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3頁(共15頁) 上一頁  1, 2, 3, 4 ... 9 ... 15  下一步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4 am

40.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雙方的戰俘營)
對于一個軍人來說,被俘肯定是個非常恥辱的行爲,而在這場戰爭中,雙方對戰俘的態度也截然不同,那麽我先講講中國,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在戰俘營中制造了一個奇迹。
那就是戰俘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我想我們大家恐怕很難想象在戰俘營裏有說有笑的開運動會是個什麽樣的感覺,當然這次運動會還得感謝美國,要不是美國拉了那麽多國家來參戰,中國也開不成的。
作爲軍人,投降已經很恥辱了,投降了以後開心的進行運動會,在運動場上進行“較量”,讓我在心理感覺他們已經結束了自己的“戰鬥”,這一方面確實是必然的,對于除了美韓之外的那些國家本來就是來“湊份子”的,失敗了進了戰俘營,對他們還這麽好,于是他們放棄了戰鬥的欲望,相反成了“朋友”,甚至很多人對離開戰俘營還有點戀戀不舍了!
那麽我們如何看待這個行爲呢?
我看到有不少人提到俘虜就會各種調侃,比如說“死人不會說話”或者在舉起手前幹掉敵人等等,這種態度我自己是反對的,因爲放到現實中善待戰俘好處是很明顯的,表面上,善待戰俘可以得個好名聲,本質上,善待戰俘可以瓦解敵人的鬥志,很多憤青說什麽殺光XXX,但是那毫無疑問是個沒腦子的人才有的想法,因爲你在戰爭中越是虐待俘虜,那麽你不僅會失去名聲,還會讓敵人的抵抗更加激烈,畢竟對于敵人來說,在戰場上戰死是死,被俘虜了還會生不如死,那還不如戰死沙場,並且曆史上也總會證明這一點,所以善待俘虜在戰爭中是正確的選擇。
那麽對比聯軍的戰俘營那反差就很大了,在前線沒法贏,于是聯軍就對俘虜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成了美軍的愛好,並且當時的戰俘營還有一個事情。
那就是希望志願軍戰俘不要回大陸,而是轉道去台灣,這項“事業”那也是真抓實幹,台灣派出大量的遊說集團前來遊說,一開始效果並不好,于是就開始對志願軍戰士“下手”最主要的方式是在志願軍的身上刺字。
刺上一些反共反中國的話,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無奈的去了台灣,還有一些人自己也選擇去了台灣,對志願軍的虐待和毒打是非常司空見慣的。
但志願軍在戰俘營中也創造了一個奇迹。
那就是在戰俘營裏進行升旗儀式。
在韓國的巨濟島上的戰俘營裏,存在著大量志願軍俘虜,生活條件之惡劣,虐待如家常便飯,就在這種情況下,1952年10月1日,在戰俘營裏升起了10面中國國旗,美軍用機關槍、毒氣彈、火焰噴射器,甚至坦克、裝甲車輛一齊向戰俘營進攻。在這場持續3小時的大屠殺中,中國戰俘犧牲56人,負傷109人。
我有時候在想是什麽樣的信念支撐著這些人,我覺得是希望在支撐著他們。
兩國的戰俘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美國在戰俘營裏的傲慢和殘忍沒有爲他們在戰場上換來優勢,相反他們失敗了。
美國,注定要學會在戰敗這個事實,而中國當了他的老師。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5 am

41.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戰爭的結束和意義)
在上甘嶺戰役之後,朝鮮戰爭基本上已經結束了,雙方又一次回到了談判桌討價還價起來,而此時的美國,就算是不想失敗也不得不接受失敗的現實,最終,在克拉克十分懊惱的簽完字後,戰爭結束了。
那麽如何看待這場戰爭呢?
在之前,很多人在這場戰爭對誰輸誰贏多少都有些爭論,不過我目前看到一個觀點就是,蘇聯是這場戰爭中的大贏家,它利用中國和美國在朝鮮半島進行消耗,最終達成了目的,而最大輸家是半島的兩個國家,他們最終成爲了前線並且時刻都遭受戰爭威脅。
不過相信在座的各位應該已經看出我要表達什麽了,我在這裏就說說,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或者因爲反對就像挑起罵戰的,我建議那種人按下電腦的右上角和手機的退出鍵,這是討論的地方,不是诋毀他人的地方。
那麽這場戰爭最大贏家是誰?是中國。
爲何這麽說?因爲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完美的達成了它所預想的目標,對美國,中國志願軍成功的將美軍阻擋在三八線並在消耗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對蘇聯,中國的出兵並在前線取得勝利讓蘇聯在之後不得不援助中國以便拉攏,這就讓中國取得了對蘇關系的主動。
那麽美國呢?
那我們首先要了解戰爭一些方面,在戰爭中,無非就是贏,輸,平局,很多人就渴望勝利,但是誰會思考是不是所有勝利都對我們有利呢?
就這一點上說,雖然朝鮮戰爭打成平局,但是對中國來說,最有利的結局就是平局,因爲只有平局中國才能有我上文所說的好處,而平局對于美國來說反而是最不利的。
那麽美國是最大輸家麽?並不是。
如果美國贏了,那麽勢力必然上升,如果美國輸了個幹淨徹底,那麽中國和蘇聯會交惡,美國可以漁翁得利,而這種不勝不敗,加強了資本主義的恐懼,比如歐洲和日本,使得他們更緊密的“團結”在了美國周邊,在一個間接的立場上,美國的失敗反而促成了他的勢力一部分上升。
諷刺的是,這對美國還有一些間接的好處,那麽爲什麽又說他是一個輸家呢?
因爲美國用自己的失敗給了中國一個強心劑,中國在戰爭中的恐洋症被徹底的治好了,並且借助從美國這裏取得的勝利資本,讓中國成了冷戰中兩極的支點。
這就是美國最大的失敗,美國創造了一個新的對手,如果美國能在此時壓制中國,那麽中國的複興之路不但不會繼續向前,反而還有倒退的風險,但中國卻贏了,這就對美國非常不利了,對于一個大國來說,一場戰爭的勝敗實際上也沒什麽,重要的是,你的對手是因爲戰爭而強大還是因爲戰爭而弱小呢?
這是主要的,而中國此時借助朝鮮戰爭建立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中國在整個世界近代史中並不被承認,中國所付出的代價被低估,中國所取得成果被壓榨,這一點是曆史的問題所在,而勝利了,就不再是由世人來評說了,反倒是由中國自己來說了。(關于冷戰前的二戰,如果能更新完冷戰篇,我會再開個新坑講講二戰。)
而如果從中國的勝利看蘇聯的話,那蘇聯絕對是最大的輸家,原本自己的算盤打的噼啪響,認爲中國就算是出兵也會輸,並利用中國的失敗換來中國的依附,這是蘇聯的目的,但這個目的不但沒達成,反而給了中國出場的機會,讓自己失去了對蘇聯的控制,讓中國占盡了先機,那之後中國怎麽走蘇聯就沒法影響了,而且讓中國大出風頭不說,自己還給了那麽多的武器裝備,這是蘇聯最大的失敗,從此共産國際內部蘇聯一強獨大的曆史結束了,中國和蘇聯的博弈開始了。
對于韓國和朝鮮來說,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他們失去了統一的機會,失去機會的理由在于韓國是扶持複國主義的根本上,從此朝鮮半島的對峙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加強了,而朝鮮的武裝複國主義爲日後的先軍政治打開了道路,雖然朝鮮半島停戰了,但朝鮮半島依舊沒有換回來和平。
此時世界上發生了一件大事:
斯大林去世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5 am

(由于內容有敏感詞並且不知道在哪裏,所以分段發)
42.談談斯大林去世的意義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了,斯大林的死因有很多爭議,一方面說他是腦於血死亡,一方面說他被暗害死亡,但不管如何,斯大林在政治上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
斯大林一生最大的錯誤是什麽?
評價一個人的功過總是複雜的,因爲人是複雜的,不能簡單隨意把他定義爲某種類型,我認爲斯大林一生有兩錯:
第一,斯大林同樣要面對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之間的矛盾,他使用大清洗和大整肅的方式強行終結這個死結是失敗的,這個死結必須解開,才能使得社會正常起來,而不解開這個死結,使用強行的辦法壓制,那麽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越來越緊,最終爆發,那麽爲什麽會爆發了,以後細談,這節的重點不在這裏。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6 am

第二,斯大林放棄了TG。
斯大林放棄了TG是斯大林一生最大的錯誤,從斯大林的角度去看中國,那麽無疑中國是較弱的,甚至我認爲斯大林一開始有些瞧不起中國。隨著反圍剿的失敗和長征的開始,蘇聯開始越來越對TG表示出一種放棄的姿態。
但事實的結局是,TG成功了,等到TG取得了一些成績後,又想刻意的拉攏,這種做法過于簡單粗暴,其實斯大林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他過于強調控制力的作用了,所以對大多事物都有一種主觀的控制欲,想要把自己的控制能力提升到最高。
但問題是又想用最低的成本達到這個目的,那麽自然出了問題,等到TG打贏對GMD的時候,蘇聯也明白,自己的對手出現了,他又想通過放棄朝鮮來脅迫中國依附,這種方式,給了毛澤東機會。
毛澤東利用朝鮮戰爭,演了一場好戲,一場大戲,他同時擊敗了蘇聯和美國,在麥克阿瑟發動“最後攻勢”失敗的瞬間,我認爲斯大林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因爲他失去了先機,共産國際內部的關系一直需要處理,而中國的勝利,讓中國變得更主動,斯大林變得被動起來,斯大林此時非常想要停戰。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6 am

43.從西方民主制度看資本主義(什麽是族權)(長篇)
那麽從這一篇開始我們要先暫停一下對冷戰的繼續講解,因爲很多人對前面的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並不理解,而我們看冷戰,很容易看到資本主義世界和共産國際間的對抗,而如果不分析一下資本主義的話之後的很多事情恐怕很難看清。
那麽我們先從民主開始,國內有不少人談到民主就講到西方發達國家,認爲西方民主是最好的制度,並一直在國內推廣這一點,也有人狠批西式民主制度,甚至將其視爲洪水猛獸。
那麽如果大家留意下我之前和一個人的討論,大家就曉得我也是要批的,但是既然我的標題是另一個角度看,那麽我自然就不可能從人的欲望這一方面看。
那麽,什麽是民主呢?
首先,民主是一個文學化的詞,一談到民主,就會有人聯想到平等和自由,但是我在這裏並不會像很多知識分子那樣將曆史寫成讓大家喜聞樂見的小說,我會從更專業的角度來看看民主的本質。
在了解民主的本質之前,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族權。
什麽是族權呢?
如果直接說的話不太容易讓人理解,我就舉個例子來說,有100人,可是他們每天只能拿到夠99人的糧食,那麽你們覺得會發生什麽情況?
如果說是想其他99人少吃點給最後一個人的話,那麽這個想法是很不錯,但是更真實的情況是,很快這100人就會分爲許多個群體,並開始相互開始爭奪並不算夠的糧食,而這其中幾個群體雖然爭奪到了很多糧食,但是內部分配又不夠,于是這個群體就會去不停的打壓其他的群體,以便獲取更多的糧食,而在那一人份的糧食沒補滿之前,爭鬥就會無休止的繼續下去。
那麽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開一點了,我們下面就談論下這個族權的主要特點:
1,追求控制力,在社會資源不夠是時候,人會分爲各個族權,而族權會不斷的爭奪更多的控制力,這個控制力我們可以看做是對社會資源的控制,這種爭奪不僅是對外,對內實際上爭奪也很激烈。
2,自我保護意識
這個自我保護意識我們也可以看做是族權的“不安全感”,而族權爲了防止有其他族權跳出來爭奪社會資源,會不斷的打壓其他的族權,但是這種“不安全感”是不會因爲不斷的打壓他人而消失的,因爲控制力本身就不是穩定的,這就讓族權會無休止地打壓其他族權。
而這個自我保護意識,在族權內部也是存在的,而族權中就會分爲兩個族權,一個是占據著大量資源的公族和占據少量資源的旁族,而在內部,公族會不斷壓制旁族,而對外來說,族權又會將人分我“我們”和“他們”,而對外是“我們”都會一致對外打壓“他們”,但是,爲了確定誰是“我們”,誰是“他們”,這就需要一個契約,這個契約就是文化。
而這就誕生了人類的文明,可以說並不是文明孕育了族權,相反是族權孕育了文明,可以說在早期,所有人類文明都是族權思想。
但族權思想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控制力這個東西一直都是不穩定的,所以族權會一直處于不安中,這種不安越強就會讓族權就越要加強自己的控制力,而社會資源的聚集,就讓很多文明有很強的力量開始擴張。
而這種擴張在最初是很容易獲利的,因爲這種擴張可以讓勝利者吸引被征服地區的族群爲旁族,並且還可以獲得人力,物力,財力和戰略意義方面是好處,這也是曆史上很多小國家都能一下子興起的關鍵所在。
但是,古人雲:“打江山易,坐江山難。”在不斷擴張的同時,因爲公族壓制旁族,所以會逐漸産生旁族的不滿,這在擴張時就成了負擔,並且會讓擴張獲得的利益越來越少,成本越來越多,而這一點在沒有遇到強敵時還好,一旦遇到強敵,那麽先前的好處就很有可能或就此失去,而一旦侵略體系出現了問題,加之公族的壓制越來越大,這就最終會爆發旁族的反抗,而對族權來說,更要命的是,族權在打壓一個地方的起義後往往要壓榨更多地方來彌補,這就會造成更多的起義,最終原本有好處的地方就成了負擔,然後,在不斷內亂中,一個國家就這樣分裂了。
這一點上,古羅馬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7 am

44.從西方民主制度看資本主義(中世紀的歐洲)(長篇)
在古羅馬帝國內憂外患之時,實際上歐洲的早期國家思想已經出現,而歐洲和中國之所以會走向截然相反的路,便是因爲本質不同。
而到了中世紀後,歐洲各國開始相互兼並,但要是發展到相持階段,那麽這時候就需要一個仲裁者,這邊是宗教。
如何看待宗教呢?在我看來歐洲從族權到宗教實際上的確是一種進步,因爲宗教給予了王權另一個選擇,王權可以通過宗教來達成和旁族的契約關系,並且可以通過教會的施舍等讓資源向下輸送(但這種輸送其實沒中國強),這是宗教比族權要先進的地方。
但是宗教並非沒有缺陷,宗教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異教徒的問題,因爲面對異教徒,宗教這個契約就完全失去了作用,這也是爲何在中世紀宗教對異教徒很殘忍的原因——宗教需要穩固自己和旁族之間的契約關系。
在中世紀的時候,隨著族權思想越來越固化,而族權思想的強化讓歐洲不再想古羅馬那樣能保持大的統一,並且很快就有了文化概念和族群概念,而這種轉變,使得歐洲此後無法向中國那樣能真正的大一統,而此時歐洲想要擴張,于是借著宗教狂熱,發起了十字軍遠征。
十字軍東征表面上是對宗教的牽扯,實質上是對財富,土地,物産的渴望,是歐洲相互兼並達到低潮後的一種轉變,當內部相互無法消滅對方,而內部又有著分化的威脅時,選擇侵略體系來支持自己就是一條看似美妙的路線了。
侵略體系長期伴隨著歐洲的發展,可以說從羅馬開始到今天仍舊沿用這一套體系,那麽爲什麽十字軍東征失敗了呢?
因爲歐洲遇到了更強的伊斯蘭文化,雖然伊斯蘭教和歐洲一樣也是族權,但是伊斯蘭教並不像歐洲那樣以族權劃分,而是以信仰來劃分,而在中東,伊斯蘭教被分爲遜尼派和什葉派,而如果一方的勢力強盛,那麽就可以很快的形成一個很強大的勢力,不過伊斯蘭文化也有個問題,就是如果這個勢力衰落,那麽伊斯蘭世界就會再度陷入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中,這也是伊斯蘭世界不穩定的一個因素。
所以在歐洲得到利益後沒有辦法團結在一起,因爲在利益分配上歐洲有著極大的矛盾性,于是開始相互扯後腿,而反觀伊斯蘭文化,在失敗的屈辱後以薩拉丁爲核心的族權勢力取得了宗主權,並且很快就團結了衆多的勢力,並很快就開始了對抗,而這兩種勢力,一個相互扯皮,一個團結一心,誰贏誰輸,很容易看出來。
于是歐洲就這樣被打敗了,而之後很快歐洲就開始了內耗,這也可以體現族權的落後之處,不僅對外要分東西,對內也要分東西,而宗教勢力的衰落讓國家意識重新擡頭,而在內部,公族和旁族此時在不斷的交替著,這種交替在大戰爭時會更快,但和平時期這種交替也在繼續。
這就讓王權開始需要貴族的支持了,這不難理解,如果說羅馬是皇帝統治的話,那麽國王們就分化了羅馬,而貴族們就在當時開始分化國王。也就是說當無法維持利益平衡時,族權會發生很奇妙的逐漸瓦解態勢。
一個國家會從大的國家分化成小的,然後再由小的分化成更小的。
而封建王朝時代的從屬關系是雇傭契約從屬關系,雖然由于宗教的影響使得帶有一定性質的信仰從屬關系,但這種信仰是對宗教而言的,當國王們逐漸逐漸衰落的時候,雇傭契約關系開始出現瓦解和分化的現象。
貴族勢力慢慢強盛過了國王們,這並不是一個偶發現現象,而是整個歐洲都在發生的群發現象,所以,文藝複興就必然出現。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7 am

45.從西方民主制度看資本主義(文藝複興後的歐洲和資本主義的興起)(長篇)
那麽什麽是文藝複興呢?而由此誕生的民主自由以及資本主義又是否真的是進步呢?
表面上,文藝複興是對民主的追求,但實際上這是對王權發起的挑戰,這也就是說此時強大的族權想要來一次變革,而這個變革,並不是進步,而是一種倒退。
首先按照西方自己的說法,古希臘的文化是他們的根,那麽古希臘的封建制度就是開始,這也符合曆史的發展。古羅馬的封建王朝制度就是一種進步,但進入中世紀以後,封建王朝制度開始衰敗,主要問題是族權勢力沒有被根本性的改變,所以自然王朝制度就難以爲繼,最終的結果就自然是從封建王朝退回到封建制度。
如果從根本上來看的話,那麽舊封建制度更偏向王權,新封建制度更偏向民權,但實際上它們都是以族權爲核心的。
而在文藝複興開始由往上層和下層擴散時,對中世紀王權的不滿就開始發酵,而另一方面貴族勢力逐漸強大起來,而這兩方都指向了王權,于是隨之就出現了倒王和保王運動,有意思的是,兩方實際上都缺錢,而這個時候絲綢之路已經被堵上了,于是大航海時代開啓了。
而哥倫布在發現了新大陸以後,這就變成了歐洲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這讓航海家們看到了新的機會,也讓王權看到了重開侵略體系的機會,于是歐洲很快就開始爭奪美洲。
但是王權只能利用這一體系延緩而不是終止自己的保護,並且新大陸的發現以及殖民讓歐洲的商業開始興盛起來,由此便誕生了資本主義。
那麽爲何歐洲是資本主義終結了王權?
那就是封建時代的特點是族權和階級,族權雖然控制了王權,但實質上,他們更熱衷于控制王權,也就是早期的倒王與保王,雙方爭奪的焦點是誰控制誰,但並沒有一種理論可以支撐起他們走向新的領域,又加上大航海時代的出現,他們之間的矛盾得到了一種弱化。
但資本主義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資本主義的出現使得族權找到了2個更爲重要的理論支撐點,一個是資本控制權力的思想,一個是族權替代王權的思想。
首先資本是很容易和族權相互作用的,而以資本的方式來控制族權,對于封建制度的封地權來說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簡單來說,我有錢,可以很快買到武器,但是你只是有土地,就需要以一種封地內産物進行交換的方式得到武器,那麽這時候錢的流動性就比封地權要好,這就讓族權開始逐漸從封地權爲重要依托而轉爲以資本爲重要依托。
所以由此,便産生了資本勢力,舊勢力主要是由騎士,地主,領主等組成,而資本勢力可以和任何有資本的勢力組成(比如新貴族),再加之舊勢力內部矛盾重重(要爭奪封地權),資本勢力則可以由任何勢力組成,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占據封地權,而是占有資本,也就是說資本的收益更容易被劃分,而封地權則更難劃分。
其次族權思想替代了王權思想,因爲焦點從封建時代的封地權轉變爲以資本爲根本的族權來(資本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族權,因爲當商團出現時,他們也就形成了一個族權勢力),那麽王權就顯得十分無用,封地權一旦劃分則難以轉變和流動,這就産生了大量的不滿,這是自然的,而資本則更容易劃分,因爲所有階級都可以轉變爲大資本家,而大資本家則有可能轉變爲所有階級。這就無形當中從以血統論爲主的封地制度走向了以聰明智慧爲主的資本論。也就是說,通過資本的形勢,西方打開了封閉已久的階級觀念。
這也就是所謂民主的開始,文學化一點的說,就是民權替代了王權,但實質上是族權替代了王權。因爲族權不再需要王權成爲仲裁者,而轉變爲以控制資本的能力爲根本,這就是資本族權的根本,如果說現代一點,就是寡頭勢力。
這種根本性的轉變,讓資本主義開始替代封建時代,這是自然的,因爲當族權找到了一個新的理論支持後,就從封建時代中改變了。
那麽怎麽評價這種改變?
說到底,換湯不換藥。
如果想要搞清爲什麽是換湯不換藥,就必須搞清族權的特性。如果族權的特性沒有被深入的分析,那麽就不能認清族權的實質。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8 am

46.從西方民主制度看資本主義(對多黨制的分析)(長篇)
當資本主義逐漸替代舊封建王朝制度時候,就必然重提因大航海而緩解的倒王與保王運動,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各國所進行的改革,也標志著現代國家概念出現。
歐洲的這種改革最主要的是由族權爲核心的皇權(王權)變爲了官權,族權還是占據最核心的關鍵,改由官權替代王權,這也就是爲何多黨政治會出現。在倒王運動中來自不同利益,不同階層,帶有不同目的和思想的人開始不斷的組建屬于自己的勢力。
多黨政治的核心是由黨派進行領袖競選,然後由咱多數並勝利的一方執政,其實只要細看就會發現,多黨政治表面上是民主時代的開始,但是,實質上還是族權。
因爲族權有幾個亘古不變的核心特點,最大的特點就是公族壓制旁族,其次要麽內戰要麽外戰。獲得多數議員席位的黨派爲公族,而在野黨也旁族,所以往往由公族推選出來的領袖成了領導人,旁族長期被公族壓制。國家政策往往偏向于公族,所以競選會變的特別狂熱,雙方對宗主權的爭奪也隨之變的十分激烈。
這與封建時代以公族族長或從公族推選出的領袖爲國王或天子又有什麽不同呢?
不同的核心就是在用資本控制替代了封地權,這與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有直接關系,換句話說資本帶有的更大流動性和兌換能力使得資本更具實力。自然當資本控制國家了以後國王所給予的權力和封地就變得不再是核心,就自然被打倒。
另一大特點就是産生的公族意識帶有強烈的排他性,所以在歐洲擁有強烈的種族歧視,早期的黑奴問題就是如此,以白人爲主的公族對以有色人種爲主的旁族持有嚴重的歧視和嚴重壓榨的現象存在。
毫不誇張的說,在歐洲封建時代的根本問題,甚至在當今21世紀依舊存在,這就是族權所造成的最大特性。
尤其是要麽內戰要麽外戰,這一點是族權文化所産生的必然,因爲國家畢竟資源是有限的,而公族自然是以公族利益爲先的,那麽旁族就會積累強烈的不滿,所以國家長期處于矛盾之中,爲了解決這個矛盾,就自然向外擴張,通過從外掠奪回來的資源來滿足自己內部的國內矛盾。
而被壓榨的國家往往無力反擊強大的國家,由于內部資源的急速減少,也必然導致公族與旁族之間的對立情緒加大就極有可能在內部爆發內戰。
當然就當時的事實來看,歐洲在大航海前,打不過伊斯蘭世界,又因爲保王與倒王的鬥爭需要錢,所以他們向著美洲發展。誤以爲那裏是中國,想要重建貿易通道。
那麽爲什麽歐洲在美洲的發展是如此的順利呢?我認爲最大的原因是疾病,因爲歐亞大陸是接壤的,所以疾病是相互傳染的,當歐洲,中東,亞洲三大勢力相互交流久了以後就沒有了疾病突然打倒一個強大勢力的可能。
但美洲不是,美洲與歐亞大陸隔絕,所以當歐洲登陸美洲的時候,就自然用疾病打垮了美洲人,當然美洲也把自己的獨有疾病傳回了歐洲。
可不得不說的是,美洲被疾病打垮了以後,正是依靠著從美洲運來的源源不斷的資源和非洲的人力,才使得歐洲擁有了發展和強大的機會。
在文人和槍炮的極力渲染下,歐洲的制度一躍成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可我始終認爲,歐洲力量的來源是通過掠奪得到的殖民地好處得以成功的。然後通過不斷的侵略體系,使得自我的力量進一步提高。在另一個層面上看。
歐洲內部的固有矛盾,也就是國與國的矛盾在殖民地時代得到了一個緩解,而是出現了暫時的合作和對世界的瘋狂占領,看起來就似乎是歐洲各個都是強國,所到之處無不偃旗息鼓,無不叩首稱臣,這種現象更使得歐洲的文明一躍成了無懈可擊的先進。
一切不以西方文明爲師的文明都成了落後文明,在工業革命後,這種特性更爲明顯,似乎分出了一個新與舊的差別,舊世界不管多大都不堪一擊,而新世界不管多小都強大無比。
而這之後,族權也在變化著,資本主義之後也在不斷的變化,而之後的變化,到了說美國的資本主義的時候會詳細分析,那麽之後我們來看看資本主義的對頭——共産主義吧。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02 pm

47.共産主義的死結(從墨家談起)(長篇)
也許看到這裏會覺得很奇怪,爲何突然談論墨家,這與我們要講的共産主義有什麽關系?談論墨家的理由在于,借用看待墨家來看一個學派和思想的問題是如何興衰的。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誕生了所謂的諸子百家,但尋根溯源的話,中國主要誕生了四個大的學派:儒,墨,道,法。
時至今日儒,墨,道,法中的儒道法依然昌盛,但墨家基本上難以再被重視起來,那麽爲什麽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如果簡單的把問題歸罪于時代對墨家的遺棄和人心的險惡是不正確的,作爲大的學派必然遭遇過大規模的動蕩和檢驗,如果不能經受住檢驗自然被淘汰,學派如不能解決問題,自然被扔在一邊無人問津。在曆史中發生過最著名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及漢武帝差不多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運動,但是儒道法三家依舊存在,單獨墨家消失殆盡。
那麽是誰,又是什麽力量讓墨家沈淪呢?
真正讓墨家消亡的是:
墨家。
這不是很奇怪麽?一個學派又怎麽可能讓自己滅亡呢?那麽想看明白這一點就必須看清墨家的本質,墨家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思想,口號最響亮的就是“非攻兼愛”,而墨家就恰恰是因爲這句話而興,因這句話而滅。
墨家想要建立的是一個平等化的社會,他的理想事實上和今天的理想非常接近,一個平等的社會,一個系統化的管理方式,和一個選賢用能的選舉領導制度。那麽墨家既然這麽的先進,爲什麽會敗給其他三家?
理由就在于墨家的鬥爭綱領會和理論墨家發生爭鬥。
這是要在這裏講墨家的關鍵,也就是說事實上並不是只有共産主義思想會發生死結,而是很多學派都出現了死結,墨家曾經非常輝煌,擁有大量人才,在邏輯學,工程學,數學等方面非常有建樹,但他卻缺少一個根本的東西,那就是鬥爭綱領。
什麽是鬥爭綱領?
鬥爭綱領是使得學說可實踐化的一種方法,墨家的學說消亡的關鍵就在于此,假如去掉墨家的文學化色彩,那麽就可以看出墨家追求的社會是在當時太過先進的社會,這和馬克思在歐洲還停留在資本主義時代就暢想共産主義社會是非常相像的。
但隨即産生的現實是要如何建設這個先進社會的問題,以後細談。
假如墨家用自己理想化的手段去建設,那麽墨家本身就會崩塌,因爲想要建設一個社會,就必然要符合本土化的需求,在當時封建社會的大背景下,商鞅的王朝制度都已經掀起驚天巨浪,何況是墨家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呢?
如何讓墨家的思想和本土化結合,這就是鬥爭綱領的關鍵,而墨家無法與本土化結合,這個事實造成了墨家的尴尬,如果墨家迎合本土化,那麽墨家的理論就會崩塌,因爲迎合本土化,那麽墨家就不能在大的環境是封建制度的情況下完成他所追求的非攻兼愛,而是要實行他所不齒的等差之愛。如果沒有鬥爭綱領,只有理論墨家,那麽又不能讓墨家的思想真正的實踐化,就只能吸引某一部分人。
墨家就這樣産生了墨家的死結。
墨家被自己給困死了,最後變成了一個空談非攻兼愛的學說,想利用手中的技術到處阻止戰爭,但戰爭是不會因爲墨家的阻止就消失的,隨著勢力的衰弱和其他學派的興起,墨家變的越來越尴尬,最終被世間遺棄。
所以,墨家的興盛是因爲墨家追求的理論,而墨家消亡的根本在于無法建立一套可實踐的鬥爭綱領,結局最終就是産生死結,自己消亡自己。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04 pm

48.共産主義的死結(談談這紅色的死結)(長篇)
那麽說完墨家之後,我們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
思想學說可以自己殺死自己。
那麽我們看完墨家的消亡原因後,回到共産主義這一塊的話我們就可以很簡單的去理解共産主義死結所産生的原因了,因爲共産主義和墨家一樣,都是想建立一個先進的社會,而有所不同的是,中國早已爲此最好了准備,如果說墨家出現在明清時期的話,那麽或許可以將中國帶入一個新的時代。
不過曆史往往沒有什麽如果,有時候古人的思想就是這麽超前,並認爲這種思想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墨家和共産主義都不是漸進式的變革,而是一場大的變革,而這種大變革,沒有基礎的國家哪怕是能卷起千堆雪也是曆史中過往雲煙罷了,那麽誰最好了准備?
中國。
爲何是中國?
因爲共産主義實際上是要建立一個以民權爲主,官權爲輔的社會制度,而中國幾千年有個勢力一直在不斷發展著,那就是中國的官權。
而官權的興盛讓中國變成一個王權爲主官權爲輔的社會,這一點是歐洲封建時期所不具備的,而清朝滅亡後官權也開始了尋找依附對象的道路,而中國曆史上有三個大權可以讓官權依附,一個是袁世凱的王權,一個是蔣介石的族權,一個是毛澤東的民權。
那麽我們可以知道,最終中國建立起了共産主義社會,而袁世凱最終衆叛親離憂憤而死,蔣介石最終也在台灣終老一生,這是爲何呢?
因爲在袁世凱時代,王權已經沒有什麽可以讓出去的東西了,所以王權最終失敗,而族權本身就是個很落後的制度,看看國民黨的曆史的話,套入族權這個概念大家就應該看的很清楚,而爲何民權被選中?因爲這正是中國要進步的方向,只不過在清末被西方強行中斷了。
那麽說回來,如果說共産主義有什麽死結的話,那麽最大的死結就是:
你用共産主義推翻了舊制度,而不是漸進式的從社會主義轉爲共産主義,那麽,推翻舊制度之後呢?
這是死結的一個大問題:一般來說,應該是有人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學說,然後用社會主義學說建立一個鬥爭綱領,打敗舊王朝制度,然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等社會主義社會非常成熟後,又有人提出更加先進的共産主義學說,然後由共産主義再擊敗社會主義,讓社會再進步成共産主義社會。
但是共産主義思想卻跳過了社會主義這個階段,超前的出現了,這就造成了共産主義的尴尬:到底是遵循時代的進步過程選擇社會主義,通過發展讓社會主義達到共産主義,還是直接就實行共産主義?
這是爆發死結的核心關鍵,而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事實上又都是從共産主義孕育出來的思想,兩者同屬一個根源,這就是死結的特點。
思想學說可以自己扼殺自己。
如果一個實行了共産主義的國家不解開這個死結的話,那麽最終,這個國家將會偏離共産主義的軌道,然後用老辦法解決死結的問題,之後退化爲族權,這一點上蘇聯是個很好的例子,而這個例子我之後再說。
那麽爲何有這種問題?
之所以産生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共産主義本身就存在這個特點,也就是他誕生的就開始存在這個隱患,馬克思所生活的歐洲當時是不是社會主義是這個問題的關鍵。
事實就是,馬克思所生活的歐洲是資本主義社會,而他卻想在族權社會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民權爲根官權爲輔的社會,這與墨子想要在封建制度的族權社會建立一個系統化的社會是一樣的。
而也就是說,他們的思想都不是一種漸進性改革,而是一種大的變革,想要徹底的改造和變革社會,所以越過了很多進步的過程,想要一步到位。
而作爲一種學說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但實踐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爲必須本土化和實踐化,如果不能完成這兩個結果是無法成功的。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歐洲的共産主義全部失敗了,而當今看來共産主義也基本已經陷入低谷,但爲什麽中國還存在著呢?
因爲中國做好准備了,此時官權已經發展成熟,並系統化了王權,這一點是歐洲那些國家所不具備的,而對于中國來說就是濾清思路,然後發展自己,所有要進行的大變革已經都在之前調整到位。
唯獨等待死結的解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05 pm

49.共産主義的死結(死結所産生的問題(上))
那麽既然已經說明死結出現的原理之後,我們就來談談死結所産生的一些問題,我在上面也看到有那麽些人認爲共産主義沒法實現,甚至是將很多的黑鍋都壓到共産主義頭上,而這其實都可以說是死結的作用。
那麽首先講第一個必然出現問題:從共富變均貧。
這可以說是理論和實踐兩派所造成的問題,那麽爲何共産主義中追求共富的美好願望卻轉而均貧呢?
很簡單,因爲生産力不夠。
而兩派所發生爭論的地方就在于要不要發展經濟,可問題是如果要發展經濟的話那必然要出現貧富差距,這是生産力不均的問題造成的。
而造成貧富差距的真實理由恰恰不是人心的貪念,反而是生産力不均造成的,生産力不均是天然的,甚至是自然的。在動物的世界裏也存在貧富不均,可以看到優秀的領頭者,比如獅王或者狼王甚至猴王,都是占據大量資源的,而其他競爭失敗的雄性,甚至連交配權都沒有,在動物世界都形成了嚴密的階級化和等級制度。
那麽又怎麽簡單的把問題推給人心的貪念呢?
人類的文明事實上就是在逆自然而行,對弱小和貧弱的人進行扶持,想要建立一個公平的社會,這個過程是整個人類的過程,但想要達成就必須要有方法,而生産力的提高才是一切社會進步的根源,學說是對生産關系進行一系列調節的手段。
那麽這樣就看的很清楚了,此時共産主義的死結就在這裏卡住了,因爲發展經濟就會出現理論派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最終還是會轉向均貧發展,通俗點說就是原本要一起賺錢的,結果反而去分有錢人的家産了,而因爲共産主義打敗的是舊制度,並不是由社會主義進步而來的,所以舊制度的富人就變成了第一批被針對的對象。
但是問題來了:你分了富人的家産就結束了麽?
這個問題如果看中蘇的發展顯然在否定的,富人被打倒後,中産階級就變成了富人,于是就開始打倒中産階級,中産階級被打倒後就完了麽,答案是不會,開始從下層階級中尋找,任何比其他人富有的人就都會變成打倒對象,哪怕只是富有那麽一點點,甚至別人一頓吃兩個饅頭,你吃三個,那就不行,這個過程不會停止,相反會不停的繼續。
而社會經濟就自然遭受到了破壞,因爲人們不會想富也不敢想富,在上世紀30年代蘇聯早期發生的問題根源就在于此,生産積極性被破壞,相反越窮越先進,越窮越光榮的思想會出現。造成這一切的根源,不是人的善惡,而是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相互爭鬥的結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下降,矛盾會更加激化,在更加激化的過程中,爭鬥的就更厲害,所以死結造成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對于貧與富的爭鬥會加劇。
而爲了終結這個問題,就誕生了公有制經濟爲綱論。
但很顯然,這並沒有對根本問題進行解決,相反,會讓死結便的更加深刻。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08 pm

50.共産主義的死結(死結所産生的問題(中))
死結所必然産生的問題之一就是,公有制經濟爲綱論。
這是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必然産生的結果,這個結果同樣在各國都出現了,那麽爲什麽公有制經濟爲綱論會出現呢?
因爲貧富不均的爭鬥會無休止的爭鬥下去,畢竟1.1比1多0.1,0.11比0.1多0.01。這種找多一點的運動會無休止的找下去,最終結局就是社會經濟瓦解。
所以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公有制經濟和計劃經濟孕育而生,但問題是,公有制經濟和計劃經濟能解決死結問題麽?
那就是無法解決,最終還會加劇問題。
共産主義的死結最大問題就是,共産主義是應該由社會主義發展而成的,也就是想要達成共産主義,必然是去發展社會主義,而想要發展社會主義就必然要按照社會主義的思想來,不能用共産主義的思想界定,因爲生産力沒有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在沒有達到質的飛躍的時候,只能選擇發展社會主義,然後發展更高的生産力,最終達到共産主義。
但如果走這個路就必然出現私有化,而私有化和公有制從什麽時候開始水火不容了呢?私有化並不是沒有出現過,而是存在了數千年,公有制同樣不是沒有出現過,也存在數千年,可爲什麽到了近代,公有制和私有制就突然成了死對手呢?
因爲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的爭鬥。
而公有制經濟爲什麽爲綱呢?
一方面,公有制經濟爲綱論是爲了緩解死結爭鬥用的,寄予希望能夠緩解這個死結,但事實上不把社會發展的順序調整清楚,簡單的期望用經濟調節的手段來改變,其實只是把問題緩解了。但事實上問題仍在發展,最終一定發酵。
另一方面,公有制經濟在一開始注定會發揮井噴式的能力,尤其在越落後的國家就越是如此,因爲齊心協力幹事業,可以很快的取得一定成功,生活會很快出現改善,這樣就加強了公有制經濟爲綱論。
但隨著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問題就會隨即産生,公有制經濟的最大問題就是世界並非都是公有制經濟,而是私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都各種存在的,麻煩的是公有制經濟的生産鏈條大多是固定的,一旦變化就需要變換整個體系,代價很高。而私有制經濟的商品鏈條是相互配合的,可以很快變化,這樣使得公有制經濟會很快在競爭中落入下風。另外生産力沒有達到共産主義所要求的程度,沒有高生産力支持,最終只能從求共富變爲找均貧。
那麽是不是說公有制經濟就是有問題的呢?
如果簡單的非黑即白,那麽會犯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簡單的把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相互對立起來,或簡單的認爲公有制經濟最好,或簡單的認爲私有制經濟最好,都是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中國曆史證明,同時發展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是可以共同存在,兩者各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彌補對方的不足。這種思想並不是在社會主義才出現的,而是在中國的王朝時代就已經出現,而作爲王朝時代的下一個替代者社會主義理應繼續延續。
但問題是能否打開死結就是成了關鍵,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先要搞明白共産主義是建立在什麽基礎上的,中國在近代史時是一個從舊王朝制度向前發展的時代,而想要達成共産主義就必然達到社會主義,然後當社會主義成熟了以後就能發展共産主義了。
發展社會主義的目的在于提高生産力,提高社會保障制度,這兩點既不合私有制對立,也不和公有制對立,相反是可以共同存在,共同發展的。
而當生産力提高到一個質的飛躍後,就會自然向著共産主義發展,想要共産主義成功,就首先要社會主義成功,如果采用簡單思維,認爲可以一蹴而就,那麽就會加重死結的相互爭鬥,死結的最大問題就是忽視和壓低了社會主義的作用,並用共産主義思想的理論來界定社會主義,認爲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必然,這一點同樣是死結相互爭鬥的結果,在爭鬥的過程中只會使得經濟越來越被破壞,最終失敗。
但諷刺的是,當失敗以後,經過重新發展,仍會向著這個目標發展。所以打開死結,發展社會主義,才是正確的道路。
因爲發展了社會主義,他的前進目標只有共産主義,社會主義要比資本主義先進,比王朝制度先進,而比社會主義更先進的是共産主義,所以社會主義只會選擇比他更先進的制度發展,而不會向後開倒車。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08 pm

51.共産主義的死結(死結所産生的問題(下))
死結所必然産生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一個最嚴重的問題。
就是立場問題。
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是孕育于一個思想的,那就是共産主義,所以他們的根是相同的,這就會産生最爲尴尬的一個關鍵問題,立場問題。
也就是,你是支持理論共産主義,還是支持鬥爭綱領的呢?
就這個問題,産生了非常多的理論,有:極左,中偏左,中間,中偏右,極右,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理論。
事實上,你支持誰都是正確的,支持誰又都是錯誤的,這就是死結的厲害。
因爲共産主義是源頭,所以如果你認爲理論共産主義是唯一合理的選擇,那麽你就無法發展經濟,並不是人心的險惡和貪欲,而是你的生産力不夠。今天尚無人能真正的達到社會主義,就更要不提及共産主義了,歐洲的所謂社會主義,是因爲用資本主義掠奪來的資本太多,導致的社會主義假象,難以持久。
支持鬥爭綱領也是一樣的,發展經濟固然好,可一旦發展私有制經濟就會被認爲是對共産主義的一種遺棄。如果單純的發展公有制經濟,只能是延緩死結的爭鬥,卻不能解開爭鬥,最後還會惡化。
所以死結的厲害就是,你選擇理論共産主義是可以的,但又是不行的,如果選擇鬥爭綱領是可以的,但也是不行的。
而死結更加厲害的特點還在隱藏。
那就是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戰爭狀態和沒有統一的情況下,鬥爭綱領和理論共産主義是可以相互容納的,因爲還沒有完成的國家統一,相對的絕對敵人還存在,那就是舊制度。
而一旦舊制度瓦解了,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之間的矛盾就開始了,這一開始,如果不能解開,就會不斷持續,重要的是他們之間會相互轉,因爲鬥爭綱領是從理論共産主義中孕育而生的,所以經受住考驗的人,往往是對理論共産主義帶有信仰,又對鬥爭綱領情有獨鍾,因爲相信了共産主義所以參加革命,因爲使用鬥爭綱領所以使得革命勝利。
那麽他到底是理論共産主義一派的呢,還是鬥爭綱領一派的呢?
這才是死結真正厲害的地方。
死結真正可怕的在于,加入死結的任何一方不是完全錯誤的,如果是完全錯誤的,那麽很快就會被淘汰,但任何一方又不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是完全正確的,那麽就可以停止爭鬥。
恰恰是一會對,一會錯的,那麽爲什麽說一會呢?因爲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樣的問題,所以在處理各種問題的時候,兩方一會是對的,一會是錯的。相互無休止的爭鬥。
這就是死結留下的迷思,我爲什麽一開始要說墨家。
因爲,死結就像一個經典的話題一樣:
“白馬非馬”
如果能解開死結,那麽就能順利發展,如果不能,就一定會不斷的爭鬥下去,在這個問題上,蘇聯人失敗了,中國人成功了。
從下面開始,就將分析他們的不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09 pm

52.共産主義的死結(死結的光與影(上))
凡事都有多面性,共産主義的死結核心和關鍵是對社會主義這個階段該怎麽去理解的問題,可以說,因爲理論共産主義的存在,使得社會主義存在感被嚴重的弱化,弱化的理由就是用共産主義的思想去衡量社會主義的標准,以至于,很多理論共産主義信仰者都會無視社會主義的標准。並且認爲發展經濟就是走向資本主義。
這便是死結最難解開的關鍵。
但我想說的是,資本主義是不能輕易轉變爲社會主義的,反過來社會主義也不能輕易的轉變爲資本主義。這一點是很難被發現的,就二戰後到今日的狀態,尤其是歐洲,似乎已經達到了社會主義的要求,但請注意,他們的特點就是強大的時候異常富有,失敗的時候萎靡不振。
所以,歐洲國家的資本主義的成功是因爲大量的掠奪外國的資源和資本,他們造成了一個假象,如果認爲這個假象就是社會主義,那麽就一定會出問題,因爲他們無法長久的保障自己的這個水平,而一旦落後,就會使得整個假象破滅,甚至一蹶不振。在失落中最先被打壓的恰恰是社會保障制度。
另外資本主義想要進入社會主義,最重要的並不是經濟上的改革和社會福利的高寡,而是在于壓制族權,只有族權被壓制官權制度被建立,才能真正的建立起社會主義,因爲只有官權才帶有包容性和系統化的特點,這與社會主義是相互契合的,而族權的排他性是和社會主義有天然的不同。
看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非常的接近,都實際上他們之間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這就是支撐官權的鑰匙,如果沒有這把鑰匙,強行的讓族權變成官權,那麽結局是官權會退回到族權去。這一點就在蘇聯上演了。以後細談。
那麽爲什麽要談社會主義的意義?
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爲人們過低的看待了社會主義的意義,認爲社會主義是共産主義的一個過渡期,再經過文學化的不斷渲染,最終,社會主義的意義被忽視。
社會主義被忽視的核心就是打敗了舊秩序建立起時代的指導思想是共産主義,出現了死結,而可以支撐理論共産主義的高生産力,確難以達到,這就使得死結更加的難以解開,因爲生産力存在差距,必然導致貧富差距,而爲了彌補貧富差距,則公有制經濟至上論自然孕育而出。
這就使得私有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對立了起來,這是死結的最嚴重問題,而如果發展了私有經濟會被認爲是走向了資本主義,這是不對的,因爲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兩種根本不同的事物,他們不能因爲發展經濟的手段就轉換,兩者的根基不同,社會主義的根基是民權,輔助是官權,而即便是現代資本主義,他也是以民權爲根族權爲輔的制度,表面上兩者都是民權,但事實上,族權通往官權的道路是必然發生徹底變化的。並且需要支持官權的鑰匙存在。
即便是落後了的中國王朝文化中也存在公有制經濟,中國獨特的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並存的現象是一直伴隨著王朝時代的,但爲什麽到了社會主義,就會認爲發展私有制經濟就是偏離了原有方向呢?
這就是死結的作用,死結讓人們産生了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的爭鬥,死結産生了公有制經濟至上論,對私有制經濟的發展看成是對共産主義的背叛,但問題是,中國想要達到共産主義就必須先發展社會主義,但是,社會主義並不等于公有制經濟,也就是說用共産主義的價值觀去衡量社會主義,就等于綁架了社會主義,強行的讓社會主義服從共産主義的價值標准。
這樣做,只會最終被死結困死。因爲飛躍式的生産力並沒有出現,這一點是關鍵的。
但死結並非只有影,他還存在著光。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09 pm

53.共産主義的死結(死結的光與影(下))
死結似乎帶來的只有麻煩,爭鬥和無盡的糾纏,但我認爲,死結既然是影,那麽他的反面就一定是光,因爲通常最大的壞事,往往就是最大的好事,這與中國的陰陽學說是相通的,那麽死結能帶來什麽好處呢?
那就是死結確定了發展的道路。
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會自然向著共産主義前進,這一點對能解開死結的國家非常有利,這就是死結的最大好處。
可以說,各國的國家戰略都是不穩定的,或者目的都是短視的,這種短視是以數十年的單位去衡量的,尤其是以族權國家爲代表,族權國家的戰略往往以確保公族地位爲核心,而家天下的王朝國家,也是爲了家天下爲目的。
但解開死結的國家,卻可以確立一條非常長期的大戰略,也就是如何去實現共産主義的道路,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好處,因爲只有大戰略是確定的,才能貫徹始終的向著這個戰略去前進,而發展民權自然是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必然的選擇,這對普通人來說是很有好處的,發展方向並不牽扯公旁之爭,因爲官權擁有容他性,所以凡是人口越多,民族越複雜的國家,就越得到好處。
那麽爲什麽如此樂觀呢?
這是曆史發展決定的,一個國家的根基是一切的關鍵,去掉文學化的各種渲染,就可以看清國家的發展方向,這個發展方向決定了他的未來。
而社會主義的前面只有共産主義,他的後面是資本主義或王朝時代,所以一個國家如果可以建設好社會主義,那麽他的前面就是共産主義。如果失敗了,會倒退,但倒退了也只是暫時的,因爲曆史總是向著前進的,所以最終中國必然還是要走上社會主義,並最終走向共産主義。
只要看過中國曆史,就不難發現這一點,當官權制度出現後並不是沒有倒退,但族權思想縱然再強大,也最終會主動的選擇官權制度,因爲官權制度擁有更多的容他性,並且擁有了鑰匙的中國,形成了一套非常先進的制度,落後的制度即便擊敗先進制度,也只能選擇變成先進或者徹底排斥,而選擇了先進自己就變成了先進,選擇排斥就無法長久的存在,最後必然失敗。
這並不是由誰認定的,或者由誰規定的,而是管理制度越是先進則越會讓社會更好的運轉,這一點是難以改變的事實。
並不存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平行的事實。而所謂的民主制度事實上也是資本主義的一種變種,民主制度的實質仍然是族權,所以民主制度同樣落後于社會主義。
那麽肯定有很多人會說,既然民主制度是落後的,爲什麽蘇聯瓦解了,爲什麽最有錢的國家大多都是民主制度呢?
因爲民主制度是資本主義的變種,更是實行了千百年的族權制度,自然能讓一些國家興起,但值得注意的是,族權國家的最大特點是什麽?
興起時異常強大,衰落時內亂不休,並再難振作。
所以,當今世界的民主制度分爲兩大類,一大類就是以歐美代表的國家,一大類就以亞非拉代表的國家,前者異常強大,後者內亂不休,而前者並不代表著會恒久強大,相反是在你升我降的循環中不斷的輪替。後面細談。
但中國,卻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在衰落中重新振作,爲什麽可以這樣,因爲他的制度非常先進,國家的地基非常牢靠,所以只要解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會出現井噴式的全方面發展,這一點是族權國家並不具備的。
並且解開了死結的中國,就會開始享受死結帶來的好處,這一點也是獨特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11 pm

54.蘇聯援華(斯大林如何面對死結)(長篇)
那麽,我在講完共産主義的死結後,相信多數人能比較清晰的了解了死結的運作模式,而講到這個死結,我們就不得不要看冷戰中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了。
應該說蘇聯當時是個很強的國家,可是蘇聯的建立到滅亡只有69年的時間,那麽蘇聯到底爲何會解體呢?
以前,我在網上所知的說法,有說蘇聯因爲主體民族不夠而解體,有說蘇聯因爲油價大跌而導致經濟崩潰,也有說是顔色革命導致蘇聯解體……
到後來雖然也有人指出了蘇聯內部問題,但是無一例外都歸咎于個人,而到現在,既然看完上文所說的死結後,在看蘇聯的話就發現:蘇聯不是被美國擊敗的,蘇聯是自己用死結給勒死了自己,而諸如阿富汗戰爭,顔色革命,石油大跌等只是加速了這個進程,而並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讓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因爲蘇聯缺少官權的鑰匙,而因爲沒有這個鑰匙,所以蘇聯最終沒能打開官權的大門,于是官權開始退化爲族權,最終解體成爲了俄羅斯。
而這一切又和斯大林脫不開幹系,可以說蘇聯退化爲族權的第一步就是從斯大林開始邁開的,斯大林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像鋼鐵一樣,不過他是一個大號的鐵錘,對凡是不聽從他的,反對他的人都無情的砸了過去,那麽爲什麽這樣的一個人會讓蘇聯變得強大呢?
很簡單,因爲他所做的行爲都是族權中追求控制力的行爲,這也是斯大林時期蘇聯式官權的手段,但要注意的是斯大林這種手段是適合族權而並不適合官權,不過因爲族權的特性,這就讓很多國家能很快興起,而蘇聯很快就團結到斯大林身邊變得強大起來。
但是這對蘇聯真的是好事麽?當斯大林開始用族權的手段爭奪控制力的時候,蘇聯官權就開始逐漸退化爲族權,這顯然背離了理論共産主義和列甯式的鬥爭綱領,而之後的一切問題核心就恰恰是這個問題的集中體現。
斯大林另一項錯誤的舉動就是追求了公旁有別,斯大林的任何戰略大多都是以蘇聯的主要民族受益,而其他民族受害爲主,尤其是對車臣人的大搬遷,導致了原本擁有優良土地的車臣人失去了土地,去了西伯利亞,而受益的卻是蘇聯的主要民族,這早就成了公族與旁族的對立。並爲後來的普京時代的車臣戰爭埋下了伏筆。
那斯大林爲何要追求控制力?
淺說,那就是沒有官權的鑰匙,但深層次地看,蘇聯有個問題。
蘇聯的文化真的打好了共産主義的基礎了麽?
爲何這麽說?因爲蘇聯的前身是以族權爲本質的沙俄,而這種基礎使得蘇聯最終沒能找到鑰匙,那斯大林是什麽樣的人?
一個沒有選擇的人。
我認爲斯大林實際上已經看到了蘇聯的問題,但是他是選擇用沙俄的手段解決問題,因爲他沒有什麽可以穩固蘇聯官權的手段,而沒有可選擇的手段是斯大林的最大困境,最終斯大林選擇了控制力,爲蘇聯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12 pm

55.蘇聯援華(錯誤的國家戰略)(長篇)
如果說斯大林是用族權的手段追求控制力的話,那麽毫無疑問,這對于用官權的蘇聯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壞的開始,如果放在國家層面,蘇聯的舊勢力,也就是最初加盟進入蘇聯的勢力,就開始壓迫二戰結束後擴張的加盟國,就比如波蘭和匈牙利,而放在民族層面的話,蘇聯的主體民族開始排斥壓制其他民族,比如上文的車臣人。
那麽我要在這裏先點評一下主體民族的問題,有人說蘇聯的主體民族太少是蘇聯解體的原因,而這種事情對于社會主義來說完全是地道的族權思想,社會主義所建設的官權是要包容其他民族而絕非是壓制,而出現上面所說的兩個問題後,我們就看的出來,此時蘇聯早就已經開始偏離社會主義的軌道。
很多人說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那又有多少人能看清斯大林的無可奈何呢?
那麽可以看到,蘇聯親疏有別的政策就事實上已經背棄了社會主義。這與中國追求各民族平等,包容弱小民族甚至扶持幫助弱小民族存在是向背的,那麽爲什麽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我認爲有這麽幾點:
第一,蘇聯缺少官權的鑰匙,所以蘇聯不得不用老辦法,也就是族權來解決問題,所以控制力就成了動因,不過深層次上還有第二點,那就是共産主義的死結開始發作。
而蘇聯創造了計劃經濟,也誕生了公有制爲綱論,作爲第一個用共産主義擊敗舊制度的國家,蘇聯的樣板作用是很明顯的,但是問題來了:爲何不允許私有制存在呢?
以前的俄羅斯帝國就是純粹的私有制經濟麽?
很顯然並不是這麽簡單就能劃分開的,那麽爲何要這樣呢?理由在于雖然蘇聯的官權已經建立起來,但是生産力不均這個問題仍然無法解決,那麽爲了緩解死結的問題,蘇聯創造了公有制爲綱和計劃經濟,請注意,這不是爲了解決死結,而是緩解死結的問題,死結的嚴重性在烏克蘭大饑荒已經體現了出來,所以一切由計劃經濟來決定,由公有制經濟來決定,忽視甚至對立私有制經濟的手段就出現了,爲什麽又取得成功呢?
因爲蘇聯本身就是個平原較多,資源豐富的國家,而農業機械化的加快就讓平原能更快的發揮糧食生産力,同時因爲公有制爲綱的理論,蘇聯可以集中力量做事,這就讓蘇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時也讓公有制爲綱和計劃經濟理論更加穩固,而私有制似乎就和公有制完全處于對立的狀態。
而在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是私有的,拿出私有的資本爲公有服務,顯然違背了族權的特點,因爲族權是排他的,所以資本自然願意私有。當資本多到一個極爲富有的程度時候,族權會拿出一部分利益改善社會保障,這就是歐洲資本主義像社會主義的理由。可一旦經濟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首先被打壓的就是社會保障。
在此之後,世界上公有制和私有制水火不容的架勢開始逐漸形成,這也就讓現在許多人都犯了錯誤,那就是簡單的認爲公有制是共産主義,私有制就是資本主義。
但事實是:
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並不是天然對立的,是可以相互促進發展的,這個事實在舊中國就真實的出現了。
如果蘇聯真的去實行公平的計劃經濟,那麽情況還好,但同樣是實行了偏向對主要蘇聯民族有利的計劃經濟,對其他民族和加盟國不利的計劃經濟。
也就是說,蘇聯寄予把強大的能力和控制力把握在主要民族上,即由此壓制旁族,這就又違反了社會主義的初衷。
爲蘇聯滅亡,埋下了伏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13 pm

56.蘇聯援華(錯誤的加盟政策)(長篇)
蘇聯最大的錯誤就是無法實現公族和旁族的平等,因爲追求控制力是族權的核心構成,所以,不平等的公旁組策略同樣體現在對加盟國的態度上。
爲什麽世界上會出現冷戰?
因爲蘇聯和美國事實上都使用的是同樣的策略,因爲策略是相同的,所以才會出現相互僵持的態勢,那麽爲什麽最後蘇聯失敗,美國勝出呢?
道理非常簡單。
那就是蘇聯背離了列甯所渴望的社會主義,這種背離是從斯大林時代就開始的,也就是出現了通常人們說的蘇聯式的修正主義,通常人們講的蘇聯式沙俄主義其實也是如此,蘇聯背棄了自己想要前進的路線。
美國就壓根沒有這方面的負擔,因爲美國就是族權思想,加強自己的控制力就是他的主要手段,而歐洲也是資本主義,也是族權思想,所以歐美達成了同盟。
一個在背棄自己的理想,一個在完成自己的理想。
那麽蘇聯失敗就不難被看明白了。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蘇聯對加盟國的態度非常強硬,處理加盟國的態度非常粗暴,這就使得加盟國出現離心力。
對于波蘭和匈牙利來說,原本他們就都是獨立的國家,被蘇聯強行的並入後,又得不到蘇聯老大哥的關懷,相反在打壓與冷遇中艱難前行,自然産生了離心力。
但顯然,蘇聯犯了一個錯誤。
蘇聯的這種手段和美國的今日的手段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控制力代表一切,而不能有一個對手的出現,這是他們可以稱霸的關鍵。
很明顯,一個國家的興起,爲他們的事業制造了麻煩。
那就是中國。
中國的興起並不是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下興起的,而是在圍追堵截的情況下興起的,我小時候曾經在舊書市場裏買過一本書,那本書是介紹美國的,把美國說的多麽多麽好,多麽多麽強大,但我在看的時候,就想到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既然美國這麽強,爲什麽不能壓制中國呢?
所以,中國的興起是在艱難險阻的情況下完成的,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而蘇聯就低估了中國的力量。中國的強大在于根本之強,蘇美之強在于力量之強,力量之強只能強于一時,而根本之強卻能在逆境中扶搖直上,這才是中國興起的根本,制度的先進恰恰是中國確立興起的關鍵。
蘇聯在二戰後,在共産國際本來沒有什麽對手,但是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蘇聯在共産國際裏出現了一個真正的對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13 pm

57.蘇聯援華(叫不叫老大哥?)(長篇)
那麽爲什麽說蘇聯的方向是錯誤的呢?
因爲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公族壓制旁族的族權思想,只能興于一時,卻難以恒久的壓制其他民族的鵲起。假如蘇聯擁有官權的鑰匙,那麽他就可以平和的對待旁族,可以善待少數民族和弱勢民族,這顯然是有好處的,那就是官權的包容性一旦確立,那麽向心力就會産生。
而蘇聯如果對加盟國的態度和政策上能做到公平的話,那麽同樣會産生向心力,這樣即便中國崛起,蘇聯也根本沒有任何懼怕的理由。
但是,蘇聯沒有這把鑰匙。
所以,很讓人震驚的情況就是,美國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戰爭暫時平息了,世界爲之震動,震動的根本就是中國擊敗了美國,世界上從此出現了新的一極。
這極大的動搖了蘇聯在共産國際中的地位,現在中國也已經不是在窯洞裏,在山上遊擊的可“忽視力量”了。
問題最嚴重的地方不是蘇聯懼怕中國,而是受慣了蘇聯欺負的加盟國和蘇聯的旁族,渴望中國成爲一極,希望中國和蘇聯分庭抗禮。假如這實現了,那麽蘇聯所采取的公族壓制旁族就會發生嚴重的動搖,這種動搖很顯然的對美國有利。
這也是斯大林在人生的最後總是著急上火的根本,因爲他無法擊敗中國,反而讓中國在共産國際裏站到了一個關鍵的地位,斯大林失敗了。
蘇聯的失敗不是在軍事上的失敗,也不是在經濟上的失敗,而是在政治上的失敗,因爲此時的蘇聯寄予的更大希望是打敗美國,但如果此時中國和自己唱反調,在共産國際裏“另立山頭”,那麽蘇聯將會走向被動。
蘇聯和加盟國的關系本來就不好,所以如果此時強行進攻中國,那麽對自己的形象只能是更大折扣,所以蘇聯最惱火的事情就是:
希望中國叫聲“老大哥”。
假如中國叫聲“老大哥”就等于中國不分庭抗禮,這樣蘇聯的勢力反而能加強,因爲擊敗美國的中國都要叫蘇聯“老大哥”。那麽你就可想蘇聯的“勢力”了。
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老大哥也是不能白叫的。
很顯然,在長津湖的時候,蹲在嚴寒裏伏擊美國人的不是蘇聯人,在三所裏圍追堵截的也不是蘇聯人,在上甘嶺裏喝著英雄水的也不是蘇聯人。
所以,戰爭是別人打贏的,憑什麽叫你老大哥?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3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3:14 pm

58.蘇聯援華(憑什麽叫老大哥?)
在新中國剛建國不久的時候,滿處都是蘇聯的風格,也正是中蘇最親密的時刻,但請開動自己的大腦,認真的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大國爲什麽要援助一個大國。
一個國家援助另一個國家,這種事情在曆史上非常常見,這是一種聯盟的形式,但是一個大國去援助另一個大國就不太常見了,你可以很簡單的就想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援助的是一個大國,如果這個大國成了氣候怎麽辦?
所以,蘇聯援助中國是有目的。
蘇聯和中國的接壤面積非常廣泛,尤其是蘇聯對蒙古的執著讓人看明白一個簡單的東西,那就是蘇聯的整個側翼都暴露在中國面前,相反,中國的側翼也都暴露在中國面前,所以如果中蘇交好,可以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聯盟,如果中蘇交惡,那麽就成隨時兵戎相見的危機局面。
可以說,蘇聯援助中國是吃虧的,但是爲什麽蘇聯還援助中國呢?
因爲蘇聯需要讓中國叫聲老大哥,這就是蘇聯最失敗的地方,你可以想象當年蘇聯援助中國的程度,假如蘇聯把這些援助都用于建設東歐,那麽東歐就一定能有不錯的改善,如果把這些援助用于幫扶少數民族,那少數民族也會對蘇聯感恩戴德。
但蘇聯就是不給他們好處,只讓自己得到最好的,結果就是當中國在朝鮮打贏了以後,蘇聯爲了能夠讓中國承認蘇聯的地位,給了中國大批援助。
在那個時代,關于蘇聯的宣傳畫或者標語在中國是十分流行的,幹啥都要有點蘇聯味,現在有人批評中國是向蘇聯妥協了,但其實只要能理解雙方的立場的話,你就明白,毛澤東嘴裏喊著老大哥,內心中有多麽的爽快。而蘇聯又有多麽的憋屈。
可以說,中國最早期的國防,各類工程,工業都有蘇聯的影子,蘇聯的援助讓中國擺脫了缺少資本和技術和國家打成了一鍋粥的困局。
但蘇聯的援助是被迫的,又是極不情願的,那麽說中國這麽做是否有些不義?
請注意,如果蘇聯參與了朝鮮戰爭,那麽中國就絕做不成這個局面,相反,蘇聯很有可能壓制中國。可蘇聯一開始不參與朝鮮戰爭,想要讓美國壓制中國,進而讓蘇聯可以壓制中國,但是中國參與了朝鮮戰爭,打贏了戰爭,蘇聯再參與只能用武器和空中參與,那麽地面戰爭的最大宣傳效果和最實際的戰爭擔當就由中國完成了,蘇聯士兵再想進入朝鮮就難了。
所以,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爲,蘇聯是朝鮮戰爭的最大贏家,因爲他只用武器就讓中國和美國火並了,並且最終阻止了美國。
但很顯然,這種說法是很站不住腳的。蘇聯恰恰是一個輸家,朝鮮戰爭是中國同時擊敗蘇聯和美國的戰爭。
道理很簡單,假如蘇聯是一個贏家,那麽就絕不會援助中國,因爲中國是一個大國,一旦崛起,那麽共産國際中,蘇聯必然被分化話語權,連旁族和弱小的加盟國都要嚴防死守的蘇聯,又怎麽會善良去援助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呢?
蘇聯的援助很簡單,極不情願,又無可奈何,這時候一個政治新星,開始登場,這個人就是: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6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3頁(共15頁) 上一頁  1, 2, 3, 4 ... 9 ... 15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