,都會談及傾銷市場、原料産地、地緣節點、勢力範圍等因素,但是這些概念本質上都是後世總結出來的,大多數歐洲國家對外殖民活動最初的目的非常簡單,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找金子。

西班牙帝國海外殖民對歐洲人最大的震撼就是無窮無盡的黃金白銀,這空前的財力讓西班牙帝國幾乎可以做任何事,例如英國人吹牛逼的擊敗無敵艦隊,實際上英國擊敗無敵艦隊一般特指1588年的格拉沃利讷海戰,英國海軍司令查爾斯·霍華德和英國傳奇大海盜德雷克指揮英國海軍在此戰中擊敗了無敵艦隊,但無敵艦隊只是被擊敗,並沒有被摧毀,隨後無敵艦隊在向北航行的過程中遭遇風暴天氣才受到嚴重損失。但要注意,此戰未傷西班牙帝國根本,西班牙人很快吸取教訓,憑借雄厚財力迅速改革海軍,改變戰術,放棄傳統的接舷戰,爲艦隊裝備大量重型火炮,憑借重建後的無敵艦隊在1591年的佛洛雷斯海戰中還以顔色,不僅擊敗了英國海軍,還擊沈了英國海軍名將格倫維爾乘坐的傳奇戰艦“複仇”號,重奪大洋霸權。

無敵艦隊沒了?那就再造一支更強的。有錢是真的可以爲所欲爲。

實際上英國的對外殖民起步非常晚,它在17世紀中期才第一擁有了一塊比較大的完整殖民地,也就是1655年成功統治牙買加,此時的英帝國只是不列顛本土,加勒比海的幾座小島,牙買加,北美東部的一些經營不善窮困潦倒的莊子和印度的幾個碼頭,這和西起馬德裏,東到馬尼拉,囊括秘魯和墨西哥的西班牙帝國根本沒法比,就是比西起馬德拉群島和聖多美地區,東到巴西,還在非洲,印尼,印度有大量貿易港口,還莫名其妙占了澳門並與中國有巨量貿易往來的葡萄牙也沒法比,當時在歐洲人眼裏,物産豐富,金銀遍地的南美才是好地方,北美那種刁民遍地,荒野萬裏,三天兩頭亂刮龍卷風的地方屬于典型的窮山惡水。

那個時候世人對美洲的觀感和今天剛好是相反的,我們現在都覺得北美怎麽怎麽好,這主要是因爲有美國這個大王八趴在北美,而南美除了毒品就是黑幫,要麽就是政變,反正沒有什麽好東西,但是那個時候的歐洲人反而覺得甯要南美一張床,不要北美一間房。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414b7c7c1ce6fb23e501d104e587d493_r
16世紀歐洲人的世界貿易地圖,可以看到歐洲人對南美,非洲,東亞,印度,東南亞都進行了精確化測繪,至于北美則大片地方一片空白,爲啥?因爲窮山惡水的不毛之地有啥好測量的?

15世紀末,教廷發出公告,把教廷所屬美洲貿易轉給了西班牙,把教廷所屬亞洲貿易轉給了葡萄牙,葡萄牙人獲得了糖和香料,西班牙人獲得了黃金和白銀,信新教的英國屁都沒撈著,只能搶劫西班牙寶藏艦隊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

英國人太渴望黃金了,爲了找到黃金,西班牙做啥他們做啥,亦步亦趨的照抄西班牙的行爲,試圖通過抄襲西班牙以獲得西班牙式的榮光,在哥倫布找到北美三年之後,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向威尼斯航海家約翰·卡伯特發了許可證還給了大筆資助,要他去當英國的哥倫布,當然最後這筆投資基本打了水漂,英國人心心念念著美洲“黃金國”的傳聞,不屈不撓要找黃金,當時英國人認爲,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倆天主教國家是教皇的帝國,而我英國是新教的帝國,既然天主教帝國能找到黃金,那我新教帝國憑啥沒有黃金,你去南美找,我就去北美找,我就不信我找不著。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礦脈的走向和你信哪門教是沒關系的,你再怎麽念經,沒有金子就是沒有,經書是拿來給人看圖一樂的,不是拿來辦事的,英國人一樣崇洋媚外過,假如你是一個16世紀的英國窮光蛋,你也會精西班牙,你也會想辦法偷渡到塞維利亞去黑下來,然後給菲利普老爺家刷盤子,並且會努力學一口馬德裏腔的西班牙語,信天主教信的比西班牙人自己還虔誠,讓自己的子女去南美找個正經營生,花半個月的積蓄就爲了嘗一口巧克力,畢竟這可是哈布斯堡家的禦膳呀,還用銀碗裝著,比low逼的英格蘭腌鹹魚優雅貴氣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這是社會心理層面的找金子狂熱,物質層面的找金子狂熱則很微妙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17 am

淘金政治

英國有一個特點,君主的政治權力一直受到極爲嚴重的限制,貴族、地主、平民、商人甚至是德雷克這種海盜都能在不同層面限制甚至挑戰君主權力,貴族們彼此明爭暗鬥,你死我活,但是在限制君主權力,損國權以自肥這方面卻出奇的一致,貴族如此,平民也不是省油的燈,早年有貴族搞英國大憲章,後來有農民搞掘地派運動,英國人砍自己國王的腦袋比法國人還早一個多世紀。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92e5412dfc0a7b476b49cc26643b015c_720w
英王查理一世,1649年被砍頭,榮獲歐洲第一個被公開處決的君主這一頭銜,超前法國一個多世紀

在這種政治權力有限,掣肘繁多,還沒法隨意征稅的情況下,君主要想參與政治,要想維持王室靡費繁巨的支出,要想維持君主的體面,簡單來說要想撈到足夠的錢與權,就必須找一些政治以外的其它方法。

換言之,繞過政治搞政治。

贊助殖民、投資學術和入股産業就是方法之一,英國王室素來都非常熱衷于通過贊助一些非傳統意義上的政治層面的事務來插手政治,政治並不總是發生在法律條款和議會表決中,能夠對社會形成足夠互動關系的社會事務都是政治,英國君主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英國王室雖然看似極少參與政治,但總是熱衷于贊助學術,保護文藝,投資産業,甚至庇護罪犯,例如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入股了傳奇大海盜德雷克的海盜艦隊,並資助和庇護莎士比亞的文藝創作,還有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他進行生物科學研究的偉大探索就獲得了大量來自王室的資助,另外諸如牛頓,霍金等著名學者,其學術所需也多有王室的影子。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69ebf40f1f2be886d76082f5abc32872_720w
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聽莎士比亞彙報工作,有傳言莎士比亞的部分作品實爲女王捉刀代筆,女王本人非常博學,曾親自翻譯古羅馬史學家塔西佗的手稿,在那個年代,女性被認爲人格和智力上不完整,因此學術成就不被認可,只能匿名或者找馬甲,即使是女王也一樣,莎士比亞據說身兼女王馬甲的職責

另外在殖民年代,一個英國人如果被判處死刑,只要罪責不是特別罪大惡極(例如叛國)就可以設法向國王寫信求情,國王一般都會將其赦免,將死刑改判爲流放,將其送往殖民地,澳大利亞就是這麽來的。

當你可以繞過議會直接塑造社會時,你就用不著非得掌權了,誰提供了誰會治理,誰就是事實上的政府,就算是那些真正的掌權者,在你已經對社會施加了如此巨大的影響力的情況下,他做出任何決策時都必須咨詢你的意見,此時,你用不著掌權,一次下午茶會就能解決大多數問題,影響力很多時候可比權力好用多了。

所以每次看見有人說英國王室是吉祥物我就覺得好笑,日本那位才是真吉祥物,英國王室的很多姿態,很多行爲都在微妙的傳遞著王室不可忽略的影響力和態度,舉個例子,女王給你寫信,是手寫信件,還是薇鐵手用的那種老式打字機打出來的信件,還是數字印刷機印刷出來的信件,這三種方式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不是在英國政壇摸爬滾打過的老油條是品不出那個意思來的。

嘉靖帝從不上朝爲什麽能夠把持朝政?一樣的道理。

英國王室瘋狂資助殖民運動的相當一部分目的就是爲了在無法隨意征稅的情況撈錢,因爲只要王室資助的勘探活動找到了財富,那麽那些財富就是王室私財,議會無權過問。1503年,亨利七世資助布裏斯托爾的休·埃利奧特出海找金子,據說他抵達了加拿大。

1574年,王室資助理查德·格林維爾爵士探索南美最南端找金子。

1577年,王室資助佛朗西斯·德拉科爵士去南美找金子。

1576、1577、1578年王室資助馬丁·佛羅比舍找金子。

1606年,王室資助托馬斯·蓋茨爵士和其他一大堆探險家去弗吉尼亞找金子。

1607年,王室再次資助沃特·科普爵士去弗吉尼亞找金子。

1618到1621年,王室連續三次資助去岡比亞找金子。

然而都沒有金子。

英國人對于美洲一定有金子的偏執已經到了不理智的地步,例如沃特·羅利勳爵的著作《廣闊·富饒·美麗的圭亞那帝國·以及黃金國瑪諾的被發現》裏就說:西班牙之所以偉大,與塞維利亞的繁榮貿易並無關系,而是因爲西班牙人在印度找到了金子。他本人也在1595年率軍攻擊了西班牙所屬的特立尼達,並對當地的西班牙人進行了嚴酷拷打,目的就爲了逼問出黃金國,西班牙人一頭霧水,什麽狗屁黃金國?

相當于英國人自己編了個都市傳說,然後自己信了,還爲這事去拷打西班牙人,禮貌西班牙人:你嗎?

最後這位沃特·羅利勳爵爲了找金子而襲擊了西班牙在聖多美的領地,他兒子在戰鬥中被擊斃,最後啥金子都沒找到,只在西班牙聖多美總督的房間裏找到兩塊金條,此事違背了他對王室的承諾,因爲當時英國和西班牙簽訂了外交協議,雙方停戰,他承諾不和西班牙人搞摩擦,結果他襲擊西班牙領地的行爲破壞了和平協議,此事激怒了西班牙人,爲了平息事態,國王詹姆斯一世只能處死沃特·羅利,他在上絞架的時候還在大聲嚷嚷“我一直在找金子,目的就是爲了國王陛下和追隨我的人的利益。”他臨死前寫給國王的信裏還在年到,聖多美地區方圓4公裏的地區一定有金礦。

金子,而非市場,原料,勞動力,才是驅動著英國對外殖民勘探的目的,但是英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沒能找到金子,只能看著西班牙人坐在金山銀海上嫉妒的眼睛冒血。

但是正如西班牙人最初出海探索的目的是爲了把國書交給中國皇帝,結果中國沒找著,找到了南美的金山銀海,然後又通過這些金銀與中國建立了穩固的貿易關系一樣。這種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事情不只發生在了西班牙人身上,它還同樣發生在了英國人身上,很快,英國人的好運就以一種英國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降臨到了英國人頭上,曆史最終證明,英國人爲了找金子而投入甚至虧損的每一分錢,最終都十倍百倍千倍萬倍的回報到了英國人頭上。

命運會垂青那些常思進取之人,盡管它垂青的方式總是出人意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5812394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20 am

英國衰亡記2——通天之路

我一走到海邊,便發現我住的那邊是島上環境最糟的地方,這真的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在這兒,海灘上龜鼈成群;而在我住的那邊海邊,一年半中我才找到三只。此外還有無數飛禽,種類繁多;有些是我以前見過的。不少飛禽的肉都很好吃。

——《魯濱遜漂流記》

收之桑榆

英國人出海沒能找到金子,但卻從中獲得了遠比金子更寶貴的東西。

英國人找不到金子,便只能通過設法劫掠西班牙帝國的寶藏艦隊獲得一點南美金山銀海中殘羹剩飯,而即使是這麽一點進項,在1591年的佛洛雷斯海戰後也逐漸變得不再可行,西班牙人的雄厚財力在他們的三層火炮甲板戰列艦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英國海盜弱小的私掠艦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風險,一層火炮甲板就是打不過兩層火炮甲板,這跟你信天主還是信新教沒關系,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窮”兵是沒辦法黩武的。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bf24c18b0e94d316c9bf3cf80c35169b_r
西班牙艨艟

英國人總是強調他們劫掠西班牙寶藏艦隊可以獲得每年約20萬英鎊的收入,在他們嘴裏西班牙人似乎如同待宰的肥豬,但他們卻從不討論有多少海盜在那些失敗的劫掠行動中葬身大海,又有多少私掠船在西班牙人那些海上要塞般巨艦的凶猛炮火下成爲海底遺迹,有多少海盜被西班牙帝國逮捕並且殘酷處死,恨透了海盜的西班牙人在折騰被捕海盜時總是充滿創意,從對付異教徒的火刑,到把人活活關到死再曬成人幹的吊籠,西班牙的碼頭港口上從來都挂滿了英國人的死屍。

這還沒算那些死于痢疾,敗血症和各種瘟疫,以及海上迷航,遭遇風暴葬身魚腹之輩,缺少淡水,缺少糧食,缺少維生素C,缺少幹火藥,缺少士氣,這樣樣都在威脅著海盜們的生命,在那個年代,海盜是一門下作營生,死的比活的多,但凡不是犯了罪的盜匪或者混不下去的社會渣滓,是不會去從事這門刀頭舔血的營生的。

但就算是社會渣滓,也總有一些人試圖做出改變,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中古時代的英國是一個自耕農的國家。

亨利·摩根,一個窮酸的臭海盜,他手下有一支破敗的海盜艦隊,說是艦隊,實際上最大的一條船也不過15米長,總共8門火炮,其它船只更接近于帶炮的舢板,如此貧弱的火力讓他甚至不敢去和西班牙人打海戰,他在1669年試過一次,企圖襲擊西班牙人的巨艦,結果巨艦上的西班牙人爲了表示對他的蔑視,甚至拒絕開炮射擊他的破船,而是讓艦上士兵用一陣凶猛的近距離火槍齊射打死了他手下一艘海盜船上的大部分水手,隨後揚長而去,此事深深刺激了他,從此他只敢僞裝成小商販偷摸打劫一些防備空虛的港口。

1670年,他率領手下占領了普羅維登斯島,踏上了新大陸,抵達了並襲擊了巴拿馬波特貝洛,他沒有把打劫搶來的錢揮霍在港口的妓女和南美的奢侈品上,而是精打細算,除了必要的開支外一切從簡,他用存下來的錢在牙買加米尼奧河周邊買下了5000多畝便宜的土地,又在聖伊麗莎白教區購置了24000多畝土地及房産,隨後開始種植甘蔗和熱帶水果,他利用自己海盜生涯獲得的經驗,用幹草,鹽和石灰保存熱帶水果,這樣一來這些水果就能被長途運輸到不列顛或者西班牙而不腐壞,靠著這種精明的頭腦,他的甘蔗和水果生意大獲成功,他發達了,發了財的他花錢給自己買了個爵位,成了人模狗樣的亨利爵士,並承包了英國王室在牙買加羅亞爾港修築防禦工事的工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b1c7382b93f510658ac8a734b64a2825_r
今日的羅亞爾港,羅亞爾港直譯爲皇家港,這麽一個冠以皇家之名的港口卻是海盜基地,還有王室任命的總督負責管理,英國海盜的國營性質可見一斑

羅亞爾港當時是一個海盜基地,但隨著甘蔗種植業的興盛,這裏很快又成了一個進出口集散地,亨利爵士在大發橫財的同時還給王室貢獻了源源不斷的關稅,王室投桃報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把各種高帽子往他頭上戴,從羅亞爾港駐軍的副海軍上將到司令,再到英國海軍部法庭的法官、治安官,最後甚至成爲了牙買加代理總督,不過他在1681年因爲酒後失言而被剝奪了職務,但依然是一個大種植園主,1688年他率軍襲擊了太子港、委內瑞拉的庫拉索島和馬拉開波島,但染上了病,隨後在當年病死,聚集在牙買加的海盜們爲了向他致意,所有海盜船鳴炮22響向他致意。

他的人生經曆,恰是英帝國崛起的直接寫照。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22 am

煙酒糖茶棉絲麻

以前有一本書叫《河殇》,這本書廢話一籮筐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是底色是黃色的,是泥土裏的民族,洋人的底色是藍色的,是海洋裏的民族,所以中國人比較低賤,洋人比較高貴。

寫這本書的人如果把他的這些言論拿去17世紀的牙買加給海盜們看的話,估計氣急敗壞的海盜們會活剝了他的皮,道理非常簡單,但凡有地可種,誰他媽願意落草爲寇過這朝不保夕的生活呢?

總有人說中國人發了點財就只會買房置地,可問題是誰不是呢?絕大多數英國海盜的憧憬,就是攢到一筆錢財後買一塊地,蓋一間房,娶一個能生養的老婆,生一堆孩子,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而不是提心吊膽的去搶劫西班牙的艨艟巨艦,當代社會形容創業資本的措辭“第一桶金”,這一說法就直接來自海盜。

海盜們出海闖蕩,恰恰是因爲日子過不下去了,只能被迫落草爲寇,目的是有朝一日把過不下去的日子再過起來,而不是因爲他們很喜歡在搖搖晃晃的船上啃發黴面包喝自己的尿,傑克斯派羅在真正的海盜眼裏屬于神經病,反倒是發達了之後就接受招安,過上錦衣玉食好日子的巴博薩才是海盜們的向往。

下海的目的,是爲了上岸,海盜最大的夢想,就是不當海盜。

這個道理放在國家層面也一樣,僅憑劫掠是支撐不起一個帝國的,它只能作爲一種困境中的權宜之計,一旦攢夠了創業資本,就應該迅速上岸,做那些真正一本萬利的正經營生。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95d530c4e45f0a25792bf9e0cb1f3488_720w
帝國不是打打殺殺,那是潑皮無賴,帝國是衣食住行,是吃穿用度,是人情世故

英國最初接觸茶葉是在17世紀初,當時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從澳門買到了中國茶葉,喝茶這個習慣迅速被英國人接受,只用了區區40年就傳到了不列顛本土,以那個年代的通信和交通水平而言這是極其不可思議的,1658年,英國出現了第一則茶葉廣告,倫敦皇家交易所旁的斯威廷斯倫茨大樓的咖啡店在議會贊助的周刊《政治信使》中爲自己出售的茶打廣告,隨後這家店鋪的主人托馬斯·加拉維又買下了周刊的一整個版面給自己打廣告,在這則廣告中,他把茶形容的如同包治百病的仙丹一般。

等到了18世紀初,英國開始大規模進口茶葉,此時一艘貨船運輸的茶葉往往相當于往年一整年的英國茶葉進口量,不列顛地區的茶葉消費量從18世紀40年代的不到360000公斤,到18世紀50年代時已經飙升到11125000公斤,從此以後,英國人哪怕是開坦克都要堅持喝茶。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5afdb102ea4c8452c5e479fe9860b3f7_720w
甜不死的英式下午茶

喝茶不能不加糖,至少對于英國人來說是這樣,從18世紀20年代開始,糖成爲了不列顛的最大進口物資,這個地位一直保持到18世紀50年代,英國人極度嗜甜,他們向一切可加糖的地方加糖,在18世紀末的時候,英國的人均糖消費量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二法國人均消費量的10倍,達到了人均20磅,英國人用糖的方式極其浮誇,把糖和茶一起喝,把糖和咖啡一起喝,把糖和巧克力一起喝(同一時期的西班牙人、教廷、哈布斯堡帝國更喜歡鹹味巧克力,因爲這是南美原住民的正宗吃法),把糖和酒一起喝,把糖和可卡因糖漿一起喝(可口可樂早期版本),甚至還有把用糖和香料調味過的煙草放在嘴裏咀嚼。

煙草也是一大門類,煙草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個至死都在爲英國找金子的沃特·羅利爵士引進不列顛的,和糖與茶受到一致歡迎不同,煙草受到的評價嚴重兩極分化,喜歡煙草的人堅稱煙草有益健康,例如沃特·羅利爵士的仆人托馬斯·埃利奧說“這種‘藥草’點燃之後會發出大量煙霧和嗆人的味道,它能打開全身的毛孔,舒筋活血,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讓人保持健康,遠離疾病。”

反對者的分量也很足,國王詹姆斯一世就特別討厭煙草,他並不了解現代生理學,但他對煙草的評價很超前“這些雜草燃燒起來之後看上去令人厭惡,聞上去令人作嘔,既損害大腦,又損害肺部”,但無論如何,煙草還是迅速在不列顛乃至歐洲擴散開來,甚至一路傳入阿拉伯,中國和印度。

詹姆斯一世,身爲蘇格蘭人的他卻成爲了英格蘭的國王,他討厭抽煙,但這並不妨礙他鼓勵擴大煙草種植和貿易規模,然後從中征稅並大獲其利

說到了印度,便不能不提及棉布,英國在大約16世紀後期接觸到了棉花,這些能夠結出毛絨絨果實的植株(棉花不是棉花的花,而是果實)以及通過這種果實紡織出來的布匹迅速取代了英國人對亞麻和羊毛的喜愛,成爲僅次于絲綢的熱門布料,對于一個17世紀的體面的英國人來說,他只會去印度服裝店裏買衣服,來自印度的印花棉布和中國的絲綢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當時倫敦甚至非常流行印度服裝出租業務,人們會在出席一些體面場合的時候去租賃並穿著印度服裝。

在17世紀60年代,不列顛進口的印度印花棉布達25萬匹,純白棉布和來自孟加拉的絲綢也大致是這個數量,等到了18世紀初期,諸如印度式平花褶皺一類的紡織物已經成了家庭必需品,我們今日看到的大多數近代英倫風格,實際上是英國改良過的印度風格。

英國人沒能找到金子,卻找到了比金子更寶貴的東西——基于人類對蔗糖,咖啡因,尼古丁和衣服鞋帽的熱愛而帶來的消費産業,當英國人把印度的棉布捏在手裏時,或許連他們都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把下一個帝國牢牢握在了手中。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0月 28, 2021 7:24 am

後發先至

需要指出的是,不論是茶葉還是蔗糖,不論是煙草還是棉布,第一個從事這些産業的殖民國家都不是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甚至威尼斯才是先驅者,歐洲最先吃到巧克力的嘴在塞維利亞,同時也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葡萄牙人投資于甘蔗種植園遠早于英國,荷蘭人從中國進口茶葉也遠比英國要早,1600年9月,伊麗莎白一世向倫敦商人頒發爲期15年的東印度貿易特許壟斷權的時候,荷蘭人已經在1595年繞過了好望角與印度開展了貿易,甚至在1596年在爪哇島的萬丹建立了貿易據點,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1606年,第一批中國茶葉經爪哇萬丹,由荷蘭商人運往歐洲,這是歐洲人第一次喝到不經穆斯林轉手的茶葉,英國人也是從荷蘭人那裏才接觸到茶葉這個他們後世離不開的東西的。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7f7f6de0dc3a89f3aaa4f59add079ccb_r
荷蘭東印度公司,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歐洲遠東貿易殖民真正的先驅者

甚至荷蘭都不是最早的,最早從事此類産業的是1592年由威尼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合作成立的黎凡特公司(蘿 馬 帝 國),這家公司持有向東方進行貿易的特許壟斷權,土耳其人對茶葉的愛好就是來自于這家公司。

但真正把這些産業做大做強做出産業升級來的,只有英國。

英國的發家史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敢爲天下先,它總是亦步亦趨的照抄先發帝國的行事方法,這些抄襲有些很失敗(比如找金子),有些很成功(比如做産業),當時英國由于在淘金中一無所獲,便只能退而求其次轉而在産業上做文章,大批如同上面提到的摩根爵士一樣通過海上劫掠攢下了第一桶金的老海盜急切渴望獲得一個正經營生,王室也希望對外勘探的投資不再打水漂,于是,那些因爲找不到金子便只能種地糊口的海外殖民地獲得了大筆投資,投資的到來擴大了生産,生産的擴大壓低了價格,于是,上面提到的消費品在17世紀到18世紀之間經曆了一個價格逐步下降直到逐漸在全社會普及的過程。

以蔗糖爲例,在17世紀中前期,蔗糖是頂級精英和富裕家庭少量珍藏的奢侈品,非貴客至而不用,但是到了18世紀中期,貴族們反而開始崇尚喝不加糖的茶了,因爲平民開始普遍消費蔗糖甚至極度嗜甜,貴族們爲了和死老百姓區別開來于是故意不放糖。

再比如煙草,煙草在17世紀20年代通常只有體面的紳士階層才消費得起,當時煙草的價格約爲4英鎊36便士一磅,但到了17世紀60年代已經下跌至1便士一磅了,完全成了一種大衆消費品。

這種商品的迅速普及背後,是生産的擴大,而生産的擴大需要需求的牽引和資本的推動,需求和投資來自于哪兒呢?答案是以西班牙帝國爲首的整個歐洲。

英國人入局産業姗姗來遲,要從先發的葡萄牙和荷蘭商人手裏奪取市場份額,就只能靠價格戰,英國人在他們能掌控的鳥不拉屎的地方想辦法獲取直接貨源,在馬裏蘭和弗吉尼亞的爛沼澤地裏廣種煙草,在牙買加的荒涼河谷裏種甘蔗和胡椒,在印度西北部的蘇拉特倒賣香料。通過直接進入原産地甚至直接參與生産,英國人拿到了足夠便宜的貨源,老海盜們終于能夠金盆洗手,上岸種田,心裏只有感恩,哪兒還敢像荷蘭人那樣動辄百分之幾百的利潤率呢?稍微有得賺就願意賣。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d7586a5d0cb9f49b76603ce6aaf45ff0_720w
弗吉尼亞,盎撒人的關隴,這片遍布沼澤的窮田破地卻滋養出了兩代世界帝國,華盛頓就是弗吉尼亞州的軍官

就這樣,英國人獲得了最便宜的貨源,當時荷蘭的商人也喜歡像後世英國人诋毀美國和德國的商品時那樣,或者像美國人诋毀日本貨和中國貨那樣诋毀英國貨,說英國貨都是以次充好假冒僞劣的低端垃圾,體面人只會去阿姆斯特丹買東西而不是倫敦,這種先發産業國诋毀後發産業國的事情在後世一次次上演,又總是一次次失敗,因此永遠不要隨意指責“低端産業”,這是每一個志在高遠之國的必經之路。

很快,在這種價格戰之下,倫敦成爲了消費類進口商品在歐洲的分銷中心,絕大多數英國的進口商品都不是本國消費的——此時尚且貧窮的英國人根本消費不起自己生産的産品,而是轉手到歐洲大陸出口創匯,這種現象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甚至在英國人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富裕起來後依然如此,甚至直到18世紀70年代,仍然有85%的進口煙草和94%的進口咖啡都被英國再出口到歐陸,英國人同樣經曆過把最好的拿去出口創彙伺候西班牙的洋大人,把殘次品留給自己的辛酸歲月,誰讓你後發呢?先到吃肉,後到吃屎,這是逃不過去的客觀規律。

西班牙和歐陸的其它富戶,用自己從南美撈來或者本土征來的金山銀海,心安理得的消費著英國這個上岸的老海盜從那些鳥不拉屎的窮酸殖民地裏種出來的東西,他們手裏的金銀源源不斷流入英國的産業體系中,這爲英國的産業提供了消費市場,英國人把經營所得又用于擴大再生産,而不像葡萄牙和荷蘭人那樣刻意控制供應以維持高額利潤。

另一方面,富裕的塞維利亞和阿姆斯特丹商人看到英國産業成本低廉,便發現與其自己去投資莊園和貿易,不如借英國産品的低廉價格來本國套利,便幹脆停辦自己的産業,轉而投資于英國,畢竟盤剝他人總好過自己去經風搏浪,這又爲英國産業提供了投資。

南美的金銀就這樣經歐陸轉手,通過廉價産業源源不斷流入英國,英國人在北美和其它那些沒有黃金的鬼地方戰天鬥地,而荷蘭人躺在家裏就能拿到分紅,西班牙人則沈浸在無盡的金銀和英國人的廉價消費品中難以自拔,英國人把他們拿到的金銀大部分都再投資于種植的擴大,生産的擴大,運輸的擴大,基礎設施的擴大,而要不了太久,一些事情便因爲這一系列的擴大而發生了不引人注目但極爲深刻的變化。

先發國家爲了安逸的生活而把産業投資轉移到後發國家,並甘當後發國家的消費市場,自己安心享受廉價消費品和投資收益,最終養虎爲患,直到尾大不掉才如夢方醒,急急忙忙去打壓後發國家,這樣的故事,總是在人類曆史中一再上演。

下一篇,我們講英國爲了保住好不容易爭取的商業權益而浴血奮戰的故事,這將直接觸及英帝國之所以強大的核心本質,而這個本質,並非工業革命。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6404032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三 11月 03, 2021 6:26 pm

英國衰亡記3——海嘯
統治吧,不列顛尼亞!統治那萬裏波濤吧!——英國海軍軍歌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海軍是英國的代表性武裝力量,甚至可以說是英國社會的一種文化符號,一種刻板印象,一種社會模因。但英國海軍的發展同樣充滿坎坷,遠非一帆風順,在英國海軍崛起之前,世人對英國武裝力量的印象是一支規模不大但品質優良的自耕農常備軍,例如著名的英國長弓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f4c9eee30aea571a4d089f496409204c_r
由自耕農組成的英國長弓手,這些身強體壯,骨骼畸形的糙漢是現代奇幻作品中美麗飄逸,擅使弓箭的精靈族的現實原型

英國人吹自己的海上發家史時,永遠離不開一件事:擊敗無敵艦隊。但這其實是因人成事的結果,是伊麗莎白一世本人對海洋權益的熱衷,以及以霍金斯、德雷克爲代表的英國海軍/海盜個人能力的結果,實際上伊麗莎白一世死後英國海軍便迅速衰落,以至于威尼斯大使1638年6月再寫給國內的信件中明言:英國已經成爲一個對其他國家而言毫無用處的國家。

英國海上力量雖然給人以海盜的印象,但實際上從14世紀到17世紀中期,除了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昙花一現外,大多數時期英國人主要是被搶而不是搶人,14世紀前期英王愛德華三世曾經嚴令商船必須結伴而行,且同行商船有協同作戰義務,後來甚至追加法令,要求所有商船出海前必須在指定位置集合,接受國王派遣官員的登船檢查,在確保武備充足且食水齊全的情況下才允許出海,中途禁止擅自離隊,遇敵時如果擅自逃亡將受到嚴懲,歸國時也必須結伴而行,這種規定一直延續至17世紀中期革命後。15世紀後期是英國商船遭到海盜劫掠的高峰期,當時除了外國海盜外還有本國海盜,甚至一些貴族都參與到打劫本國商船的行爲中,例如康沃爾地區的貴族,這個地區以人均海盜著稱,且特別喜歡搶劫自己人,當時的英國對這個地區有比較嚴重的地域歧視,認爲這地方男盜女娼。

一份15世紀時英國大臣向國王彙報的文件中說:“許多海盜,私掠船,流放者和罪犯的船只,假扮成軍艦的模樣,終日在海上忙于襲擊、劫掠、破壞我們臣民的船只,制造恐怖事件,羞辱國王的尊嚴,這是難以忍受的恥辱,我們的臣民和向我們求助的商人總是受到傷害”15世紀末期英國曾經對本國各個港口進行治理整頓,嚴查英國人搶英國人的行爲,16世紀初期,英國大臣約翰·霍普森受命組織海軍出動,嚴打英國近海的各路牛鬼蛇神。

而商船抱團航行的法令並不總是受到遵守,有很多漁船、商船在自己的隊友遭到海盜襲擊時,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想法倉皇逃亡,拒絕履行參戰義務,以至于亨利五世在任期間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法官們一起審理此類臨陣脫逃案件,到了15世紀後期,英國甚至命令所有船只出海前要在港口繳納巨額保證金(通常高達數百英鎊,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如果拒絕在隊友遭到劫掠時履行參戰義務或者搞英國人搶英國人行爲,則保證金會被全部沒收還要額外罰款。

英國海軍在1591年的弗洛雷斯海戰中慘敗于西班牙重建後的無敵艦隊,此後便一蹶不振,北非、蘿馬、法國的海盜明目張膽雲集于英國近海,見船就搶,英國漁船在一些海域捕魚時已經形成了向當地海盜上貢的慣例,所謂“無敵艦隊一役奠定了英國海上霸主地位”之說根本就站不住腳。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9739c829887bc9621388db7decfa4f97_r
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伊麗莎白一世的澤一世就斬了

從西班牙北部比斯開灣到英吉利海峽的敦刻爾克,從北非港口塞拉到阿爾及爾,這些地方的居民普遍以海盜爲生,巴巴裏海盜在1625年以30支戰艦組成的海盜艦隊襲擊了聖埃夫斯、普利茅斯、普爾和其它不列顛港口,當地居民人心惶惶,甚至大批出逃,英國海軍盡力巡邏並迎戰海盜但收效甚微,海防每況愈下,1631年6月,來自阿爾及爾的巴巴裏海盜襲擊了愛爾蘭的巴爾的摩,擄走120名婦孺,1632年2月,來自突尼斯和阿爾及爾的巴巴裏海盜再度襲擊英國海岸,擄走500多人,劫走大批財富,此時導致大批婦女湧入倫敦議會上書請願,哭訴自己的丈夫兒子父親朋友被海盜擄走,引起全國震動,而就在海峽對岸的法國海盜最囂張的時候甚至堵在泰晤士河口向英國商船征過路費,這還是英國家門口,在相對遙遠的地中海地區,英國船只爲了應付蘿馬海盜的劫掠甚至集體臨時改宗伊斯蘭教。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4b114fa5ace6146b8eeea7d9b842f5d1_r
巴巴裏海盜,歐洲人的海上噩夢,由突厥人、摩爾人、希臘人、蘿馬人組成,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三百多年間曾將不少于百萬人的歐洲白人擄掠爲奴,最初由蘿馬帝國資助並最終藩鎮化,曾擊敗過英國和美國這兩代後世的世界帝國並俘獲過其戰艦

甚至當決定歐洲命運的三十年戰爭爆發時,英格蘭由于海上力量孱弱而只能無所作爲,不論是詹姆斯一世還是查理一世,都無法給詹姆斯一世的女婿,普法爾茨選帝侯弗裏德裏希五世提供有效支持,以至于他被趕出家族領地,英國在安波那和普羅維登斯的定居點同一時期也遭到屠殺和毀滅,直到1650年英國才做出反應,西班牙和荷蘭甚至把好不容易紮下根來的英國商人逐出了東印度和西印度群島,荷蘭和西班牙要在英國水域交戰,英國海軍只能爲雙方讓開道路,僅僅在1645到1651年的六年間,就有不少于一百五十艘英國船只遭到劫掠。

這一時期的英國人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早年擊敗無敵艦隊時的榮光早已隨風消逝,似乎再也沒有童貞女王和德雷克的艦隊來保護他們的安全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三 11月 03, 2021 6:52 pm

屋漏偏逢連夜雨

1634年,查理一世爲了解決這個爛攤子,也爲了應對荷蘭和法國海軍的日漸崛起,開始加征“船稅”用于擴充海軍艦隊,征收來的船稅建立了一支擁有19艘戰艦和26艘武裝商船的艦隊,這初步解決了海盜和鄰國對不列顛地區迫在眉睫的威脅,但是1635年,他把“船稅”常態化並把征收範圍從沿海擴大到內陸,引發了白金漢郡的鄉紳漢普頓的抗稅,此事與當時王室海關和王室包稅人的貪汙腐敗,王室的賣官賣爵,以及國王對新教的暧昧態度等疊加起來,引發了反對國王的浪潮,這成了引爆英國內戰的一個主要原因。

1648年,由于重稅、政治僵局、全國軍管等原因,英國民衆開始發起叛亂,要求國王和議會停止互相撕扯立即和解,取消過多稅收,停止軍管,叛亂分子很快控制了相當一部分海軍艦隊,這些戰艦中很大一部分投向了保皇黨,保皇黨控制的艦隊和議會控制的艦隊在多個地方發生衝突,在1648年7月,查理二世率領保皇黨艦隊一度進逼倫敦,8月議會艦隊和保皇黨艦隊甚至差點在泰晤士河爆發戰鬥,後來因爲天氣惡劣才沒有打起來。

1649年,英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國王查理一世被砍頭,從來不敢爲天下先的英國人在砍國王的頭這事上卻破了例,這在當時歐洲引發嚴重政治地震,因爲當時很多地方好不容易才形成君主專制,有些地方甚至求君主專制而不得,法國式君主專制在當時被認爲是先進理想的制度,此時英國人砍了國王的頭,在歐洲形成了程濟當街殺死天子的局面。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e196148e37cd8939cf3769339de4efbd_720w
英國革命,英國人有史以來第一次創新就給全世界整了個大活,首開世界革命之先河,領先法國一個多世紀,但也因此而聲名狼藉

英國商人在俄羅斯被沙皇囚禁並沒收財産。法妖太陽王路易十四發出征討檄文表示將征討英格蘭的每一塊土地,嚴禁法國與英國的一切貿易,斷絕外交關系,拒絕承認共和國政府,法國從國王到平民群情激憤,表示將全力資助查理二世奪回王位。在德國、瑞典、丹麥、荷蘭這些新教地區,新教牧師在布道和分發小冊子時嚴厲譴責英國的新教徒,積極與英國做切割,情緒最激烈的當屬荷蘭,查理一世是尼德蘭執政奧倫治的威廉二世的嶽父,英國內戰期間威廉二世給予查理一世大量資助,並稱尼德蘭可以做的更多,如果不是尼德蘭七省中實力最強大的荷蘭省表示反對,尼德蘭極有可能會直接參與英國內戰,查理一世被砍頭後尼德蘭的公衆情緒極度憤怒,在阿姆斯特丹,大批民衆湧入議會要求尼德蘭立即對英國開戰,他們承認查理二世爲國王,當時保皇黨的艦隊被允許在尼德蘭的港口補充和修整,尼德蘭議會對查理二世在尼德蘭的一切政治活動大開綠燈,並資助忠于王室的蘇格蘭籌備對英格蘭的戰爭,尼德蘭議會拒絕英國大使斯特雷科夫發表演講,拒絕承認共和國政府,1649年5月,英國特使羅斯博士在海牙被保皇黨刺客暗殺,尼德蘭議會對刺客予以公開庇護。就連遠在君堡的蘿馬蘇丹都寫信譴責了共和國政府。

唯一一個對共和國還算友好的國家居然是老對頭哈布斯堡帝國的西班牙部分,西班牙雖然也不承認共和國政府,但是雙方有非正式往來,西班牙沒有資助查理二世,對查理二世派遣的求助特使也予以冷遇,但當時西班牙王室和民間普遍對共和國極度鄙視,共和國派駐西班牙的大使阿麥姆在1650年5月于馬德裏遭到多名保皇黨刺客暗殺後,只有一個刺客受到象征性處罰,而哈布斯堡帝國的德意志部分則早已經連篇累牍的對以克倫威爾爲代表的共和國進行頗爲下流的人身攻擊。

簡而言之,共和國政府基本上已經被開除人籍了,英國面臨著空前孤立的國際環境,後世英國社會在政治上的極度保守和謹慎,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這事給搞怕了——凡是曆史上在政治中極端激進過的國家,後世往往會極端保守慎重。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a1f9242bf81d15489ef0991d0580e6ae_r
這幫人的保守很大程度上是被當年的激進逼出來的,別笑他們,後世還有一堆步後塵的國家

一個國家被開除人籍之後最理智的做法是什麽呢?很簡單,抛棄理智,開始發瘋,活出統戰價值,對于弱勢國家而言,得狂犬病就是受膏了,必有福。

于是英國人開始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三 11月 03, 2021 7:16 pm

鍛造三叉戟

前文提到的1648年這起並不太引人注目的海軍叛亂事件成了近現代英國海軍真正的起源,此事之後,議會開始狠抓海軍建設工作,英國海軍開始了職業化進程,克倫威爾統治時期的艦隊很大程度上是繼承了議會建軍的成果,此事也讓英國人真正意識到了,在全球化時代,真正足以執掌天下的力量是什麽。

英國內戰中,海軍的新教色彩濃厚且與商業集團聯系緊密,因此對于滿臉天主教氣質的查理一世較爲反感,再加上議會中商人的籠絡,因此海軍大部分支持議會,反對王室,海軍確保了議會得以掌握制海權,並通過封鎖切斷了保皇黨能從海外獲得的支持,議會能從海外貿易中源源不斷的獲得穩定且充足的資金,另外海軍還經常對受到圍攻的議會要塞進行及時支援,例如赫爾、布裏斯托爾、普利茅斯,這些地方受到海軍增援才得以從保皇黨的圍攻下幸存下來。因此1648年海軍叛亂對議會造成了巨大震撼,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和保皇黨的內戰雖然多在陸地上打響,但直接影響雙方陸地力量對比的恰恰是沒有直接參與戰鬥的海軍,議會軍隊兵精糧足,士氣高昂,物資充裕的原因是海軍爲議會服務,而保皇黨軍隊越打越窮以至于一部分軍隊因爲沒有咖啡、茶和酒一類的給養而士氣低落,在戰陣中一觸即潰,是因爲保皇黨被海軍孤立在不列顛島嶼上,保皇黨雖然享有來自歐陸諸國的巨大支持,但由于海軍的封鎖,這些支持無法抵達保皇黨手中,與其說保皇黨敗于戰爭,不如說保皇黨敗于封鎖。

而諷刺的是,這支起到封鎖作用的海軍恰恰是查理一世加船稅建立的,而他征稅又是導致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這就是蛇吞掉了自己的尾巴。

在議會的極力推動下,1648年英國海軍開始大規模造艦,1648年建造的戰艦在1649年陸續完工,1650年至1651年,新建造20艘第三,第四,第五等級戰艦,這些戰艦在當時來看非常龐大,裝備精良,用途廣泛,還有通過購買和俘獲的25艘戰艦也被交付給該軍,1652年第一次英荷戰爭爆發,議會進一步擴大造艦規模,當年9月,議會一次性批准了30多艘戰艦的造艦計劃。除了規模外,質量也很重要,1655年,偉大的納斯比號下水,這是英國自1637年之後建造的第一艘一級戰艦,英國人擁有了自己的巨艦,下水儀式時幾乎全國政要雲集于造船廠,從此以後,巨艦的下水式成了英國人的節日,1658年,另一艘一級戰艦理查德號下水,這艘船以克倫威爾的長子命名,同時議會海軍委員會新增了數個種類的戰列艦,用于應對不同戰況下的主力艦隊決戰。龐大的主力艦隊固然在艦隊決戰時意義重大,但是在對付海盜時則太過昂貴,因此爲了應付禍害英國已久的海盜,議會建造了一些小型、快速、淺吃水線的快速戰艦,此類戰艦能夠非常有效的應付騷擾英國近海的海盜,特別是來自佛蘭德斯的私掠船,英國海軍用了5年時間,讓囂張跋扈的巴巴裏海盜從英國周邊基本絕迹。

如此大規模造艦的結果是,在1653年與荷蘭的加巴德戰役中,英軍的主力艦隊由118艘船堅炮利的巨艦組成,這個規模非常驚人,且同一時期還有不低于180艘戰艦隨時准備服役,荷蘭人在這種龐大的數量優勢下實際上根本沒有勝算。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0e10838a3f4ff6004401246a6986483e_r
護國公克倫威爾,嚴格來說,艦隊不是克倫威爾建立的,而是議會建立的,當時英國議會驅逐了反對審判國王的議員,不完整,所以也被稱爲殘缺議會,克倫威爾是繼承了殘缺議會的豐厚遺産

等到了王室複辟之後對海軍進行了統計,發現經曆多次戰役後的英國已經擁有161艘戰艦,其中135艘是第一級至第六級的戰列艦,半數以上是大噸位,重火力,高航速的重型主力艦,如此規模的宏偉海軍是英國乃至歐洲鄰國都未曾擁有過的。

這是硬件層面的建設,戰爭的核心是人,議會改變了英國海軍傳統上靠征召民船組成艦隊的做法,開始建立常備海軍,此前英國海軍實際上都是臨時征召的民船,議會海軍委員會通過法令,在戰時雇傭的民船不得超過船只總量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議會走政治建軍路線,尤其是對海軍軍官隊伍進行了徹底調整,政治立場和宗教信仰成爲考察海軍軍官的主要指標,海軍軍官必須首先是清教徒,其次在政治立場上必須絕對忠于議會,至少不能太過傾向于王室。

另一方面,議會改變了原先由貴族控制海軍部,由海軍委員會控制海軍財政的結構,而是擴大了海軍委員會的職權,讓其總攬海軍各方面的事務,由鐵杆共和派和硬核清教徒主持海軍工作,例如政治觀點極端激進的邁爾斯·科比特,再比如克倫威爾和克倫威爾的女婿埃爾頓,基本上消除了以沃爾克伯爵爲代表的貴族力量在海軍中的影響力。議會還嫌不夠,1649年2月12日,議會任命多名議會陸軍軍官擔任海軍將領,此事影響極其巨大,雖然陸軍軍官不熟悉海戰事務,且難以應付瞬息萬變的海戰局勢,但陸軍軍管將陸軍的軍紀和條例引進了海軍,例如1649年2月22日授權海軍可以逮捕拒絕服從管理和逃亡的水手,3月制定了英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海軍軍法,同時議會在1649年1月12日通過了《海軍和海關管理辦法》,任命了16名監管員進入海軍委員會各分支機構指導工作,審查軍官隊伍的政治可靠性,忠誠度和軍事素養,把軍事素養不合格不過硬,對議會不忠誠不老實的,革命之後不收斂不收手,吃空饷喝兵血,冗員冗費冗機構的軍官全部清理出去,這些受命于議會的監管員被認爲是後世政委/政戰軍官的前身。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三 11月 03, 2021 7:27 pm

血與金

1652年第一次英荷戰爭,在鄧傑內斯角海戰期間,英國海軍在戰鬥中畏縮不前,軍官們漠視軍紀,戰術松弛,42艘戰艦中有20艘借口水手不夠拒絕參戰,英軍旗艦凱旋號、前衛號、勝利號被擊沈,兩艘戰艦被俘,英軍在噸位和火力上占優勢的情況下被荷軍擊敗,此事引發議會震怒。

戰敗後三天,議會起草《戰爭條例》以整饬軍紀,這部軍法一共39條,其中13條是死刑,第12條規定軍事法庭可以直接宣判死刑,這在當時的英國法律中是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說是極端的,但這些軍紀被保持了下來,同時還在軍法中加入了大量肉刑,例如鞭笞,渴刑,剝奪睡眠,還有一堆稀奇古怪的懲罰,例如把右手釘在桅杆上站一個小時,脖子上挂著缰繩,任由其它船員打罵。其中第14條規定“在任何應及時作戰的情況下,將對不投入戰鬥,後退,逃亡,或者不盡力俘敵,射擊,砍殺的海員一律處以死刑”這一條主要是針對軍官將校的,英國海軍“逢敵必戰”的名聲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條法令帶來的,因爲英軍軍官非常畏懼軍事法庭以這一條對自己提起訴訟,因此在戰鬥中極其激進,哪怕實力弱于對方也會主動出擊,讓他們逢敵必戰的不是勇氣,而是恐懼,議會把管理陸軍的鋼鐵紀律引入了海軍並且超級加倍,讓海軍從有著散漫無序的傳統名聲的軍種,變成了一支戰友被擊碎的死屍糊在了炮管上,炮手還能扒開碎屍,堅持開炮擊敵的鋼鐵軍種,例如1653年4月的加巴德戰役,英軍將領理查德·迪恩剛一開戰就陣亡,英軍一度混亂起來,很快船上各級軍官就按照軍階高低形成指揮鏈,讓軍銜發揮作用,並以鞭撻的方式維持住了紀律,另外法令還規定海軍有義務保護港口和商船。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0725dd1d65d555aa3c0e54d4f7f49d27_r
海軍鞭刑,海戰對紀律要求極高,甚至高于陸戰,因此酷刑就成了常態,當時英國海軍有一句諺語:沒挨過鞭子的水兵不是魔鬼就是妖怪

爲了應付沒完沒了的戰爭,議會瘋狂征兵抓丁,甚至出現過鎮長因爲庇護本鎮男丁不被抓丁而被吊死的情況,還發生過海軍強制抓走一整個村的男性後,女性們武裝起來拿著搶推著炮襲擊海軍營地試圖搶回她們的男人的事件。

最惡劣的時候甚至出現過海軍截停本國商船,把商船上的水手全部抓走,導致船主看著空空如也的商船一臉茫然的情況,海軍的征兵隊每抓到一個壯丁就能拿到一英鎊獎勵,因此征兵隊工作熱情非常高漲,而且無所不用其極,從襲擊酒館妓院旅館,到直接衝進婚禮抓人,從闖進手工場把學徒抓走,到把磨坊主全家老小打包塞上戰艦,甚至還發生過襲擊監獄把犯人全部抓走的情況。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3f41d350ef4a7caa22f2d8c048db643a_720w
英式抓壯丁,很多人僅僅因爲皮膚比較紅,被認爲生活在海邊,就當作水手被抓上船服役

當時一個海軍抓丁隊的隊長在日記裏如此記錄道:“征兵的過程使我們目睹了既好玩又可憐的場面——把睡在床上的丈夫從妻子的懷抱中拖走,或從暖和的衣物底下把他們拽出來,甚至爲了不拖延時間,幹脆把他們赤身裸體地拖走,而床上那發了瘋似的女人,顧不得女性的羞恥,尖叫著,詛咒著,跑到門口。”

海軍士兵往往長年在外且音訊全無,他們的妻子往往會改嫁,士兵們在地中海和遠東執勤時往往在不經意間就綠了,另外海軍上岸之後往往紀律松弛,不是在酒館就是在妓院,嚴重的同性戀問題也是海軍的一大頑疾,當時海軍有給軍官配發服務生的傳統,這類英俊的服務生往往會成爲被侵犯的對象,海軍服務生和船妓一度是同義詞,甚至由保護犯罪軍官的隱私的行爲,這在當時清教徒治國的英國是極其難以想象的。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d1ed049483487601863f96802da3bf9b_720w
老佛爺背後那兩位的衣著據說就是從海軍軍官服務生演化而來

揮舞皮鞭的同時,議會也給予胡蘿蔔,議會嚴懲了以往在海軍委員會和海關中中吃空饷的貪腐軍官,一些貪汙貴族被扣上保皇黨的罪名後交給船員任由打罵,他們往往在遭到酷刑折磨後被處死,議會頒布法令大幅改善了海員的待遇,例如普及了吊床,讓海員們在搖搖晃晃的軍艦上用不著非得睡在烏煙瘴氣的甲板上,由于1648年海軍叛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欠饷,議會把發工資視爲頭等大事,工資不再經手軍官和官僚,而由專門的銀行工作人員發放確保及時足額,在那個年代的英國,銀行工作人員被視爲極有信用的體面人,受到普遍尊重,這也是當代出納和會計分離,工資盲發的前身。同時加工資,遇到戰鬥還有額外獎金,船員們的工資從內戰時期的19先令漲到了24先令,能力突出作戰勇猛的水兵可以獲得25先令,見習船員19先令,服務員9先令6便士,此前服務員是沒有工資的。1653年,議會在嚴酷懲戒了作戰不力的海軍後也同步提高了工資,當年1月議會頒布了等級制工資,實行六級工資制度,並效仿海軍軍官學生一樣設立職務等級制度,明確了指揮鏈和上下級關系,工資漲的非常可觀,每月能掙1英鎊10先令到2英鎊5先令不等,這在當時的英國是一筆極其優渥的收入,在英荷戰爭期間,戰艦不缺但士兵缺,爲了擴充海軍,議會下令瘋狂抓丁,把所有找得到的水手甚至是長得像水手的人全部搜刮一空,有海釣的釣魚佬被議會強行抓到戰艦上服役,甚至把外國水手都強行扣押下來塞到軍艦上服役,但議會也規定所有船員只要登船就能發30先令,後來再度加倍,直接提升爲登船後就能獲得預支3個月的工資,傷員哪怕在岸上都可以繼續領取工資,直到康複或者死亡,所以英國海軍士兵雖然缺乏人格尊嚴,會被動辄以嚴刑懲戒並被軍官打罵羞辱,但工資是真的高。

當時非常低級的第四等級軍銜的船長每天能拿到7先令8便士,第一等級軍銜的船長每天能拿到15先令,作爲對比,步兵上尉是8先令,騎兵上尉是10先令,陸軍少校也就21先令。

除了發錢之外,議會還開展廣泛的雙擁活動,英國港口的旅店餐廳有義務免費接待海軍將士,1649年議會發布法令,海員受傷或者生病時,醫藥費由議會掏,1652年9月28日到29日,國務委員會命令倫敦的醫院和修道院爲傷員提供床位,10月18日由多佛市長承擔所有醫藥費,12月15日由于戰事激化,傷員激增,又命令所有戰艦強制配備船醫,一些救命手術必須在海戰的同時進行,傷員必須得到照顧(同一時期西班牙人流行把傷員丟進海裏餵魚以避免傳染病),大批醫生博士和解剖學家被強征參軍,電影《怒海爭鋒》中戰艦一邊開炮擊敵,醫生一邊給人動手術的場景就是這麽來的,海軍委員會還下令倫敦所有醫院和港口城市醫院必須常備空床位以供海軍使用,且必須無條件接受傷員,還有吃,每艘船都將以每100人每6個月5英鎊的標准獲得大米、燕麥、糖一類的優質供應,日常夥食也給予最好的面包和啤酒,士兵有資格控告糧食的發黴變質或供應不足,當時人們尚未發現抗壞血酸和敗血症之間的聯系,但人們已經隱隱約約發現吃酸味水果的船幾乎從沒發生過敗血症的情況,于是出于玄學考慮,議會下令所有戰艦強制配發橙子和檸檬,由軍官監督強制食用,並允許戰艦飼養牲畜和活禽,將校配發茶,同樣,這些物資的發放由銀行負責。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e317b4871f2f4b2448498a76775c797d_720w
人格尊嚴豬狗不如但收入奇高的英國海軍士兵

1653年1月1日起,由于戰事越來越慘烈,全國一半的醫院床位留給了海員,到了2月和3月,從樸次茅斯到多佛到處都是傷員,所有醫生除原有工資外再額外加7先令,戰死者的孤兒寡母能得到撫恤金(通常爲海員2個月的工資),海軍指揮官可以獲得戰利品的三分之一作爲獎金。

議會抓丁的同時也給予上升渠道,只要識字就有機會升官,當時整個17世紀,有20個高級指揮官是從普通士兵升上去的,這在當時血緣爲第一緣的歐洲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有了巨艦,有了死士,有了高效的組織管理,還需要先進的戰術,英國海軍最出名的戰術就是戰列線戰術,但這一戰術並非英國首創,之前說過,英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敢爲天下先,戰列線戰術始創于葡萄牙人,當時葡萄牙人擁有世界上最迅捷的海軍,爲了充分發揮機動性優勢,葡萄牙人便使用一字陣應對海戰,大量使用口徑較小,彈丸較輕,但射程較遠的輕型火炮,邊打邊跑,這便是最初的戰列線戰術。

英國人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就學會了這一手,並在擊敗無敵艦隊時予以使用,而在共和國時期,議會把線列戰術教條化,並要求無視環境絕對執行,在議會要求下指揮海軍的陸軍軍官按照《永久戰鬥條令》,以刻板到機械的程度嚴格監督線列戰術的實施,並發布《航行中艦隊良好隊形規範》和《戰鬥中艦隊良好隊形規範》要求絕對遵守,違背此戰術或者擅自脫離隊形的指揮官會被法庭處死。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三 11月 03, 2021 7:29 pm

狂瀾

內戰給議會留下的最大一條經驗,就是封鎖是最有效的屠殺 ,當時保皇黨享有歐陸諸國的巨大支援,但這些支援都被查理一世自己建立又選擇忠于議會的海軍隔絕在外,握有制海權的議會能夠從海外市場源源不斷獲得資金與物資,而歐陸諸國的支援卻無法流入保皇黨手中,一想到要不是海軍在手,可能斷頭的就不是國王而是自己了,因此1648年的海軍叛亂讓議會直冒冷汗,特別是查理二世曾經帶領投靠保皇黨的艦隊威逼泰晤士河,險些封鎖倫敦,以至于倫敦物價飛漲一事讓議會猛醒,在大航海時代帶來全球化之後,一國的軍力和社會運轉已經無法僅僅依靠本土就獲得充分支撐,缺乏與海外聯系的國家就像被圍困的堡壘,吃盡儲備之後破城就只是時間問題,對一個國家來說,野戰和攻城的威脅都要低于斷糧,甚至斷糧能力運用得當,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彌補野戰能力和攻城能力的不足,改變實力對比。

此後數百年的人類曆史,將證明英國議會這一觀點的完全正確。

議會掌權後英國的海上力量在發生了根本性的質變,這種質變很大程度上不是作戰實力上而是行事風格上,英國海軍基于自己在內戰中的經驗,發現封鎖而非艦隊決戰才是贏得戰略優勢的關鍵,因此英國海軍雖然逢敵必戰,但一直在堅持回避主力艦隊決戰,只會在對方的主力艦隊企圖打破封鎖時,才會以主力艦隊決戰的方式來保持封鎖的執行,換言之,決戰是手段,封鎖才是目的。

自從大航海時代到來後,生産經營活動的社會化和全球化就成爲了不可逆的趨勢,“內循環”實際上成了一種僞命題,一國的社會運轉和建立在社會運轉基礎上的軍事運轉已經無法完全依靠本國維持,貿易夥伴、海外領、殖民地、本土,這些要素綜合起來共同發生作用,一國的戰爭機器才能維持運轉,失去了全球化支撐的軍隊將成爲無根無源的一次性軍隊,而擁有全球化支撐的一方就算戰陣失利,也總能夠依靠無窮無盡的人力物力最終淹沒自己的對手,從拿破侖到南方邦聯,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到蘇聯,那些因爲失去了全球化的支撐而贏得所有戰役卻輸掉了整場戰爭的敗者一次又一次提醒著後來人 ,必須先輸得起,然後再談能不能夠贏,是否輸得起,成爲了衡量一國軍事實力的根本指標,至于人口,領土,産能等因素,則是輸得起這一最高標准下的細分項而已。

古典時代那種通過一場堂堂之陣,鼓噪而進的決定性會戰就決出一場戰爭最終勝負的模式已經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和擴散而一去不複返了,在敵人流盡最後一滴血之前,誰也不能聲稱自己已經獲得了勝利。

英國人在內戰中初嘗禁果,隨後食髓知味,開始把這一標志著人類社會巨變的戰略思想用在了他們崛起之路的所有障礙上,並挨個搞死了自己的所有對手,第一個幸運觀衆是荷蘭,英荷戰爭的直接原因是英國試圖打破因爲砍了國王的頭而面臨的嚴重外交孤立局面,爲此,英國邀請荷蘭執政,奧蘭治的威廉擔任英國國家元首,同時克倫威爾提議英荷兩國同爲共和政體,又都是新教國家,可以合並爲一國,荷蘭嫌冒天下之大不韪砍了國王的英國人實在是太髒太臭,避之唯恐不及,嚴詞拒絕了這一提議,當舔狗失敗的英國人惱羞成怒,在1651年發布了《航海條例》,規定非英國船舶運輸商品禁止進入英國和英國領地,且外國商品必須由生産國本國船舶或者英國船舶運輸才能進入英國和英國領地,英國人只食用英國海産品,身土不二。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a64781c7da287e86871738dca856cb60_720w
荷蘭執政奧蘭治的威廉,英荷戰爭實際上有病嬌的性質,英國人邀請威廉來做他們的國王以解決砍查理一世的頭之後被開除人籍的問題,威廉拒絕了,于是英國人暴跳如雷,毒打荷蘭,最後終于如願以償讓威廉成爲了英格蘭國王,什麽叫相愛相殺啊

當時荷蘭是一個金融業+轉口貿易超級大國,號稱海上馬車夫,地位類似新加坡,本國的産業規模不大,但是商船隊巨大,航運業發達,大到個什麽地步呢?當時荷蘭是歐洲造船業中心,荷蘭商船隊有超過1.6萬艘商船,占世界運輸船只的三分之一,占歐洲商船總噸位的四分之三,單是完全從事捕魚和運魚的船只就有6400艘以上,與只能在北美、加勒比和印度西北部勉強種地的英國殖民地不同,荷蘭的海外殖民貿易利潤極其豐厚,荷蘭在16世紀末期就抵達了印度果阿,爪哇和鹿摩加,1602年成立東印度公司,1603年和1606年在馬六甲擊敗了西班牙海軍和葡萄牙海軍,1619年在爪哇建立巴達維亞城,1621年成立了荷蘭西印度公司,開始拓殖北美和加勒比,1624年侵占台灣,1642年發現並占領塔斯馬尼亞,1648年甚至占領了好望角,另外在印度的馬蘇裏帕特納姆、蘇拉特、斯裏蘭卡的賈夫納都建立了貿易基地。

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了暴利的香料生意,日進鬥金,而同一時期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則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只能勉強糊口,實際上當時英國人有個後世在許多人身上人傳人過的毛病,就是做啥都能把這個産業給做到不掙錢,瘋狂內卷,英國人往往在做什麽産業賺到第一批利潤之後就開始瘋狂投資擴大生産,因爲供過于求只能打價格戰,然後就開始薄利多銷甚至貼本賺吆喝,典型如煙草業,英國人在弗吉尼亞濫種煙草直接導致歐洲煙草市場的崩盤,煙草從數英鎊一磅的奢侈品降到1-3便士一磅的白菜價只用了40年,實際上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第一期投資者盈利後,第二期投資者幾乎全都虧損了,在1650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才勉強轉變爲永久股份制公司,另外弗吉尼亞還因爲英國人的大規模種煙而地力衰退,沼澤大面積消失。而荷蘭人則熱衷于通過控制供應總量來維持消費品的高價,從而獲得巨額暴利,從不盲目擴大生産。

另一方面,荷蘭的體量其實比英國要大,英國人口雖然多于荷蘭,但荷蘭巨大的商船隊給荷蘭提供了更多的後備水手,在風帆戰艦時代,後備水手才是可用人力資源。

英國的《航海條例》完全是針對荷蘭發布的,倍感憤怒的荷蘭要求英國撤回該條例,英國人則以嚴格執行該條例作爲回應,于是開戰。

第一次英荷戰爭的曆程在此不做贅述,簡單說一下英國的封鎖對荷蘭這個賬面綜合國力強于英國的國家造成了什麽損傷。 第一次英荷戰爭加巴德戰役後,英軍對荷蘭進行海上封鎖,荷蘭糧價應聲而起,國內發生饑荒,荷蘭政府想盡辦法都無力維持局面,甚至發生了嚴重的哄搶糧食現象,英軍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四面出擊,全力打擊荷蘭的漁船和運糧船,據說英軍將被俘的荷蘭水手抓起來,逼迫他們眼看著自己的漁獲被倒進大海,然後再給他們一艘小船,讓他們自己回荷蘭報告自己出海打魚一無所獲,以此傳播恐懼情緒,往日繁榮的阿姆斯特丹一片凋敗,往日興旺的貿易市場上雜草叢生,遍地饑民,大批荷蘭民衆因饑荒逃亡,據說當時城內有1500多棟建築無人居住。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fc18b14bc0f25c13b20edaaa582dbdae_720w
荷蘭海軍英雄德·魯伊特海軍上將,曾在英荷戰爭中痛擊英軍,荷蘭拍攝過一部優質海戰電影《海軍上將》講述了他的故事,還講述了荷蘭內部共和派與奧蘭治派的爭鬥,荷軍在四次英荷戰爭中作戰極其英勇,但最終在英國連綿不斷的打擊下落敗

注意,荷蘭是在徹底打贏地中海地區的戰鬥並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同時驅逐了英國在亞洲的勢力,還打垮了英國在加勒比地區的武裝力量後依然落得如此局面的,尤其是地中海,那是當時英國爲數不多能獲得不少利潤的貿易區域,也就是說,宏觀而眼其實荷蘭在更多的戰區贏得了勝利,英國人只是在北海獲勝而已,但英國人吃定了荷蘭經濟對外極高的依存度,笃定荷蘭不論在其它地方能夠獲得多少物資和財富,只要牢牢堵住北海的大門,就能讓這些財富無法供養本土,繼而無力維持戰爭——這簡直是英國內戰的翻版。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三 11月 03, 2021 7:40 pm

利維坦的怒吼

縱觀英國近代以來的戰爭曆史,這樣的事情一再上演,七年戰爭中英軍截擊並大肆破壞法國與海外殖民地的貿易,自身則通過把持了海外貿易而大獲其利,當時英國幾乎壟斷了海外貿易,以至于倫敦的商人們歡呼“貿易就是戰爭,戰爭就是貿易,兩者是結合的”。英國利用自己把持的貿易壟斷地位源源不斷給自己的盟國提供援助,普魯士能在列強圍攻下死撐著,與英國人源源不絕的供應有著莫大的關系,而法國廣大的海外領則在這種攻勢封鎖下無法爲本土提供支援,自身也無法獲得本土援軍,1757年,英軍擊敗法孟聯軍攻占孟加拉,1759年,法國海軍在基伯龍海戰中慘敗,自此失去進攻不列顛的能力,1760年,英軍攻占加拿大和法屬路易斯安那,1761年,英軍攻占法屬印度治所本地治裏。

法國人眼看著自己的海外領一個接一個失陷,本土軍隊無法支援海外,海外領也無法供應本土,政府債台高築,軍隊精疲力竭,而英國人越打越有錢,越打越來勁,時任英國首相威廉·皮特直接在議會演講中聲稱:“如果法國人和奧地利人願意,我們不介意把這場戰爭持續到世界末日。”

類似的事情反複上演,拿破侖的大陸封鎖政策最後沒能封鎖住英國反倒是封鎖了自己,北海上的赫爾戈蘭島因爲走私貿易的發達而被稱爲“小倫敦”,鴉片戰爭時,英軍通過截斷漕運讓滿清朝廷在斷糧的驚恐中投降,克裏米亞戰爭中,英國依靠自身掌握的制海權,在瘟疫橫行,梅毒泛濫,組織無序,供應不暢,火災連綿,缺乏訓練,英法聯軍指揮官相繼因病去世,新任指揮官經驗不足,甚至連帳篷都沒有的情況下,依然依靠源源不絕的增援碾碎了英勇頑強的俄軍,攻占了塞瓦斯托波爾,而到了一戰,德軍可以在索姆河戰役中依托機槍火炮攻勢,在一天之內屠宰六萬英軍,但英國則依靠遠程封鎖戰略讓名爲蕪菁之冬的大饑荒降臨德國,餓死不少于20萬人,甚至迫使奧匈帝國軍隊只能穿紙做的襯衫,德國最後在本土未被攻占,東線已經獲勝的情況下徹底崩潰,戰後爲了懲戒德國,英國阻攔了美國赈濟德國饑荒的努力,把封鎖政策延續了下去並造成德國不低于80萬人的死亡。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de3e4f2a3fe95fb835353da3242480fe_720w
蕪菁之冬,當時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只能靠這種十字花科十字花目植物勉強維生,德意志第二帝國與其說敗于戰陣,不如說敗于饑荒,戰後德國民衆對公海艦隊眼看著德國遭到封鎖而不作爲極其憤怒,這是小胡子在重建德國海軍時對擴充水面艦隊極其慎重而對潛艇部隊較爲熱衷的原因之一

圍城才是最高效的屠城。

英國賴以壓倒自己所有主要對手的這種封鎖能力源起于內戰,誕生自海軍,但絕非僅僅依靠海軍得以維持,實際上英國稱雄世界的200多年間一直在不斷充實他們的封鎖能力,豐富他們實施封鎖的工具箱,海軍力量只是最明顯,最直白的一種工具,後期英國實際上已經不太依賴海軍了——對關鍵地緣節點的掌控,制定並執行全球貿易規則,外交和條約的複雜魔法,集原料供應和消費市場于一體的海外領,對邊緣地帶的政治影響,基于貨幣信用和銀行業務的金融秩序,以報紙和電報爲載體的全球傳媒,筆墨文人的思想引導,以上這一整套要素共同構成一個叫做“世界市場”的龐然大物,英國人操控著它,支配著它,最精妙的是,英國人在大多數時候讓世界市場向所有人自由開放,它並不依靠自己的支配地位而盡獲其利,而是讓世人參與其中並對其産生深深的依賴,因爲當你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都維系于這套體系時,這套體系的支配者說太陽是方的,那太陽就是方的,依托這一整套體系的英國,只需要一紙行政命令就能讓世界市場對它的敵人關閉,這也是爲什麽那個時代倫敦的白廳掌握著世界外交的秩序,舉例而言,英國只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建立海關稅務總司,就能讓腐朽無能的滿清政府靠著關稅收入延續50多年。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378b0878df573a439c88f188c0638614_720w
正一品布政使,加按察使銜,海關稅務總司,太子太保,滿清恩人,英國人赫德

英國點頭,世界市場對你打開,你就能活,英國搖頭,世界市場對你關閉,你就得死,英國讓你活,滿清這種白骨都能長肉,英國讓你死,英雄如拿破侖也得死。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帝國並不一定非得在世界市場中處于表面上的最大獲利方,因爲沒有什麽生意能比直接制定規則更賺錢,實際上英國一直在放任其他人在世界市場中超越它,比如美國在19世紀就在經濟規模上超越英國了,德國的工業産值也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超越了英國,法國的金融能力一直不弱于英國,工業技術更是與英國互有長短,但這一時期,後人稱之爲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帝國的全盛期,這一時期工業革命在列強中的擴散不僅沒有削弱反而鞏固了英帝國的強勢地位,列強們越工業化,賬面實力越強,反而越無力挑戰英帝國,有沒有想過爲什麽?

道理很簡單,産業技術越發達,工業化越擴散,生産經營活動的社會化全球化程度也就越高,社會運轉和經濟活動對世界市場的依賴也就越嚴重,這是繞不開避不過的客觀規律,甚至可以這麽說,列強越繁榮越強大,它們也就越依賴英帝國,英帝國的權勢也就越如日中天,因爲英帝國在豐富自己的封鎖工具箱的過程中已經把自身嵌入了世界市場體系,並成爲維系其運轉的關鍵零部件,列強挑戰英帝國事實上就是在挑戰世界市場本身,進一步的就是在挑戰自身的衣食住行,勝負早已注定。

這也是爲什麽剛剛經曆一戰,失血嚴重的英帝國有底氣在巴黎和會上狠狠羞辱美國,以至于美國氣急敗壞沒有參加美國自己倡議成立的國際聯盟,徹底退出一戰後世界秩序規劃設計工作的根本原因,因爲全球化時代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對世界市場的依賴沒人能擺脫的了,英國真正難以對付的,實際上是阿富汗、祖魯人和布爾人這類與世界市場基本隔絕,自給自足又骁勇善戰的民族,因爲他們不靠世界市場吃飯,自然無懼封鎖。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0522555a30a4c782331e86cab8d36807_720w
祖魯戰爭,祖魯人證明了光腳是真的可以不怕穿鞋,前提是你真的光腳,後來祖魯王國接受冊封加入英帝國之後,戰鬥力直線下滑,因爲穿鞋了

這同樣也是爲什麽英國的強大與工業革命無關,英國首稱日不落是在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之後,此時工業革命尚未開始,距離瓦特發明實用蒸汽機還有3年,工業革命徹底成型已經是19世紀的事情了,英帝國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已經崛起,甚至不如說工業革命實際上是英國崛起的結果而非原因,因爲工業革命所需要的巨額資本和龐大消費,非世界市場不能提供,非全球之力不能供養。

至于離岸平衡手,它有一個中國人更熟悉的名字,宏觀調控,區別在于英帝國調控的不是一國,而是世界,所謂離岸平衡只是一點運維工作而已,是英帝國控制世界市場的諸多工具的一種,很多人卻把這當成了英帝國的本質。一句“攪屎棍”是解釋不了一個統治了世界陸地面積面積四分之一,人口四分之一,橫跨所有時區,持續近200年,讓母語成爲世界通用語言的偉大帝國的。

彙通天下,貨通天下,這才是世界帝國的根本力量。

用帶領英帝國打贏七年戰爭並讓英國成爲日不落帝國的千古一相威廉·皮特的話說:“當貿易生死攸關時,它便是你最後的塹壕,要麽捍衛它,要麽死亡。”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56bba29a9403244d796c75ef42025027_720w
威廉·皮特,24歲任首相,帶領英國打贏七年戰爭,奪取大量海外領,建立日不落帝國,英帝國真正的締造者,千古一相,比丘吉爾這種欺世盜名的騙子高明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因此,當英帝國背棄了這一點,拒絕捍衛自己最後的塹壕時,它的末日就降臨了。

從下一篇開始,我們回歸正題,談一談英帝國是怎麽因爲背棄了自己的力量而敗亡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8871154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1月 04, 2021 11:56 am

從維多利亞中前期開始,英國有一個現象,老百姓特別支持帝國和海軍,但是鄉紳,企業主和資本家則反對帝國反對海軍,具體原因和曹學有關。

邏輯關系是這樣的,因爲英國成爲帝國後,到處都是帝國領土,而且帝國內部遷移自由,那個年代又沒有護照這種東西,各地的物價又參差不齊,于是不列顛地區的民衆隱隱約約發現,自己家裏祖傳的一個什麽寶貝(英國曆史上是一個自耕農國家,很多家庭多少都有點這類東西,也不是什麽大寶貝,就是鑲寶石的領針一類的),再加上所有家當,變賣之後的錢財,足夠自己買一張去帝國海外領的船票,再在當地置上一塊地,從此過上英國人傳統文化中夢寐以求的自耕農日子,而不用再每天6點不到起床,去曼徹斯特的工廠裏受工頭的鳥氣。

那個年代相當一部分英國人的日記和回憶錄裏經常會出現這麽一個場景,就是家裏某個不成器的親戚(一般來說是叔伯輩或者表兄一類的)在不列顛過不下去了(犯了事或者欠了債),家裏人就湊錢打發他去海外另謀生計,該親戚去海外好多年,音訊全無,不知生死,家裏人都快忘了還有這麽號人了。

然後某一天這人突然回來,穿的人模狗樣的,整個人看上去氣色也好多了,還給家裏人帶了幾匹印度印花棉布(這在當時英國屬于輕奢級消費品)做禮物,家裏人問起來,基本上是在印度紮下根來了,也經曆過風險(比如得了一次黃熱病,差點命沒了)買了塊地,也沒發什麽大財,但確實過上了正經日子,種地也挺辛苦的,但收入還說得過去,關鍵是過上了英式自耕農生活,討了個當地老婆,有倆孩子,也就這樣,但比當年好多了,聽說在中國有發財機會,打算到時候去闖闖,然後神秘兮兮的拿出個瓶子來,說這叫咖喱,印度風味,一會咱們嘗嘗,家裏人白他一眼,倫敦利霍登菜市場也有賣這玩意,別以爲我們都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然後一嘗發現印度咖喱和倫敦的改良版真就不一樣,然後家裏也有人動了跟他一起出去闖蕩的念頭。

咖喱畢竟比英式黑暗料理好吃。

簡而言之,帝國的存在,讓普通民衆有了別的出路,他們用不著非得在烏煙瘴氣的不列顛跟別人卷,因爲帝國日不落,所以到處都是他們的非洲。

當時英國人“去非洲”的首選地是加勒比海地區,例如牙買加,熱帶農場對人類有著基因層面的吸引力,其次是印度和南洋,這些地方開發較爲成熟,膽子大的可以去非洲和中國碰碰運氣(當時他們認爲去中國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濾鏡太重),當時英帝國的領土從埃及一直延伸到南非,號稱2C非洲(從開羅到開普敦),新西蘭也是好選擇。

只有犯了事的才會去美國,因爲那是另一個國家,帝國抓不到,至于澳大利亞?那是監獄。你會去監獄嗎?

當時“去非洲”的風險已經大大降低了,特別是奎甯的普及讓瘧疾這個殖民者最大的致死源不再可怕,因此“去非洲”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障礙。

現在都說當時英國工人怎麽怎麽慘,這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流通不及時造成的,這些工人不知道他們可以去帝國的海外領過自耕農的日子,那個年代有線電都才剛剛開始搞,帝國海外領對于大多數民衆來說屬于都市傳說,再加上探險家,巡遊藝人和報紙的添油加醋,什麽非洲黑魔法,加勒比巫毒教,美洲食人族之類的鬼東西形成了刻板印象,讓大家都覺得去海外很危險,還是當廠狗踏實。

在19世紀70年代發生了一件事情引發了英國人“去非洲”的熱潮,這段時間英國發生了農業大蕭條,海外領的廉價糧食湧入不列顛,導致不列顛農産品價格崩盤,但要注意,受損的只是租地農場的經理人和地主,對于廣大平民來說這場大蕭條反而有利,因爲海外領的廉價産品讓生活成本暴跌,就連窮鬼都能買個芒果嘗嘗鮮,英國本土價格高昂的農産品誰愛買誰買去,我就知道印度大米便宜(海軍經常用大米和燕麥改善夥食),你地主破産了,關我屁民什麽事?

此事讓民衆突然意識到帝國意味著什麽,它意味著廣闊天地,大有作爲,滿地都是非洲,然後意味著吃穿變的便宜,于是英國民衆開始湧向海外領,廠狗誰愛當誰當,老子種地去。

英國人對自耕農種地有多向往,看看魔戒裏的霍比特人村莊是什麽風貌就明白了,那是英國人內心深處最深的渴望。

所以民衆極度支持帝國,擁護海軍,因爲正是海軍鑄就了帝國,帝國則帶來了更多的生活機會,沒有海軍就沒有帝國,老百姓是沒有文化,但他們不是傻子。

民衆對海軍的支持到了什麽地步?後來成爲英國海軍司令的費希爾在還是上校的時候,對海軍更新裝備的遲鈍不滿,于是故意把海軍軍備落伍的消息透露給報紙,消息一捅出去就激怒了民衆,民衆走上街頭遊行,要求增加對海軍的撥款,海軍軍械局的官僚甚至在大街上遭到毆打。

反倒是企業主普遍主張放棄帝國,因爲很多企業主同時也是租地農場的地主,海外領的廉價糧食讓他們的莊園無利可圖,民衆“去非洲”增加了他們的用工成本,你們都去非洲了,我盤剝誰呢?簡而言之,他們要求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甚至不惜爲此抛棄帝國。

1856年甚至有高級英國人說:當英格蘭在亞洲大陸不再有寸土片瓦的時候,那就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https://www.zhihu.com/pin/1439545470960410624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1月 09, 2021 12:49 pm

英國衰亡記4——萬里風雲從此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V2-4574ffaf780c9e727c54e0f5762a8c05_1440w
整整五分之一的世界是我們的進貢者,北美大平原和俄國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沿岸諸國是我們的林場,我們羊群的牧場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我們的牛群則在美洲和阿根廷,秘魯獻上了它的白銀,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則提供黃金,中國人給我們種茶,東印度地區則把咖啡、甘蔗和香料運到我們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沿岸諸國是我們的菜地,我們的棉田長期以來分布在美國南方,而現在差不多擴展到了地球上的所有熱帶地區。

——英國史學家史丹萊·傑溫斯獻給帝國的贊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Empty 回復: 托卡馬克之冠 文章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1月 09, 2021 12:51 pm

前言

之前我用三個章節闡述了英帝國強大的根本原因,英帝國的強大,在于它本質上是一國控制下的世界市場,是以單一的政治實體主導了世界上的第一次全球化進程,英帝國雖然並不一定總是這次全球化進程的最大獲利方,但卻是規則的制定者,秩序的維護方和市場的看門犬,它可以禁止或者允許世界上的任何一股政治力量參與這一進程,它是房東,而非商戶,它雖然也有自己經營的鋪面,其他人的營業額也有可能超過它,但只要它願意,就能把任何一個商家趕出商場,這也是它爲什麽總是能夠擊敗那些紙面實力與自己相差無幾乃至更勝一籌的對手,從荷蘭到拿破侖,從俄羅斯到德意志第二帝國,無不在這種力量下铩羽而歸。

這種力量誕生于海軍,但其維系卻不僅僅局限于海軍,在帝國中後期甚至海軍都只能退居幕後,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外交條約織就的複雜魔法,英格蘭銀行的匯兌牌價,艦隊街報紙的頭版頭條,這些事物以隱晦但堅決的方式維系著這種力量,列強越是工業化,越是經濟繁榮,就在這張綿密的蛛網中牽絆的越深,越緊,越無力反抗英帝國。

匯通天下,貨通天下,才是帝國力量的根本來源。

但天下無不亡之國!

帝國是無法被外敵擊敗的,英帝國對于如何應付那些此起彼伏的挑戰者可謂駕輕就熟,問鼎者來了又去,但總不長久,能夠擊敗帝國的,只有帝國自己。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4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2頁) 1, 2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