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沈旭暉2006(10月至12月)文章

4頁(共4頁) 上一頁  1, 2, 3, 4

向下

沈旭暉2006(10月至12月)文章 - 頁 4 Empty 回復: 沈旭暉2006(10月至12月)文章

發表 由 Admin 周四 1月 17, 2013 11:53 pm

耆那教與反恐


近年獲西方注視的印度耆那教主要教義為「非暴力」、「不牽掛」和「不執著」,此外還有誠實、禁慾、奉獻等。所謂非暴力就是絕對不殺生;不牽掛是放棄一起世俗物質包袱,認為任何財富都會導致痛苦;不執著即相信世間沒有絕對真理,不應作任何爭拗,只應自己修行脫離輪迴。

這些教義比佛教起源更早,出世得更徹底。它認為宇宙無始無終,所以我們要杜絕對任何神的崇拜,而不是像印度教和佛教那樣廣泛吸收各式神明加入,也不是像一神論宗教說什麼「非友即敵」,更是對各基本教義派的當頭棒喝。所以當恐怖主義和布殊主義同步興起,耆那教就被西方知識分子視為清泉。何況邏輯上,「耆那基本教義派」永不會成為恐怖分子,儘管相當可能做出不少一般人眼中的怪行。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沈旭暉2006(10月至12月)文章 - 頁 4 Empty 回復: 沈旭暉2006(10月至12月)文章

發表 由 Admin 周四 1月 17, 2013 11:53 pm

「住」得其樂


家與家庭

  無論是「沒有國,哪有家」那種對國家民族觀念的大是大非或是「處處無家處處家」的顛沛流離,都可見「家」對個人及社會的重要。

  在傳統中國社會裏,「家」的位置代表地緣,而「家庭」則是血緣、婚姻或領養關係所構成的一個基本單位。香港早期有不同的居住模式,如木屋、徙置大廈、唐樓板間房等等,所謂「個人空間」,對大部分升斗市民來說只是天方夜譚。這裏我們就以「棲身之所」探討一下居住環境的轉變及第一批公屋的出現,探視香港昔日的社會狀況及變化。

  五十年代,數以萬計的香港人棲身木屋。由於木屋以木料為主,密密麻麻,沒規管搭建,居民又多以火水爐煮食,火災時有發生,其中以一九五三年的石硤尾大火災情最嚴重,災民人數最多。

  當時的港督葛量洪在報告中指出,這場大火波及石硤尾、白田村、窩仔村和大埔村,災場廣及四十一英畝,相當於十六萬四千平方公尺,五萬多人頓成災民,無家可歸。

  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後,為了取締漫山遍野的木屋以及安置流離失所的災民,政府制訂房屋政策。房屋署高級建築師?翠芷憶述:「當時政府亦相當迅速地回應,大火之後六日就起了兩層木加磚的平房,叫做『保寧平房』,在幾個月之後,平房陸續落成,起『保寧平房』,是政府第一次用公帑起樓給市民住,石硤尾大火揭開公營房屋的序幕。」

  港英政府於一九五四年實施徙置法案,在災區原地興建了一共有八座大廈,每座有六層高的徙置區。後來為了加快安置步伐而增建七層大廈,每一層大概有六十四個一百多平方呎的單位,每一個單位可以住五到八個人。由五四年至六一年,政府共起了一百一十五座每層有六十四單位的「H型」、三十一座每層有三十二個單位的「I型」大廈。讓數以萬計的人分批上樓,我們之稱為 「七層大廈」或「徙廈」。

「我們」是這樣長大的

  當時香港人口高速增長,政府制訂公營房屋政策,安排市民「上樓」,讓社會安定發展。「天井型」、「I型」、「H型」公屋都成了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住屋問題開始解決,隨之而來是教育、就業等問題。

  為了配合需要,當時的「七層大廈」都物盡其用,一般的生活基本設備都是共用,每幢「H型」徙置區樓宇的天台可用做小學,中間空位做活動空間,這正是「七層徙置區」的標記;「標記」之所以能成為「標記」,是由人的生活演繹出來,成為很多人的集體回憶。

  五六十年代,一般平民百姓的居住環境都比較擠迫,很多人都住在沒有電梯的「唐樓」,細路哥、老人家上落六、七層樓都要靠自己雙腳「?樓梯」,正所謂「少?腳骨力都唔得」。為了多住人,不少唐樓單位會被間成很多板間房,分租出去,所以出現「二房東」、「三房客」、「包租婆」這類稱謂。

  當年寸金尺土,很多升斗市民只能租住數十呎的板間房。立法會議員陳婉嫻回想當年十數伙人迫住千多呎的單位,每伙以木板分隔:「……我印象好深刻,食飯、?覺都係?張床啦。我?將塊六呎乘四呎?床板打橫放,然後加多塊板?尾,咁樣先夠闊,好似沙甸魚咁擺到多?人。」可以說,板間房的生活記載?無數香港故事。

理想居停,山環水抱

  到了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市民開始脫貧,擁有自己的「安樂窩」是不少人心中的「幸福」畫像。以前唐樓是整條街或者全幢大廈買賣,直到五六十年代,香港才引入「分層樓契」的概念,其後更有分期付款,市民才比較容易買到樓。香港第一個大型屋苑樓盤要算是美孚新村,一個單位一戶,而且規劃成一個小城鎮般,除了住宅單位外,亦有很多配套設置,如商鋪、酒樓、街市等,可以說是香港居住環境演變的一個里程碑。

  踏入二十一世紀,雖然我們有「香港是一個面向國際的金融城市」這類的大論述,但從房屋的模式的轉變,可仔細體味到一個城市的規劃和節奏,還有升斗市民對生活的執?和努力向上的堅持,這正正是香港人對這地方的自覺與認同的明證。

  楊倩為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沈旭暉為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香港故事」第九集《「住」得其樂》,節目將於明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七時半於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

  港台網上廣播站http://tv.rthk.org.hk視象直播及可供重溫。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4頁(共4頁) 上一頁  1, 2, 3, 4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