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2頁(共15頁) 上一頁  1, 2, 3 ... 8 ... 15  下一步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0 am

20.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簡單說說毛岸英)
在這裏我想用比較少的篇幅來簡單的講下關于毛岸英的事情,在某些人眼中,毛澤東讓毛岸英去朝鮮是去“鍍金”,並且因爲毛岸英的犧牲使得毛澤東和彭德懷的關系惡化,最後彭德懷被迫害致死。
那麽該怎麽看帶這次事情呢?
其實這事情說起來很簡單,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雖然向朝鮮出兵是中國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做法,但是當時,誰會認爲中國會贏呢?
且不說國外,就連國內的領導層中也有許多人認爲中國贏不了,而且我想毛澤東心底裏也知道這是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但是毛岸英還是做了“第一個志願軍”,這是爲何?
很簡單,毛澤東想借此來向TG內部來表示自己已經下定決心要進行這場戰爭,那如何表達自己的決心?那就是把自己最親的嫡長子派到前線去。
那麽毛岸英的犧牲影響了毛澤東和彭德懷的關系麽?
我想,就算是有影響,影響也不大,毛澤東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派自己的嫡長子參戰,就應該想到這一點,並且,毛岸英的犧牲,是彭德懷的責任麽?
其實不是,我在上文就提過,人是有惰性的,對在朝鮮不斷遭受空襲的志願軍來說,空襲完全就是家常便飯,就連彭德懷在轟炸前都是被部下給強拉著走的,所以這實際上並不是彭德懷的錯。
而兩人實際上都是爲了國家利益而戰的人,這一點從曆史上就可以看的出來,所以,毛岸英的犧牲其實並不是彭德懷最後和毛澤東關系惡化的原因,但由于國內的政治問題我並不好向大家講述,所以在之後我就不講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自己思考。
毛岸英犧牲在異國他鄉了,戰爭是殘酷的,任何人都有可能犧牲,不管什麽原因,毛岸英都是戰死的,戰死是對于戰士的一種最光榮結局。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0 am

21.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
第二次戰役在整個朝鮮戰爭中它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因爲這是志願軍和美韓聯軍的一次決戰,而不管是誰勝利,都會深刻影響世界之後的走向。
那麽此時麥克阿瑟有把志願軍當回事麽?在外表看,在第一次戰役失利後,麥克阿瑟似乎依舊不把志願軍當回事,還向外界喊著要發起“最後攻勢”,但實際上麥克阿瑟已經很把志願軍當回事了,只是他不能把這種情況表露出來罷了,原因我們上文已經講過不少次了。
那麽麥克阿瑟打算怎麽發起他的“最後攻勢”呢?
我們之後可以看待,麥克阿瑟的戰略是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發起總攻,然後借此徹底包圍志願軍的鉗形攻勢,那麽爲何麥克阿瑟會用這種戰略?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美國一直都認爲志願軍會進行防守,因爲在很多方面志願軍都處于劣勢,所以美國這個一直信仰“物資主義”的國家認爲他們可以像對付日軍那樣對付志願軍,所有美軍高級軍官都會認爲志願軍不可能像德軍那樣會發起反擊——畢竟美軍空軍和陸軍在物資方面都占優勢。
而“物資主義”卻還是給美軍帶來一些問題,這個問題我們放到以後再說。
那麽如果根據麥克阿瑟的設想,志願軍會防守的話,鉗形攻勢是一定會成功的,但是麥克阿瑟忽略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TG和德軍一樣非常喜歡發起閃電戰,也就是說TG將會用進攻的方式來面對美軍的進攻,那麽美軍整個防線最大的漏洞是哪裏?
那就是鉗子的支點——德川。
那麽彭德懷是什麽樣的人?可以說他一直都面對著比他強的敵人,而常于強者交戰的彭德懷是個非常果斷的人,面對這種對志願軍十分不利的局面,彭德懷也明白,防守是一定會輸的,唯有主動進行穿插進攻,在TG所擅長的運動戰中尋找反敗爲勝的機會才是上策。
于是在整個第二次戰役中令美軍驚訝不以的是,志願軍會在沒有制空權和重裝甲的情況下毅然地發起攻勢,而對德川一線的進攻也在這個時候暴露了鉗形攻勢的漏洞。
這時候當東西兩邊的美韓聯軍都認爲自己找到了目標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退路已被切斷了,而這個時候聯軍的缺陷也暴露了,上文我們提了下聯軍的缺陷,那就是美軍雖然實力很強,但是美軍一旦組成聯軍,那麽聯軍內部就會有不同利益,有不同利益的話就會有著隱患,實際上出賣隊友這個事情在朝鮮戰爭中並不少見(作爲炮灰的韓國不必說,英國表示對美軍賣隊友行爲表示十分憤慨)。
再加上美軍某種意義上和日軍一樣只能打順風仗,在發現自己處于不利局面的時候,兩者就陷入頹勢,只不過日軍不要命是進攻把這一點掩蓋了而已。
那麽這時候美軍就開始陷入劣勢,而對雙方來說,在這時候,一場埋伏戰和一場大奔襲即將展開,對雙方來說,更大的麻煩並沒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0 am

22.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長津湖戰役)
講到這個戰役的時候,我想在做的各位要看過《那兔》應該對長津湖有印象,同時也有不少人對這場戰爭有很大的爭議,主要有這麽幾點:
1.如果志願軍能多准備下冬季裝備,那麽志願軍就不會造成那麽多的非戰鬥減員。
2.我們的王牌師圍著敵人的王牌師打,結果把人放跑了,還造成如此多的非戰鬥減員,實在是得不償失。
那麽如何看這一戰役呢?
首先所有人都必須要認識到一點,那就算戰爭絕對是殘酷的,而雙方都是王牌軍,那麽這時候爭議最大的就是我上文提到的這兩點,但是這兩點,我老實講,
在這兩點上吵起來的人多半沒有打過仗。
在這兩點上爭吵的雙方都把戰爭理想化了,誰不想准備好一點?當時參戰的9兵團基本上是南方人,而長津湖所在的地方由于地理原因氣候有時候比東北還要寒冷,那麽自然他們的冬季裝備就成了問題,那麽爲何沒准備好棉衣?
因爲很簡單,這就是戰爭。
戰爭最殘酷的地方就在于此,誰不想多准備?誰不想給那些志願軍戰士們多些棉衣,最好還有點熱食,然後把敵人包圍住,最好全殲,誰不這樣想?
但是戰爭就是這樣,面對稍縱即逝的戰機,指戰員難道得一切准備就緒了才出動麽?如果那樣就必定錯失戰機,那這時候不管怎麽准備,必然會讓自己陷于不利地位。
這實際上是指戰員最大的痛苦,當敵人就在那裏,機會也就在那裏的時候,如果出手,那就有贏的機會,不出手,那就會讓自己陷入不利之地,那你還要出手還是不出手?
那爲何沒成功圍殲?
因爲敵人也是王牌軍,既然是王牌軍那就必定是難打的,這是必然的事情,戰爭不是打遊戲,沒有降低難度的選擇,這些諸多的原因就使得長津湖從一開始就必定是一場苦戰,誰都希望戰爭就像是打遊戲,但是戰爭就是這樣,就是這麽殘酷,就是只給你少的可憐的選擇時間,那麽這時候沒准備好又怎麽樣?只能在這時候出手,這就是戰爭。
長津湖戰役是第二次戰役中的一次十分殘酷的戰役,但是這場戰役完成了毛澤東要贏得第一仗的目標,完成了毛澤東的戰略意圖。
爲何這樣說?因爲這是決戰,雖然這次戰役是慘勝,但最終還是達成了戰略目標,雖然我們損失要比美軍大很多,但是我們從大戰略上已經贏了,並且爲之後的勝利取得了更多的機會。
機會出現的時候,就必然要抓住,但是抓住機會也是要付出代價,自古以來兩強交戰都不是等你准備好了再來開戰,所以作爲一名戰士,就要去頂住壓力,取得勝利,這就是作爲戰士的光榮。
很多人說他們犧牲不值得,但是退一步想,就算給你時間准備,但是別人難道不會准備?美國雖然喜歡挑軟柿子捏,但是對于美國這樣一個大國,以當時的中國來說,怎麽准備?這樣的准備只能是讓自己和敵人的差距更大,所以這時候以弱勝強不是因爲准備,都是因爲會抓住機會,而抓住機會就要付出代價,這就是戰爭。
在長津湖戰場上,美軍吃著熱飯,穿著暖衣,躲在屋子裏帳篷裏,志願軍吃著冰嚼著雪,被埋在雪裏受凍,這就是實際。但准備的多就能打贏戰爭麽?
要說准備的多,那自然是美軍多,但機會就在眼前,志願軍雖然准備的少,但他們看到了機會,抓住了機會,發起了戰爭,打敗了美國人。
所以長津湖戰役是志願軍,尤其是中國的戰士當之無愧的勝利,就算是我們損失很大,但是大戰略上我們贏得了機會,美軍雖然損失小,但是他們卻失去了機會。
一個即將在冷戰中成爲兩強支點的第三極的強國已經誕生,這就是美國最大的失敗。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2 am

23.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38軍113師的奇迹)
那麽講完這場慘烈的戰爭後,我們來看看另外一個人,此時這個人正憋著一肚子氣,想找美軍報仇好向彭老總證明自己的實力,這個人就是之前被彭德懷大罵一頓的梁興初,而這個時候,機會就來了。
此時志願軍已經拿下了德川,但是德川的勝利還只是整場戰役中的一次階段性的小勝利,這時候雖然東西兩線的美軍雖然已經被斷了聯系,但是西線美軍還需要有人去包圍,于是彭德懷將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了梁興初。
這時候不僅僅是梁興初一個人憋著一口氣,可以說整個38軍都憋著一口氣,所有人都想複仇,所以整個38軍都很積極,其中奔襲三所裏就是113師的主要任務,不過這個時候進攻三所裏有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三所裏距離113師所在駐地有很遠的距離,如果要在14個小時內跑70多公裏,這等于是每小時跑5公裏,還是連續不斷的跑,可以說用兩條腿跑是非常困難的,並且敵人也知道這個距離。
但是113師卻真的跑過去了,其實這也很簡單,如果想複仇,那就要靠自己去完成,如果想要奇迹,那就要靠自己去創造。于是113師就神兵天降一般,迅速擊敗了駐紮于此的聯軍,要知道如果這時候稍晚一點,那對方要不就增援三所裏,要不就撤退了。
但是這還只是解決了第一個難題,還有一個問題更加困難,那就是此時占據了三所裏的113師需要面對從北面正在撤退的美軍和南面要進行增援的美軍,加上當時的113師是孤軍深入,並且還跑了14個小時,所以對于113師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
那麽這個時候三所裏就成爲了戰局的關鍵,如果113師守住了,那勝利的天平就會偏向志願軍,如果沒守住,就算是跑過去,也是給美軍送人頭,所以我們之後可以看到,和長津湖不同,三所裏可以說一開始就打的十分激烈,以至于雙方打到了反複拉鋸的程度。
戰爭的一個特點就是雙方都在爭一口氣,雙方發動進攻的能力都是有的,而一旦進入攻堅戰,那麽對雙方都考驗,誰能守住最後一口氣,那麽誰就能取得勝利。
對美軍來說他們肯定是占優的,因爲113師孤軍深入,沒有補給,如此深入虎穴,無異于用手將兩個齒輪給強行停下,但是就算是如此美軍也依舊無法拿下三所裏,最終113師愣是用手將這兩個齒輪給強行停下了,爲後續部隊提供了有利的機會。
我之所以說機會,就是想說明白一個事情,機會存在于任何時刻,存在于任何事件中,不要抱怨老天不給機會,因爲你沒有發現機會,你發現了機會沒有抓住機會。
對113師來說,做到了兩個不可能,一個是14個小時奔襲70公裏突襲三所裏,一個是用孤軍守住了三所裏,打退了聯軍的進攻。
機會就在那裏,要做的就是,你跑過去,守住陣地,但能不能做到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如果做到了,那麽機會就有了,一旦這裏創造了,後面就可以創造更多的機會。
所以,看到機會,抓住機會的軍隊,就能取得勝利,梁興初看到了機會,抓住了機會,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打鐵的出身,他的肉手比鐵還硬,不是你想吃就吃得下,想砸就能砸的爛的。
麥克阿瑟終于要面對自己的失敗了。而此刻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心情則更加糟糕。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2 am

24.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斯大林的挫敗)
如果說,第一次戰役的勝利使讓斯大林吃驚並且擔心自己的戰略目標是否能實現的話,那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對斯大林的幻想潑了盆冰水,讓他感到巨大的挫敗感。
斯大林的戰略目標是什麽?在上文我說過很多次,他一直都希望中國能失敗,這樣的話,中國就會不得不依附蘇聯,但是這個戰略目標在第一次戰役時已經動搖,到第二次戰役時這個戰略目標就完全宣告破産。
那蘇聯能出兵麽?
這句話問的話要看時間,如果是朝鮮向蘇聯求援的話那麽蘇聯還有出兵機會,但蘇聯沒出兵,就連說好的空中支援也沒給。
如果是中國發起的得第一次戰役前後也依舊有機會出兵,因爲第一次戰役只是志願軍和聯軍的遭遇戰,並沒有根本打擊聯軍,可是蘇聯還是沒出兵。
到了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想出兵?對不起,這時候已經沒機會了,前線形勢一片大好,TG在這時候還有什麽理由放蘇軍經過東北支援朝鮮呢?
可以說從這點看麥克阿瑟和李承晚都沒他那麽有感到挫敗感,麥克阿瑟是因爲一直要顧慮TG背後的蘇聯插手這場戰爭,所以一直想快速結束戰爭,因此對失敗他早有心理准備,而李承晚本身就是扶持複國路線的,而且在最初的時候韓國也差點被滅,而這時候還能收複失地,李承晚已經很高興了,而作爲個小國,他只能隨波逐流,根本沒辦法改變局勢或者左右局勢,所以對之後的失敗他也是有心理准備的,而斯大林則是直接吃了中國打來的一記悶棍,而且也沒辦法反擊。
那麽,這個時候蘇聯不得不考慮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了:
志願軍要再贏了怎麽辦?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3 am

25.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的意義)
第二次戰役所造成的影響就要比第一次戰役還要深遠的多了,首先第二次戰役是志願軍和聯軍的決戰,而這次決戰中志願軍獲勝了,那麽也就完成了毛澤東“打贏第一仗”的戰略意圖。
這場戰役的勝利,恐怕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認爲中國會勝利,按正常的思路來說,中國出兵的話中國必敗,但第一次戰役卻勝利了,到第二次戰役的時候按正常思路來說,這次決戰中國必敗,但結果中國卻贏了。
那麽這個時候是個領導人都不會把這種正常的思維套在TG上了,而此時TG在前線的節節勝利,這對蘇聯來說就非常難辦了,因爲如果TG再勝利而蘇聯還什麽事兒都沒做的話,那聯軍要真被趕下海的話,蘇聯必將面對一個強大的中國,這個強大哪怕只是一時,蘇聯也無法接受——中國要強了那共産國際中蘇聯還是一言堂麽?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而如果這樣的話那麽共産國際內部必然要分庭抗禮,這樣就會造成共産國際的瓦解,這就對斯大林來說是更大的挫敗,這個可能性一開始是不存在的,但是在TG獲得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勝利之後,一切都變得有可能,那麽蘇聯這時候還要袖手旁觀麽?
顯然是不能的,于是蘇聯就決定換一種彌補的辦法,那就是給志願軍提供大量成建制的蘇械武器,幫助志願軍現代化。
那麽我們之後可以看到最初入朝作戰的志願軍武器混亂而簡陋,而第二次戰役之後,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就有了大量的蘇械裝備,並且也有了“米格走廊”,這使得之後志願軍在武器方面的優勢就彌補了不少。
那爲何這時候蘇聯還沒出兵?
因爲這時候蘇聯已經失去了時機,蘇軍如果要支援朝鮮的話,那麽必然要經過東北,這樣的話蘇聯可借此壓制中國,但一二次戰役勝利之後,在前線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TG還需要給蘇聯軍事通行權以便接受蘇軍的“好意”麽?
所以,這個時候中國就開始把握了整場戰爭的主動權,而原本占據主動權的蘇聯卻變得被動,那麽毛澤東不怕戰爭擴大到世界大戰麽?
毛澤東並不害怕這一點。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4 am

26.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第三方的後手(長篇))
如果說蘇聯想派軍隊支援朝鮮的話那麽蘇聯必須要有兩個國家的同意,一個是朝鮮,一個是中國。
朝鮮不必說,中國是自始自終不願意的,古人雲: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蘇聯要借此賴在東北不走的話那麽中國的主權必然喪失,尤其是前線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中國更不願意蘇聯來“支援”志願軍了。
那麽這時候美國的態度就很關鍵了。
美國雖然很喜歡挑軟柿子捏,但不管怎麽說美國也是個大國,既然是大國就沒那麽容易就被擊敗,那麽朝鮮的失敗美國要忍氣吞聲還是要擴大戰爭呢?如果要因爲一次戰爭的失敗就走人,那麽美國還要做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麽?
所以戰爭還得進行下去。
但是關鍵就是如何繼續了,畢竟再怎麽樣,一次和二次戰役都是局部戰爭的勝利,如果美國要爲此進行戰爭動員的話,那前面的勝利都只能是戰爭中的一環而已。
對此,毛澤東早就留有後手,應該說他在朝鮮戰爭中的戰略絲毫不負他戰略家之名,爲何這麽說?因爲他早就做好最壞打算的同時又能通過“調”讓局勢變得對自己有利起來,爲何毛澤東要打贏第一仗?因爲打贏第一仗的話一切局勢都會有利于中國。
對美國來說,如果要擴大戰爭,那麽蘇聯必然不會坐視不理,因爲蘇聯已經陷入被動,但擴大戰爭的話蘇聯的機會就又來了。
這是看待戰爭的關鍵,機會總是在失去與得到之間徘徊,誰可以抓住機會,誰就可以贏得優勢。
對蘇聯來說,在朝鮮這個點,蘇聯的勝利是主要的也是次要的,而這個時候蘇聯已經陷入了被動,因爲此時中國已經贏得了話語權,但如果要打世界大戰的話,那麽蘇聯又會占據優勢。
不管怎麽說,蘇聯也是一個地跨歐亞大陸的大國,但是蘇聯並不希望大戰爆發,一方面美蘇爭鬥的話勝負難料,另一方面蘇聯想用朝鮮的失敗壓制中國。
但蘇聯又不害怕大戰爆發,因爲以當時中國的能力,單獨去在全面戰爭中打敗一個超級大國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毛澤東說輸了就“上山打遊擊”的所在。
但蘇聯這時候就不能坐視不管了,要知道,如果美國在全面戰爭中擊敗了中國,並使得中國就此倒向了美國或者控制了中國的話。
那麽這將是整個共産國際的挫敗,更是蘇聯的挫敗,因爲中國和蘇聯接壤的地方實在是太長了,如果美國控制中國那麽蘇聯的遠東地區防線就暴露在中國面前,所以蘇聯一直都極力的想讓中國依附它。
所以,這時候美國的態度至關重要,而在美國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擴大戰爭,一個是不擴大戰爭。
對毛澤東來說,取得了在朝鮮的先機,那麽戰爭沒有擴大,對自己十分有利,如果戰爭擴大了,那麽蘇聯也不會坐視不理,這兩者都有一個前提就是蘇聯的實力是確實存在的,這讓美國很難做。毛澤東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敢于決定在兩個大國中遊走,並把他們都打敗。
那麽爲何美國會很難做?因爲如果要全面開戰的話那麽美國恐怕要做好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准備了,畢竟如果全面開戰,那麽中蘇必然達成聯盟,那麽美國將要面對一個無論是人口還是土地或者資源都占了大半個地球的聯盟,這就意味著這個聯盟非常難以被打敗。
要知道讓美國在陸戰中吃虧的德國打下蘇聯那都是困難重重,那麽更不要說面對這個陸權實力非常強的聯盟了,如果那樣,那戰爭必然是消耗戰,那消耗就會變成一個無底洞,這是美國無法承受的。
而一直被看做笑柄的中國軍人,居然擊敗了美軍的王牌,這一點是美國的心病,如果戰爭真的擴大起來,那麽美國將陷入不利,因爲蘇聯和中國的聯盟就像個黑洞,到底要投入多少才能填滿,美國人必須考慮。
中國和蘇聯的聯盟和日本與德國的聯盟是本質性的區別,美國能贏麽?
美國失去了擴大化的信心。
于是對美國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戰爭縮小在朝鮮,然後利用自己的優勢與中國進行消耗,這對美國來說很具有可操作性,因爲中蘇聯盟的話那麽要打的消耗戰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無底洞一樣,就算是贏了,美國勢必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但縮小在朝鮮就不一樣了,雖然美國輸了第一仗,但美國可以不斷的將兵力和物資輸送到朝鮮,並借以“物資主義”去擊敗敵人。
但這麽做卻正好陷入了毛澤東的戰略當中,因爲毛澤東就是想讓中國和美國打消耗戰,所以對中國來說就有兩個結局。
一個是挺住了,一個是沒挺住。
但是在這之間,打贏第一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沒贏第一仗,那麽蘇聯必然放棄中國,回到蘇聯自己的意圖上,而贏了第一仗的話就迫使蘇聯不得不加入戰局,這麽一來就算是沒挺住自己,但蘇聯加入進來的話那麽戰爭不可能會結束,而蘇聯加入和蘇聯看著中國自己打是兩種不同的局勢,而一旦加入了就必然繼續,這是大國作戰的特點。
那麽如果戰爭走向另一個結局,也就是挺住了的話,那麽整場戰爭的局勢就將會有利于中國發展,而毛澤東不斷“調”節著美蘇之間的平衡,並不斷的“調”換自己的立場而獲得勝利。
而改變最大的就是蘇聯,因爲蘇聯在此時已經陷入了被動,那麽中國要求空中支援和武器裝備的時候就有了底氣,那麽這時候就不是蘇聯爲了自己打了,而相反給中國提供便利。
而如果贏了,那麽是要和“老大哥”互相扔搬磚還是要和“老大哥”一起喝伏特加並做“同志加戰友”的話,就完全要看蘇聯的“態度”了。 那麽這時候擁有主動權的就是中國了,而如果中國沒有勝利,那蘇聯也會卷入,結論就是只要勝了第一陣,輸贏就都有了底氣。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4 am

27.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第三次戰役)
說到第三次戰役那麽我們後人來看這次的戰果很大,其中標志性的一個事件就是志願軍拿下了漢城,但是實際上這確實一次意義很小的一次戰役。
那麽爲何這麽說?因爲美軍在第二次戰役失敗後總體已經是一種潰敗是趨勢,他們需要撤退以便站穩腳跟,而韓國軍隊沒有美軍的支持的話那就像是一張濕透的紙一樣脆弱,所以自然,志願軍拿下了漢城。
這時候,美國想要停戰,但是中國不同意,這是爲何?
因爲美國是個大國,雖然輸了第一仗,但是美國如果站穩腳跟的話那麽完全有能力反擊,所以如果這時候停戰的話局勢必然不利于志願軍。
那麽該怎麽面對美國即將發起的大規模反攻呢?很簡單,那就是盡可能的擴大戰果,以便應對美軍即將發起的猛烈進攻,這就是第三次戰役的意義。
不過雖然第三次戰役的實際意義很小,但是表面意義就很大了,其中就是志願軍拿下了漢城,美軍的實力在表面受到了質疑,而志願軍也因爲不斷取得的勝利被世界(包括美軍很多士兵在內)給神化爲“不可戰勝”,但對于志願軍的神勇,也讓各國開始忌憚起來,並且越是在前線取得越大的勝利,那麽之後美軍的反擊越是會必然到來。
如果這時候美國要停戰的話那麽美國就不得不面對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共産主義浪潮的興起,這對歐美就非常不利了,當然這個原因很簡單:這世界一直都是窮人多,富人少,要共産主義浪潮興起,那麽整個大局勢都對歐美這些資本主義國家不利了。
因爲歐洲擁有大量的殖民地,複國思想都在蠢蠢欲動,反殖民戰爭的序幕就會提前上演,美國內部也有共産主義勢力,所以,美國是一定要繼續戰爭的。
就實際意義來看,第三次戰役是追擊戰,但就宣傳上的意義上來看,那確實是讓世人矚目了。
另外有那麽一些人認爲:中國所發起的朝鮮戰爭,讓周邊小國感到了中國的威脅,這使得周邊小國開始圍在美國身邊。
這種觀點毫無疑問是可笑的,首先中國本身就是個大國,並且很久之前東南亞和東亞地區就是受到中國文化熏陶的。
所以,一個大國怎麽可能不走向崛起呢?
因爲自己崛起了,就擔心害怕周圍小國的忌憚,那麽難道說周邊小國是天然的和中國是對立面的麽?這種說法明顯是荒誕可笑的。
國家與國家的交往自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沒有任何國家是天然向著某個國家的,只會是隨著國家的興衰不斷變化的。
而且,只有實力強大的國家,才會有一個安全的環境,一個卑微,弱小的國家,又怎麽可能讓別的國家真的和自己友好呢?
那種用錢和卑微換來的友好是最不穩定的。
在這個曆程上日本才是真正的反面教材。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5 am

28.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消耗戰的開始)
從整場朝鮮戰爭來看,美國在前期一直都在失敗,失敗的原因一方面有輕敵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戰略上的錯誤,但是美國在站穩腳跟後很快就發起了反擊,這就讓志願軍在三次戰役後就陷入了不利的局面,原因有這麽幾點:
1,補給問題,可以說補給問題一直都困擾著志願軍,雖然美軍在陸地上不斷的失敗,但是由于美軍依然取得制空權,所以志願軍的補給問題一直都無法順暢的運到前線,而隨著志願軍的戰線越來越向南推進,補給線也越來越難以維持大軍的行動,這就讓志願軍不得不停下進行修整。
2,聯軍力量的收緊,雖然美軍不斷的失敗,但是朝鮮半島本身就很小,這就讓聯軍的力量慢慢聚集在一起,而前面之所以失敗,最初是因爲美軍已經打的不講節奏了,之後是因爲還沒適應志願軍的進攻手段,但志願軍的這種優勢會隨著聯軍不斷的聚集而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兩點的原因就讓志願軍開始從攻勢變爲守勢,而這種變化就給了美軍反攻的機會,于是在第三次戰役之後雙方的交戰就陷入了一個消耗戰的狀態。
消耗戰的特點就是雙方都是互有勝負,但誰都不能完全的擊敗對手,在一個總的態勢無法改變情況下,戰爭不斷的發生。
那麽這個局面是否是各方想要看到的呢?
就戰爭本身來說,大多數人並不想打消耗戰,但是對于當時的志願軍來說,補給已經越來越難以運送上來,美軍的轟炸造成志願軍補給不暢的問題,這一點是志願軍沒法改變的。
在這個前提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志願軍很難再發起大規模的向南作戰,尤其是通常人們認爲的徹底把美軍趕下海去,並且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半島的地形也開始對志願軍不利起來。
朝鮮半島在北部以山區居多,這就讓志願軍可以利用地形優勢來弱化美軍的裝甲力量以便取得優勢,但如果到了較爲平坦的南方,那麽志願軍就不得不在平原上面對美軍的裝甲部隊——這就像是古代用步兵在平原對抗敵人強大的騎兵那樣。
而對于聯軍來說,此時參展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在當時,美軍就這樣被打的灰頭土臉的樣子是美國從來沒面對過的事情,而最初美國想要韓國統一半島,但在中國出兵之後,美國就變得猶豫起來,表面上美國是因爲太丟臉所以繼續作戰,但實際上美國更擔心的是共産主義的興起,所以美國爲此必須繼續打下去。
對志願軍來說,如果可以取得勝利,那麽毛澤東所期望的同時打敗美國和蘇聯的戰略意圖就可以達成。
雙方對于打下去的意願都是存在的,那麽事情就發生了轉變,因爲志願軍無法繼續向南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轉而是保護既有成果上,而美國是很樂意繼續向北發展的,那麽雙方就繼續發起相互的攻伐,而第四次戰役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代表。
戰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但戰果相反變得卻越來越小,這就是消耗戰的節奏,那麽誰能夠挺過去,誰就能取得勝利。
可有一個人不能繼續了,那就是驕橫的麥克阿瑟。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5 am

29.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將星隕落(上))
那麽如何看待麥克阿瑟呢?
從第一次戰役到第三次戰役的表現來看,麥克阿瑟在前期無疑是飛揚跋扈的,而第一次戰役失敗後他又嚷嚷著要發起“最後攻勢”,但結果再度失敗,最後灰溜溜地離開朝鮮戰場。
應該說仁川登陸是他最爲出色的一步棋,仁川登陸無論成功與否北朝鮮都必定失敗,原因前文已經說明了。
那麽麥克阿瑟在第一次戰役前難道沒有發現志願軍已經入朝作戰了麽?
我想麥克阿瑟肯定發現了志願軍已經入朝,畢竟整場戰爭中美軍都牢牢取得制空權,所以美軍的偵察機不可能無法發現志願軍入朝的行動。
而對于一個優秀的指戰員來說,麥克阿瑟不可能對已經陷入潰敗的北朝鮮的北方忽然出現新的增援而無動于衷,所以麥克阿瑟肯定是知道了志願軍已經參與了進來,那麽爲何麥克阿瑟沒停下來呢?
這就要說到美軍一個非常主要的戰略思想,那就是我之前提起過很對次的“物資主義”,可以說從整個二戰來看美軍從來不會吝惜彈藥和裝備的使用,而面對敵人,美軍就會用其龐大的戰爭機器將敵人壓垮,並給予士兵安全感,美國對日本是這樣,對德國也同樣如此。
那麽麥克阿瑟既然是美軍中一名優秀的指揮官,那麽就一定也是信仰物資主義的指揮官,而雖然麥克阿瑟不大清楚志願軍的具體情況,但是對國共戰爭中TG的情況肯定是有大致了解是。
那麽從這個基礎上,麥克阿瑟認爲美軍已經取得了空中優勢以及地面優勢,而志願軍不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制空權都是劣勢,加上顧忌蘇聯的幹涉,所以麥克阿瑟才沒有停下來,但就是因爲這樣,這才造就美軍的失敗。
而實際上我認爲美軍的物資主義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認爲物資至上(這一點怕是國內也有很多人都信奉這一點)。
誠然,美軍對彈藥和裝備毫不吝惜的使用可以讓美軍發揮很大的火力以及裝備優勢,但是有時候最大的優勢反而還是自己最大的劣勢。
那麽爲何這麽說?
因爲武器裝備不斷的發展,實際上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減小自己的傷亡(一個例子就是加特林機槍),但是戰爭一直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在戰爭中有武器裝備的優勢雖然存在,但這樣卻不代表自己就完全占據優勢。
因爲戰爭的一個特點就是弱和強可以相互轉換的。
舉個例子說,你周圍有很多毒蠍子,而你手上有帶著火焰噴射器,雖然你可以很快燒死很多蠍子,但是如果蠍子不斷地,成群結隊地衝過來的話,你會恐懼麽?
物資主義也是如此,雖然美軍可以毫不吝惜地用大量彈藥和裝備保證士兵的安全的確是個優勢,但是這樣卻讓美軍士兵的心中有一個無形的網,這個網就是火力網。
一旦當美軍士兵習慣了這種網以後,便認爲人是無法突破的,因爲死是現實的,這個觀點的確沒錯,但是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
如果是一群不怕死甚至找死的人衝過來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6 am

30.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將星隕落(中))
也許你會說我是胡說八道,人怎麽可能不怕死呢?
是,死亡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但是不想死和不怕死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但是在全球還有個文化可以突破這一限制,那就是軍人文化。
翻看曆史就會發現,只要有文明的興起,那麽必然就會有軍人文化,畢竟任何文明都會有軍人的存在,但是軍人文化會孕育出一個非常可怕的戰士。
那便是狂戰士。
什麽是狂戰士?狂戰士並不是說有多好的裝備,或者是訓練多麽有優勢,或者是沒掌握很多技能的人,他們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死亡毫不畏懼,甚至在戰爭到來時會異常興奮,那麽如何看狂戰士呢?
狂戰士出現是有理由的,狂戰士必然崇拜某一種信仰,當崇拜某一種信仰的時候,狂戰士就可以出現,也就是說狂戰士們是爲信仰而戰的,請注意,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而是他所信仰的東西或者人。
人的潛能實際上是很大的,比如一個母親爲了救出自己的孩子,會突然搬起自己此前根本搬不起來的重物,而人又會限制自己的潛能,畢竟這是人的機體對自己的保護,所以人在平時就會抑制自己的潛能,但如果戰爭即將到來的時候,人就會選擇釋放自己的潛能。
尤其是當人對某一信仰産生崇拜的時候,就會借此釋放出這種力量,而放出這種力量的人就是狂戰士,我認爲狂戰士在爆發的時候,很顯然的違背了自己的常識,比如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人爲什麽會感到痛?
因爲痛是一種警告,在告訴你,你處于危險的境地,你需要馬上離開。但狂戰士當進入那一刻的狀態時,就不再懼怕了,甚至渴望,我認爲那一刻人打開了所有對自我的限制,一切潛能都被釋放了,我甚至認爲那是一種欲望,距離死亡越近,情勢越是不利,人就會是毫無顧忌的釋放。而信仰是人對于自己我的一種鼓勵,甚至可以說,信仰是一個人打開自己限制的鑰匙,所以沒有這種信仰的人會懼怕死,但狂戰士不會懼怕,甚至渴望。
請記住,狂戰士不是有資格的人才能當,而是任何人都可以當,只是他到底爲了什麽而戰,當這種特殊的信仰一旦建立的時候,這個人就可以變成狂戰士,他們的戰鬥力就會突然呈現上升。
任何戰術,任何戰略,任何武器,任何訓練都是爲了一個目的,那就是減少死亡,但是對于狂戰士來說,他們並不懼怕死亡,甚至瘋狂的時刻,他們渴望死亡,越是瀕臨死亡,人對于自我的限制就越少,那個時候,雙方的形勢就會發生轉變。
想要以弱勝強總的來看需要三個條件:
一,突然性 二,狂戰士 三,正確的戰略。
具體說來,戰略必須是正確的,而且以弱勝強往往都是帶有突然性的,比如偷襲,或者突襲,一下子打亂了對方的陣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能夠完成戰略的戰士,而這些戰士中狂戰士占據越多的比例,那麽就越有可能成功。
所以,志願軍裏帶有大量的狂戰士,正是靠著這些戰士,完成了戰略,才能創造以弱勝強。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6 am

31.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將星隕落(下))
那麽這麽看的話美軍的物資主義是個優勢,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物資主義實際上又是美軍面對強敵時的劣勢,因爲很簡單,美國的物資主義實際上在無形之間形成了一個自己的一套“理”。
這個“理”給士兵帶來了安全感,帶來安全感是一件好事,但同時未必不是壞事,原因很簡單,美軍一直都在和比自己弱的國家作戰(獨立戰爭還是反英勢力和英國的戰爭),這時候物資主義的優勢可以體現出來,但是,難道美國一直都不會遇到強敵麽?
這是美國最大的硬傷,實際上美國並沒有那麽強大,他們自始自終都沒和比自己厲害甚至是和自己差不多厲害的國家打過,而美國如果適應了這個“理”的話,他們必然就會遇到強敵,然後失敗。
這在曆史上並不罕見,如果翻開曆史,你會發現,很多燦爛的先進文明都在和落後文明交戰的過程中失敗了,甚至很多燦爛的文明就此隕落,其實物資主義並不是第一次出現,而是早就存在。所以物資主義就像一堵城牆,士兵站在城牆上向下射擊。城牆能保證士兵的安全是因爲底下的人上不來,與弱國交戰的時候,自然是這樣。
但與強國交戰的時候就會出大問題。因爲一旦他們爬上來了,那麽已經習慣了“安全”的士兵就會發現一群狂戰士衝到了他們身邊,那時候他們就可能會失敗。
而麥克阿瑟就輸在了這上面。
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和美軍進行的決戰中,無論是長津湖的九兵團還是三所裏的三十八軍,志願軍的力量都超過了美軍的想象,也突破了美軍的“理”,並創造出了“理外之理”,在美軍看來,他們有著武器裝備優勢以及制空權,並且還有優秀的後勤,因此美軍認爲他們作戰實力很強,完全可以打敗志願軍。
如果從“理”看,志願軍面對美軍一定會被擊敗,畢竟當時的志願軍沒有好裝備,沒有制空權,沒有補給,是一支很容易打垮的部隊,但是狂戰士卻突破了“理”,這個限制實際上是自己的限制,那爲何要限制?
因爲人都想活著,活著是人的天性,同時也是給自己潛能的枷鎖,爲了可以活下去,人會限制自己的許多潛能。
但是一旦突破這個限制,那麽人就會變得非常強大,也就突破了“理”並創造了“理外之理”,這就不一樣了,長津湖戰役的結果就發生了轉變,而38軍也是同樣如此,美軍認爲113師沒有能力突襲三所裏,所以沒有什麽戒備,這是38軍113師可以勝利到達的關鍵,到了以後美軍認爲113師不能守住,但113師守住了。
造成這一切結果的理由就是狂戰士們,突破了美國人的“理”。
那麽爲什麽中國志願軍擁有這麽多狂戰士呢?
我認爲,一個藏在中國人內心中的渴望,發酵了,這種渴望就是“中國人想要站起來”,不想再屈辱的活著了,不想再被欺負了,這種渴望達成了志願軍的“信仰”。
麥克阿瑟並不是敗在狂妄自大上,而是敗在了他認爲的“理”是一切的根本,他一切的戰略和戰術都建立在“理”上,而志願軍突破了“理”,創造了“理外之理”。所以強與弱發生了轉換,麥克阿瑟失敗了。
李奇微接替了他。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7 am

32.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談談李奇微)
在李奇微來到朝鮮之後,他扭轉了美軍之前一路潰退的形勢,並最終成功的打回到38線,因此他被認爲是志願軍最大的對手。
如果說看他的戰果的話,他的確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但是如果放到大局勢中,麥克阿瑟反而要比他更加優秀。
爲什麽這麽說呢?
麥克阿瑟失敗的原因我在上文已經闡明,但是麥克阿瑟心中一直都有一個理念:
那就是贏。
反觀李奇微,他來朝鮮的主要目的實際上是要扭轉美軍的頹勢,當時的聯軍已經幾乎崩潰,所有人都想跑,甚至還要李奇微親自去阻止他們繼續跑的地步。(此處可以看出美軍只能打打順風仗)
李奇微很快就發現了志願軍的弱點,那就是缺少補給,當然實際上這個弱點很容易發現,因爲控制著制空權的美軍一直都在對志願軍的補給線狂轟濫炸,所以缺少補給這一點很容易看得出來,這就讓志願軍只能打一段時間的仗,到了極限就必須要停下,這實際上是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了,還需要李奇微發現麽?
那麽問題來了,麥克阿瑟沒有發現這一點麽?
我想他肯定發現了這一點,但是麥克阿瑟和李奇微對這場戰爭的理念並不一樣,前者是想贏,所以發起攻勢,後者是要扭轉頹勢,所以選擇了穩紮穩打,甚至逐漸倒退的戰術。
但問題是,你變了招,別人難道不會變麽?
這就是李奇微的最大問題,對于李奇微來說,他想要的並不是像過去麥克阿瑟那樣的全面進攻,而是想要的是他所創造的“磁性戰術”,也就是不斷的粘著志願軍,利用不斷的交戰來消耗對手,把自己武器上的優勢發揮出來,然後逐漸把山川,關隘都占領,采用堡壘式的戰法,一點點的向前壓。
這種戰術使得他得到了志願軍的最大敵人這個稱號,但我認爲,李奇微的這種戰術是失敗的,爲什麽是失敗的?
因爲毛澤東就是希望美軍這麽做。
如果大家還記得前文的內容就應該知道,毛澤東看待這場戰爭,他認爲贏的話,那麽中蘇就必然交惡,而同時在日本的美軍也可以借此發起反攻,這就讓中國陷入十分不利的局面,所以毛澤東並不想贏。
但是毛澤東更不想輸,如果輸了,那麽美軍到了鴨綠江邊,蘇聯完全可以借此在中國駐兵,並且壓迫中國讓中國被迫依附蘇聯,這對于毛澤東來說是決不允許的,所以毛澤東並不想輸。
而陷入僵局的話對中國來說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首先陷入僵局的話,既可以讓美軍止步不前,又可以宣告中國的勝利,而陷入僵局的話中國就取得了對蘇關系的主動權,是互扔搬磚還是一起喝伏特加那就看中國的選擇了,所以毛澤東希望戰爭進入消耗戰。
如果你從這個出發點上看李奇微,你就會發現,李奇微的最大目的不是戰勝中國,而是要扭轉頹勢,而麥克阿瑟的目的在于戰勝中國,兩人在戰略上的不同造成了最後的結果,而這個結果顯然是對美國不利的。
如果美國能贏得朝鮮戰爭的勝利那自然是有好處的,首先韓國統一朝鮮的話那麽可以有效的遏制中國,其次美國還可以借此遏制其他地區的共産主義的興起,這對于美國來說是有好處的。
不過如果美國戰敗的話那麽對美國真的就不利麽?如果美國放棄了韓國,讓朝鮮統一的話那麽志願軍的關鍵作用必然顯現了出來,那麽中蘇必然交惡,共産國際也會因此遭到瓦解,這對美國來說好處其實更大。
而美國陷入僵局,反而是最不利美國的,而李奇微的戰術就使得這種局面出現,美國面對的是中國和蘇聯,倆個國家都是大國,大國在戰爭潛力上都是非常有資質的,這與日本和德國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麥克阿瑟要麽是勝,要麽是敗,這對美國是有利的,而李奇微把局勢弄成不勝不敗,恰恰是對中國最有利的。
所以我認爲李奇微,在戰術上,在名譽上取得了勝利,但在整個大戰略上,恰恰把美國拉進了最不利的局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7 am

33.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第四次戰役與第五次戰役)
在說正題前大家可能會問,爲何前三次我都單獨講了講,但是第四次戰役和第五次戰役要放一起?
因爲很簡單,上文就已經講過這兩次戰役實際上都是中美的消耗戰,所以這裏我們就放在一起講。
那麽回到正題,在第四次戰役和第五次戰役時李奇微成功的穩住了戰線,而原因很簡單,李奇微看透了兩件事:第一,志願軍缺乏補給,無法太過于深入,第二,李奇微選擇了穩紮穩打的策略,這就讓朝鮮戰爭的節奏從麥克阿瑟時的大規模進攻轉爲了緩慢的推進戰線。
那麽這裏我們要講講中國和德國的戰法,實際上從某些意義上說,中國和德國都是喜歡用閃電戰的國家,不過不同的是德國屬于大穿插的節奏,而中國屬于小穿插的節奏,那麽如何理解這兩種不同的節奏呢?
先來說德國,德國的閃電戰比較主動,對于德國來說,由裝甲部隊和炮兵以及空軍支援火力組成的攻擊型閃電戰是德國最爲擅長的,發起主動進攻並撕碎敵方戰線,並進行鉗形攻勢的合圍,不斷重複突破,而在合圍的過程中就會讓敵方戰線瓦解。
之後說中國,中國相比德國較爲被動,更喜歡敵方主動發起進攻,然後在敵方的兵力分散時切斷敵方的後路,或者制造一個包圍圈吸引敵人鑽進來,簡單來說,要不抄人後路,要不制造包圍圈讓敵人鑽進去。
這兩種閃電戰實際上並不能說誰高誰低,應該說各有各的優勢,而如果看看TG的戰史的話那就會發現TG很喜歡敵人來主動進攻,也喜歡打亂戰,而且是越亂越好,因爲越是混亂那就越容易發現機會,但到了朝鮮,志願軍就不得不面對缺少補給這一事實,所以志願軍不得不在一個區域內發起戰爭,而李奇微的“磁性戰術”就這樣不斷黏著志願軍。
這就使得第四次戰役和第五次戰役中,雙方的結果都一樣,那就是都付出了代價,也都有一定的斬獲,但是雙方焦灼的狀態依舊沒變。
在此時雙方都在想辦法打破局面,並且戰爭也有一點變化,那就是從麥克阿瑟時代雙方爭奪的目標主要是重要的公路和城市或隘口上,到李奇微時代時,雙方對于山川的爭奪加劇了。
雖然朝鮮的城市非常少,但對于山川的防守使得朝鮮戰爭轉向了攻堅戰,一座座山變成了要塞,李奇微雖然改變了戰術,可志願軍方面也有改變。
要塞和山川可以給志願軍提供一個好處,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方的裝甲優勢,利用自然優勢來進行防禦,而美軍想要拿下任何山川都變得困難重重,對于物資主義的依靠越來越重,而志願軍也開始對山川進行改造,之所以雙方都開始重視山川,是因爲朝鮮整體的地形決定的,朝鮮多山川,給這種圍繞山川進行作戰提供了可能。
但防禦山川時也有失誤,志願軍的180師擔任孤軍墊後任務,在沒有確保退路的狀況下,180師選擇了上山防守,結局是美軍切斷了180師的退路,最後180師無奈投降,那麽該怎麽看待這件事呢?
我覺得這就是戰爭,在如此多的參戰部隊在交戰的時候,誰都可能有失誤,即便是再優秀的軍隊,一旦陷入孤立的狀態,再多的狂戰士也無用,因爲想要戰爭勝利,並不是只靠戰士就能取勝的,而是需要一個更爲正確的戰略。在這一點上,180師付出了代價。
雙方在消耗戰中都並沒有得到什麽樣的結果,所以開始了第一次談判。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7:18 am

34.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第一次談判)
雙方的消耗戰一直在繼續,但最終,雙方在非常殘酷的戰鬥中逐漸疲勞了,這就讓雙方開始了第一次的談判。
對中國來說,這時候停戰好處是十分明顯的,這時候停戰可以達成毛澤東預想的所有目標,所以中國對于停戰的態度是很容易看清的。
對于朝鮮和韓國來說,此時的半島已經成了國際博弈場,他們沒有什麽選擇的權利,雖然簽了停戰協議的話,複國之路便遙遙無期了,但是朝鮮在此時,該炸的地方都被美國的空軍“光顧”過了,自己的部隊也基本沒有獨立作戰的能力了,所以朝鮮即使不想停戰也不得不聽中美的,而對于韓國來說,本身就是走扶持複國路線,並且最初差點滅國,沒有美軍的幫助,韓國也沒有什麽能力統一半島,。
而對于聯軍的其他國家來說,他們參與美國的戰爭原本是拉偏手,想在這次戰爭中占點便宜,但是之後卻變成了惡戰,這可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他們也想走。
那麽這次談判中比較有意思的就是美蘇的態度了。
先說說蘇聯,對于斯大林來說,他和蘇聯此時在一個非常尴尬的地位上,作爲共産國際中的老大哥(雖然是名義上的),蘇聯對這場戰爭無疑是很無奈的,對于斯大林來說,他想繼續打,又希望停戰,而蘇聯如此糾結的理由在于朝鮮戰爭的局勢此時可以用“詭異”這個詞來形容,而蘇聯內心也有個巨大的疑問:
中國和美國,最後到底是哪個贏?
應該說從朝鮮戰爭開始到現在的第一次談判,局勢可以說經曆了波詭雲谲的情況,一開始是朝鮮占據優勢,後來美國發起仁川登陸又重新占據優勢,而志願軍入朝後中國又占據了優勢,在李奇微來了之後美軍又穩住了陣腳。
那麽,之後到底誰會占據優勢呢?
可以說,這是當時大多數人的疑問,在朝鮮,輸贏都只在旦夕之間,而這個時候中國和朝鮮都“請示”蘇聯關于停戰的事情,蘇聯此時就想抓住這個機會,此時,我想斯大林是很想停戰的,因爲蘇聯想拿到調停人的名譽,而此時蘇聯也不想和美國大打出手,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因爲先機全都被中國占了,原本想打壓中國結果吃了啞巴虧,如果再繼續打下去,局勢只能是越來越不利于蘇聯,而此時蘇聯還在提供大量武器裝備給中國,因此蘇聯此刻很想停戰,早一點停戰就可以早一點止損。
而對于美國來說就更加複雜了,本來感覺自己優勢很大,結果麥克阿瑟沒能打贏,反倒是輸了,這就讓美國很有壓力,而美國如果被中國打敗,那美國的臉面往哪兒擱兒呢?
而這時候李奇微忽然出現,又讓戰局再度扭轉,並且成功的穩住了戰線,給了美國勝利的希望,但請注意,李奇微的戰術確實起了效果,可問題是,就像我在前面分析的,李奇微雖然穩住了陣腳,但是戰爭變成了消耗戰,能不能經受起消耗就成了檢驗雙方實力的一種方式。
美國是不怕消耗的,並且在彈藥上的付出,達到了驚人的地步,但中國人也非常的能堅持。我認爲美國人在此時非常的不甘心,朝鮮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在此時由蘇聯發起的停戰,似乎讓美國人得到了一絲希望,他們認爲志願軍快撐不下去了。他們需要一場更大的戰爭來決定勝負。
雙方都在准備,需要下一場的決戰才能戰爭的産生結果。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48 am

35.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上甘嶺戰役(上))
在第一次談判無果後,雙方又繼續停停打打,打打停停,雙方都無法改變局勢,于是雙方參戰的目的開始有了變化。
對于中國來說,出兵朝鮮的理由有這麽兩點。
第一,中國應朝鮮的請求解救朝鮮,而現在在五次戰役後,朝鮮滅亡的風險已經無線接近于0了,所以戰爭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第二,中國需要一個機會,去打敗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這一目標就目前來說基本達成,美國在與志願軍的交戰中逐漸動搖,並讓美國顔面掃地,同時中國因爲占據了先機,也取得了對蘇聯關系的選擇權,這就同時打敗了蘇聯,所以對中國來說,此刻已經可以停下來了,畢竟很多預先目標已經拿到,這時候停下無疑對中國最有利。
而美國的想法就比較複雜了,美國在此時想達成的目標沒有達成,自己又被志願軍給打的顔面掃地,所以美國也想要繼續,又或者說此時美國已經厭煩了戰爭,而美國不管怎麽說也是個大國,所以美國繼續戰爭以便找個台階下,這也是美國之後發起戰役的一個目的。
那麽這兩種想法就形成了,一個想固守自己的成果,一個想改變局勢,這就有了上甘嶺戰役的溫床。
那麽雙方有了想法,就會有相應的行動,志願軍此時已經將包括上甘嶺在內的許多山川和隘口都變成了堅固的天然要塞,在這些天然要塞內部是錯綜複雜的通道。
而聯軍此時依舊是用物資主義,而且這次聯軍將物資主義發揮到了極致,也就是“範弗裏特彈藥量”的出現,而“範弗裏特彈藥量”就表示聯軍此時會毫不顧忌的使用他們手中的彈藥,並用大量的彈藥壓垮對手。
那麽雙方爲何會在這樣一個地方打起來呢?
我認爲這不僅僅是一次偶然,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必然。
一場大戰發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也就是說,想要把戰役搞大,就必然要有雙方都願意的意願和雙方能夠打的成的條件,只有這兩個要素重合的時候,在哪裏都可以發生大戰,對于上甘嶺來說,它被志願軍修成了堅固的要塞,這是能夠堅守的一個因素,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美軍之所以能在上甘嶺用那麽多彈藥也必須要有一個方便運輸彈藥的通道存在。
並且雙方都要有一個共同的意願,那就是進行一次決戰。
所以從某些意義上說,上甘嶺可以當作是朝鮮的縮小版,對中國來說,朝鮮是個很小的地方,因此可以集結自己最優秀的部隊集中到一點去,而對于美國來說,朝鮮戰爭是個可大可小的戰爭,而上甘嶺便是如此。
雙方都把最精銳的部隊和最能施展自己能力的優勢集中在一點對決。
上甘嶺從此名揚天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0 am

36.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上甘嶺戰役(中))
那麽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一點不好說,但是上甘嶺必定成就中國,也必定成爲美國的一處傷心嶺。
不過老實講,上甘嶺實際上是個很小的地方,而山的高度也不算高,那爲何雙方就爲這樣一個小小的地方打起來呢?
這實際上和雙方的意願有關,一方想堅守這裏,另一方想攻破這裏,這就造成了這樣一個結果。另外,美國策略上的改變也影響了結局,此時美國已經不是像麥克阿瑟那樣采取大進攻的策略了,而是選擇了穩紮穩打的策略。
關于地緣說,我有自己的意見,地緣說認爲上甘嶺戰役所在地上甘嶺和五聖山,還有周圍的幾座山組成了志願軍的防線,一旦防線被突破,那麽整個陣線的局勢會對志願軍不利。請注意,如果是當時的參謀或者指揮員做出地緣說的結論是有理的,但是後人就不能簡單的用地緣論來進行論述,而是要根據形勢分析。這是有理由的,後面說。
可不管怎麽說,地緣論這種想法確實有自己的道理,但志願軍擅長的戰略是誘敵深入和穿插作戰,消極的固守並不是志願軍最常見的戰法,所以戰爭如果真的爆發了,也未必會像地緣說那樣演變,並且此時的第二梯隊也已經趕上來了,擁有新式蘇制裝備的志願軍實力已經大增。
那麽爲何志願軍會選擇自己原先不願意選擇的戰法和敵人交戰呢?
表面上,上甘嶺戰役是志願軍的被動防禦,但實際上在上甘嶺打起來反倒是志願軍所希望的結果,因爲雙方實際上都在做大戰的准備,而雙方都明白,一場大戰在所難免,那麽既然大戰要遲早爆發,那麽對志願軍來說,是引向大局勢,還是引向一點呢?
如果大家來結合前面所說的來分析下,那麽其實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對于志願軍來說,補給問題一直都是志願軍所苦惱的事情,而如果在補給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要是引向大局勢的話,那麽志願軍在無法保證補給的情況下與敵人消耗,很容易進入不利的境地,而如果引向了一點,那麽志願軍就可以把有限的補給以及兵力集中到一點去消耗,這樣對志願軍來說無疑是有利的。
所以我認爲,上甘嶺戰役能打的那麽大,是志願軍主動的結果。
而對于美國來說,上甘嶺是個小地方,這就讓範弗裏特非常想檢驗自己的理論,而上甘嶺這個小地方就成了物資主義最好的試驗場,並且美軍此時也想發起一場決戰,以便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那樣的話,對美軍來說,既可以以比較體面的離開,又可以選擇繼續作戰,畢竟在與志願軍交手的整個過程中,美軍並沒有完全的優勢。這場戰爭的勝敗就很關鍵了。
我認爲雙方都有決戰的意願是爆發決戰的關鍵。
一開始上甘嶺確實只是一個戰鬥規模的,但雙方的指揮員都把上甘嶺決定爲主要目標的時候,地緣論就有了道理。
因爲戰場如賭場,在一開始沒有下注的時候,雙方都有機會下注,尤其是志願軍善于靈活作戰,但是隨著戰局的發展,雙方把注都下了以後,那麽就無法再隨意變動了,這時候地緣論就有用了。
上甘嶺就成了一口氣,誰能喘上來,誰就能贏。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2 am

37.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上甘嶺戰役(下))
上甘嶺戰役是一場非常殘酷的戰役,我認爲上甘嶺戰役超越了朝鮮戰爭中的任何一場戰役,上甘嶺戰役的特點就是雙方都毫不留情,是一場真正的惡戰。雙方對此地的投入都極大,美軍爲了能把山攻下來,什麽都用,尤其是炮彈更是到了極致的地步,毫無忌憚的瘋狂使用,這還不算每天無窮無盡的飛機轟炸。
對于駐守在上甘嶺的志願軍戰士來說,他們面對美軍的進攻時就有了多重的問題,一方面,美軍的彈藥就像是暴雨一樣落在陣地上,另一方面,志願軍還要擊退聯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這個慘烈的程度,不是親身經曆的人恐怕是無法理解的。
這還不算,志願軍這時候還要面對一個一直都無法回避的問題,那就是補給問題,此時美軍的不斷轟炸讓補給很難送到山上去,並且這次有許多火線運輸員都死在補給的路上,而補給中,除了彈藥以外,最主要的就是“水”。
而這時候聯軍也非常苦惱,原本以爲志願軍會被自己大量的炮彈所壓垮,但是志願軍不僅沒壓垮,自己還損失了不少人,並且每次向陣地發起的衝鋒最終又被擊退。
上甘嶺戰役有一個很關鍵的要點,就是雖然是攻山戰,但上甘嶺戰役是以一個山群的形勢組成的,就在一邊打得如同煉獄的同時,在另一方面是風平浪靜,這裏也就産生了後世的一個爭論。
爲何範弗裏特要糾結這一個小小的上甘嶺,並且不改變戰術呢?
有一種說法是,範弗裏特想要圍點打援,也就是說進攻上甘嶺是一個假象,想要把別的地方的志願軍調動出來,然後馬上轉變戰略。
但我認爲,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我認爲範弗裏特之所以選擇糾結在上甘嶺是因爲範弗裏特不想轉變戰略的結果,範弗裏特最想證明什麽?
範弗裏特想要證明自己的極致物資主義是正確的,而證明這一理論最佳地點就在上甘嶺,而範弗裏特如果變招的話,那志願軍也也有可能變招,而隨著戰局越發激烈,範弗裏特也越加糾結于這一點,因爲如果不變的話,那麽上甘嶺就成爲了他的理論的最佳試驗場,而又因爲他並不是運動戰的高手,于是越是拿不下上甘嶺,就越是證明這個理論沒用。
而越是沒用,那範弗裏特就越是想證明這是正確的,並且對範弗裏特來說還有一個問題,他能變招的時候只有前中期,在前期他不想改,在中期他就很糾結了,而到了後期,實際上他就算是想變招也沒法變了,而實際上志願軍也沒法變招了,所以雙方都拼了,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拿到主動權,雙方在這裏下注已經太多了。所以雙方對這裏都發了死力,上甘嶺必須要一個結果,才是雙方不變招的關鍵,因爲中國想要一場決戰,而美國也要,雙方在此的意願決定了這個結果。
那麽爲何志願軍能夠堅守住呢?
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爲志願軍在此建設的非常出色的防禦工事,同時志願軍的防禦戰術也十分出色,當戰鬥已經打到這種程度的時候,雙方實際上都不在乎彈藥的消耗了,這時候能否守住,就是要看志願軍的防禦工事和防禦戰術的時候了。
那麽在此時,優秀的工事和優秀的防禦戰術起了絕對的意義。
但,經過激戰,山上的陣地被美軍奪取了,在這個時候,志願軍創造了一個奇迹,那就是進入了坑道戰的節奏。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2 am

38.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艱難的坑道戰)
在志願軍被迫轉入坑道戰的時候,這場戰鬥就變成了雙方意志間的死鬥,而範弗裏特此時離勝利只差一步,他只需要把坑道裏的志願軍都打垮就贏了。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你明明離勝利非常的近,但是你就是過不去,範弗裏特就是這樣。
那麽按道理說志願軍此時已經是非常不利的狀態了,但是志願軍此時依舊能堅持戰鬥,那這是爲何?
我認爲有下面幾點原因:
第一,雖然志願軍幾乎陷入絕境,但志願軍的補給和增援並沒有中斷,一般來說再堅固的堡壘如果沒有任何增援和補給,總要有一天被敵軍給攻陷,而在當時,雖然補給運送的十分困難(連送進一個蘋果都能拿二等功),但是不管怎麽說補給都沒有中斷,這是志願軍能守住的一個關鍵因素。
第二,此時雖然志願軍轉入坑道戰了,但是這些志願軍戰士此時仍然想著攻回去,這一點也是志願軍放手一搏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在轉入坑道戰後,雙方基本就是拉鋸的狀態,晚上,志願軍夜襲並拿下了陣地,而到了白天,聯軍又以優勢火力將志願軍趕入坑道,而這樣的拉鋸戰,如果志願軍沒有繼續戰鬥下去的欲望,那麽最終會被聯軍逐個擊破,並且這也是一個坑道發起進攻時其他坑道也會支援的理由。
第三,戰爭進行到這裏的時候,志願軍們已經變成了狂戰士,狂戰士的特點就是越是陷入不利,戰鬥的欲望就愈強烈,在黑暗,硝煙,毒氣,血腥肮髒的坑道裏防禦是極其難的,甚至很容易産生瓦解情緒的,尤其是缺少飲水讓人更絕望,所以就出現了“英雄水”。
什麽是“英雄水”,就是尿,很多人靠喝尿堅持戰鬥,可以說,人達到了這個份上,基本上屬于發狂了,之所以能繼續,其實是複雜的,但也是簡單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守住上甘嶺,贏得“勝利”
可以說,信仰和希望一直都在志願軍的左右,這種信仰就是對勝利的渴望,不管是一場戰役還是一次戰鬥,對雙方來說,誰挺住了,誰就能贏得勝利。
設想一下,如果你是美韓軍人,你站在山頂上看著那些黑黑的坑道口,你會感到什麽呢?我認爲會感到恐懼,因爲在那些坑道裏有一群狂戰士,當人的精神和意志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缺少對“勝利”的執著一方就會在心理上恐懼。
可以說物資主義所創造的“安全”概念越牢固,那麽在此時越會使得他們恐懼,因爲想活是人的正常情感,而“安全”和想活是美軍的“理”,當有一群人突破了“理”的時候,也就是“理外之理”出現的時候,人就會恐懼,甚至顫抖,因爲志願軍的堅毅已經突破了他們的想象。
我可以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機槍手,並不是一名狂戰士,你有大把的子彈隨便你浪費,當你打死1個敵人的時候,你可能會在內心中産生一種喜悅,你覺得自己消滅了一個敵人,當你打死10個敵人的時候,你就可能有點擔心了,而當你打死100個敵人的時候,你的精神就已經陷入痛苦的狀態了,子彈不是沒有,機槍不是不能開火,但你的精神已經無法承受了,因爲敵人太多了。而當你不斷的打,不斷的上來人,白天來,中午來,下午來,晚上來,半夜來,你的子彈是無窮盡的,但敵人也是無窮盡的,那麽這個時候,你就可能崩潰,你得不到休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對方的態度事實上也在影響著你,你會開始想他們爲什麽不怕死,他們爲什麽還要衝上來,你會從內心中乞求他們別衝上來了,你受夠了,但他們還在不停不停的衝上來,毫無妥協,毫無恐懼,那你自己就一定崩潰了。
這種瓦解的情緒十分會傳染,很快整個軍隊就會瓦解,明明是武器擁有優勢,但最後失敗了,但狂戰士不會崩潰,相反越接近死亡,他們就越打開自己身體的限制,這時候他們往往陷入一種自我暗示或者自我催眠的狀態,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唯有至死方休,其他一切困難都難以阻擋他們,這就是狂戰士的恐怖之處,我還是想強調,狂戰士不是有資格才能當,而是是個人就可以變爲狂戰士,但支撐狂戰士的信仰是他的唯一要求。
就上甘嶺總的情況來看,美軍並不是沒有斬獲,耗費了那麽多彈藥,那麽戰士所取得成績是存在的,但他們的心理已經瓦解了,士氣瓦解了,所以最終失敗了。
上甘嶺戰役中國獲勝了。那麽支撐中國狂戰士的信仰是什麽呢?
我認爲是一種最簡單的想法:
“中國人想要站起來,不想再屈辱的活著。”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一 10月 03, 2016 8:53 am

39.決定世界走向的戰爭——朝鮮戰爭(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及意義)
上甘嶺戰役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一次戰役,某種程度上他的意義甚至是超過了第二次戰役,雖然這次戰役實際上時間並不長,交戰的地方並不大,而且嚴謹的說,雙方的兵力投入也不算多,但是傷亡比例和彈藥的使用量卻非常的驚人。
在小小的上甘嶺,雙方都傾其所有的使用彈藥是雙方的特點,並且對雙方都造成了較大的傷亡這也是事實,爲什麽爆發上甘嶺戰役已經解釋過了。
那麽上甘嶺戰役有什麽意義呢?
首先對于聯軍來說,原本聯軍認爲自己的優勢很大,可以很快的打垮志願軍,但是結果卻大失所望,耗費了這麽多彈藥,結果陣地沒拿下不說,還搭進去很多的士兵。
應該說美軍不會因爲這點兵力的損失就傷到人口的根基,也是不可能的,中美雙方畢竟都有上億的人口,但這次戰役的慘烈程度讓美軍失去了繼續發動戰爭的信心,並且還有個潛在的理由就是蘇聯此時也偷偷參戰了(如著名的米格走廊),如果戰爭擴大爲全面戰爭,那中蘇聯盟的實力讓美國忌憚。
試問,一個小小的上甘嶺,耗費了如此多的彈藥和士兵(就傷亡比例而言),都沒能拿下,要是擴大到全面戰爭的話,那麽這要花多大的代價才能拿下?就這一點上美國便失去了信心,這也是後面能簽訂停戰協議的原因。
請注意,戰爭不是不能繼續,而是戰爭結束能獲得什麽是美國的問題,尤其是中國這個國家,想打贏一個國家是容易的,但想打贏一個文化就是困難的,如果美國傾其所有和中國打,那麽就進入了一個巨大的消耗戰中,即便美國在這個消耗戰中取勝,得到的也是遍地焦土,這對美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此時美國取得勝利還並不牢固,以後細說。
所以美國擁有繼續發動戰爭的能力,但沒有了繼續發動戰爭的信心了,戰爭就此進入了一個轉折,對中國來說,在一個點上集中自己最大的優勢和對方進行消耗戰是可以給自己提供優勢的,而上甘嶺的勝利,給中國帶來了什麽呢?
第一,上甘嶺絕對算得上一場決戰,並且這次大戰不同于第二次戰役,第二次戰役的失利美軍還能解釋爲沒有准備好,但是這次美軍精心准備卻還是沒能拿下上甘嶺,這就讓中國占據主動權。
第二,上甘嶺也是在一個點上的決戰,這就不存在擴大化和追擊的問題,而當初志願軍來本來就是打消耗戰的,然後在消耗戰中取得勝利,並簽訂停戰協定,這一點,上甘嶺達成了。
第三,這一點是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一點,上甘嶺戰役是一味藥,他徹底治好了從清末開始的“恐洋症”,上甘嶺絕對算得上是一場大戰,並且慘烈程度也是空前的,而這是一場中國證明自己實力的戰爭。
而能夠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洗刷了自1840年以來對外國戰爭屢戰屢敗的恥辱,並且美國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已經是舉足輕重了,能戰勝他,足以證明中國的價值。
從此,世界上多了一個大國,那就是:
中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2頁(共15頁) 上一頁  1, 2, 3 ... 8 ... 15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