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8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5 ... 7, 8, 9 ... 11 ... 15  下一步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43 pm

157.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②)
既然知道了歐洲正在挖著美國的牆角,那麽美國自然要尋求改變,而改變的方式就是需要改變美元的載體,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一次嘗試,實話說並不成功。
美國在世界的行動其實都並不成功,唯有中東取得了成功,這個成功是以出賣了猶太人爲前提的,正是出賣了猶太人的戰略生存空間,才讓美國人和阿拉伯人形成了聯盟關系,並且使得美元和逐漸與石油挂鈎成功。
如果沒有挂鈎的話會怎麽樣呢?
美國的國力會逐漸的被消耗光,結局會像英國一樣,出現大規模的經濟衰退,最終勢力衰減,理由其實也很簡單,他對歐洲的聯盟也好,對世界的聯盟也好,其實就是一種族權行爲,需要用他自己的力量去壓制其他人,爲了讓別人承認他的地位,就得給別人好處。這是必然的,所以美國的國力事實上在快速的消弱。布雷頓森林體系也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但隨著美國成功的和阿拉伯人形成了聯盟關系,讓他改變了美元的載體,從而使得美元脫離了消耗美國國力來支撐地位的內在關系,變成了控制大宗商品的交易上,那麽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透支石油了。
這樣一來,美國不但不再擔心歐洲的透支,相反,希望世界的人們都大量使用美元了,因爲美元被使用的越多,那麽美元就越穩固。既然有了這個系統,那就沒必要再用自己的國力作爲消耗品了,中東的戰略成功挽救了美國。
從這個角度上再看中東問題,就會清晰的發現,美國和猶太人的關系並不怎麽樣,如果美國的真的支持猶太人,那麽猶太人在中東是否可以形成一個新的超級大國?
我想通過數次戰爭後,以色列的國土面積會就成倍的增加,那麽以色列的安全自然是沒問題了,但問題就來了,強大了的以色列會爲美國服務麽?
到底前哨國是爲宗主國服務,還是隨著強大了以後,爲自己的利益服務,我想這個問題就非常容易判斷了,並且,如果美國堅定的站在以色列這邊,那麽結局就是阿拉伯世界和美國結仇,那麽美國想要和阿拉伯世界建立石油聯盟就非常困難,如果這個時候蘇聯成功的阿拉伯世界建立聯盟,由蘇聯控制石油價格,那麽世界又會變成一個什麽樣子呢?
所以,美國在中東的成功,完全是放棄了支持以色列,讓以色列只爲自己服務的結果,在這個行動的作用下,中東戰略取得了成功。
這下,美國改變了自己的方式,挽救了岌岌可危的美國國力,布雷頓森體系在之前已經力不從心了,在他瓦解了以後,美國就剩下自己最後的國力了,如果再透支完了,那美國就徹底完了。
而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歐洲也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那就是挖牆腳自然不會有人落于人後,結局就是一起挖,最後牆塌了,就會出現經濟動蕩。
但這個動蕩給了法國和德國機會,讓他們在以後建立新的聯盟創造了基礎。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45 pm

158.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③)
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牆角不能挖了,那麽就會出現問題,隨著經濟出現動蕩,自然人們就會把目光去尋找新的載體,黃金和歐洲的貨幣就是當時的一種選擇。
這樣的危機是否對他們真的不好呢?
實際上,所有問題都會出現一些人得利,一些人失利的問題,並不存在都失利的問題,假如布雷頓森林體系永遠堅挺,那麽用不了多久,歐洲的貨幣就會瓦解,因爲人們就會自然的選擇美元,交易總是會偏向在兩個特點上有利的一方:一個是兌換性強,一個是穩定。
如果布雷頓森林體系一直存在,那麽歐洲經濟可能從此聽命于美國,這是美國構建這個體系的初衷,那我們也不能就把歐洲的人當傻瓜,他們優秀人才自然會想出辦法,也就是他們從心底裏希望破壞這個體系。
所以,這個體系的破壞,並不是都失利的,相反有人熱烈的期盼著這天的到來,歐洲的情況和其他的地方是有明顯不同的,那就是兩次世界大戰,雖然歐洲都是交戰非常激烈的地方,但參加戰爭雖然在一方面受害,卻也可以說在另外的地方得利。
戰爭是一種對于資源和地位的重分配,取得這種重分配勝利的一方,是有好處的,但第二次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一點非常不同的是,西歐的作用被嚴重的貶低了。
法國的快速投降,使得英法的地位迅速被動搖,這一點非常關鍵的,爲什麽希特勒不全面進攻英國,因爲英國是一個島國,他的島上沒什麽資源可以掠奪,並且英國的勢力非常龐大,所以如果希特勒和英國打全面戰爭就會讓自己的力量快速的消耗,即便就算贏了也難以順利的接管英國的殖民地。
而攻打蘇聯就不同了,土地,資源,人力,等等各種爲以後戰爭所用的資源在東歐應有盡有,所以希特勒轉向了東歐,並且當時的斯大林也在不斷的做著准備。如果希特勒和英國死磕,那麽斯大林准備好了些,最終失利的還是希特勒。在這個問題上還要談的更加深入一點後面說。
西歐的戰爭快速結束了,這種快速結束,壓低了英法在未來的地位,尤其是法國,法國在敦刻爾克大撤退後是不是一點能力沒有了?
答案是他還是能力可以挖掘的,德國的閃電戰是一種運動戰,善于攻擊和撕裂陣地,但是一旦轉向城市攻堅戰,那麽他的能力就會削減,那麽爲什麽要談這一點?
因爲,法國的戰爭理念還是火力網理念,重點在于戰爭是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也就是你打你的優勢,我打我的優勢,並不是不能打。可沒有打迅速的投降了,就使得法國的地位迅速下降,這種下降,就讓他在戰後顯得那麽尴尬。而英國的主要實力在海上,他確實做到了消滅德國海軍的任務,但,也無法展現自己在陸地上的實力。
之所以形成了美國和蘇聯的大崛起,根本就在于,西歐的實力並沒有被展現出來,法國的投降,讓局勢走向了不利于西歐的方向,英國有勢力展現不出來,但根本上並不能說他們就沒有能力。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45 pm

159.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④)
他們原本有能力,卻不能用出來,就讓蘇聯和美國鑽了空子,在敦刻爾克大撤退後,英法的能力並不是瓦解和枯竭了,而是法國選擇了投降,英國又希望德國和蘇聯打個夠,正是在這種作用下。
他們在戰後的地位就下降了。
法國的投降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讓德國快速的膨脹起來。
爲什麽在敦刻爾克德國沒有進攻,因爲閃電戰的缺點就是在攻堅戰上無法快速的打敗火力網主義,所以,實際德國也到了能力的極限。並且敦刻爾克撤退是成功了,大量的兵員被帶走了,並不是全死了,所以,他們是有再戰的能力的。
假如法國選擇再戰,戰爭就算再次陷入對法國不利的條件,那麽法國在戰後的地位也不會下降的這麽快,而法國的投降讓英國失去了和德國作戰的決心,反而寄予讓希特勒和斯大林打個夠上。
那麽這種想法是好的麽?
讓別人消耗,自己占便宜對于一個大國來說,自然是好事,但對于一個霸主來說,就是壞事了,大國爭霸,最忌諱傾國大戰,所以才要在小國轉來轉去,因爲傾國大戰一旦開打,那麽霸主的地位就有可能動搖。
英國的霸主地位是在海上取得的,而陸地上的傾國大戰英國不是不能打,確實打了以後自己的國力會更衰退,這對英國來說並不是好事,但問題是蘇聯和德國打了個夠就真的對英國好麽?
事實上,結果是對英國不好的,因爲在陸地上展開傾國大戰就不是英國的強項了,如果能在法國阻止德國的繼續膨脹,那麽就可以維持自己的優勢,從法國的角度上說,繼續戰爭並不是沒有好處的。
但投降了就決定了法國的地位快速衰退,這是肯定的。並且讓德國失去了一個戰線的拉扯,讓他放開手腳和蘇聯在陸地上大戰,這就使得英國的海洋強勢被減弱,英國陷入一個尴尬的地步,有力量用不出來,霸主地位不保就是肯定的了。
所以,看起來英國避開了和德國的決戰,看起來使得他減少了消耗,是賺了一些便宜,但實際上,從海洋的爭霸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陸地,這樣的結果就更加摧毀他的歐洲霸主地位,對于法國來說,如果繼續和德國作戰,那麽自己雖然肯定會受到更多的損失,但戰後的地位也不會衰退的這麽快。
結果是二戰後讓蘇美異軍突起。因爲蘇聯和美國都和德國在陸地上進行了大戰,霸主地位從此易手,假如西歐和德國拼到底,那麽布雷頓森林體系可能就不會建立。可結局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起來,他們就想破壞這個體系,所以英國和法國才要進行核試驗,奪回自己的話語權。
因爲對于歐洲來說,如果什麽都不做,那麽布雷頓森林體系可能就會真的讓歐洲開始使用美元,所以,他們要攪局,要建立自己的標准。
在這個問題上,德國又開始逐漸轉變了自己的立場。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48 am

160.法德聯盟(歐元的興起⑤)
德國爲什麽要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理由很簡單,因爲德國不滿英法的霸主地位,希望進行利益重新分配,這是發動大戰的根本。
而正是因爲德國發動的大戰攪亂了歐洲的局勢,歐洲的世界霸主地位是從控制海洋得到的,但是兩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的霸主地位逐漸從海洋上被揪到了陸地上來,這無可避免的讓英國的能力快速削弱。
法國的快速投降讓德國的能力迅速膨脹,就更使得陸地爭霸的地位超過了海洋爭霸,這給了蘇聯和美國機會,因爲最後的決戰是在陸地上完成的,海洋上的爭鬥雖然同樣激烈,德國的海軍和英國的戰鬥確實激烈,但不能阻止爭霸形勢的轉變。
結局是爭霸的方式變了,那麽評判霸主的方式也就變了,另外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之間的爭鬥替代了領土和利益上爭鬥,尤其是蘇聯的崛起,讓歐洲的地位被貶低。
雙方最大的暗鬥就發生在德國,德國被撕裂以後,東德和西德的對抗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西歐的地位下降又爲世界民族獨立風潮提供了動力。
在戰後,西德被歐美扶持了起來,重新恢複了一些能力,這樣的結果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意向,對于英國來說,他不願意自己的老本被完全的消耗光,所以英國希望保持自己在金融上的地位,對于法國來說,他希望重新恢複自己的地位,所以總在那裏叫嚷著要做世界的一極,但問題是他只有這個喊話的能力,卻沒有經濟上和政治上,甚至是軍事上的能力。
對于德國來說,情況就複雜很多了,德國一方面想要恢複統一,可不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不可能讓他輕易的擺脫對德國的控制,另一方面西德也在享受著美國提供的好處,這與東德總是被壓制形成了一個比較鮮明的對比。所以德國的心態是複雜的。
對于其他歐洲小國來說,他們本來就是隨風草,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壓根沒有任何話語權的他們,只能是跟隨更強力的一方。
所以,歐洲陷入到了一種迷茫的狀態,這種迷茫是多方角力産生的,美國希望壓制歐洲,讓歐洲爲自己的地位提供保障,但歐洲即不想被美國控制,又離不開美國的好處,出現了一個非常尴尬相互關系。
這時候,對于英國來說,他的行動就簡單的多了,那就是盡自己的可能挖美國的牆腳,英國一開始挖,別人就會開始跟隨,所以,逐漸歐洲就走上了挖美國牆角的道路。
這讓歐洲和美國的關系,呈現了一種既相互需要又相互摧毀的怪異現象,但不管思想上怎麽變化,挖牆腳是真實的,美國的國力在快速的下降是現實的。
在朝鮮和越南的兵敗是真實的,所以美國需要變化,歐洲也希望變化,在這種雙方都需要變化的轉變下。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了,美元和黃金脫鈎了,這下歐洲就進入了一個節奏,法國和英國和德國之間的關系開始轉變。
歐洲內部出現了分歧,新的局面開始出現。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49 am

161.法德聯盟(歐元的興起⑥)
面對新的局面,爲什麽是法德走到了一起呢?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剛剛崩潰的時候,英國還是優勢的,而法國和德國都有一個短板之處,所以自然是法國和德國走近了。
對于德國來說,經過兩次強行的兼並不僅損失從普魯士時期獲得優勢,更是使得自己國家分裂,還讓自己受制于人,並且想要發起新的戰爭也已經缺少時機了,不管是和美國打還是和蘇聯打都是並不明智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德國就滿足現狀,他同樣想要獲得更多的好處。
可德國受限制的是在國際政治上,他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慘敗,導致他的政治地位非常低很多地方都受限,所以,他更需要一個能給他提供在政治上話語權的國家。
對于法國來說,他原本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地大國,國力曾經也是十分強悍,但是隨著在英國競爭中的落入下風和拿破侖的失敗,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糟糕表現,讓他處于一個十分尴尬的地步,雖然是戰勝國,又是常任理事國。
但隨著殖民地的失去,以及在經濟上並不是那麽強勁,使得他只能喊著自己是多麽了不起,多麽獨立于世界。可事實上他並沒有穩固的實力。
所以,對于德國來說,他想要政治上的地位,對于法國來說,他需要的是穩固的實力作爲後盾,倆者自然是要走到一起的。
那麽到了這時候,爲什麽英國還是不同意呢?
因爲英國的老本還是沒有被吃完,英國有三次機會加入,第一次是戰爭結束後,英國沒有選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又是一次機會,英國還是沒有加入,等到歐元真的建立起來了,英國還是沒有加入。
那麽該怎麽看待英國不加入的做法呢?
我認爲英國的做法是明智的,因爲任何聯盟都是可以共同牟利才會成立的,而聯盟的老大地位到最後也一定是和實力挂鈎的,法國正是因爲沒有這種實力才想要和德國結盟來增強自己的勢力。
那英國加入能獲得好處麽?這是一個值得想想的問題,英國的實力從鼎盛以後就在不斷的縮減,而金融業和金融地位是英國最後的王牌,如果輕易的加入歐洲的聯盟,很有可能結果是自己把最後的王牌拱手讓人,不但不能讓自己得利。
相反,很有可能的結果是讓德國更加受益,那不加入就是明智的選擇了,對于英國來說,衰落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轉的,因爲從事實上講,英國的興起是海洋霸權的建立和殖民地的大量供給造成的。
但是,失去了海洋霸權又逐漸失去了殖民地支持,那麽老大名頭不在,最後肯定是衰落,所以加入聯盟可能衰落的更快,並且還可能受制于人。
如果不加入,還能用自己的金融地位吃最後的老本,何樂不爲呢?
與他相反的是,法國和德國的聯盟慢慢的開始建立起來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0 am

162.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⑦)
從有這個想法,到真的做成歐元,實際上還是用了很久多年才最終達成的,想要達成歐元,有兩個問題不得不談。
第一個問題就是最主要的問題,美國能同意麽?
如果站在一個公平的立場上看,歐洲雖然實力下降,但是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可如果沒有美國的默許,那麽這件事情也是做不成的,那美國的立場是什麽呢?
我認爲美國的立場並不是持續不變的,美國的立場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自然是反對,因爲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存在讓美國自然不可能容得下歐元的出現,道理很簡單,這時候美國不但不希望歐洲興起,反倒是希望從此就這麽控制歐洲就好了。但顯然,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又低估了對方的力量,英法德從內部瓦解他的國力非常快速,危害性也極大。所以第一個階段逐漸過去了。
第二個階段是暧昧的,因爲美國轉變了以國力作爲資本載體支撐的方式,開始使用石油和大宗商品作爲自己的載體支撐,那麽在這個情況下美國一方面自然還是願意所有人都用美元,但美國正在思考再一次的資本主義進化,這個時期是最複雜和最暧昧的階段。
雖然美國想要打壓歐洲的勢力,但畢竟蘇聯的勢力還存在,所以美國還是需要歐洲的勢力,這正是暧昧的地方,就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第三個階段就與前兩者相反了,美國開始支持歐元出現了,那麽爲什麽美國反倒支持了呢?因爲新的資本主義階段出現了,也就是全球化開始出現,全球化是什麽,以後細談。簡單說,美國和歐洲達成了一個新的聯盟方式。
並且當時的蘇聯已經走向滅亡,美國通過這一次的成功達到了他自己前所未有的成功,也就是像英國一樣,登上了自己所能觸及的最高點。
但是,美國並不是沒有留下後手,他在歐元建設成功的時候已經留下了伏筆,歐元與美元的關系是相互利用的關系,這一點是新資本主義階段的最大特點。
與以色列一樣,對于美國來說,是希望歐元爲自己服務,並不想讓歐元成爲自己的對手,那麽對歐元的打壓就是肯定的,說到根本歐元並沒有美元的勢力,其實並不對美元構成威脅,這點下面談。
美元對待歐元是分爲這三個階段的,請不要把任何事物看作一成不變得,相反變化是隨時存在的,可以說在蘇聯失敗以後,美元達到了自己的頂點。
美國從歐元的成立中同樣可以壓榨出利益,這是美國同樣歐元成立的關鍵,假如美國不同意歐元的成立,那麽單靠法國和德國的勢力是做不成這件事情的。
也就是說,歐元在成立的伊始就存在問題,美國正是看中了這個問題才同意他成立的,並且在他成立後,使得自己進一步的膨脹。
那麽歐元有什麽問題,全球化又到底是什麽,是需要解釋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0 am

163.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⑧)
歐元想要成立的第二個條件也很簡單,那就是要歐洲自己可以達成同盟,這是一切的基礎。
想要達成聯盟,首先就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共同牟利。但想要達成這個成立的條件卻是複雜的,所以歐盟建設才會這麽的緩慢,回到正題,那麽該怎麽看待歐元,歐元到底有什麽用?這是看待歐元最重要的兩個問題。
先回答前一問題,該怎麽看待歐元,用一句話就能形象的表達這個問題,這就是:
大樹底下好乘涼。
對于歐洲國家來說,有大國比如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那自然也有小國比如比利時,荷蘭,丹麥,希臘等等。如果說法德是大樹,那麽小國就是乘涼的。而火辣辣的太陽就是外面的勢力。
歐盟是一個新的堡壘,他的內部同樣存在和美國堡壘法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爲了保持堡壘的穩定,形成了一個相互作用的結構,但是他們之間是同樣有矛盾的。
這與英法德對待美國是一樣的,英法德反抗美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理由是不希望美國控制了他們的經濟,那麽反過來說,歐洲小國也怕被法德控制。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要享受乘涼給他們的好處,也就是要挖歐盟的牆角,這個現象是無法避免的。
但是,這裏就存在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德法只能以自己的國力作爲支撐,他們無法取得其他方式,這正是歐元最大的問題,那麽爲什麽他們還能成立呢?
因爲,美國轉變了自己態度。
所以,歐洲依靠親美的貿易策略來源源不斷的給自己的聯盟提供補給,但顯然這種方式是存在深層問題的。
重點就是歐元做不到美元的地位,那是不是意味著歐元毫無意義呢?
我並不這麽看,那麽就回答第二個問題,歐元到底有什麽用?
歐元有他自己存在的另一個價值,那就是歐元就是一個堡壘,他的真正效用就是用來防禦的,而不是用來進攻的。後來人違反了這個原則,就造成了隱患。
這是歐元最重要的作用。後面會細談。
想看清這個問題,需要解釋清楚全球化的作用,只要看清楚了,就能看清歐元的問題,簡單說,歐元就像是歐洲修起來的一個新堡壘,他的作用就是用來防禦金融攻擊的。這一點才是歐元的真正作用。
那麽下面就談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全球化。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0 am

164.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⑨)
也許看到這裏,已經有些迷糊了,不要急,慢慢梳理就好。
資本主義爲什麽需要不斷的變化?
因爲資本主義所面對的問題總是在改變,所以,資本主義在美國的作用下又進行了一次改變,就是全球化。
那麽爲什麽美國又要不斷的變化呢?
看待這個問題是看明白一切的關鍵,美國的不斷變化其實在延緩自己的滅亡,也就是說,美國人已經意識到了族權的深層次隱患,或者說注意到了族權周期論的客觀事實,所以,以自己的國力當作支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美國第一次嘗試改變,但很顯然失敗了。
所以美國需要新的轉變,在中東的勝利讓他找到轉變的機會,他改變了支撐載體的核心,也就是虛擬經濟的出現,控制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交易權,來擴張自己的貨幣,避免自己的國力快速透支。
但請記住,資本是什麽?
資本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重點並不在于資本是好,還是壞,而是在于,在水上的這個載體是否會沈,而說到底美國改變載體的支撐核心的行爲,也只是改變支撐核心罷了,所以,他還是會沈,因爲他是族權思想,所以排他性永遠也無法改變。
正是因爲需要排他,美國才需要不斷的轉變,目的就是爲了延緩美國的衰亡,但這個過程是不可能被停止或者逆轉的,美國的所有動作,都只是延緩了下沈的速度罷了。
那麽爲什麽?
因爲排他性,排他性永遠是需要打壓別人的,但是問題是力能永遠達到最強大麽?能永遠不變麽?
事實是不能,所以排他的最後結果就自然是遇到反抗,你壓住的方面越多,那麽反過來說要反抗的你的人也就越多,看起來當你如日中天的時候你是最強的,但事實上,月有滿,就自然有缺。
所以,全球化就是爲此而來的。
他想要改變的根本是什麽?
是改變排他的根本麽?並不是這樣的,他想要改變的是從外部的壓制,他需要的是一套能夠從內部瓦解別人的方式,一套新的堡壘法。而全球化就是如此。
先不用著急了解他到底是如何運作的,首先要一個結論,那就是全球化他一切成立的根本就是利用族權去打倒族權,用新堡壘法去摧毀舊堡壘法。
這是全球化可以無往不勝的關鍵,但事情總有變化有弱點。
那就是,堡壘法最大的克星是什麽?
那就是中國的盤香法,因爲盤香法的運作方式要比堡壘法先進的多,也比堡壘法厲害的多。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2 am

165.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⑩)
想看清全球化,先要講清楚堡壘法的進化,不然談新舊堡壘法是非常讓人迷惑的,首先堡壘法的作用,我在之前已經談過,就不再重複。
從大的方面來看,如果不看小的變化的話,那麽堡壘法有三次大變化,就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全球化。
他們之間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同的,但實際上還是相同的,還是族權思想,這是說歐美文明落後的根本,只是他們所能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大,之所以發生資本主義革命推翻了封建主義,是因爲資本作爲載體核心替代了封地權的作用。
但是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之間相同的是他們都是以國力作爲載體,他們的不同是載體支撐的核心不同。
那麽全球化改變的是什麽呢?
他主要改變的是資本運作的方式,從硬征伐轉向了軟征伐,對于國家來說,發展資本也好,發展封地權也好都是爲了一個目的,那就是使得“國家”這個載體變的更強大,因爲族權的排他性,所以需要不斷的征伐新的地方,來使得載體更強,但征伐有好處也有壞處,這是侵略體系決定的,也是族權思想決定的。
排他自然會帶來反抗,這是很明白的事實,而發展到了美國的時代,想要硬征伐已經很困難了,所以他需要改變征伐的方式,也就出現了軟征伐,這就是全球化,那麽爲什麽能做到這一點呢?
因爲資本主義本身。
資本主義最大的變化就是資本族權本身的特性比封地權更加先進,因爲資本更容易兌換,誰掌握控制資本的能力越強,那麽他在族權內部的地位也就越高。這其實與封地權是相同的,但更容易轉換和更容易組成是他先進的地方。
正因爲資本是非常容易轉換的,就解決了以前非要占領土地,獲得土地才能增加封地權的模式,反而出現了用資本直接控制資本的方式。這種情況到了全球化時代就更有了飛躍。
西方人給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自由經濟。
利用資本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之力就輕易的控制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並且原來因爲封地權的特點,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封地權的排他性更加激烈,非常容易爆發衝突和戰爭,而資本可以相互組成,相互獲取利益,這是軟征伐可以實現的關鍵。
舉例子的話就是日本。
日本的舊勢力他需要穩固自己的地位,他需要資本,而美國需要一個在東亞的盟友,並且他的資本需要逐利。
如果用原本的方式,那就會産生日本舊勢力爲保護自己的勢力與美國資本族權相互衝突,但是當資本成爲新的方法的時候,雙方不但不會打起來,相反會一起牟利。
新的堡壘爲什麽會勝舊堡壘,因爲他改變的是從硬征伐,走向了軟征伐,發動征伐的一方代價更小了。但請注意,征伐的本質並沒有變。
所以在投資日本的開始,征伐就已經開始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3 am

166.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11))
說明白了新舊堡壘之分,還不能看明白全球化,需要進一步分析他運作的方式,要注意的是,我在之前就說了,美國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實際上是很有差別的,基本分爲三種,歐洲式,日本和中東式,亞非拉式。
美國對歐洲是相互利用的關系,對于日本和中東是一種半壓制半利用的關系,對于亞非拉是一種全面壓制的關系,那麽爲什麽有不同,因爲道理很簡單,實力越強的,美國就無法強力壓制,實力越弱的,那自然就是壓榨了。
事實上搞懂美國,最好的樣本就是日本,因爲美國對日本是半壓制和半利用關系,非常容易理解。
美國對日本的關系也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和他自己的變化是有關系的,一開始美國希望用自己的國力壓住日本,讓日本完全聽話,但是很顯然這種辦法有他的局限性,雖然日本人夠聽話,因爲舊勢力和美國的合作關系,是特別另類的。這一點讓日本非常堅定的站在了親美體系上,但日本經濟的發展,也在挖著美國的牆角。
所以,隨著美國國力的下降,美國開始轉變了態度,他希望用一種新的方式進行掠奪,因爲美國的資本主義思想發生了變化,正是這種變化讓美國催生出了一種嘗試,那就是人們常說的剪羊毛。
剪羊毛確實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因爲想要剪羊毛有幾個必要條件,首先要有羊,羊身上還要有毛,然後可以困住這頭羊,最後,只有自己能剪這頭羊的羊毛。
但想要完成這個行爲,需要幾個必要因素,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確保自己可以剪到,那麽爲什麽可以確保呢?
這看起來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理由就在于他們都是堡壘法,我爲什麽叫堡壘法,就是因爲,這非常形象的揭示了他們的核心,一個堡壘只能控制一個區域,他控制了這個區域就等于放棄了其他區域,這正是可以剪羊毛的關鍵。
日本爲什麽要讓美國剪他的羊毛,日本不知道自己最後的結局麽?
答案是知道的,但是日本沒有辦法,這才是日本無奈泡沫經濟爆炸的關鍵,因爲他是最經典的堡壘法,所以,他只能選擇控制某一個區域,這種區域就是比如家電類,他控制了這裏,就失去了其他地方。
所以,當美國和別人一旦聯合起來對他實行搶掠的時候,他爲什麽不采取措施?
因爲,沒有辦法,他的堡壘是不能輕易移動的,一個行業的改變,可能釀成幾十上百萬萬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堡壘內不的體系也不可能輕易轉變。
之所以可以剪羊毛,是日本到了那個時刻已經動不了了,他自己困死了自己,然後當然美國想怎麽剪就怎麽剪了。
但是剪羊毛也並非這麽簡單。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4 am

167.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12))
如果剪羊毛只是如此的簡單,那麽誰都會明白了,很有可能這個系統就會失效,所以剪羊毛的重點不在于中間段,而在于開始段和結尾段。
養羊並不是難事,難的是爲什麽別人會讓你養,另外就是你如何確保你肯定能剪羊毛,這兩點才是最難的。
所以,如果把全球化只是叫成全球的分工,這只是非常簡單的看了這個問題,並且如果真的這麽做了,那麽美國也只會瓦解,因爲資本放出去容易,收回來難,透支的其實還是美國,這一點是不變的,因爲全球化的載體支撐不論如何變,這個載體或者控制這個載體的是美國,這一點是不會變的。如果變了,那麽美國就會衰落。
也就是說,美國需要利用事件和危機來運作,目的就在于回收資本,資本是水,水的特性就是善變和不穩定,在處理資本的態度上,美國發生了轉變,在之前以國力爲載體支撐核心的時候,自然不願意危機發生,因爲危機發生自然動蕩國力,使得自己受害。
但問題是族權的特性就是無法阻止危機的發生,那麽既然無法阻止危機的發生是否可以利用危機爲自己牟利呢?
這就是新資本主義與舊資本主義之間的區別,資本放出去了,如果不願意回來怎麽辦,如果在那裏生了根和自己對抗怎麽辦?
所以,美國,需要危機,因爲當危機發生的時候,不用說,那麽資本就會逃出那個地方,而之所以可以回到美國,理由就是美國夠強力。資本自然願意去最安全的地方。
制造危機並不是難事,比如所謂的中等國家收入陷阱,經濟的上升爲什麽到了這裏成了瓶頸?
理由太簡單了,因爲是堡壘法,從一個小的地方說,堡壘法內部的結構非常細化,你可以控制這裏,就失去了其他地方,從一個大的地方說,先進國家的位置是有限的,理由就這麽簡單。你進了美國的堡壘自然就要按照美國的堡壘法模式走,你怎麽可能挑得出他的模式呢?因爲你是靠美國的堡壘興起的,那麽自然你要受到他的限制。
美國制造了一種遊戲,就是類似于搶凳子的把戲,他手裏拿著一個鼓,然後擺放著很多凳子,讓一些人去搶,椅子總是少的,而人總是多的,看起來後進國家是有機會搶到一把椅子的,但問題,如果所有的椅子早就有了名字呢?
他們早就達成了暗地裏的聯盟呢?
所以,中等國家收入陷阱不是那些國家不夠聰明,不是他們不夠勤勞,而是座位早就決定好了的。比如日本非常脫亞入歐,他爲什麽失敗,爲什麽歐洲和美國聯合起來壓制了日本,道理很簡單,敲鼓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而座位早就是定好了的,如果讓日本坐下了,那麽就必須有一個人被踢出去,那麽原本就有座位的人爲什麽要把座位讓給日本人呢?
所以,脫亞入歐爲什麽無法成功?
因爲說到底,日本只是一只羊,在美國決定對他決定投資的時候,他就注定了是只羊,根本就沒有他的座位,那麽他被剪羊毛就是注定了的。
那麽,歐美又是如何形成了這種聯盟的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4 am

168.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13))
美國和歐洲的盟友關系同樣是利益聯盟,對于美國來說,想要讓別人當羊需要二個前提:第一個是得有吸引力,第二個是得讓羊屬于自己。
第二個不難做到,難的是第一個,因爲任何人都不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付出一定的代價是大多數人可以預料到的,而讓他們放心大膽的去這麽做就需要有吸引力。
這時候歐洲就派上了用場,歐美體系之所以成立,是因爲他們的利益是相同的,並且他們是排他的,他們創造了一種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
以所謂的自由和民主爲招牌,讓人們相信一點,那就是凡是自由民主的國家都可以快速的發展,都可以快速的走向幸福,這種價值觀,就是歐美體系的關鍵。
那麽該怎麽看待這個價值觀?
首先普世價值之所以可以擴張的根本就是世界國家大多都是族權國家,所以,既然是族權國家,那麽肯定容易接受這個價值觀,因爲都是族權思想,那麽相互之間比較容易接受,並且這非常容易一種屈從效應。
比如拿出一張黑紙,假如所有人都說這是白紙,那麽即便認爲這個是黑紙的人也開始懷疑起了自己,簡單說族權思想是一種落後的方式,官權思想是一種進步的方式,但當你身邊所有國家都是族權思想的時候,你還敢堅定自己是先進的麽?
如果你對問題不是很有深入的了解,你就會開始動搖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各種文學化的渲染,落後的族權思想就可以顯得比更先進的官權思想更加進步了。
中國的自信缺失就在于此。
回到正題,美國制造了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美國夢,一種是歐日的高福利,對于世界上的國家來說,美國夢是美麗的,歐日的高福利又是那麽美好的,所以逐漸自己也希望成爲美國和歐日那樣的國家。
這就是美國的策略,首先創造一套價值觀,讓對方希望成爲自己,因爲當對方希望成爲自己的時候,那麽對于歐美的手段就會放低警惕,産生了一種歐美的話語權。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當這種話語權和價值觀産生的時候,美國並不是誰都選擇,誰都培養,而是重點選擇培養。
比如之後的東南亞和所謂的四小龍,美國這麽做的理由在于,讓小國産生一種崇拜感,好像誰能和美國搭上線那就是非常幸運的,並且美國這麽做比較容易控制。
當收割了自己培養對象的資本後,其他國家並不會認爲是美國的錯,相反會認爲是那些國家的錯。
不但不會産生警惕,反而是希望自己被選上,這就是美國的策略。
這種策略看起來很好,但也有問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5 am

169.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14))
美國的民主化運動看起來無往不利,無堅不摧,其實不過是障眼法罷了,美國的行動就好像是魔術一樣,利用的是一些手法和技巧讓人迷惑。他的行動就像是魔術師手裏的紅布一樣,蓋在東西上,如果揭開了他的紅布,讓人看清他的所有動作,那麽魔術也就失去了其神秘性。
美國的行爲就是如此。
美國爲什麽會讓民主化取得一些成功呢?
因爲三點:第一點是別人原本就有矛盾,第二點是利用別人的矛盾,第三點是對方的需要。
美國想要用民主的手段擊敗他的對手,想要成功,最重要的不是美國的手段,而是對方內部存在矛盾,也就是說第一點才是最關鍵的。假如對方內部的矛盾沒有那麽激烈,那麽美國就無法成功,正是因爲美國選擇的對象都是內部存在較大矛盾,他才可以成功。他精妙的選擇讓他看起來無往不利。
道理並不難懂,大多國家都是族權國家,也都存在內部的公族壓制旁族,所以,原本的矛盾本就很深,美國只是激起了內部的矛盾,讓他陷入內部的紛爭中,然後支持對自己有利的一方,擊敗原有的一方,這就完成了所謂的:
顔色革命。
只要細細觀察,發生顔色革命最多的原蘇聯加盟國,本就是內部矛盾深重,所以才會爆發顔色革命。
那麽是不是說美國這樣做就必然對自己有利?
事實上,這種手段是一把雙刃劍,美國利用的是別人的矛盾,想用別人的衝突爲自己牟利,這與以色列問題是一樣的,到底美國扶持的國家是爲自己服務的,還是以色列會産生自我意識,當這種自我意識爲自己服務的時候,雙方就會有衝突。這正是美國這種行爲的潛藏矛盾。
其實,美國扶持的國家大多最後都倒向了反美,或者和美國一拍而散,爲什麽?
理由很簡單,因爲說白了,正是別人需要美國的力量介入才能使得他們打破原有的僵局,這才是會選擇和美國合作的根本。
當顔色革命成功了以後,他們自己又變成了公族,那麽這時候如果繼續和美國合作,那就等于他們需要壓榨旁族,這就會制造新的矛盾,當矛盾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候,就會自然再重複一次這個過程,而新上台的人就未必會再親美。反過來說如果不想壓榨旁族,那麽就必須終結與美國的合作,那麽就會走向反美。
另外,小國看不明白美國的養羊策略麽?
其實,也很容易看明白,但對于他們來說,他們本身和周邊國家也有衝突,或者內部也存在矛盾,如果可以變成美國的羊,那麽不管怎麽說他們都會比原來強一些,這樣在一段時間,他們就增強了自己的勢力,在處理周邊國家矛盾的態度上會增強一些自信,給自己提供好處。
另外經濟的發展可以平複一些公旁族之間的矛盾。
說到底,不過都是相互利用罷了,美國最大的隱患就是看起來朋友遍天下,實際上無不需要打壓,無不需要壓榨,任何人都是他的朋友,相反都是他的敵人。
一個國家,又怎麽可能永遠壓制別人呢?
占有的越多,則需要壓制的就越多,他的敵人永遠在向他發起挑戰,美國又怎麽可以永遠取勝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5 am

170.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15))
那麽爲什麽標題不叫全球化,而叫歐元的興起呢?
因爲就是要說明白,美國在二戰後事實上也在不斷的受到內部的擠壓,他需要不斷的打壓自己的“朋友”來確保地位,這和蘇聯需要讓中國承認自己是“老大哥”是一樣的。
所以,美國今天要打壓日本,明天要打壓英國,後天是西德,不停的打壓冒進躍起的人來保持自己的地位。
那麽爲什麽歐元還能興起呢?
理由在于從事實上說爲什麽美國可以打壓這些人,因爲他們都享受的是美國堡壘法的好處,所以,享受了美國堡壘法的好處,就自然要被堡壘法限制。
在軍事上,經濟上,政治上都在享受美國的好處,在挖美國的牆角,那麽怎麽可能成功擺脫美國,甚至擊敗美國呢?
美國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才能無往不利。
但歐洲是相對特殊一點的地方,因爲他是有實力的,所以當蘇聯的威脅強力的時候,美國和歐洲的關系就能保持相對的緊密,但是當蘇聯衰落後,歐洲就失去了完全對美國的依賴,因爲他自己也是有一定實力的,所以他轉而要求組成新的聯盟。
這個聯盟就是歐美體系的建立。
此時的美國也改變了自己的策略,所以,他需要歐元的一定存在價值,雙方開始新的合作,之所以德國沒有走向日本的模式,理由在于德國並沒有像日本一樣的舊勢力存在,他們不需要選擇徹底的依附美國,相反他們想要尋求的獨立自主。
另外也得利于歐洲內部的實力和歐洲內部想要形成一個聯盟的本質需求,所以德國並沒有變成第二個日本。
那麽歐元到底是做什麽用的呢?
我認爲歐元是一種嘗試和一堵留給美國燒的牆。
從思路上是否要僵化于歐元是防火牆呢?我認爲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我認爲歐元真正的作用就是留下用的後手。
如果歐美體系成立,那麽歐元可以形成一個對歐洲較爲有利的組織,可以更好的共同牟利,最主要的是在政治上和話語權上給歐洲帶來好處。
我認爲更重要的是,歐元本身就是用來被燒用的,隱藏在歐元背後的是黃金,如果歐元産生動蕩,那麽黃金就會躍起,這時候利用黃金的升值來平抑歐元的損失。
這就避免了歐洲國家本國貨幣直接成爲受害者的風險,就算歐元解體,那麽在市場上所掀起的動蕩,也可以通過黃金的上漲來穩住根基。
那麽爲什麽英國還是不願意加入歐元呢?
因爲這時候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5 am

171.法德同盟(歐元的興起(16))
英國爲什麽對歐元那麽的反感,因爲英國有自己的金融地位,所以英國放棄了三次機會加入。等到歐元逐漸走向他的高點的時候,英國就更不願意加入了,此時的英國,正在失去他的根基。失去根基的英國再加入就可能被歐元吞掉,而其中最有實力的德國就有可能成了歐洲的霸主,這是英國不願意看到的,自然不願意加入。
那麽,我們該怎麽最後看待歐元呢?
歐元的出現是歐洲爲了保護自己利益所采取的一種行動,值得總結的就是歐元是如何興起的,歐洲的興起得利于美國,歐洲想要給自己建立起一道屏障來保護自己,這就是歐元的目的,這並沒什麽錯。可如果歐元想要脫離美國單幹,成功的可能性極小,因爲他的興起是美國的作用,除非他可以擊敗美國,才能真正的興起,否則這個想法只能是想想罷了。
歐元並不是我們這個系列的主角,所以,說清楚他的興起和他的作用就可以了,重點應該放在全球化上。
讓我們重新把視角放回全球化上,美國在中東的成功讓其改變了資本主義制度運作的方式,而後又和歐洲達成了一個相對的聯盟,這就出現了所謂的全球化。
對于美國來說,歐元興起並不是沒有好處的,那就是美國能聯合歐洲把資本都鎖在他們想要鎖住的地方,保持堡壘的穩固性。
當他們看上一個國家後,就利用手中的資本和創造的價值觀去吸引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然後把資本注入其中,隨後給予其貿易上優待,然後又進行不斷的包裝和炒作,讓他看起來是一個新興起的勢力,似乎勢不可擋。
當這個勢力逐漸成型後,便開始收緊堡壘,讓他逐漸像金融與地産方向發展,使得他的資本快速的膨脹,然後創造他似乎成爲一霸的假象,在最後關頭釜底抽薪,利用金融和軍事以及話語權的方式,使得他的金融崩潰。也許看到這裏,你會說中國就不是這樣麽?答案是否定的,因爲中國不是堡壘法,以後細談。
歐美體系在投資的時候不但得到了廉價的商品,在其資本膨脹的時候享受好處,最後又進行一次經濟掠奪,這三個步驟完成了以後,就抛棄這個國家,然後再尋找新的目標。
這就是全球化。
那麽這看著是不是很厲害,好像堅不可摧一般,其實,他同樣是有弱點的,爲什麽美國能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所有這類國家都是成長在美國堡壘裏的,這才是最關鍵的關鍵,也就是美國控制著原材料價格又控制著買賣的權利,所以當美國擡升原材料價格,打壓收購價的時候,那麽對方的利潤自然進了美國的口袋。
這就是他屢戰屢勝的關鍵,但既然是堡壘法,那麽美國所主要控制的上下兩頭就自然是他的最大弱點。
所以美國不能允許一個對手出現,可對手怎麽會不出現呢?
美國的行動就在無時無刻的制造對手,一方面他在打壓對手,一方面他又在培養著羊,還有一方面,他的盟友在挖他的牆角。3個方面說到底,都不是朋友。都是潛在的敵人。
美國常說這麽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對美國來說真的,因爲他壓根就沒有“朋友”。
那麽我們假設美國徹底的完成了對全世界的壓制,他就能一直保持自己的強大麽?
我認爲答案是否定的,因爲就算是全部完成了壓制,那麽他自己內部就會開始出現問題,族權思想會一直産生相互排他的現象,所以,排他一日不會停止。況且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壓制。
講的這些問題都是從外圍看美國,那麽美國內部又是如何改變的呢?
從下一節開始,講述美國的問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6 am

172.美國興衰(黃金時代①)
我把美國從二戰後到蘇聯瓦解的這一段時間分爲三個大的時段,分別是開始的黃金年代,迷茫時期,新資本主義時代。
之所以這樣分是因爲美國在這一階段時間內發生了比較標志性的三個分界,一個是用舊的資本主義模式走向頂點,隨後是嘗試尋找出路,最後找到的是新資本主義的時代,我認爲這樣劃分,可以很好的區分不同的時代。
那麽下面就來分析第一個時段:黃金年代。
美國在二戰勝利後到陷入越戰泥潭前的這段時間內是美國國力最強的時段,這也無可厚非,因爲歐洲和亞洲都打的滿目瘡痍,遠離歐亞大陸的美國除了損失戰鬥人員和物資以外,本土並沒有受到什麽打擊,而且在戰爭中還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再加上戰爭中逃往美國的資本,在多重因素的交織下,美國顯得異常強大。
對于當時美國的強大不必諱言,就是達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他達到了族權的完美平衡點,也就是資本和生産力達到了一個較爲平衡的時段,在這個時段內,資本也好,資源也好,生産力也好,都達到了最高效的運作。
那麽從今天的角度去看當時的美國,自然現在的美國創造的價值最多,爲什麽還說那個時候是美國國力最強的時候呢?
雖然當時蘇聯存在,中東戰略也並未成功,可當時的美國國力是充實的,可以用來調配內部問題的能力是最強的,雖然創造的所謂“價值”沒有之後的多,但是把美國這個國家的“國力”當做衡量標准的話,那麽當時的美國要比現在的強得多。
當時的一個男人只要工作就可以養活自己的妻子還有孩子,並且可以生活的不錯。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並不是靠“債務”支撐的,而是靠收入支撐的,這是最關鍵的。
但需要了解的是,他們這種“美好”的生活是靠什麽支撐的?
當時的美國已經想要嘗試新的資本主義,也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透支的是國家的“國力”。美國的國力足夠雄厚,自然在那一段時間內是沒有問題的。
那麽要在美國的篇章了解到什麽呢?
因爲分析的重點並不是美國,所以,從美國的篇章就是要了解到一個簡單事實,那就是王朝周期論在族權國家同樣是使用的,看清這個這變化就是重要的了。
我一開始看待王朝周期論認爲是人心的問題,後來我逐漸認識到儒家的行爲論以後改變了這種想法,我認爲王朝周期論在族權國家是同樣適用的,因爲王朝制度下的官權是逐漸脫離行爲論的控制,從官權退化到族權的一個過程。
那麽直接是族權的國家,能否適用呢?
我認爲比官權國家更爲受用,畢竟表現的更加直接,美國從二戰結束後到蘇聯的這一段時間,正是驗證了王朝周期論的全過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9 am

173.美國興衰(黃金時代②)
美國的黃金年代,正是美國“國力”最強的時段,那麽爲什麽需要這麽突出“國力”這個概念呢?
因爲,國力是國家的關鍵,又可以說是美國這個社會群體的“載體”,這“載體”越強,那麽就越是能容納不同的人,雖然近來有一種資本是無國界的說法,但我認爲這種說法很幼稚,一個由族權思想組成的遊戲規則,怎麽可能就變成了沒有國界呢?
只是美國這個大堡壘膨脹到了足夠大了,一眼讓你看不到他的邊際罷了,資本確實有著最大的一個便利,那就是容易兌現,資本可以兌現成任何形式,但是不管他變成任何形式,他都需要一個“載體”。
所以,“載體”才是重要的,對外的投資也好,兌換也好,都只是從一個“載體”走向了另一個“載體”,如果說資本是無國界的,那麽我認爲是不正確的。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載體的作用都極爲重要。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國力自然就是國家最重要的“載體”。
而二戰後的美國,他的國力是最強的,所以他的載體所能承載的東西也是最強的,這與之後的“公司”們強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原本在二戰後美國就理應繼續發展經濟,但是美國遇到了一個棘手問題,那就是共産主義的出現,美國的強大得利于新得到的發展空間,在歐洲,在日本和東南亞,這些原本都是美國可以新發展的地方,但美國很快就被拉入東亞的事物中去。
他首先面對的就是中國。
中國到底是國民黨勝利還是TG勝利是關系到美國在華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可以說美國爲了投資國民黨已經走了99步,就差最後1步了。
可惜失敗了,爲什麽失敗,這點之後再開新帖再和大家探討,但這對美國是一個打擊,因爲不管怎麽說中國是一個大國,而TG勝利以後,對美國來說肯定是一個失敗,從地緣政治的觀點來看也好,從最簡單的觀點來看也好,中國走向共産主義陣營,無疑是對美國的壞消息。
隨著中國的成功,整個東亞和東南亞都有走向共産主義陣營的傾向,這對美國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因爲東亞和東南亞是美國剛剛取得的新發展地,如果共産主義擴張到這裏,那麽美國就將失去他的發展地。要是失去了,就會又走向預期經濟的困境。
尤其是日本是美國的重中之重,因爲只有日本是美國最重要的支點,如果失去這個支點,那麽美國的整個戰略就可能發生變化。
這是從一個比較淺層的角度去分析。
事實上,如果從一個更加深層去分析,那麽就容易看清美國爲什麽那麽樂意參與戰爭了,因爲參與到戰爭中,非常容易推動王朝周期論的發展。
也就是說,從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開始,完美平衡點就已經打破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7:59 am

174.美國興衰(黃金時代③)
完美平衡點,通常就像高山的山頂一樣,不可以持續太久,只能達到一瞬,然後隨即就像下行進,那麽爲什麽會出現完美平衡點。
完美平衡點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因爲他不能持久,他是一個象征,但他又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是標示著上升與下降的分水嶺。
那麽該怎麽看待這個上升和下降?
並不能簡單的把國力與他直接挂鈎來看待上升與下降,假如直接挂鈎那麽美國表面上是越來越強了,那麽就看不清問題的本質了。
這個上升和下降指的是族權相互的關系,公族必然尋求壓制旁族,那麽旁族自然心生厭惡,所以爲了平複這個矛盾,就需要向外擴張,這種擴張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外部是比較直接也比較容易看清的。
內部的擴張就較爲難以看清了,事實上內部的擴張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這種擴張即發生在公族也發生在旁族。公族和旁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所以雙方都會拼命的擴張自己的勢力,這種行爲目的簡單,那就是加強自己的控制力。
這種擴張會涉及人力,資本和生産資料等一切領域,這也是爲什麽說族權最喜歡外侵的原因,因爲內部的利益必然是有限的,而外部的利益卻可以被分配來滿足雙方,但不管是對外的,還是對內的,這種發展都不會停。
在王朝周期論的早期,不管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資源都非常多,這種擴張會帶來一些益處那就是使得自己內部快速發展,生産力和生産資料相互之間的配合會不斷地産生資本和財富,在這種作用下國家會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但很顯然,這種行爲並不會停止,相反是一直進行,這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本,那就是不論怎麽做,這種爲自己增強控制力的行爲都不會停止下來,隨著發展,對外擴張的速度必定降下來,這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局面,可是,內部的擴張可不會停下來。
所以,當這種擴張不斷的發生的時候,自然就會到達完美平衡點,也就是國家的資本,人力,資源正在高效的得到利用。
而這個時候就是完美平衡點到來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向下走的趨勢,這種向下走的趨勢並不是說經濟上向下走,而是說公族和旁族的平衡優勢開始徹底打破,公族開始取得了一些優勢,開始把領域伸向更多的地方,對旁族的壓制開始上升。
那麽爲什麽叫下降呢?
因爲公族壓制旁族的程度越深,相互的仇恨越深,而雙方仇恨越深,公族就更是選擇壓榨。族權就會走向相互防備,相互警惕的階段。
有了好處都來爭搶,出了事情束之高閣,最後結果就是,國力越是被消耗,則內部的相互警惕和擴張越厲害,原本能解決的問題漸漸積重難返。
對外取得的優勢開始反複,最終一塊壓向了國家,就會出現崩潰的最終結果,而當這個結果出現後,新的公族和旁族爭端就又開始了。
這就是王朝周期論。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8:01 am

175.美國興衰(黃金時代④)
爲什麽講這個問題,就是要看清美國的變化。
美國爲什麽要參加朝鮮戰爭。
當然理由是複雜的,但我覺得美國一來是想保護日本,一來是輕視中國,日本是美國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最關鍵基地,而朝鮮半島距離日本太近了,所以保護了朝鮮半島就等于保護了日本。
如果當時要做一個調查,有多少人認爲中國人可以打敗美國人,那麽我想這個調查本身是讓人覺得可笑的。
美國當時未嘗敗績爲何物,物資多到炮彈當子彈那麽打,在面對子彈當炮彈那麽打的朝鮮人和中國人,自然是不放在眼裏,並且手裏還有核彈這張王牌,自然認爲勝利是唾手可得,可結果卻讓他們大失所望。
戰爭就像是賭局,不管坐在你桌子對面的對手看著有多麽的弱小,多麽的讓你覺得不堪一擊,但重點在于,不放籌碼的時候,怎麽樣都行。可一旦放下了籌碼賭局就形成了,那麽勝利和失敗就在于一線之間。
在仁川登陸確實是麥克阿瑟漂亮的一手,但如果說一個這麽高級的戰略指揮員,對于中國的援兵不聞不問。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高級指揮員。我始終認爲麥克阿瑟知道了志願軍已經過來了,但是裝作不知道,想要依靠著美軍的速勝贏得戰爭。
美國初期采取的是速勝戰術,失敗以後到底是回家,還是繼續打下去,考驗著美國的信心。李奇微采取的是穩紮穩打戰術,但是不管是麥克阿瑟還是李奇微,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斷不斷的增加損失,卻無法取得真正的效果。
美國並不是不能繼續打下去,在美國人看來蘇聯一直躲在中國人的背後,再這麽耗下去對美國是沒有好處的。因爲形勢對美國並沒有好處,雙方形成了一種僵局,那麽是繼續耗下去,還是走人,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選擇。
對于美國來說,在朝鮮損失並不能算上慘重到無法接受的地步,也不是無法承受。關鍵是雙方的僵局無法打破,志願軍如果想要攻過去能力不足,美國想要打過去卻難以奏效,所以停戰確實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
從蘇聯的角度上來說,他是這場戰爭的最大失敗者,理由已經闡述,對于美國來說,他雖然失敗了,但也並非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在這件事情上美國有二個失敗點,一個是他給了中國解了圍,讓中國把本來已經形成死局的棋局盤活了,並且從一個棋子的地位,又上升到一個棋手的地位,第二個失敗點就是終于嘗試了一下什麽叫失敗的滋味。
朝鮮戰爭確實給美國帶來了失敗,但不能說因爲一次失敗就使得美國完蛋了,可也使得美國感受到了挫敗感,這給越南戰爭中美國的忌憚留下了隱患。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9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8:04 am

176.美國興衰(黃金時代⑤)
就在美國士兵身在朝鮮打得憋屈的時候,他們的老家發生了讓他們更憋屈的事情,那就是一個議員掀起了一次美國版的大清洗運動,這個議員的名字叫:
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
事實上我認爲麥卡錫主義的出現並不稀奇,共産主義作爲一種思想自然可以在各種傳播,在美國生根也是自然的事情,但美國是一個非常標准的族權制度,他想要真的進入共産主義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說一個學說是一粒種子的話,那麽能讓這個種子發芽生根最重要的不是種子本身,而是它生長的土地有沒有做好讓他發芽生長的准備,土地的作用要遠遠大于種子。如果這個土地不具備讓種子生存的空間,種子自然無法生根發芽。
當麥卡錫主義開始出現的時候,他形成了一個族權的基本對立,在他的腦子裏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支持資本主義的,一種是支持共産主義的,而對他來說後者顯然是美國的壞分子,也是他熱衷要打倒的對象。
美國同樣開始了一場大清洗運動,但是美國版的大清洗和蘇聯的大清洗是有不同的,蘇聯的根本問題是缺少官權的鑰匙,也就是斯大林大清洗的目的在于增強自己的控制力,美國的是資本主義族權和共産主義族權之間的爭鬥。
前者的問題是沒有官權的鑰匙,所謂爲了加強控制力需要這樣做。而後一方不管從理念還是別的方面都截然不同,這也是美國的大清洗可以迅速平息的原因。因爲資本主義本來就是美國的主流思想,根基最深,並且形成了族權對族權的模式後,那麽自然根基深,實力強的容易取得勝利。
那麽麥卡錫主義的風波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對于麥卡錫來說,他希望得到一個機會,去炒作一個話題,然後讓這個話題爲自己牟利,這就是麥卡錫的根本,他的理念並不高尚,所以對他來說,在美國刮起一場反共産主義的大搜查和大清洗可以讓他自己名利雙收。
麥卡錫主義其實並沒有了不起的,就是指責對方是親共産主義的分子,那麽爲什麽可以在美國卷起那麽大的風波呢?並且牽扯大量的無關和無辜的人進去呢?說到底,是當時的大氛圍造成的,由于美軍在朝鮮戰爭中的失利,讓美國人們感到恐懼,害怕共産主義真的出現在美國,這個根本的內在原因是使得麥卡錫興起的關鍵。
另外資本族權本身也不希望共産主義真的出現,所以借著麥卡錫主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多重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麥卡錫逐漸走向自己的巅峰。
但問題是,麥卡錫主義其實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排他手段,並沒有真正的理念支持,只是一味的打壓別人,這種行動自然很快失效,並且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中間其實還差著一到鴻溝,就是官權的支持,所以在美國這種資本主義國家,很快便打壓了共産主義思想。
麥卡錫自己的利用價值在一天天減少,而他自己要麽明白這一點,那麽幹脆就不明白這一點,只是不斷的在加大著自己的胡作非爲。
最後的結果也就是自然可知了,麥卡錫主義興起和衰落都是因爲麥卡錫自己的問題,而他的這種行爲迎合了當時對共産主義的一種恐懼,但是他沒有理想只是想接著這個事件不斷的膨脹自己,那麽失敗也不是什麽問題。
麥卡錫主義事實上也只是美國的一次內部爭鬥罷了,但他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更大的風波還在等著美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8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5 ... 7, 8, 9 ... 11 ... 15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