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向下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Empty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發表 由 Admin 周日 1月 12, 2014 1:47 pm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Empty 回復: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發表 由 Admin 周日 1月 12, 2014 1:47 pm

我們華人的民族觀基本上是文化上的。《春秋》裏講“夷狄入中國者,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者,則夷狄之”。意思是如果外族行中國的禮,就把他們當華夏民族;如果中國人行外族的禮,就把他們當外族。這個禮拿現在的話講就是價值觀。
春秋上說:“諸侯入中國者則中國之,進夷狄者則夷狄之。”日本是個連皇室給孩子取名字都要從四書五經裏出典的儒教國家。所以日本也不能算是夷狄之邦。中華民族的民族觀是以價值觀區分的。即使本來是夷狄,如果遵從華夏的價值觀也可以成為華夏;即使本來是華夏,如果象您這樣口粗橫飛,也會被算做夷狄。

華夏民族是個典型的農耕民族,農耕民族講究經驗和價值觀的傳承。我們華人有一個價值觀叫做“肖”,這個字的意思是孩子有多象自己的父親。因為在華人社會裏,大家會通過您的言行來推測您父親的為人。所以我不能和您對罵,因為那樣會侮辱我的父親和祖父。這是我們華人的基本價值觀之一。



中國文化沒有那麼容易被消滅。毛澤東再怎麼樣,也還是要拿毛筆寫字,填宋朝留下來的詞牌。

而且文化是附著在經濟上的,就像毛與皮的關系。沒有幾千年維持世界第一的GDP,也就不會有這麼輝煌的文化。就像古埃及、古巴比倫文化一樣,今天只剩下一點考古學價值而已。米國如果沒有世界老大的經濟地位,米國文化幾乎甚麼都不是。老共再怎麼樣,也把經濟追到了世界第二,這就是對文化的最大促進。沒有這個經濟實力為基礎,中文就不可能在全世界這麼快地普及,中國古董也不可能有現在這個行情。





文化是一定要以經濟為基礎的。因為文化本身是交流的工具,拿我們IT行業的術語說就是Protocol。

(註:“Protocol”大概是“網絡數據交換規則”)

過去周圍的亞洲國家都用中國的文字寫公文、法律、歷史,用中國的禮儀、典制。因為中國當時是世界的經濟中心,全世界八成的GDP都集中在這一個國家裏。很多國家彌補財政赤字的方法就是去中國朝貢,送點土特產就能拿回幾倍價值的真金白銀。

如果中國窮得象阿富汗或者納米比亞一樣,誰還會用中國的文字。

日本的一個民間團體對海外日文學習者的調查也能說明問題。海外的日文學習者增長最快的是70年代後期到泡沫經濟崩潰之間的十幾年。之前海外懂日文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的部分地區,歐美懂日文的人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之後。海外日文人口的成長又陷入了停滯期。



衡量古董價值有一個方法,平均拍賣價格折合成黃金。一個文化的古董的價值是受這個文化主體經濟條件左右的。

中國古董的價值一直到清朝中葉都是呈上升趨勢的。清末隨著中國國力的衰落而下跌,1900年差不多是一個低谷,1930年代後期的戰亂是另外一個低谷。戰後一直處於緩慢恢復時期,一直到90年代才開始高速成長,而最近五年是爆發性成長。不但平均拍賣價格飆漲了幾倍,拍賣的數量也猛增。

(我雖然買不起甚麼象樣的古董,但我很喜歡參加拍賣會。遇到有什麼好東西要拍賣,我就去看看。拍賣會上拍賣行的專家會詳細地介紹拍賣品的情況,聽一聽能學到很多東西。)

古董收藏是需要財力的。而古董有嚴重的文化傾向。尤其是字畫之類的東西,對不懂漢字的人幾乎毫無意義。所以有很多人有錢來買這些中國古董,說明中國的經濟實力成長了。這些古董的平均拍賣價格基本上反映了中國的強弱變化。




袁老師永遠偉大、光榮、正確。

袁老師說的一句頂一萬句。

凡是袁老師說的,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袁老師說的,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您滿意了麼?



流出去的文物都是過去的事情。那時候國家弱,任人宰割。現在不同了。

我不主張華人花錢去通過參加拍賣來買回文物。那等於是被搶劫兩次。

可以制定一個法律,凡是持有從中國掠奪的文物的海外人士和企業、團體的主要負責人如果不歸還文物,進入中國國境可能被逮捕。同時禁止中國企業和機構與這些企業團體個人進行任何業務往來。

同時公布被竊文物和擁有這些文物的海外個人企業團體的名單。

這樣,持有中國文物就變成了一種麻煩。很多海外人士會放棄參加拍賣或者持有中國流失文物。

這個法律會立竿見影。比如Sothebys拍賣行如果參於拍賣中國流失文物,就禁止他們在華開展業務。光這一條,恐怕他們就不敢再拍賣中國文物了。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Empty 回復: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發表 由 Admin 周日 1月 12, 2014 1:47 pm

憨憨

中國是不是在經濟上真正的起來,要等到房地產業崩盤了以後再談,現在一切都不好說;但是一個國家如果在文化上真正的崛起了,那他真的一定是個強國,而且沒有崩盤的危險

leemz2002

沒有經濟背書的文化就如同沒有學問和研究為基礎的民粹一樣不靠譜。

日本和米國的房地產業都崩盤過,這些兩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有沒有因為房地產業崩盤而上一個臺階啊?照您的觀點,是否在說日本和米國都沒有在文化上真正崛起呢?

中國歷史上有燦爛的文化,其物質基礎是幾乎一直占世界GDP總量5到8成的經濟。周邊國家要靠向中國朝貢獲得賞賜來彌補財政赤字。所以大家都把漢字當官方文字,以出使或者留學中原為榮。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行政、司法文件和歷史典籍都是用漢文撰寫的。

歐洲歷史上也是如此。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能在當時的歐洲處於統治地位,也是因為經濟上的優勢。現在的希臘和意大利不光房地產業,政府財政、社會福利、政局和整個經濟都快崩盤了。按照韓先生的理論,是否意味著這兩個國家將要“崛起”了呢?

人類歷史上有過輝煌文化的國家和民族多了去了,而且大部分都崩盤了N次了。和您說的“沒有崩盤的危險”可相去甚遠。




文藝復興的時候,歐洲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比如人均GDP)雖然不如中國,但地中海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可是超過中國的。很多商業城市的人均GDP不但遠超過中國整體,也超過了同期中國江南地區的發達商業城市。所以文藝復興在意大利和法國南部等地先起來不是偶然的。

沒有這樣的經濟基礎,文化就是空中樓閣。窮的象愛爾蘭、俄羅斯似的,連土豆、黑麥都吃不飽,拿什麼搞文化?




袁老師的問題是,拼命把孩子們往帶路黨的路上帶。而且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似乎有些饑不擇食。

全世界哪國都可以讓帶路黨掌權,唯獨中國不行。因為只要中國不分裂成N塊(N>2),遲早會功高蓋主。


我可沒有說袁老師是帶路黨。我只是說他在努力培養帶路黨預備隊而已。正常人的言行都是有目的性的。根據袁老師的發言,我推測他的目的是想培養帶路黨。我的推測有什麼問題麼?

他講課還就是照本宣科的部分比較靠譜。稍微一超綱發揮就出漏子。我們雖然不能要求老師上課滴水不漏,但也不能象他這樣嘩啦嘩啦地流水啊。為了達到影射老共的目的,他不惜在課堂上大規模地使用選擇性失明、以偏概全和捏造數據的手法。

按理說,袁老師也沒少出國旅遊,也不知道他出去都看了些什麼。

有一點我感覺非常匪夷所思。學歷史的人如何能學成蔣Fan。

雖然我並不認為學歷史的人個個都應該象殷海光先生和敖之先生那樣對蔣恨之入骨,但能在北京學歷史還能學出個蔣Fan來也的確不容易。基本上和當神父當出梅毒來的難度有一拼。


文化是經濟的上層建築。影視作品就是用錢堆出來的。最近中國大陸有錢了,也拍出了不少在海外票房市場有影響力的作品。當然在工藝和技術上和米國公司相比尚有些欠火候。不過也不存在什麼不可逾越的障礙。

要說電影方面的成就,臺灣遠不如大陸。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臺灣演藝人和制作人成群結隊地往大陸跑了。

而且您說米國什麼好,就是別跟我說什麼米國的“飲食文化”。我在日本每天吃中華料理,讓我連吃十年二十年都不算什麼。讓我吃“米國飲食文化”,不用說一年,讓我吃一個月我都受不了。

米國人的飲食業只是商業模式比較成功。作為“飲食文化”,

(註:此處應該有遺漏,估計是從youtube轉載的時候。因為此處內容不重要,可不在乎。)



CCTV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1集 自然的饋贈

發布時間:20120514


dizue

這片子把我看哭了。ccav終於拍了這麼好的介紹中華文化的片子。身在英國 感覺英國人很為自己的文化自豪。 其實他們所謂的文化,就是到處侵略別人。。。而這部片子真正讓我為自己的文化驕傲。其實所謂的愛國,不是要怎麼犧牲流血。而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從內心對傳統的熱愛和延續。很奇怪這些東西我以前在國內的時候從來沒學到,倒是出國了以後才慢慢意識到。

leemz2002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主要是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區別中的精髓就是:西方文化傾向於己之所欲,強加於人;而中國文化就像中國的飲食,你愛吃不吃,挺著不吃,饞也饞死你,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就像開中餐館一樣。

愛國最平凡而樸素的表現就是愛自己的娘,愛吃自己家裏做的飯菜。




國軍的政工幹部應該在北伐的時候就有吧。國軍當時是效法蘇軍的,而共軍則是從國軍繼承下來的。我在大陸念書的時候見過他們的大學生軍訓。連一級有指導員、營一級有教導員、往上各級都有政治委員(簡稱政委)。這些政治軍官大致就等於各級黨支部的支部書記。這個制度從客觀上提高了解放軍的戰鬥力。漢族人沒有什麼宗教信仰和宗教狂熱,自古打仗就有怕死的傳統。共產黨似乎找到了一套適合漢族軍隊的教育方式。我在這裏強調漢族倒不是因為民族歧視,信仰回教等宗教的民族的確比漢族敢拼命。大概是因為漢族不大信有來世吧。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主張性惡說的。唯獨漢人的儒教是主張人之初性本善的。這樣的民族天生不大適合拼命和冒險。



中國現在仍然是經濟成長和財政健全的象征。沒有經濟背書,什麼文化都是虛的。

目前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中國大陸大概是影響力僅次於米國的大國。在中國以外學習漢語的人口連年破歷史記錄。這就是文化影響力的表現。





Johnny wu

兩岸有多少人還認中華呢?

leemz2002

兩岸還有多少人講漢語、寫漢字、用筷子吃飯、過農歷新年···就有多少人認中華。

很多人嘴上不認,但否認的話還是要用漢語來表達的。





profoundmemory

中國就是你這樣儒家思想的人太多了,才被人一直欺負。小小的新加坡外交都那麼強硬,就是因為那裏的華人不會這麼腐儒。

捷 張

確實,儒家思想與八股科舉的結合是中國落後西方的最主要原因.

leemz2002

《論語 問憲》上說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禮記 曲禮上》上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中華民族的“德”和“禮”都是有前提的。像當年某公那樣一味地挨打,全國到處轉進,肯定不符合中華民族對“德”和“禮”的理解。



profoundmemory

中華民族的以德服人其實就是自欺欺人!



leemz2002

“以德服人”出自範仲淹的《奏上時務書》,原文是“臣聞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顯然這是一條處理國內事務的基本原則。範文正公在遇到外敵入侵的時候是主戰的。大敵當前的時候出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去整頓軍務、抵禦外敵。

對內,朝廷和百姓有長期共處的長遠共同利益,所以必須設法調和矛盾。對外,只有利益上的爭奪和交換問題。處理對內問題和對外問題的原則,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還是分得清楚的。





人類歷史上,文化因為失去經濟和軍事實力依托而被滅絕的例子比比皆是。否則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古文明”了。

中國的文化能延續至今,最根本原因是中國在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時期都有占世界5到8成的GDP和相應的軍事實力。

沒有經濟做後盾,而且沒有經濟利益驅動的文化是很脆弱的。比如儒家文化如果沒有科舉制度的推動,大概和先秦諸子百家的下場也沒有什麼本質不同。詩詞歌賦、話本戲曲也都是因為有經濟發展創造出娛樂產業需求才會繁榮。這些當時的流行藝術,就是商品經濟繁榮的產物。

米國文化能在世界範圍內普及,根本上還是依托經濟實力。米國可以把很多新技術和新的資本運作方式率先使用在傳媒業。回過頭來看米國過去的那些老電影,當時可能覺得很吸引人,過後看未必覺得怎麼樣。比如那些西部片,西部大開發那一百多年的那點破事,米國人能拍出幾千部電影來。米國人當年的那一套,現在印度人和韓國人也學會了。

等米國失去了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地位,米國淪為次要市場的時候,米國的文化在全球的滲透力也會跟著衰弱。



中國歷史上在文化上固然有輝煌的成就,但這些成就是以經濟和軍事實力為後盾的。

袁老師舉了三個短命的軍事征服王朝的例子,想說明軍事征服不可長久。可其余所有的改朝換代也都是軍事征服的結果。

王朝有長有短,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歷史的觀點很難歸結為一個單一原因。同樣是軍事征服建立的王朝,漢朝維持了四百多年,唐宋朝都維持了大約三百年,清朝維持了將近四百年。

我不是在鼓吹說武力征服,我只是說從中國歷史的角度,武力征服的王朝並非一定短命。因為所有的統一王朝都是武力征服的結果,而且有長有短。

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很少向外擴張,因為黃河長江流域基本上就是最適合農耕經濟時代的地區。所以中原王朝缺乏向外擴張的動力。中國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的GDP都占全球的5到8成,無論往哪個方向擴張,都是從富的地方往窮的地方擴張,缺乏擴張的動機是必然的。中國歷史上的大部分對外戰爭都是為了臣屬關系的確立或者藩屬國內的內亂。中原王朝即便出兵打下這些周邊國家也很少直接統治這些地區。通常只要對方稱臣並且穩定下來,就會撤軍。少數幾個以領土征服為目的的例子幾乎都是蒙元王朝的。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Empty 回復: leemz2002龍騰精選--文化

發表 由 Admin 周日 1月 12, 2014 1:48 pm

sswvv

“袁騰誹:軍事征服不可能長久”這就是純文人的想法,靠嘴和筆是發展不了國家的。展示可愛沒有錯,但前提是軍事先到位,有哪個大國是靠裝可愛搞外交的,米國哪次對小國的外交不是把航母戰鬥群往那一擺。說米國軟實力強沒有錯,但他所有軟實力都是由軍事實力保障的經濟實力做基礎的。靠裝可愛···太可笑了.···這個袁老師···怎麼能說出這種話。

leemz2002

真正的中國知識分子有這樣的想法恐怕也不容易吧,尤其是學歷史的。

基本上中國人學歷史能學成帶路黨,和當神父當出梅毒來有一拼。

袁老師這個軟實力高於硬實力的邏輯從歷史的觀點看幾乎不值一駁。

滿清的時候中國的傳統文化保留得夠完整了吧,照樣被人家打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滿清的頭能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樣的話,比現在的中共政權可愛多了吧,不照樣任人宰割麼。

既然袁老師也知道中國的經濟重心在沿海,還反對增強國防實力,動機就有點可疑了吧。

袁老師總是喜歡從網絡和生活中找個別極端的例子來反駁,顯示自己的正確性。就像找一個個子最矮的敵人來證明自己高大一樣滑稽。我不敢說網絡上或者生活中絕對沒有袁老師說的那樣的極端言論,但和帶路黨言論一樣,也肯定不是主流。用一個極端的錯誤來證明另外一個極端的正確性恐怕不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應該有的邏輯水平。

從歷史角度看,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根本是經濟和軍事實力,文化也很重要,但文化是建立在經濟和軍事實力基礎上的。就像皮毛和肌肉骨骼的關系。





續輝 張

您確定滿清滿族人的王朝對中國文化保留很完整麼? 連發型衣著(文化兩個重要的體現)都要強行改變,外加對漢族文人和文獻的摧殘, 這是不可否認的. 崖山之後無中國

leemz2002

您認為滿清穿漢服、留發髻就能打敗洋人?滿清輸給洋人也不是差這兩樣吧。

而且發型服飾即便是重要的文化特征也不是最重要的。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語言、文字。以色列人建國的時候費盡心機地恢復使用希伯來語文,而不是古代以色列人的服飾發型。

滿族保存中國傳統文化好不好另外說,他們基本上是把自己原來的語言文化給扔得差不多了。滿清舉國上下,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是講漢語、用毛筆寫漢字、讀四書五經的。

不過是否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和輸給洋人的確沒有什麼直接關系。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裏也沒有講如何發展現代工業和科技。滿清和民國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外侮入侵,主要是輸在現代工業和科技太弱,並非傳統文化比不過人家。比寫漢字、背四書五經,中國人能輸給誰?近代戰爭需要鋼鐵、機械、造船等這些近代工業和科技。

老共上臺後,再也沒有外敵長驅直入(所有的對外戰爭不是在邊境就是在鄰國),就是因為在很短的時間裏實現了工業化。




續輝 張

文化的重要性是遠大於經濟和軍事的.

西歐正是在啟蒙運動後才在文化上開化與發展,當然包括民主以及普世價值這些正確價值觀的確立(價值觀是文化重要的一環毋庸置疑).通過文化的崛起造就了經濟和軍事的崛起.說到中國,漢民族到今天還是漢民族,沒有變成蒙古族或者滿族, 一句話,漢民族的文化當時比蒙古的文化和滿族文化強太多了,就算被武力征服也是蒙古族滿足變成漢人,也反映出蒙古和滿族的可悲,失去自己的文化,進而消失在漢文化中,成為漢人.反之,邪惡帝國蘇聯. 蘇聯時期在軍事上不落後與米國,並且處於攻勢. 其經濟我不敢說頂尖,但是也不落後與一般發達國家. 可是為什麼它短命呢? 因為它落後的文化,確切的說是它落後的價值觀. 蘇聯可以在短時間內憑借其軍事實力征服世界的一半, 想通過蘇維埃主義強迫代替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傳統文化,其結果我就不多說了.一個擁有先進文化,一個有靈魂的民族可能被征服,但是永不會消亡.例如古代中國和現代西方.否則就像古代斯巴達和現代的蘇聯,窮兵黷武,迅速消失在歷史中,留下千古罵名. 所以說經濟和軍事應建立在一個正確的文化基礎上的,反之,那發展方向就是三大法西斯二戰德國和現代的蘇聯和北朝鮮.

leemz2002

出過Бунин、Пастернак、Шолохов、Солженицын等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師的國家居然被您說成是“可是為什麼它短命呢? 因為它落後的文化,確切的說是它落後的價值觀”。天理何在啊。

我不敢說前蘇聯的文化很先進,但當年地球上有資格說蘇聯文化落後的國家和地區恐怕一共也沒有幾個。

當然,某些人喜歡把不合乎自己口味的文化都當落後文化。不過這本身就是沒文化的表現。您學什麼不好,偏偏學人家這種沒文化的事情。

(註:“Бунин、Пастернак、Шолохов、Солженицын”應該是前蘇聯的幾位文學家: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1905~1984),1970年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1918~2008),以及俄國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1870~1953))



續輝 張

朋友,我自認為文化包括方方面面,其中社會整體的價值觀是文化中及其重要的部分,當時凡是以人為本,重視民生的國家的價值觀都比蘇聯先進.我先不說遭受蘇聯迫害的文學大師有多少, 獨裁與先軍政策的價值觀是不得人心的, 可以對比鼎盛時期蘇聯人和西方人民生活的水平. 光有強大的軍事和經濟有什麼用? 要是當時蘇聯重視民生,尊重知識分子,也包括您說的文學大師, 我想蘇聯會獲得更多的諾貝爾學獎吧. 要是蘇聯變的讓人感覺可愛而不是可怕, 那冷戰的結果恐怕是另一個模樣了. 蘇聯從內部瓦解的根本原因是民怨,空有強大的軍事有何用?

leemz2002

您這路子我怎麼看著那麼眼熟呢?先量身DIY一套“落後文化”的標準,然後用這套標準去踩蘇聯。

(註:“DIY”在此處的意思是“編造 定做 ”)

比如您這個“重視民生的國家的價值觀都比蘇聯先進”就很另類。因為按照您這個標準,沙特、阿聯酋等石油富國的價值觀都比蘇聯先進。

McCarthyism時代迫害的知識分子也不少啊,您能以此作為米國文化落後的證據麼?

Ельцин時代的俄羅斯可比前蘇聯時代“可愛”多了吧。被人家賣了還很認真努力地幫人家數鈔票呢。結果怎麼樣?

基本上袁老師這個“可愛、可怕理論”很適合日韓臺和歐美俄印,不大適合中國國情。

(註:“McCarthyism”即“麥卡錫主義”,米國1951-1954年間發動的反共以及迫害民主進步力量的法西斯行徑;

“Ельцин”即俄羅斯的“葉利欽”)




經濟、科技、軍事、資源等硬實力都很弱,但軟實力很強的國家(或地區)據我所知只有一個梵蒂岡。

如果擴大點範圍,把政治集團也算進去,日本王室也算一個吧。

可這兩家在地球上都是個別的特例,別人沒法模仿。畢竟政治和尚和花瓶王室不是誰想當就能當得了的。


中國歷史上也有這樣的純軟實力(政治手腕)當家的例子。東周王室就是如此。日本王室就和東周王室一樣,誰打嬴了就給誰獻花。

問題的關鍵是現在的中國沒法效法這些特例。

中國是個大國,只要人均GDP超過中等收入線,經濟規模就會超過某大國,從而威脅某元的霸主地位。人家欠了相當於一個多GDP的債,讓中國把價值體系主導權給順走了,人家能善罷甘休麼?

可我們中國人也不能為了讓人家能輕松愉快地印鈔發債(美其名曰: Quantitative easing)就讓自己的人均收入原地踏步吧。中國人民即便無私也不能無私到這個地步。

所以中國要想過得安穩,多少得罪個把列強是難免的。象梵蒂岡教庭、日本王室這種誰都不得罪的買賣,中國學不來。



不同民族之間文化、價值觀、世界觀這類東西是說不清楚的。能說清楚,我們這個國家也不會在一百年內首都三次被外國軍隊屠城。其中兩次侵華的日本還是個使用漢字的儒教國家(日本連王室生孩子取名字都要從四書裏出典)。

不同民族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傾向於簡單易懂的邏輯。這種邏輯只能是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國際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是利益和實力。拋開這兩樣,您就是說出朵花來,伊拉克還是伊拉克,南斯拉夫還是南斯拉夫,阿富汗還是阿富汗。有胳膊粗的人想揍您,理由還需要您幫人家想麼?論說理,這三個國家能輸給誰?唯一避免挨揍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胳膊練粗,讓對方自己去找不能動手的理由。

而且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要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不和日美歐爭奪資源幾乎是不可能的。米國換誰當總統也不可能主動把紐約石油交易市場遷到上海去。連中國收購個歐美石油公司都會受到政治幹預。誰跟您分享啊?

歸根結底,利益還是要靠實力作後盾的。

您的理想非常美好,可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實在是太遙遠了。



您說的是強大之後的事情了。中國現在只是大(最多只能算肥大),還說不上強。您說的遠景固然美好,但那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了。什麼時候米國的國債評級降到BB+,米國要買相當於三個月貿易額的人民幣當外匯儲備的時候再說吧。

沒強大之前,您說什麼目的都沒用。強大之後,您說什麼目的都可以。

至於忠孝禮義信這些我們漢人的基本價值觀本身並沒有錯。錯在不分對象、環境、時機,死學死用上。比如跟盎格魯撒克遜人講忠信禮義就有一定的難度。我遇到的米國教授沒有一個能解釋得清楚感恩節和現在印第安人的人口比例(大約占米國人口的1%)之間的關系的。

況且宋代理學者講的儒學能不能算儒學本義還有待商榷。


和平不是靠施舍來的。

米國人想找個理由發動戰爭是非常容易的。當年米國人為了打擊歐元,可以在巴爾幹發動戰爭。米國人的策略很簡單。戰爭導致金價上漲,投資者為了炒黃金必須拋其它貨幣買美元(因為黃金是用美元來買賣的),導致美元上漲,歐元下跌。

米國人至今沒有對中國動手的原因是他們在朝鮮和越南和中國交過兩次手,知道深淺。而且中國有包括戰略核武器的全套家夥,不象1900年或者1937年時那麼好惹。如果沒有這個實力,攢著8千多億米國國債,在全世界到處搶資源,被米國人找個借口做掉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個星球上,中國能“分享”到和平和尊嚴,恐怕要等到米國國債的評級降到原形(BB或者BB+)的時候才有希望。



這個世界上有一門學問叫做歷史學,從這門學問的基本知識看,中國這樣的大國想靠“援助”和“分享”來自立、崛起和贏得尊重是不現實的。

戰後日本對中國援助了6兆日元,折合美元大約6百億(按照30年平均匯率計算)而已,相當於現在中國GDP的1.2%而已。而且9成以上都是低息貸款(日本90年代之後的國內利率本來就接近零),要分十五到三十年償還。

當年蘇聯對中國的工業、科技援助項目大多也都是有償的,很多項目一直償還到70年代末才還清。

外援只能是輔助性的。印度尼西亞得到日本ODA比中國還多,但經濟、科技水平和國際地位比中國差遠了。蘇聯對東歐國家的援助總額也遠遠超過對中國的援助。冷戰後米國和歐盟也援助過東歐國家。可至今東歐仍然與動亂、經濟危機聯系在一起。

指望援助、分享強國恐怕和指望乞討致富有一拼。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就是以這個邏輯運轉的。

日本人戰前也說“英米鬼畜”,現在沒有日本人敢講了。因為在GHQ的統治下,不要說反美,就是有點對抗性的用語都不能用。當年紅白歌會(“紅白歌合戰”)都不許用“合戰”這個詞,被迫改成“試合”。因為GHQ認為“合戰”這個詞戰爭意味太濃厚。實際上在日語裏,“合戰”和“試合”都是“比賽”的意思。最多是“對戰”和“比賽”的區別而已。(註:“GHQ”即“盟軍駐日統帥部”)

歷史上“Yankee”這個詞也是個蔑稱,但現在已經算是個中性詞。因為這個詞出現的時候(17世紀),北美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人口和GDP都只有英國本土的一個零頭而已。我看“Yankee”這個詞重新變成蔑稱要等米國國債每人肯買的時候。

(註:“ Yankee”是“米國人 米國佬”的幾種說法之一;

“米國國債每人肯買的時候”,似應為筆誤“米國國債沒人肯買的時候”)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