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歐元必死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7月 16, 2012 11:12 pm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7月 16, 2012 11:16 pm

  總序 寫在《百萬莊財經評論》叢書出版之前

  (一)

  大約是在6年前,我曾與某門戶網站財經頻道的財經評論欄目商討合作出版的事宜,因為版權問題不好解決,遂萌生了自主策劃出版《百萬莊財經評論》叢書的想法,並寫了一份簡單的策劃案。想不起來是什麼原因,這份策劃案居然塵封至今。想到用“百萬莊”來命名叢書,起因無非是中國經濟出版社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北街。但潛意識裏,“百萬莊”這個名字中應該蘊含有值得期待的東西。於是查閱了百萬莊這個地名的來歷。這一查不要緊,先把自己嚇一跳。原來,新中國成立之前,“百萬莊”屬於北京城外的郊區,是城裏人埋葬死人的地方,名為“百萬墳”。後來逃荒的人在墳崗荒地上搭建窩棚形成小村莊,被城裏人稱為“百莊子”。新中國成立之初,“百萬墳”被選為政府公務員居住區之一。既然成了公務員的居所,更換地名就順理成章,“百萬莊”的名字從此就一直延續下來了。根據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的提議,由建築設計師張開濟設計,百萬莊區域,按照中國傳統文化十二地支中的概念劃分成“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九個子區。據說,這樣的命名是考慮到小區建立在原有墳地之上,陰宅變陽宅必須要壓住原有的陰氣。所以前八個區含有八卦之意。很快,一、二、三機部在此建成大型住宅區,全是紅磚小高樓,樓層高大房間寬敞,居住起來非常舒適,頗為時人稱羨。北京奧運會前,風傳這片區域要拆遷,但一批老幹部很是留戀百萬莊小區,堅決不從。也許是社會文明進步了,也許是小區中藏龍臥虎、老幹部余威不減,抑或兩者兼而有之,拆遷的事再也無人提起。從一個普通的地名變遷史中,我們也看到了新中國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經意間一句老話重新閃回:新社會把鬼變成了人!想到此,就釋然了。狹義的百萬莊是指二里溝以西、三里河以東、車公莊以南、百萬莊大街以北這片地方,廣義的則指百萬莊大街沿線。幾年前,我曾想給西城區人民政府寫個“提案”,建議將廣義的百萬莊區域建成出版文化或出版產業一條街,以與東南方的金融一條街相映成趣。由於本人既不是人大代表,又不是政協委員,更沒有做深入細緻的調研,僅憑這個區域有幾家文化出版單位(百萬莊大街上集中了外文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百萬莊圖書大廈等單位,再往西延伸,還有中國財經出版社和經濟科學出版社……)就提交如此事關重大的“提案”,感覺不太靠譜,也就不了了之。用現在的眼光來衡量,百萬莊小區相當老舊了。我也曾對那些甘當“釘子戶”的老幹部耿耿於懷,如果他們不阻撓,也許我們出版社現在已經搬進新的寫字樓了。前不久,一位多年不見的老作者來訪,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抱怨:你們這裡停車實在太費勁,不過這麼一個鬧中取靜之所,現在也不好找了。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鬧中取靜”,多難得的意境!這不正是《百萬莊財經評論》所應該追求的嗎?

  (二)

  我們處於一個喧囂的時代。當下的經濟理論界、媒體、輿論,用喧鬧、浮躁來形容毫不為過。有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不顧識,只為博眼球;有的是篤信“理論的力量在於徹底”,堅持一條道要走到黑;有的聲稱無法忍受當下的種種不公、不正、不平,為變而變,不知頂層設計為何物;有的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有的只講世界觀不講方法論,最終只能流於紙上談兵……在這樣的喧鬧中,如何讓人冷靜下來,用理性思維,用建設性的對策,對轉型社會提出可操作性的指導,做到鬧中取靜,為改革、發展和社會的民主進步、平穩轉型作出貢獻,這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經濟學家、媒體人的共同追求。當然,首先政府要帶好頭,科學執政,理性執政。治大國若烹小鮮。社會越是喧鬧、雜音越多,越需要政府保持理性,在出臺牽涉面廣、事關國計民生的宏觀政策時,不能聞風就動,不能出手過快,要冷靜應對。比如,當前我們已經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一個既定戰略,那就必須心無旁騖,若干年不動搖,正如馬光遠教授在其博文中所說的,“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可能更是中國財經決策當局最需要的”。否則,昨天是次貸危機,今天又有歐債危機,明天國內的月度經濟數據又不好,決策當局豈不將應接不暇、無所適從?凡是目標明確的、社會有共識的改革領域,應做好頂層設計,不再拖延;凡是看不太清、社會還沒有達成共識的需要改革的領域,可以繼續摸著石頭過河。其次,知識界、理論界也要理性獻策。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洗禮,知識界和理論界也成熟起來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對中國社會經濟的未來走向進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很多寶貴的理論指導和對策建議。這些聲音是多元的,對提高政府執政水準、進一步開啟民智,有很大的幫助。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講,這樣的進步既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又是推動社會經濟前行的一種動力。它可以提高決策當局的宏觀經濟管理水準,更對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具有積極意義。我們希望這樣的理性思考越來越多。我們注意到,近期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討論熱點是“注重頂層設計還是繼續摸著石頭過河”,這樣的爭論就很有意義。遺憾的是,當前,口水仗多而理性論戰少,我們看到的論爭,不少是炒作,是泡沫,是輿論的虛假繁榮。一些著名學者,高調地為明顯不合情理或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行為和現象作辯護,有的甚至明顯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這也是濫用權利的一種表現,是喧鬧,是噪音。

  (三)

  在建設民主、富強、穩定、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嶄新時代,作為文化產業的主陣地和主力軍,出版界不但要自覺自律,還要有所作為,我們出版人更是義不容辭。我們必須看到,“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也是一個糟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又恰逢我國處於社會轉型期,各種觀點和聲音的交鋒與激蕩將是一個常態,出版人的職責就是要用多元、理性的觀點和聲音來豐滿人們的書包和螢幕,讓功利主義和浪漫主義離我們遠一些。我們推出《百萬莊財經評論》就將遵循理性與建設性的原則。作為以出版經濟類圖書為主要特色的出版社,《百萬莊財經評論》將立足於經濟理論探索、宏觀經濟調控、微觀經濟管理等財經領域,當然也不排斥與此相關的社會管理、政治改革等重大課題;叢書的作者主要面向中青年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專家,通過認真篩選,將那些學術素養高、治學嚴謹、社會責任感強的專家學者的富有建設性、觀點鮮明、注重操作性的觀點和聲音放大,讓代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聲音更加集中,更有衝擊力,發揮更大的作用。要達到以上要求,僅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讓我們欣慰的是,已經有一批專家學者願意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他們或者願意直接提供高水準的專著和文集,或者是願意給我們出主意、提建議、當顧問,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能有更多一流、一線的中青年專家學者在嚴謹治學之餘來理性獻策。我們立足於百萬莊——一個鬧中取靜之所,希望通過《百萬莊財經評論》給廣大讀者傳遞一份喧囂中的寧靜。

  毛增余

  2012年5月18日于百萬莊

  序言 歐元的選擇只有早死或遲死

  2011年11月1日,“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表示,歐元區國家面對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不能像歐元區成立之前那樣用貨幣貶值來應對,只能不斷增加公共債務,這是歐債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歐債危機與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有關。蒙代爾認為,應進一步推進歐洲的財政一體化。他建議,應建立有管理的多元化儲備貨幣體系,即建立一種新的“世界貨幣”(INTOR),這種貨幣非黃金也非美元,而是由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和人民幣等幾種主要貨幣按照比例組成的“一攬子貨幣”。“一攬子貨幣”按照一定比例組合統一與黃金掛鉤,其他幣種則根據INTOR制定自己的匯率空間。但蒙代爾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經濟學家未免有些書生氣。其實,早在19世紀中葉,恩格斯就預言說,歐洲大陸必然衰弱,美國與俄國將成為20世紀的超級強權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希特勒便夢想著統一歐洲大陸,這個大陸使用統一的貨幣,並以此對抗當時首屈一指的大英帝國與美蘇強權。拙作《世界金融五百年》一書指出,希特勒戰爭的目的不在於戰爭本身的攻城略地,而在於:“自始至終,希特勒的勝利秘訣是政治智慧,而不是軍事征服。希特勒並不認為德國有同英美蘇三大國的聯盟發生長期戰爭的可能,他自信自己可以通過外交手段達到目的,若不行則通過一系列小規模戰爭解決德國的生存空間問題。在他看來,在政治手段和進攻波蘭的小規模戰爭之間沒有清楚的分界線。希特勒本人也知道,一旦國家綜合實力與軍事力量成為決定因素時德國便會完蛋。希特勒……說過,‘一個國家並不靠貨幣的表面價值來維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產,而生產才能使貨幣獲得價值。生產才是貨幣的真正準備,銀行保險箱中存滿了黃金並無意義’。依靠華爾街德國重建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此時的希特勒意欲在這個基礎之上打破英美主導的國際經濟與金融體系,建立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經濟新秩序。”意圖武力整合歐洲的希特勒失敗了,現在的德法兩國意欲通過歐元來整合歐洲大陸的努力也必將失敗。眾所週知,現代貨幣基礎都是背後的國家信用,現代法定貨幣與國家財政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政府支出通過發行貨幣的方式來融資,政府稅收創造了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同時回收貨幣。政府稅收與貨幣幣值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早在幾百年前的中國古代,政府便“通過提高稅率,來大量回收紙幣,縮小紙幣流通量,提高民眾對紙幣的需求量,從而保證紙幣的價值”。因此,與過去的金銀貨幣不同的是,現代法定貨幣無法脫離國家而存在。換而言之,政府及其發行的貨幣,其目的在於維護一國資本的整體利益。所謂自由資本主義完全脫離國家而由市場調節的烏托邦思想只是建立在理論經濟學家的純粹理想之中,根本缺乏實證支援。歐元的基礎名義上是多個國家的信用,個體的理性導致機體的非理性,從根本上缺乏牢固而穩定的信用基礎。歐洲各國由於歷史、文化、語言與習俗等諸多方面的差異,難以形成一個整體。從政治意義上講,超國家主權的統一的歐洲並不存在,只有各國政府才擁有合法權力。從社會經濟意義上講,歐洲更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實體。歐盟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準差異巨大。英國、德國和法國是其中最為發達的國家,其次是荷蘭、瑞典、西班牙和義大利北部,而東歐和部分南歐地區與這些發達國家的關係類似于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不平等關係。有趣的是,即便是在歐盟一些成員國內部,民眾期望的是分裂而不是統一。例如在義大利,義大利北部是發達的工商業地區,而義大利南部則是落後的農業地區,當地黑手黨橫行,義大利北部民眾早就想丟掉南部這個包袱,尋求獨立的途徑了。歐元恰恰是在尚不存在“歐洲”這麼一個國家時誕生的。表面上看,歐元是一種像蒙代爾這樣的理論經濟學家心目中獨立於國家的理想貨幣。但是,歐元誕生本身就極為荒謬。歐洲缺乏在整個歐洲大陸範圍內的勞動力自由流動,也沒有防止在歐洲落後地區出現失業率高企的歐洲一盤棋的財政機制。因此,歐元區內部各成員國必然存在著差別巨大的工資水準、社保和財政稅收體制,而這些問題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是無法解決的。因此,歐元一旦發生危機,由於各國財政的不統一,整個歐洲必將陷入一種無力施救的不斷衰退的狀態。書生蒙代爾所建議的統一歐洲財政無異於閉門造車,是書齋中的幻想。此外,歐元自誕生以來,便對美元形成嚴重威脅與巨大挑戰。這是因為,一旦歐洲形成一個整體,歐元獲得了堅實的信用基礎,歐洲與美國就取得了平等的地位,歐元區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元必將崩潰,美元及其之上的美國霸權將付諸東流。美國作為當代世界的超級強權帝國,和歷史上的諸多帝國都不太相同,它以金融霸權作為其強權的基礎。金融霸權的核心則是美元。自1971年,美元掙脫黃金的枷鎖後,美國以槍桿子支撐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然後再以美元為世界貨幣來控制全球資源。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美元的石油本位體制。美國通過地緣政治活動和軍事部署,保證以美元作為國際石油交易的單位。美國通過掌控世界貨幣體系來控制他國的貨幣政策與財政稅收制度,從而控制其產業發展,迫使其走上美國所希望的路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便是美國實行其金融霸權的兩大工具。以IMF的標準,美國早就應該執行緊縮政策來保住匯率,並優先向中國還債同時開放金融與高科技市場,甚至該宣佈國家破產了。弱國只能按照IMF強制性的荒謬建議自吞苦果,而美國卻瀟灑如故,對國家核心技術與戰略產業嚴密保護,同時肆無忌憚地繼續大規模舉借外債。IMF的雙重政策可見一斑。世貿組織的所謂自由貿易,同樣執行雙重標準,美國設置一系列的貿易障礙,而他國卻只能完全開放市場給美國。結果,美國通過軍事與金融霸權以天文數目的債務和貿易赤字來吸收全球資源。美國以不到全球人口的5%,消耗了20%的全球能源、16%的淡水、15%的木材,製造了10%的人類垃圾和25%的二氧化碳。因此,美國人無法容忍歐元對美元的挑戰,必將採用一系列的組合拳擊垮歐元。只要有美國這樣的強權存在,歐洲一體化進程就不太可能完成,歐元的信用基礎就無法夯實。美國人在21世紀初所發動的幾場戰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針對歐元。自2007年以來,美國本身已陷入危機之中,急需讓國際資本流向美國來維持其龐大的金融體系。搞垮歐元正為這一目的。按理講,希臘這樣的一個小國發生危機根本不會動搖歐元目前的地位。但美國只不過以希臘作為一個楔子,利用其控制的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蓄意放大“歐豬五國”(PIIGS)的主權信用危機,迫使諸如希臘這樣的國家退出歐元區,從而引起歐元區其他弱國的鏈式反應。所謂攻其一點,動搖全線,從而造成歐元全面崩潰從而收編歐元區經濟。據瑞士銀行的分析,德國這樣的較強成員國退出歐元區後,第一年的人均成本約為6000~8000歐元,此後為3500~4500歐元/年,這相當於第一年GDP的20%~25%。更為嚴重的是,歐元瓦解後,歐洲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將不復存在。較弱成員國退出歐元區後,第一年的人均成本約為9500~11500歐元。隨後幾年的人均成本可能為3000~4000歐元/年,這相當於第一年GDP的40%~50%。此外,現代法定貨幣聯盟的瓦解幾乎都會導致某種形式的獨裁、軍人政府甚或內戰,歐洲也不會例外。歐元崩潰之後,不僅歐洲要承受巨大打擊,而且與之有緊密的政治與經濟聯繫的其他地區也將受到牽連。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是幾十個過去殖民地國家的金融中心,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是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國的金融中心。隨著歐元的崩潰,大量歐元資產將變成壞賬,歐洲銀行必然採取緊縮策略,南美這些國家的金融與經濟必將遭到嚴重打擊。美國在打擊歐洲的同時,順手還能收編這些國家。策略之高令人嘆服!歐洲唯一可以倖免于難的國家只有英國。英國從來就有對歐洲大陸分而治之的策略,英國人的崛起與此不無相關。英國憑藉其高超的戰略眼光與手段游離于歐美之外,卻兩邊討到好處,從而可以保證英鎊與英國目前的國際地位。至於中國,雖然力挺歐元,但也只是以歐元為手段來消耗美國實力,並不能保證歐元不死。總而言之,只要歐洲大陸無法統一成一個國家,形成統一的財政政策,歐元就不可能具備堅實的信用基礎。這個過程現在來看仍然遙遙無期,而美國才是歐元命運的掌控者。因此,歐元的早死或遲死無非要看美國人願意怎麼做了!最後,要特別感謝中國經濟出版社的彭彩霞主任對本書撰寫與最終出版的鼎力支援和持續關注。感謝新法家網站站長、北京龍芯智見公司董事長徐光宇先生,《托普檢討》作者、成都紫谷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宏先生,中國新法家領軍人物、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翟玉忠先生,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先生,知名財經評論家、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解放日報》經濟評論員葉檀女士,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部資深顧問、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華爾街》顧問陳思進先生,中國社科院曹建海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余斌研究員,前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先生,機械工業聯合會國際合作部蔣曉健先生,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洪敦傑先生,他們一直以來對我們給予了大量的關心與幫助。還要感謝吳世佳女士與黃順霞女士的鼓勵與督促,沒有她們的激勵,本書也無法如約完稿。

  余治國 葉楚華

  2012.3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7月 16, 2012 11:16 pm

  第二章 美國軍事與美元雙重霸權脅迫下的歐元

  一、牙買加體系下的美元霸權

  (一)牙買加體系的形成

  隨著美元與黃金的脫鉤,美元價值失去了穩定之錨。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加勒比海西北部的牙買加達成"牙買加協議",通過了《IMF協定第二修正案》,從而形成牙買加體系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牙買加(Jamaica)源自印第安語,意為林水之鄉。不無巧合的是,買加協議規定廢除黃金條款,取消黃金官價,成員國央行可按市價自由買賣黃金,正式將黃金逐出國際貸幣的地位,宣告了美元"放水"時代的到來。協議還要求逐漸降低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減少各國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比例,而以特別提款權來逐漸代替美元作為各國主要的貿易結算貨幣與外匯儲備資產。特別提款權又稱紙黃金,其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帳單位。特別提款權最初發行時每一單位等於0.888克黃金,與當時的美元等值。1974年,國際基金組織正式宣佈特別提款權與黃金脫鉤,改用一攬子貨幣作為定值標準。表面上看,牙買加體系削弱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但事實卻相反。特別提款權在世界儲備資產總額中的比例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逐年下降,1971年尚佔4.9%,1980年下降到3.3%,1990年下降到3.1%,到2002年下降到無足輕重的1.05%。與之相反的是,外匯儲備在世界儲備資產總額中的比例由80年代初的下降趨勢自1985年以來轉變為逐漸上升,從1980年的82.6%下降到1985年的79.4%,又上升到1990年的88.1%,到2002年上升到93.7%。其中美元在各國官方外匯儲備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1990年降至最低點50.1%以後呈回升之勢,恢復至64%左右的水準。2005年,國際收支結算中美元的比例佔66.4%,歐元佔24.3%,日元佔3.7%;在國際儲備的比例中,美元儲備始終穩佔66%的比例。因此,儘管馬克和日元等強勢貨幣在世界儲備資產中佔有一席之地,但美元仍保持國際計價單位、交易媒介、價值儲藏手段的特殊地位。牙買加體系實質上無非是美元本位制。牙買加協議嚴重削弱了黃金的貨幣職能。黃金佔世界儲備資產總額的比例一直都在緩慢下降,由1949年的73.5%下降到1975年的18.1%。在牙買加體系下,該比例到1985年迅速下降到7.6%,到1990年降為5%,2002年時僅為區區1.73%。在黃金喪失貨幣職能、採用浮動匯率制的條件下,各國之間的交易若不採用美元計價,交易成本將會大幅上漲。假設世界經濟中有n個國家,各國均有自己的貨幣,那麼在交易中需要有n(n-1)/2種計算方式才能完全表現出某一國貨幣與商品的價值,因此也就必須有n(n-1)/2個外匯市場。但是,如果選擇第n種貨幣作為媒介貨幣,所有外彙報價都能以第n種貨幣報價,市場數量就能減少到(n-1)個。簡單地講,如果市場上有2種貨幣進行交換,2種貨幣可以互相作為對方的價值表現,那麼用來評估貨幣價值的計算數量為1。如果有3種貨幣進行交換,同樣的道理可以得到計算數量為3。如果有4種貨幣,計算數量為6。如果市場有1000種貨幣,則有499500種計算方式。如果貨幣的數量有上萬種,計算的數量更是高得駭人。當採用某個固定的貨幣,比如美元來計價時,有1000種貨幣的市場只需要有999種價格就可以了。在黃金喪失貨幣職能,又沒有其他更好的貨幣可以替代美元時,美元在國際交易中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當成報價、支付和清算工具。因此,美元不僅沒有喪失世界貨幣的職能,反而大為增強了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從正面意義來看,美元本位制起到提高國際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但由於黃金的非貨幣化,美元擺脫了黃金的束縛,美國不再承擔美元應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其貨幣政策也不需要像在佈雷頓森林體系時代那樣考慮本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和債務成本。從理論上講,某國經濟對另一國出現貿易逆差時,即進口多於出口,某國就產生了經常項目赤字。在這種情況下,貿易逆差的國家要麼減少進口,要麼提高生產率來增加出口,從而實現貿易均衡甚至是貿易順差。如果該國不能作出改變,長期持續的大規模國際收支逆差會導致國民收入下降,失業增加,國際儲備減少,主權信用降低,進而導致信用危機與經濟危機。

  (二)牙買加體系強化了美元霸權

  然而,美國卻是例外。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開始出現鉅額的經常項目逆差,這幾十年來,經常項目逆差的規模更是不斷擴大。換作其他國家,只能通過本國貨幣的貶值來促進本國商品的出口,同時以極高的利息率來吸收其他國家的資本流入。比如20世紀80年代末,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國家為此不得不為美元債務支付45%的利息率。為了還債,這些國家不得不出口更多數量的本國商品來換取還債的美元,外債負擔迅速膨脹。而擁有美元霸權的美國卻是另一番景象。貿易盈餘國持有的鉅額美元儲備理論上可以投資到任何地方,但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發達、最安全、流動性最強的資本市場,這些美元儲備的絕大部分資金都流回到美國,而這些美元儲備不能在美國兌換成為黃金。與此同時,美國極力阻止外國人收購其銀行、航空公司、軍事和技術公司等具有戰略價值或市場價值的各類資產。20世紀70年代,美國只允許歐佩克成員國政府以石油美元購買美國主要公司極少量的股份。20世紀80年代,日本只被允許投資于估價過高的房地產、電影公司或經營困難的公司,而美國要求其他國家出賣其關鍵部門的最高控制權。美國堅持要他國對美國出口商開放市場,讓美國資本購買他們的企業,美國卻不給他國同等的待遇。結果,國際收支盈餘國只能購買回報率很低的美國財政部發行的政府債券。這些國家的央行被迫以其手中結余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為美國國際收支赤字和美國政府的國內預算赤字融資。美國國際收支赤字越大,各國央行結余的美元就越多,因而不得不再迴圈回美國購買其財政部債券的錢也就越來越多。在美元信用膨脹的同時,美國國內儲蓄與投資缺口迅速擴大,經常項目逆差也隨之擴大。美國可以從世界其他國家獲得幾乎無限的美元信貸。美國在國際市場上大量借債,意味著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向美國轉移實際資源。在沒有國內通脹的情況下,美國幾乎可以無休止地從國外借款,彌補其鉅額財政赤字。與此同時,美國還能大肆收購其他國家的資產以獲取超額利潤,而這些國家又會把這些美元以低利率回流給華盛頓和華爾街,並且為美國承擔私人投資的損失。華爾街的銀行可以像美國財政部那樣,在電腦上創造無中生有的信用。因此,美國通過向銀行收稅來製造信用,然後再將其貸出,讓外國政府買單,即把外國政府綁在美國政府的信用上。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基本上可以視為美元外流,其通過經常項目逆差對外提供美元,最終引起全球流動性擴張。經常項目下1美元國際貨幣的流出往往帶給世界的流動性擴張是2美元以上的基礎貨幣增加。除去正常的各國不等的銀行乘數造成的貨幣現金增加之外,由於新增美元大多流入貨幣與資本市場、石油等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因此每1美元的現金增加導致的流動性擴張大約可以有3~5倍。在杠桿交易中,放大倍數則更大得驚人。在這種情況下,國際金融機構持有大量美元資金,各國外匯儲備機構也管理著大量的美元資產。這些資金必然要在全球尋找投機或投資機會,在各國間大規模流動,從而造成了全球金融體系的動蕩。隨著美元信用的不斷膨脹,美元持續貶值,這樣既刺激美國出口,又可以減輕美國的債務負擔,而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債權卻相應縮水。1985年9月22日,美、英、法、聯邦德國和日本在紐約廣場旅館簽署協議,強令美元相對於日元和馬克貶值,以求平衡美國的貿易赤字,增加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從協議簽訂到1987年初的短短一年半內,美元相對日元貶值51%並仍保持下滑趨勢。隨著美元價值相對於歐元、英鎊和日元的下降,歐洲和亞洲國家的中央銀行所持有的美元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美國財政部的美元債券相對於這些國家的貨幣以百分之幾十的下降速度大幅貶值,而這些國家持有的美元債券卻只有4%~5%的利息回報。因此,美國可以通過單方面擴張美元信用或者說放水的方式,改變自己的國際收支狀況。這樣,美元特殊的地位不僅體現了美國獨一無二的霸權,而且美元本身也是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撐。美元的通貨膨脹和貶值問題就可能外溢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政府可以通過發行並輸出美元來徵收國際鑄幣稅,無償佔有境外美元持有者的資源。為了平衡美國經常項目的逆差,美國利用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和美國的世界信用,通過發行國債和國庫券的形式,鼓勵外國資本來購買美國的國家資產,並提高回報利率,力求吸引其他國家貿易中盈餘的美元再次投入到美國的國家債券中,以此利用外國美元資本回流到美國資本市場來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和國際收支不平衡。要達到這個目的,美聯儲就必須在低利率與高利率之間不斷搖擺,以保持美元的強勢地位,讓外國投資者感到投資于美國資本市場有利可圖,從而使得國際收支盈餘國家的美元儲備源源不斷地流進美國。因此,美國只需要維持較少的外匯儲備,就能保證自己在經濟政策上超然獨立。

  二、美元石油體制維護了美國利益

  (一)美元傍上了石油

  與黃金脫鉤後的美元要保證自己的地位穩如磐石,最優策略是與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掛鉤。國際石油貿易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商品交易,石油便是最好的選擇。石油與煤炭是現代文明得以存在的基礎。尤其在軍事上,石油是軍隊維持作戰能力必不可少的戰略物資。構築石油美元體制對確保美元作為交易媒介的壟斷地位,穩定美元在世界上的強勢地位和形象,以及維持美國的全球貨幣霸權至關重要。"二戰"前,美國和蘇聯是當時石油生產的兩大國,一直由英國控制的中東的石油生產量較小。"二戰"後,美國憑藉自身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驅逐英國勢力,逐漸控制了中東地區。其中最為巧妙的策略就是扶植猶太人在伊斯蘭文化地區建立以色列這樣的附庸國。早期中東各國均拒絕美國建立軍事基地,以色列的建立,中東的門戶便被美國打開了。美國將以色列當成自己在中東的經濟與軍事基地,可以威懾、離間、控制中東各國,最終達到支配中東石油的目的。同時還能讓以色列為美國的霸道揹黑鍋,而美國自己卻充當起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的調解人來謀取自己的利益。

  (二)石油美元的形成

  隨著美國對全球石油資源控制的加強,美國石油公司主導了戰後市場。從"一戰"到20世紀70年代,標準石油解散後形成的公司中最大的3家,即新澤西州埃克森、紐約美孚和加利福尼亞州雪佛龍,與美國海灣、美國德士古、英國石油公司(BP)和殼牌石油組成了石油壟斷同盟,人稱"七姊妹"。這7家公司佔有全球石油儲量的大部分,控制著各國的經濟命脈。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必然成為世界石油貿易尤其是中東石油貿易的結算貨幣。當石油交易與美元掛鉤時,美元信用也就牢牢地與全球能源需求掛鉤起來。這種以美元作為國際石油貿易計價和結算的貨幣體制稱之為石油美元機制。對於美國來說,中東作為世界上石油儲量和產量最大的地區,其石油交易必須以美元為流通貨幣,以確保美元體制帶來的巨大利益,這是美國追逐中東石油霸權的重要目標,也是實現其全球霸權的基礎。因此,美國政府中東政策的重點便是保證美元石油體制的穩定。為了維護和鞏固中東石油霸權,美國政府往往通過經濟、政治、外交甚至軍事等多種手段交替或聯合使用,以確保美國霸權意義上的石油安全。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歐洲與日本都力圖掙脫美元的枷鎖,獲得經濟獨立的地位。甚至有很多國家開始將手中的外匯儲備從美元換成德國馬克。美國精英開始採用一些巧妙的策略,來保持美元獨霸天下地位。美國胡佛研究所保存的檔案記載,1973年5月,幾十名世界頂級金融和政治人物在瑞典瓦倫堡金融家族的海島度假勝地薩爾茨約巴登召開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大通曼哈頓銀行的戴維·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盟友--大西洋富田石油公司的羅伯特·安德森,英國石油公司董事長格林希爾勳爵,華寶銀行的埃裏克·羅爾爵士,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的喬治·波爾,洛克菲勒財團代理人、後任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大名鼎鼎的布熱津斯基,義大利菲亞特集團的喬萬尼·阿涅利,基辛格和德國的奧托·阿梅龍根。會議的目的不是為了阻止可能產生的石油價格波動,而是如何管理將要被創造出來的大量石油美元。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顧問沃爾特·利維預計歐佩克組織的中東石油收入的上升將會剛好超過400%。他預言:"石油進口成本將大幅度提高,石油消費國的貿易平衡將遭遇巨大困境。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家空前的外匯盈餘積累將導致嚴重後果……在石油出口國、石油進口國、石油生產國、國際石油公司的所在國以及石油生產和進口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之間,政治、戰略和權力關係的全面調整剛剛開始。"美國金融與石油寡頭的目的無非是利用石油的美元結算優勢,引發石油危機,大幅提高石油價格,以此讓其他國家永久性地依賴美元。

  (三)上下其手,利用石油危機強化石油美元

  1973年10月6日,在美國的策劃下,埃及和敘利亞入侵以色列,發動"贖罪日戰爭"。1973年10月16日,歐佩克組織宣佈石油提價70%,即從每桶301美元提高到511美元。除了伊朗表示反對漲價外,其他國家都表示支援這個決定。同一天歐佩克的阿拉伯成員國指出美國在中東戰爭中支援以色列的事實,宣佈對美國和荷蘭實行石油禁運。次日,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阿布扎比、卡達和阿爾及利亞宣佈削減石油產量。在基辛格的操作下,伊朗國王巴列維改變口氣,再次提出漲價要求。1974年1月1日,油價再度上漲,幅度超過100%,歐佩克基準油價上漲到11.65美元,石油價格上漲了4倍。當時美國進口的大部分石油都是來自於加拿大、加勒比地區和委內瑞拉,1973年僅有22%的石油來自於中東。而歐洲與日本進口的石油有80%都來自於中東地區。油價上漲對除英國外的歐洲與日本的打擊甚大。歐洲國家要想脫離美國的控制,只有與中東聯手。1974年,法國政府表示,願意為科威特提供石化與煉油技術來換取石油。同年,法國與沙特政府達成協定,沙特在未來20年供應法國64億桶石油(1噸石油為7.33桶),而法國則提供沙特在石化工業、基礎設施和軍火上的援助。法國和伊拉克也達成了50億桶石油的易貨貿易協定。德國和日本也希望與中東達成雙邊協議,但卻礙于"二戰"戰敗國地位無法像法國那樣自由行事。歐洲和日本都希望用本國貨幣來購買石油,而不需要儲備美元來購買石油。這意味著美元將喪失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換言之,美元將喪失霸權地位。石油輸出國中最有發言權的是沙烏地阿拉伯。沙特的石油生產主要是由投資建立阿美石油公司的美國石油財團所控制。美國與沙特的關係極為特殊。1974年6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創立了美國-沙特經濟合作聯合委員會,強令歐佩克組織成員國只接受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結算貨幣。在美國的操縱下,1975年,歐佩克國家的部長們一致同意接受美元作為石油出口的唯一支付貨幣,其餘貨幣一概不行。從此,美國政府將佈雷頓森林黃金交易體系轉換成了一種極不穩定的以石油為基礎的美元體系。而歐洲與日本不得不儲備大量美元用來購買石油,它們陷入了與第三世界國家相同的命運,只能任由美國對他們進行肆意的壓榨與掠奪。1975年,美國財政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和沙特政府簽訂秘密協議,規定通過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與美國財政部借貸業務建立一種新型關係。在此安排之下,沙烏地阿拉伯貨幣局將購買持有期至少為一年的美國財政部新的有價證券,這樣沙特由於石油漲價而獲得的大量美元儲備將被用來彌補美國政府的赤字。在美國政府的安排下,來自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戴維·馬爾福德擔任沙特貨幣局首席投資顧問,他負責將沙特的石油美元投入到美國的銀行。相應地,美國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大量吸納石油美元存入美國銀行、購置美國不動產、購買產權和投資于證券市場,以及大量購進美國財政部債券等。通過這種由美元金融壟斷地位形成的機制化霸權體系,構建美國與中東產油國的石油需求與石油供給、石油支出與石油收入、石油美元與石油物資、美元回流與美元流出的相互依賴,將美國經濟的石油能源和石油資本需求與歐佩克國家石油資源供給和石油盈餘資本在美國的投資回報率捆綁在一起,構成利益依賴關係。為了強化中東石油輸出國對美國的依賴性,美國不擇手段地採取了種種措施。20世紀80年代,美國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推廣節能降耗技術的應用,降低了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性,世界市場上的石油價格隨之低迷不振。很多中東產油國不得不在石油經濟之外,準備發展多元化的產業經濟。這些國家利用石油美元資本發展本國石油勘探開採,同時向國內外的石油化工產業和石油銷售網點等中下游產業鏈滲透和擴張。此外,還加強鋼鐵、建築等基礎工業建設,積極發展農業和輕工業。中東石油輸出國的經濟多元化政策,必然要進口工業化國家的機器設備、技術和生活必需品。美國抓住時機,積極支援本國公司大舉投資中東石油輸出國的多元化經濟建設,來加深中東產油國對美國公司和投資者的技術和市場依賴程度,實現對中東產油國從原油勘探開發、生產煉化,到成品油銷售和市場終端維護的全方位操縱和控制。由於特殊的宗教原因,中東地區的政治局勢一向不太平。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軍火生產國和輸出國,為了保護國內軍火商集團的利益,有意或無意地製造中東地區的社會動蕩,讓中東產油國政府對自身政權的穩定性產生恐慌心理。美國趁機煽風點火,讓這些國家的政府大量採購美國生產的軍事裝備,使這些國家在軍火貿易上加大對自己的安全依賴。比如沙特與美國的特殊雙邊關係即為典例。沙特用石油美元向美國購買軍火,讓美國駐軍保證其安全,美國則以軍火與駐軍來換取沙特石油的控制權。有些時候,美國還向中東地區相互對立的政治力量提供武器,激化雙方的軍備競賽。軍備競賽常常加劇地區內部資源爭奪和領土糾紛等衝突,而內部因石油儲藏引起的邊界等糾紛又進一步刺激了各國的擴軍備戰,從而導致惡性迴圈。結果,中東地區的武裝衝突連綿不絕,各國都淪為美國新式武器的試驗場,而美國則在其中漁翁得利,加強了石油美元體制的穩定性。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7月 16, 2012 11:21 pm

  三、美利堅帝國互為犄角的軍事霸權與美元霸權

  (一)美元霸權助推軍事霸權

  恩格斯曾經講過:"暴力是陸軍和海軍,而我們大家遺憾地知道,這兩者需要'鉅額的金錢'。但是暴力不能鑄造金錢,它最多只能奪取已經鑄造出來的金錢……因此,歸根到底,金錢必須通過經濟的生產才能取得;就是說,暴力還是由經濟狀況來決定,經濟狀況供給暴力以配備和保持暴力工具的手段。"美國金融霸權尤其是其霸權核心的美元霸權,與軍事霸權互為犄角,相互依賴。1812年的英美戰爭,1846年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都迫使美國政府發行了大量國債來支援戰爭上的財政需要。尤其在南北戰爭時,美國國債由1857年的2870萬美元增加到戰後的27.55億美元。有趣的是,恰恰是戰爭國債吸引了全美投資者的資金,美國才逐漸形成了以紐約為中心的全國性資本市場。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大幅度降低企業與個人稅率。為了取得對蘇冷戰的勝利,美國政府還大量增加軍費開支,期望在軍事上對蘇保持絕對的優勢。這些給美國帶來了貿易和財政的雙赤字。美國的財政赤字自1982年起開始急劇增加。到1985年,美國對外又舉借了1000億美元的債務,超過了巴西的外債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此後,美國每年對外舉借1000億~1200億美元的債。美國在全世界132個國家部署有725個軍事基地,美國這一龐大的基地網路構成了一個由軍事基地組成的帝國。為了控制世界主要航道,美國維持了近13支巡遊于全球海洋上的航母編隊,它們構成了流動的軍事基地。美國還大力開發基於衛星技術的高端武器開始使外空軍事化。所有這些支出都增加了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和國內預算赤字。2008年,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耗費上已經達到6480億美元,已經接近越南戰爭的6860億美元,而"9·11"以來的反恐戰爭成本已經達到創紀錄的8590億美元。事實上來自東亞和歐洲的凈儲蓄投入美國的資本市場,變相起到了為美國戰爭融資的作用。據統計,截至2005年,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已經達到7800億美元,而美國的凈負債已佔美國年GDP的約25%,美國經濟需要其他國家每天輸入幾十億美元才能維持下去。要降低美國國債,只有降低軍事開支。但對於美國來說,軍隊與航母才是維持其美元霸權的根本。美國的軍費開支每年7000億美元,佔美國GDP的5%以上。此外,美國中情局每年開支達500億美元,國土安全部每年開支為450億美元。美國整個軍費開支比中國、俄羅斯、英國以及其他北約國家全部國防的開支總和還要大。在牙買加體系建立之前,一個國家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往往會帶來沉重的債務負擔。這需要通過提高稅收來融資。比如英國在其鼎盛時期,每舉借一次戰爭借款都會帶來大量為支付借款利息費用而強加的新稅。結果,在軍事上野心勃勃的國家變成了欠債的、高稅收和高成本的經濟體。當不能借到外國資金時,好戰國家不得不拿出黃金維持其軍事支出,或者讓其貨幣相對於黃金貶值。過去的美國亦然。在越南戰爭期間,當時的金匯兌本位制對美國的海外軍事支出具有強制性的約束力。然而在牙買加體系下,歐洲和亞洲的中央銀行正以比美國軍事開支大得多的規模補貼美國雙赤字。作為不與黃金掛鉤的世界貨幣,美元已建立一種霸權地位,美國事實上在利用美元霸權向其他國家徵稅,使其他國家為美國的對外戰爭、美國的消費甚至美國公司收購他國公司買單。美元霸權使美國能夠進口遠遠超過其出口能力的商品。這為美國搭其他地區的便車創造了條件。例如,當英國出口者將公司或不動產賣出換來美元時,他們將之拿到英國銀行換成英鎊。英國銀行接下來將這些美元購買利率相對很低的美國國債。

  (二)軍事霸權為美元霸權護航

  由於美國的軍事霸權,其他國家的央行無法購買美國重要的股票、不動產或其他有形資產。1972年後,當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提議,用其石油美元開始購買美國公司時,美國官員表示,這被視為一種戰爭行為。石油輸出國組織被告知,它盡可以將石油提高到其想要的價格,只要它用這筆收入購買美國政府的債券。美國將自由貿易奉為處理國際事務的信條,實際運行的卻是國家主義與保護主義政策。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成立於1975年,是一個跨部門運作的政府機構,財政部長任主席,成員包括國務院、商務部、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國防部、能源部等重要部門的負責人。該委員會主要負責評估和監控外國投資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在判斷交易是否威脅國家安全時,主要考慮國防及保持競爭優勢、防止外來壟斷等因素。美國對通信、航空、航運、水電、土地、不動產等方面的外來投資也有嚴格限制,以防公共服務和公共利益被外資控制。結果,出口到美國的石油、德國和日本的汽車,以及其他國家的商品,換到的是可以無限印刷的美元紙幣。這些美元除了購買美國國債也就沒有任何其他的花費途徑。美國需要大量的世界資本回流美國,才能保持其正常經濟生活的流動性,美國不怕經常項目逆差,唯恐資本項目逆差。為了保持資本項下的順差,美國會不惜動用戰爭手段,去打壞別國、別的地區的投資環境把美元驅趕回美國。這樣,美元的需求也就會隨之上升,美國就擴張更多的美元信用,從全球換回更多的實物財富。反過來講,大多數其他國家的央行都用美元購買美國財政部國債來壓低匯率。這種回流使得美國可以為其海外軍事開銷以及其國內預算赤字融資。比如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使其盟友自願地承擔了大部分戰爭費用。歐洲和近東的中央銀行於是拿出一些美國財政部債券來支援美國的戰爭。如果東亞與歐盟在金融上獨立行事,這些地區就可以發出類似美國門羅宣言式的軍事原則,讓亞洲人管理亞洲,讓歐洲人管理歐洲。如果這樣的話,美國吸收海外資金的能力將大打折扣,也無法維持現存的海外軍事基地。像當年蘇聯一樣,美國經濟將會被過度的軍事開支扼殺。此外,要維持美元霸權的石油基礎,美國也必須要維持全球性的軍事霸權。全球石油交易量每天1億桶,全年交易量有幾百億桶,全球石油每年的交易量額有好幾萬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都通過美國金融體系採用美元進行結算。只有掌控了石油才能保證美元霸權與美國的金融霸權。軍事支出必然加重美國的財政負擔,刺激國債的上漲。一旦喪失了軍事上的霸權,美元霸權就會土崩瓦解。美國必須要維持高額的軍費開支,來控制東亞與歐盟。歐洲和亞洲以自己的外匯血汗錢構築了美國一家獨大的軍事基地鏈來包圍自己,來控制與遏制自己。在歐洲,美國以北約機制為主要控制工具。在東亞,正如中國軍事科學院彭光謙少將所指出的:美國已經揭開了新冷戰的序幕,試圖要將中國崛起的神話扼殺在搖籃裏。美國以中國為主要作戰對象,構建了以西太平洋為主要戰場,以空海軍為主要作戰力量的"空海一體戰"戰役作戰體系。該戰略以日本和澳大利亞為南北兩大戰略支點的軍事同盟體系。北邊是日本,南邊是澳大利亞,南北對中國進行鉗制。美國不僅要把美日、美韓同盟搞在一起,實現美日韓一體化,同時打造包括印度、越南、菲律賓在內的"亞洲小北約"。美國以西太平洋島鏈為依託的軍事基地體系大體上由三線五群組成,三線即西太平洋第一、二、三島鏈,五群就是東北亞基地群、關島基地群、夏威夷基地群、澳新基地群、阿拉斯加基地群等五個基地群,美國60%的核潛艇、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中的6艘都部署在三線五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僅不可能降低國債,還將有針對性地增加在亞太地區的軍費開支。長期來看,美軍必然會繼續採購大量新銳武器裝備,用軍事的力量來維護美元的地位,再用美元的地位維護軍事的力量。換言之,用美元在全世界掠奪資源與財富,用飛機、導彈與航母來保證美元與石油的直接聯繫,以維護美元霸權與美國金融霸權的地位。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明明是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但美國的通脹卻並不嚴重,美國老百姓的生活水準卻仍然居高不下,其他國家的通脹反而日趨嚴重,民眾的生活水準緩慢下降。比如在歐洲,一些國家發生了金融動蕩甚至發生了政治動蕩,美國卻安然無恙。這其實是美國在拿全世界的資源與財富養活它的人民、軍隊和航母。

  四、北約機制對歐洲的束縛與制約

  (一)北約是套在歐盟頭上的緊箍

  自北約成立以來,美國就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堅定的信心牢牢把握著北約的領導權,而歐洲諸國限于其實力和地位與美國的巨大差距以及自身安全上的迫切需要,不得不接受美國的領導。因此,在美蘇冷戰時代,北約不僅是美國遏制蘇聯也是控制歐洲的工具。當時的歐共體與北約之間各有分工,矛盾較小,北約負責歐洲的軍事安全,而歐共體則負責歐洲的經濟發展。嚴格來講,當時的歐洲並不具有獨立的軍事與外交權,西歐諸國的軍事與外交政策基本上從屬於美國,即使是戴高樂政府也不例外。冷戰結束,歐盟成立後,局勢發生了巨大轉變。隨著歐盟的不斷擴大和總體實力的不斷增強,其擺脫美國政治和軍事控制的慾望越來越強。法國和德國在歐盟發揮著主導作用,都希望把歐盟建成為世界強大一極,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歐盟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想要改變世界事務進程的力量,也就是說要與美國並駕齊驅,其背後的潛臺詞則是彼可取而代之。歐盟積極發展獨立於北約之外的自身防務力量,以期在歐洲防務方面不再完全依賴於美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歐盟跨出經濟領域之外,向歐洲政治與軍事一體化方向擴展,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其實,早在1904年,地緣政治學鼻祖麥金德所寫的《歷史的地理樞紐》這一經典文獻中就指出:如果歐亞大陸上的德國與俄國結盟,將會嚴重威脅英國、美國這樣的歐亞大陸之外的邊緣國家的霸權地位。美國堅決要求將德國納入北約體系,以防止德國與俄羅斯形成聯盟來抗衡美國霸權。美國戰略家布熱津斯基也曾強調指出,"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控制整個歐亞大陸是"取得全球主導地位的主要基礎","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並有意謀求地區霸權和全球影響的國家也都是歐亞國家。所有可能在政治和經濟上對美國的首要地位提出挑戰的國家也都是歐亞國家。"因此,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三大任務依次是:"防止附庸國家相互勾結並保持它們在安全方面對帝國的依賴性;保持稱臣的國家的順從並維持向它們提供的保護;防止野蠻民族聯合起來。"歐洲一體化進程與法德等國跟俄羅斯的友好關係已影響到美國霸權的穩定性,這引起美國的警惕。1992年,美國國防部秘密制定《戰略防禦計劃》。該計劃由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後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的沃爾福威茨親自操刀。美國國防部認為,正在崛起的日本和統一後的歐洲將成為美國未來最主要的威脅,必須要防止歐洲成為一個能與美國相抗衡的政治聯盟,美國不希望歐盟能與自己平起平坐。

  (二)歐洲軍團胎死腹中

  1992年,法德兩國提出要在1995年建立一支以法德混合旅為基礎的歐洲軍團。這立刻引起美國的強烈不滿。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威脅德國說,德法若組建歐洲軍團會使美國民眾支援美國對歐洲軍事保護承諾產生消極影響。言下之意是歐洲軍事必須要在北約機制下服從美國的領導。實際上,歐盟及其成員國的軍事力量與美國相比有很大差距。維持跨歐洲安全的基礎仍是北約機制中的美國軍事力量。1993年,法國國防部長聲稱,歐洲軍團將置於北約的領導與指揮之下。歐盟在軍事與外交領域不得不承認美國的領導地位,與北約保留著相當程度的上下級關係。到了1998年,英國和法國在聖馬洛會議上達成《歐洲防務合作宣言》,倡議歐盟應該建立起獨立於北約之外的自主防務力量。美國迅速作出反應。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強調歐盟加強軍事能力須謹守的"三不"原則,即:不脫離北約,不重復建立軍事結構,不歧視非歐盟之北約成員盟國。簡而言之,即歐洲不能脫離美國的控制。1999年,歐洲理事會決定在2003年之前組建一支獨立於北約的快速反應部隊,試圖在軍事上與美國分庭抗禮。隨後,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提出北約也應該建立起一支快速反應部隊。2003年10月,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建立並在土耳其西南部多安貝伊軍事基地舉行了首次陸海空聯合軍事演習。美國藉此證明自己仍是控制歐洲軍事安全的掌控者,北約行動的優先級必須要高於歐盟。在具體軍事行動的組織、指揮和策劃方面,歐盟和北約必須保持合作和協調。歐盟卻並不能夠擺脫北約而成為歐洲乃至全球安全事務中的一個有效力量。在歐盟與北約進行制度化協調的過程中,以美國為領導的北約卻依舊佔據首要地位。

  (三)用"新歐洲"來牽制"老歐洲"

  面對歐盟的強大及日益明顯的獨立傾向,美國對歐盟採取其繼承自大英帝國的一貫伎倆,即通過對歐盟諸國的挑撥離間,瓦解削弱歐盟的力量。伊拉克戰爭期間,大多數歐洲人反對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在法德兩國,贊同本國政府拒絕參加對伊戰爭的民眾更達90%。而由於美國政府的有意誤導,美國人對戰爭的支援度則在70%左右。美國吸收中東歐國家加入北約,以在北約內部建立一個親美陣營,通過同是歐盟成員國的這些國家來牽制歐盟的發展。在歐洲各國中,與美國關係最為密切的國家當數英國。自"二戰"結束以來,英國始終在扮演著美歐之間的橋梁作用,英國的影響力也正源自於此。同時,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由於不滿法德操縱歐盟,在一些問題上寧願追隨美國而與法德作對。一些新加入北約和歐盟的中東歐國家主要出於歷史上對俄羅斯的恐懼而願意向美國靠攏。西班牙、波蘭、匈牙利、捷克、義大利、丹麥、葡萄牙與英國八國元首秘密簽署《八國文件》,明確表態支援以美國為首所採取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拉姆斯菲爾德拋出新老歐洲說,把反對美國的德法等國稱為"老歐洲",把支援美國的成員國封為代表歐洲未來的"新歐洲",並將其視為遏制俄羅斯,同時制衡"老歐洲"和加強美國對北約的主導的工具。此外,拉姆斯菲爾德還公開威脅道,美國對其他國家的保護將取決於它們是否支援美國的政策目標和戰略利益,以此脅迫歐盟諸國乖乖聽命于美國。

  (四)法國重回北約,堅持體制內鬥爭

  歐洲各國都很清楚,美國始終把北約當作控制歐洲併為其全球霸權服務的工具。要爭取歐洲的軍事與外交獨立,歐洲國家只能在北約機制內部盡力爭取更大的權力。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和法國哲學家德里達聯名于2003年5月3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彙報》上發表了題為《2月15日,歐洲人民的團結日:以核心歐洲為起點,締結共同外交政策》的文章,倡導建立以法國、德國為軸心的"核心歐洲",自強自立於美國。2009年2月,法國國防部長莫蘭表示,法國希望歐洲能夠擁有自主防衛能力,具備獨立執行任務以及維護和平與安全的能力,北約中的美歐關係就需要進行調整,變得更加平衡。法國自1966年戴高樂宣佈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後的第43年,即2009年4月,法國總統薩科齊宣佈法國重新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法國這一舉措,不僅是適應外部形勢的需要,更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法國只有重返軍事一體化機構,才能全面參與北約決策,增加法國在北約內部的影響力,加強盟友對法國的信任,推動近年來停滯不前的歐洲防務建設進一步發展。法國希望憑藉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增加對歐洲地區的話語權。這是法國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的主要動機,也是歐洲大國對抗美國霸權的唯一方法。歐洲與北約之間始終都脫離不了美國主導、歐洲從屬的關係。但同時在美歐之間的根本矛盾仍然無法緩解。就拿最近的"阿拉伯之春"來說,中東動蕩原本是內生性動蕩,其起因主要是民眾針對國內當權者的反抗。但中東動蕩使歐美國家在中東維繫多年的既得利益受到很大衝擊。歐美國家在這種利益相一致的條件下借機重塑中東秩序,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利益。比如利比亞,這個國家在卡扎菲的統治下,政治穩定,社會富足,生活水準一直高居非洲榜首。2011年,以美國與法國為首的北約幫助利比亞反對派推翻卡扎菲的統治。卡扎菲死後,利比亞很可能會成為歐美國家的附庸和挺進非洲的橋頭堡。但是,美歐矛盾也將隨之顯現出來,北非政局必然演變成歐美之間在地緣政治方面的戰略博弈。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歐洲的地緣戰略中,北非都是一個極為關鍵的節點,而雙方在這一區域的根本利益是競爭性的。在美國的地緣政治版圖中,北非是塑造歐洲發展空間的戰略抓手和限制其進入非洲的重要門戶。作為全球領導,美國需要防範來自所有其他大國對其地位的潛在挑戰。塑造這些大國的周邊發展空間,是很重要的地緣應對手段。為防範俄羅斯依託周邊重新崛起,冷戰後美國一直通過北約東擴、經濟滲透、政治改造等手段經營前蘇聯國家,擠壓俄周邊戰略空間。利比亞、突尼西亞、埃及等北非國家,正好是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19世紀法國在非洲擁有面積最大的殖民地,直至今日,法國與北非國家仍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南下非洲的必經之路,其在美國對歐地緣戰略中的意義不言而喻。歐洲的再崛起也需要一個有利的周邊依託。在東面,歐盟成功借助美國之力,在合力應對俄羅斯的過程中順利實現東擴;在南面,全方位強化同北非鄰國的關係。對北非的經營、滲透與改造,不僅有助於解決移民、反恐等自身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可為歐洲實現全面崛起找到一個強有力的戰略支撐。非洲是一塊尚未被完全開發的土地,是21世紀全球工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憑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地緣優勢,將北非打造為自家後院,並順勢強化對整個非洲的影響力,對於歐洲在多極世界中站穩腳跟和實現經濟政治全面復興,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步棋。從北非格局演化的結果與趨勢來看,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局勢仍將長期動蕩,這顯然有利於美國,而歐洲各國尤其法國所獲利益甚微。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北約機制仍然像緊箍一樣牢牢套在歐洲諸國的頭上,美國仍是歐洲的主導者。

  五、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對歐元的下馬威

  (一)科索沃戰爭一石二鳥

  1999年3月,美國主導的北約,在歐洲歷史的傷口與火藥桶--巴爾幹半島上開始動手,它以南斯拉伕聯盟的塞爾維亞族對克羅埃西亞族的種族清洗為藉口,對南聯盟塞爾維亞發動連續空襲,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巴爾幹地區的地理位置具有極高的經濟戰略價值。儲量僅次於中東的裏海石油輸入西歐必然要經過巴爾幹地區。前南斯拉伕的科索沃地區在巴爾幹則尤為重要,是石油管道的必經之地。在"二戰"前,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穆斯林佔當地人口的39%,其他都是塞爾維亞族。"二戰"時,德國、義大利佔領南斯拉伕,強迫驅逐塞族人,涌入了大批與德國人合作的阿族穆斯林。到1961年,科索沃中67%的人為阿族穆斯林,其他24%為塞族。由於阿族穆斯林的出生率遠高於塞族,科索沃地區的塞族人口比例越來越低。到1991年,阿族穆斯林人口比例超過90%,科索沃成為阿族穆斯林聚居區。由於高生育率,阿族穆斯林人口結構非常年輕,近50%的阿族穆斯林年齡在20歲以下。阿族青年獨立武裝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對塞族人進行種族滅絕式大屠殺的科索沃解放軍。塞族領導人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早先是美國的寵兒,曾嚴格貫徹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南斯拉伕所要求的各項新自由主義改革計劃。美國人說他"看上去是一個經濟自由派,有可能擁有更大的權力實行改革"。直到1998年3月,美國助理國務卿霍爾布魯克都認為他是與美國"進行合作的正確人選"。1998年2月23日,美國巴爾幹特使羅伯特·格爾巴德把阿族獨立武裝視為恐怖組織,以表示對米洛舍維奇的支援。但這種支援的前提是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可以在南聯盟的任何地方派遣部隊。這意味著,美國可以軍事控制南聯盟全境。對於這種喪權辱國的要求,米洛舍維奇理所當然地斷然拒絕。敢犯強美者,雖遠必誅。戰爭隨之而來,結果亦為必然,美國大勝,南聯盟一敗塗地。隨後,美國花費了3660萬美元在科索沃南部興建美國自越南戰爭以來所建的最大、最昂貴的基地--邦德斯蒂爾基地,每年開銷竟高達1.8億美元。基地建設承包商是哈利伯頓公司,公司負責人是副總統切尼。由於基地規模巨大,設備先進,美軍官兵將其與中國長城調侃成"能從太空看到的兩大人造工程"。邦德斯蒂爾基地是美國控制科索沃通道的關鍵。向東趁俄羅斯衰敗之際,將俄羅斯勢力排擠出巴爾幹地區,扼制俄羅斯從黑海進入地中海的咽喉要道,牢牢地束縛住俄羅斯,使之完全喪失與西方對峙的能力。向南還可以加強對中東和北非產油國的控制,從而確保北非-中東-裏海石油輸往歐洲的通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是控制石油美元體制,另一方面是打擊歐元。實際上,阿族發動的科索沃獨立戰爭在美國發動戰爭前已經持續了8年。美國主導的北約在未獲得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違反《聯合國憲章》,悍然發動戰爭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攻擊歐元。美國開打的時間與歐元誕生的時間有關。就在科索沃戰爭爆發的3個月前,即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元代表了歐盟的根本利益,既是歐洲一體化的象徵,也是歐盟實行經濟與政治統一的動力源泉。當時歐元和美元的匯率是1:1.07,歐元在啟動初期的10天內就對美元升值了近19%,與美元的匯率則達到1:1.1806。歐元作為一種全新的國際結算貨幣,誕生伊始就對美元霸權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到2000年,歐洲各國間的對外貿易都改由歐元結算,歐元在世界各國央行儲備資產中的比例上升到20%。美元地位受到歐元的直接挑戰。美國不允許任何其他霸權力量對自己形成挑戰。歐元以及歐盟的整合成功當然不符合美國的戰略。美國絕不能容忍還有任何國家的貨幣與美元平起平坐。在歐元出現之前,美國壟斷國際鑄幣稅。歐元誕生後,強大的歐元經濟體不僅對美國人的鑄幣稅造成嚴重打擊,而且還動搖了美元霸權的根基。在美國已經醞釀著巨大資產泡沫危機的條件下,歐元的成功並不只是會分享美國的貨幣霸權,還會因國際資本從美國流向歐洲從而戳破美國的資產泡沫,必然會使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從而陷入長期衰退之中。其結果是,歐洲取代美國而掌握世界霸權,美國則會淪為世界二流國家。

  (二)戰爭鞭子定向驅趕國際資本

  面對直接威脅自己的歐元,美國無論如何也要果斷採取行動打斷歐元的上升勢頭,阻止歐元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導貨幣。科索沃戰爭前夕,美國參眾兩院的統治精英要求政府採用戰爭手段阻止國際資本流向歐元區,從而打垮歐元的支撐點,阻止歐洲另立門戶。果不其然,科索沃戰爭爆發後,歐元迅速掉頭下滑,到2000年10月,1歐元只能兌換0.8225美元,與其最高點相比,歐元匯率已經下降了40%。顯然歐洲經濟不可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發生如此之大的衰退,更何況歐元區經濟實力十分強大,基礎極為雄厚。實際上,美國進行科索沃戰爭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在歐洲的心臟地帶製造戰爭恐懼,打壞歐洲的投資環境,引導國際資本流出歐洲。科索沃戰爭的爆發把歐洲變成了一個不安全的地區,資金不得不加速撤離歐洲,拋售歐元。在美國人看來,如果本國投資環境不好而短期內又無法改變的話,那就用戰爭把資金凈流入的地區如歐洲打得更壞,從而使得美國產生孤島效應。科索沃戰爭爆發之前,有數據顯示,大約有來自美國與亞洲投資基金的7000多億美元的國際遊資涌入歐洲,準備置換成歐元資產。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但對於投資者來說,必須要在利潤與風險之間追求某種平衡。科索沃戰爭正準備開打時,歐洲的投資環境開始迅速惡化。國際投資者要利潤,更要安全的利潤。隨著戰爭的進行,7000多億國際遊資中有約4000多億迅速逃出歐洲,涌入其他更為安全的避風港。其中有2000多億流入美國,另有2000多億逃到香港,欲借香港為跳板進入中國內地。但眾所週知,1999年5月8日,北約戰機用導彈悍然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和館捨得毀壞,製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見的重大事件。在這一事件的驅動下,流入香港的2000多億國際遊資迅速流向美國。結果,為規避風險而流入美國的資金越多,美元就越堅挺,美股走勢就越高,美國經濟則愈加繁榮,從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資金進入美國。美聯儲為了抑制過熱的經濟而提高利率,拉大了美元與歐元之間的利率差,巨量國際套利資本撤離歐洲進入美國,加大了歐元的拋售,美元更加堅挺,從而對美國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科索沃戰爭結束後,歐盟各國背上了難民潮的沉重包袱。60多萬科索沃難民出現在歐盟家門口,實施人道主義救援成為歐盟各國難以推辭的責任。科索沃戰後的重建也給歐盟帶來了不小的負擔。歐盟為科索沃的戰後重建支付了大部分的費用,這自然擴大了歐元區國家的財政支出,加重歐元區國家的財政赤字壓力,拖累了歐元區的經濟增長,歐元匯率進一步下降,歐元地位受到嚴重影響。在科索沃獨立問題上,歐洲也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讓科索沃獨立,先借助美國的支援把俄羅斯的影響力擠出,進而整合整個歐洲經濟,再把美國的影響力擠出,讓歐洲成為世界一極,用歐元壓倒美元。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左右著科索沃局勢對歐盟而言都是心腹大患。美國的如意算盤是:讓科索沃獨立,之後利用科索沃引發的俄歐矛盾以及歐洲的內亂來影響歐洲經濟整合、壓住歐元進而拆掉地中海聯盟,穩定美元霸權。但結果卻是,歐洲人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戰爭讓投資者失去對歐元的信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風景這邊獨好,美元仍然是國際投資者的首選。歐元越是削弱,歐洲經濟便越困難,美國就越能把北約變成自己推行軍事與金融霸權的工具,也越能將歐洲變成美國人控制的歐洲。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7月 16, 2012 11:22 pm

  六、從阿富汗到伊拉克,為美元而戰

  (一)"9·11"讓歐元喘了一口氣

  歐元一直等到美國網路經濟泡沫破滅與"9·11"事件之後才得以絕處逢生。2000年4月,美國網路經濟泡沫開始破裂,接踵而至的是第二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嚴重打擊了投資者信心。而安然等美國大公司財務造假醜聞更讓全球投資人對美國投資環境的安全性心存疑慮。"9·11"事件發生後不久,約有三四千億美元撤離美國,有近400億美元流向法國和德國。美國經濟由此步入衰退,失業率更是居高不下。與此同時,歐洲經濟卻表現相對良好,股市相對健康,利率也高於美國。2001年10月,美國打著民主與人權的幌子侵入阿富汗。實際上,美國的目的在於通過戰爭重塑全球資本對美國投資環境的信心。因為美國需要大量的海外資本的回流來支撐整個國家的債務經濟。結果,當阿富汗戰爭打響之後,道瓊斯指數就在短期下探後很快回升。隨著戰況進展順利,撤離美國的資金又陸續回到美國。但美國好景不長,隨著歐元替代歐元區諸國本國貨幣進程的展開,歐洲諸國都採用歐元替代美元作為結算貨幣,歐洲經濟也逐漸復蘇。2002年下半年開始,國際資本流出美國的趨勢愈加明顯,每月凈流入歐洲的國際資本都在150億歐元以上,並大量購買歐洲債券。到2002年底,外國對美國資產的凈購買額從上年的7528億美元下降到6303億美元,為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其中,私人資本對美國的凈流入額從7476億美元下降到5337億美元,減少了28.6%。歐元對美元開始堅挺起來,從2000年10月27日歐元兌美元的1:0.823一路漲升至2003年3月12日的1:1.108,美元貶值了35%。美元霸權地位岌岌可危,歐元大有取而代之的強勁勢頭。美國債務經濟掩蓋著巨大的資產泡沫,一旦歐元地位穩固,國際資本就會撤離美國流向歐洲。美國資產泡沫會崩潰,金融危機必將隨之爆發,美國經濟將陷入大蕭條。美元霸權也將被歐元所取代,美國霸權的基礎將嚴重動搖。小布希政府希冀通過大規模削減稅收和大量擴充軍費支出來刺激經濟增長,結果美國財政狀況卻日益惡化,美元貶值的壓力不斷加大,歐元卻升值至自誕生以來的最高水準。歐元的升值進一步帶動了資金從美國流出,從而形成惡性迴圈。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美國經濟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1991年的海灣戰爭結束後,在歐洲國家的推動下,聯合國通過決議對伊拉克實行經濟制裁。禁止石油出口和對藥物、糧食進口的制裁給伊拉克民眾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大量伊拉克的老弱病殘因食品短缺與藥品匱乏而死亡。1995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986號決議,允許伊拉克每半年出口價值20億美元的石油,用於進口食品、藥品和其他民用物資。這就是所謂的"石油換食品計劃"。計劃由伊拉克與聯合國安理會共同簽署和負責實施。1996年12月決議開始實施。安理會還先後於1998年和1999年,通過將伊拉克每半年出口20億美元的石油限額提高到52億美元和82億美元的決議。但是,石油換食品採用以貨易貨的形式,將會把西德克薩斯輕質石油(WTI)期貨的定價權邊緣化,破壞美元與石油之間的掛鉤關係,還讓美國的金融寡頭們失去石油金融套利的空間。換句話說,石油本身成了一種貨幣,可以交換一切商品,嚴重威脅了美國金融寡頭掌控的石油定價權與美元霸權的地位。

  (二)歐元害了薩達姆

  為了打擊美國並回報歐洲,2000年11月,伊拉克央行宣佈以歐元替換美元作為外貿結算貨幣,並把100億美元外匯改換為歐元。2000年12月24日,伊拉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阿扎維宣佈,美國對伊拉克採取敵視的立場,因此伊政府決定自2002年初開始正式以歐元替換美元作為外貿結算貨幣。為徹底廢除美元作為外貿結算貨幣,伊政府要求伊國有和私營企業遵照規定,使用歐元進行貿易結算。由於從2001年中期開始美元對歐元持續貶值,薩達姆此舉使伊拉克從中獲取豐厚的利潤。隨後,很多歐佩克國家也紛紛響應,準備向歐盟出售石油換回歐元,而不是換回美元。這觸動了美國的國家核心利益。世界石油價格主要由期貨價格決定,也就是說,石油期貨價格決定了石油現貨價格。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主要有美國的WTI和英國的布倫特。美國法律規定WTI石油的現貨交割只能在美國本土進行,但它卻是全球石油定價的基準。所有其他地區的石油價格都在WTI石油期貨價格上進行一個差額增減得到。從戰略上講,美國需要通過WTI機制掌控全球石油定價權來打擊競爭對手,維持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與美元霸權的利益。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美國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曾給出了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戰略目標:"美國的首要利益是幫助確保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單獨控制這一戰略空間,保證全世界都能不受阻攔地在財政上和經濟上進入該地區。只有在一個油氣管道和交通運輸網路通過地中海和阿拉伯海以及陸地把這個地區直接與世界經濟活動的主要中心連接起來的時候,地緣政治的多元化才能變成一個持久的現實。"如果所有歐佩克國家的石油交易均採用歐元結算,美國霸權地位將一去不復返。2002年,外國人持有的美國企業債券的46%、股票的11%、總資產的23%都將抽逃,美元將貶值30%以上,美國天文數字的經常項目逆差無法用資本項目順差來平衡,政府財政將陷入困境,高額軍費將無人買單。因此,控制中東石油是美國保證其石油美元體制不受到威脅與挑戰而必然採取的政策。從歐盟的角度出發,當然希望在歐洲使用歐元代替美元進行石油買賣。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貨幣風險,而且可以刺激對歐元的需求,促進歐元升值。另外由於石油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在石油貿易中採用歐元能增強全球範圍內對歐元的認可。歐佩克和歐盟之間又有很強的貿易關係。歐佩克成員國有超過45%的商品進口是來自歐元區,而歐佩克成員國是歐洲原油和原油產品的主要提供者。但是,歐盟國家60%以上的能源都需要進口,除英國北海有石油儲備之外,歐盟國家的石油進口依賴率高達80%~90%,其中德國最高,達98%。對高度依賴進口石油的歐盟國家來說,油價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嚴重影響本國的經濟增長。歐洲央行為了穩定貨幣,規定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3%。進口能源在歐洲國家的經濟中佔有很大比重,如果因國際石油供應短缺而造成國際油價上漲,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必然難以控制,歐洲央行如果為了穩定貨幣而採取緊縮措施,就會進一步窒息歐洲經濟。據測算,國際油價每桶上升10美元,歐元區通脹率第一年上升0.5%,第二年將上升0.7%,同時GDP下降0.3%。由於歐元只有共同的貨幣政策而沒有共同的財政政策,而歐元要保持穩定就必須限製成員國財政赤字水準,歐元區國家經濟衰退時,維持財政赤字水準就會非常困難。通過調控國際油價的方法,美國可以惡化歐元區國家財政,最終遏止歐元銳不可擋的發展勢頭。由於歐元區地理位置毗鄰中東,能源嚴重依賴外部供應,對中東石油依賴度高達40%,伊拉克戰爭對歐元區的影響程度更為顯著。歐盟主要國家都有超過90天的戰略儲備油。美國必須在伊拉克打一場超過90天的戰爭才能耗盡歐洲戰略儲備油,進而動搖歐元和歐洲經濟的根基。如果一切順利,歐洲金融市場上的資金就會由於恐慌大規模向美國流動,德、法等歐洲主要國家將會掀起金融風暴。這便是法德等老歐洲國家反對美國對伊開戰的原因之一。在歐洲,只有英國才能在戰爭中獲利。時任首相布萊爾的內閣曾與英國石油公司(BP)密商利用伊拉克石油資源。文件顯示,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內閣官員與該國石油企業曾就伊石油舉行會議,時任貿易投資部長西蒙斯告訴英國石油公司,作為英國支援美軍入侵伊拉克的報酬之一,英國油企應分得伊拉克蘊藏的巨大石油及天然氣儲備資源。這場秘密會議在2002年11月舉行,即伊戰爆發前5個月。英石油公司等跨國油企其後購得數百億桶的伊拉克石油,每年從中賺得數十億英鎊。2003年,英美聯軍繞開聯合國,悍然入侵伊拉克,徹底摧毀薩達姆政權。戰爭再次穩固了美國金融寡頭控制的國際石油定價權和美元結算體系,而聯合國的石油換食品計劃與石油的歐元結算只能黯然退場。從一定意義上說,伊拉克戰爭不僅是對薩達姆政權衝擊石油美元體制的報復,也是為了遏制歐元充當國際石油貿易的主要貨幣,穩固石油美元體製作為全球交易媒介的壟斷地位和美元的國際貨幣基礎地位。

  (三)戰爭是把雙刃劍

  戰爭畢竟是把雙刃劍。長期來看,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全球央行最重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對美元霸權形成了嚴重的挑戰。截至2010年底,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份額為26.3%,約合5.1萬億美元,較2009年底增加了0.3%。歐元2010年在全球外匯市場日交易份額上升1%,達到4萬億美元。截至2010年底,不包括歐元區各國發行的歐元債券,國際債務市場中歐元計價債券份額為10.5萬億美元。軍費遠超過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的伊拉克戰爭還加劇了美國經濟霸權的衰落,與2007年次貸危機有著莫大的關係。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加上戰爭撫恤金和醫療費用,伊拉克戰爭對美國來說經濟成本至少3萬億美元,還有其他國家為此提供的另外3萬億美元。而美國預期中的戰爭收益卻始終不見影蹤。伊拉克戰爭已經成為消耗美國國力的巨大黑洞。2008年美國爆發嚴重金融危機,2008-2009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總而言之,美國意圖借伊拉克戰爭打擊歐元的戰略慘遭失敗。美軍戰線拉得過長,時間拖得過久。伊拉克問題使得美國經濟流血不止,完全背離了美國開戰的初衷。此外,美國在地緣政治上也遭受重大損失。美國原本欲將伊拉克變成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國,以此形成有利於美國控制中東石油和戰略要地的態勢。美國希望在牢牢控制伊拉克之後,再拿下伊朗、黎巴嫩和敘利亞等國,構建中東-裏海石油圈的美國勢力範圍。但伊拉克戰爭破壞了本來有利於美國的中東地緣格局,使美國在中東的戰略處境日趨被動。美國就像一個放大版的英國,其在歐亞大陸的最佳策略乃是均勢政策。在中東地區,在很長時間裏,美國一直奉行相互制衡的均勢政策,尤其是海灣這個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美國的審慎政策是分治,而不是征服。美國把本就脆弱微妙的地區平衡格局完全打破。推翻薩達姆政權等於為伊朗剪除了一大天敵,而伊拉克什葉派崛起,則使中東隱隱出現了一個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的穆斯林什葉派新月地帶,為伊朗崛起提供了潛在盟友和廣闊的緩衝地帶。這樣,在不存在地區力量制衡的情況下,伊朗自動成為影響中東地區命運的決定性力量,美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環境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愈加惡劣。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7月 16, 2012 11:36 pm

  第三章 美國對歐金融戰推動歐債危機的爆發

  一、美國的間接戰略:製造迪拜危機打擊歐元

  (一)信貸消費是危機之源

  在近幾十年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由於發達國家勞動者談判能力顯著降低,資本主義自我改良過程中誕生的中產階級面臨著消亡的危險,不平等現象在資本主義體系核心區廣泛蔓延,急劇提高了資本家階級對財富佔有的比例。但是,經濟增長與資本積累最終還是要依賴於以工資收入為基礎的消費需求。與工人的消費傾向相比,資本家階級的消費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工人實際工資的停滯和下降,公共支出與福利的削減,限制了有效需求的增長,從而導致生產過剩。所謂生產過剩並非真正地達到無人願意購買的程度,關鍵在於具有購買意願的最終消費者的購買力水準相對較低。因此,全球工資總收入比全球GDP的比重越來越小,而資本回報則越來越高,必然導致嚴重的全球性生產過剩。為了消化全球生產過剩,世界消費終端--美國大力推進信貸消費。數據表明,美國消費支出的增長遠高於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美國消費借貸總額與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從1975年的62%增加到了2005年的127%。2006年房地產的市場價值大約是個人可支配收入的200%。由於在生產投資上利潤率下降,這使得大量過剩的資本從生產領域流入金融領域。其次,消費信貸、抵押貸款和各種交易的費用收入是銀行利潤增長最為迅速的來源。在利潤的刺激下,金融機構甚至一些製造業企業都積極從事于各種形式的信貸擴張。再次,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貨幣主義低利率政策使得廉價信貸易於獲得。同時,國際資本的不斷流入促進了美國金融資本的擴張,從而刺激了房產與證券市場的價值膨脹,引起了房產與證券市場的庇古效應。所謂庇古效應是指,物價水準的變化將引起既定數量的金融資產的實際價值上升或下降。比如,物價水準下降能造成金融資產實際價值的增加,從而產生消費刺激效應。反過來,如果人們持有的金融資產的實際價值增加,也將導致財富增加,人們更加富裕,就會增加消費支出,因而將進一步增加消費品的生產和增加就業。庇古效應刺激了信貸消費的大幅增加,形成短期的經濟繁榮。經濟繁榮本身又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預期對未來的高估,形成不可持續的正反饋機制。在這個信貸經濟中,金融衍生品大為擴張。金融衍生品是那些規定基於某特定資產估計價值基礎上的交換規則的合同。正式意義上,這些做法是為了抵制風險。但只是一紙文件的金融衍生品可以被無限複製併發放。因此,這些金融衍生品本質上是一種越過生產靠將來收入贏利的投機行為,不僅不能抵制風險,還會將風險像病毒一樣不斷傳播到經濟活動的每個角落。無論現代金融創新與金融體制有多麼複雜,我們都能以凱斯恩斯主義經濟學家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來分析現代債務經濟。在明斯基看來,債務能否清償取決於投資,投資的決定因素是利潤。明斯基將融資行為分為3類:套利融資、投機融資、龐氏融資。套利融資指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所取得現金流入即已超過預計的現金流出。經濟主體的負債結構中股權融資比重越大,越可能是套利融資。投機融資指行為主體取得的現金流超過因日常支付及償付應付利息而發生的預計現金流出,然而尚不足以支付到期應付債務的本金。龐氏融資指企業取得的正常現金流入尚不足支付日常性現金支付及債務利息,經濟主體需要不斷地"借新債還舊債"或出售資產,這降低了資產凈值,提高了債權人的借貸風險。隨著經濟繁榮的延續,企業因經營而獲得的現金流入持續增長,市場預期較為樂觀,市場融資條件放寬,借款容易,利率較低。此時,那些高流動性資產價格就會下跌,企業紛紛將其代之以低流動性、高盈利性的資產,同時,他們也傾向於以借入流動性取代資產流動性,相應地提高了財務杠桿率。這樣,原本套利的企業不免帶上些許投機性;原來就慣於投機的企業及銀行更是趁機擴大經營規模,將支付需要完全寄託在債務滾動之上。此時,人們普遍相信,未來盈利狀況會進一步好轉,風險不大。然而,一旦經濟走上停滯或下降軌道,利潤增長減速甚至負增長,則原來高速增長時期產生的快感將立即消失。靠借入流動性維持經營的做法難以為繼,債務滾動必將付出高昂的代價。此時,投機者因現金流變化而成為龐氏企業,原來的龐氏企業則到了必須靠變賣資產支付債務的地步。由於在經濟繁榮期間企業的資產組合中高流動性資產減少,一旦對流動性的主觀需求轉高,原先所持有的低流動性資產便急劇跌價。人們對高債務比率的企業產生普遍的懷疑,即便不是龐氏融資者的那些公司也遭到懷疑,迫使他們加入借新債還舊債的行列。於是,不信任感迅速漫延,對危機的恐懼籠罩了全社會,資產價格崩潰。虛擬資本的拋售發生,欠得越多就變賣得越多,賣得越多越貶值,最終是債務越還越多,金融危機就此爆發。金融危機不但使已開工的投資項目失去金融支撐,還因資本及金融資產的價格下跌,使新的投資失去內在驅動,進而引發經濟危機。

  (二)歐元動了美元的奶酪

  從2003年開始的美國房產泡沫形成,到2007年次貸危機的爆發,都遵循了這一過程。到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後,美元地位一落千丈。儘管美國威逼打壓,但歐元問世以來,國際儲備貨幣的競爭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全球歐元儲備規模持續擴張。歐元問世的第一年即1999年,全球歐元儲備總規模為2469.50億美元,2007年末達到10822.76億美元,2009年為12499.54億美元,全球歐元儲備增長了4.96倍。而1999到2009年,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份額由71.01%下降到62.14%。英鎊、日元等其他貨幣所佔份額基本沒有變化,而歐元的份額由17.90%上升到27.37%,提高了9.47個百分點。美元失去的份額全部流入了歐元。尤其在2008年4月,歐元兌美元的匯率達到1.58:1,歐元相比2003年累計升值58%。歐元屢創佳績,美元持續疲軟,各國央行紛紛拋售美元,歐元對美元大有取而代之的勢頭。人們對美元的信心降到了歷史最低點,甚至有很多人預言歐元將會取代美元,登上世界貨幣的寶座。如果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中國都拋棄美元,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將土崩瓦解,美國將失去霸權並變成像拉丁美洲一樣在外債中掙扎的地區性強國,美國金融與工業寡頭精英呼風喚雨、縱橫江湖的風光將永久性喪失。僅靠美聯儲降低利率、擴大流動性根本無法解決這種危機,其根本原因在於貧富差距過大,普通消費者無力還款。美國的政治與經濟結構無法在短期內發生變化,因此,美國唯一的策略只有將危機轉嫁給其他國家與地區。東方的中國在幾十年中積累了鉅額財富,是美國轉嫁危機的首選,但中國具有獨立的軍事與外交政策,不會輕易屈服於美國人的淫威。圍棋諺語有雲,東盤不亮西盤亮。儘管歐洲有大量金融機構參與到金融衍生品交易中,與美國次貸市場有著緊密的聯繫,但相對而言,歐洲受次貸危機的打擊要遠輕於美國。歐盟一直致力於將中東石油經濟整合進歐盟經濟中,並以歐元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畢竟歐盟與中東的貿易規模比美國的大得多。2005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貨幣政策署副署長公開宣稱,今後將建立由6個石油產出國共同組建的阿拉伯第納爾,該貨幣將與歐元掛鉤。2006年,伊朗成立石油交易所,以歐元作為該交易所定價和交易貨幣單位。2009年9月,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宣佈,伊朗將使用歐元取代美元成為外匯儲備貨幣。伊朗中央銀行調整了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大幅減少了美元資產。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歐洲國家雖然在經濟上獨立於美國,但在政治、軍事與外交上受制于北約機制,從而成為美國轉嫁危機的一個可行的選擇。為了美元的地位和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只有犧牲與自己同文同種的親密夥伴歐洲。但歐元區的德法等核心國實力強大,經濟強勁,美國若直接攻擊這些國家,也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於是,美國人採用了間接路線戰略。所謂間接路線就是,隱蔽己方戰略企圖,並不直接與敵方接觸來尋求決戰,而是要儘量削弱敵人的抵抗能力,破壞其穩定性,創造有利的戰略態勢,從而以最小的消耗和最低限度的損失使對方屈服。在作戰中避免與敵人進行直接的硬拼,而是採取各種巧妙的方法,力求出其不意地打擊和震撼敵人,使之驚慌、動搖,在心理上和物理上喪失平衡。其結果,敵人不是自動崩潰,就是在最後決戰中輕易被擊潰。

  (三)迪拜危機——美國殺雞給猴看

  美國的突破口是中東阿聯酋的迪拜。阿聯酋由7個酋長國組成,其中第二大酋長國是迪拜酋長國。迪拜世界是迪拜政府的一家旗艦公司,它借了大量的債務在國內外開展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房地產項目。當信貸市場開始凍結時,房地產價格開始下跌,迪拜就陷入了流動性危機。迪拜近來已有跡象顯示財政不穩。迪拜的房價,即便是非常好的地段也下跌了一半。2009年11月25日,迪拜財政部宣佈,由政府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其金融顧問是羅斯柴爾德公司)及旗下的房地產分支棕櫚島集團將推遲償付590億美元的債務最少6個月,以便進行債務重組。棕櫚島集團的35億美元債務也延期償付。迪拜地處沙漠,僅有的石油資源只佔該地經濟的5%。實際上,迪拜以金融和房地產為支柱產業。石油美元和國際金融資本的涌入,在近些年支撐著迪拜房價的迅猛上漲。迪拜世界也是一家靠債務高杠桿運營的企業,雖然其各類資產超過900億美元,但其中很多都為流動性很差的不動產,而其欠債規模就達到了590億美元。因此,債務經濟與房地產泡沫是導致迪拜危機的根本原因。迪拜危機重創的是歐洲金融機構。迪拜債務超過一半的債權由歐洲銀行持有,歐洲銀行在迪拜的風險敞口可能高達400億美元。與迪拜世界相關的風險敞口約130億歐元,相當於196億美元,可能對這些銀行產生總計約50億歐元的衝擊。企業貸款需要向銀行繳納保證金,除去保證金的實際貸款額度為敞口額度,而風險敞口則是指因債務人違約行為導致的可能承受風險的信貸餘額。在歐洲大型銀行中,經常充當迪拜債券和貸款交易賬簿管理銀行或參與交易的銀行包括英國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巴黎銀行、法國法巴銀行、法國Natixis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荷蘭國際集團、勞埃德銀行集團、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等。因此,迪拜債務危機的影響首先反映在歐洲市場,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將倫敦、法蘭克福和巴黎市場大幅推低。穆迪投資和標準普爾都大幅下調了眾多迪拜政府相關實體的債務評級。11月26日當天,歐洲股市遭遇重挫,各國跌幅普遍超過3%以上。英國金融時報100指數下跌3.%,德國和法國市場則分別下跌3.3%和3.4%。美國市場因感恩節休市。金融類股成為重災區,行業分類指數下跌5.3%。事實上,迪拜危機的爆發時點恰逢美元指數跌破重要心理關口。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歐元(權重佔57.6%)、日元(13.6%)、英鎊(11.9%)、加拿大元(9.1%)、瑞典克朗(4.2%)和瑞士法郎(3.6%)等六種貨幣的綜合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11月25日當天,由於美聯儲公佈的會議紀要暗示利率將長時間維持低位,加強了市場對美元走軟和通脹上升的預期,且其他各國官方和央行正紛紛購買黃金以替代美元外匯儲備,導致美元指數跌破75的重要心理關口,歐元兌美元更是創出1.5144的15個月新高,大宗商品價格節節高升、國際金價也連續突破1170美元、1180美元乃至1190美元大關。危機爆發後,歐洲和亞洲金融市場引發恐慌性拋售,避險情緒再度膨脹,美元和美國國債成為資金避險的場所,美元指數迅速回升,其他貨幣和大宗商品價格卻直線下跌。因此,迪拜危機拯救了危在旦夕的美元信心。11月26日恰恰是美國獨有的感恩節休市,於是美股順勢逃過一劫,至27日補跌,跌幅也僅為1.48%。和匯豐、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歐洲銀行連續數日大幅重挫10%以上不同,美國花旗銀行27日低開後強勢上攻3%,最後僅僅下跌2.6%。迪拜宣佈債務拖欠的時間十分蹊蹺。其實,早在2008年,迪拜正在建設世界最高樓的埃瑪爾地產股價就已下跌了80%,2009年初更是有大批金融機構撤離。2009年10月17日,穆迪投資公司就已發出警告:迪拜負債增長迅猛,嚴重超出安全邊界。因此,迪拜債務危機顯然不是2009年新近發生的危機,而是隨著金融危機後資金鏈收緊的陳年舊債,信用評級機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時間來調低主權債級別從而影響到市場。華爾街和美國政府正是此次迪拜危機的製造者與獲益者。在迪拜危機之後,很快就發生了歐洲債務危機。此外,美國製造危機的另一個原因是切斷伊朗與歐洲的聯繫。2006年9月,美國宣佈對伊朗執行全面的金融制裁,嚴禁本國金融機構與伊朗之間有任何業務往來,同時向歐洲施壓要求歐洲金融機構與美國保持一致。迪拜是阿聯酋7個酋長國中唯一一個與伊朗一樣由什葉派穆斯林統治的酋長國,它與伊朗之間因信仰相同而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繫。在迪拜投資的伊朗資金高達3000億美元。2007年,阿聯酋與伊朗之間的雙邊貿易額高達150億美元,幾乎不生產什麼產品的迪拜竟然成了伊朗最大的進口國之一。這是因為在美國的壓力下,伊朗與歐洲之間的金融聯繫與貿易往來均以迪拜為紐帶,比如大量伊朗商人在迪拜註冊公司,再以迪拜公司的名義進口德國的機器設備,先運到迪拜,再轉運到伊朗。這樣便可以避開美國的經濟封鎖。因此,迪拜危機不僅沉重打擊了歐洲金融機構,掀起歐債危機之狂瀾,還間接打擊了伊朗。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7月 16, 2012 11:52 pm

  二、高盛埋下的希臘債務危機地雷適時引爆了歐債危機

  (一)高盛做局

  迪拜債務危機很快就影響到歐元區最為薄弱的一環,即希臘。希臘于2001年加入歐元區。根據1993年生效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和1997年生效的《穩定與增長公約》,從1994年起,歐盟各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即赤字率)不能超過3%,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即債務率)不能超過60%。《穩定公約》在進一步明確《馬約》規定的財政政策原則基礎上,確定了歐盟財政政策協調的規則、過度財政赤字的懲罰程式,以及建立預警機制監督各國財政運行狀況,保證各成員國在1997-2004年實現財政基本平衡或者略有盈餘。《穩定公約》被認為是歐盟經濟穩定的根本保證,也是歐元穩定的基石。按照《穩定公約》規定,成員國必須確定實現中期財政預算目標的時間表,努力在2004年實現預算基本平衡或略有盈餘;歐盟對成員國財政政策的制定及實施進行協調和監督,如果判定某一成員國赤字率可能或已經超過3%,就向該國提出警告並要求其進行糾正;如果成員國仍不執行,歐盟就會啟動過度赤字懲罰程式。成員國赤字率連續三年超過3%,最多可處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0.5%的罰款。但是,希臘經濟主要靠旅遊服務業支撐,經濟發展水準較低,國家綜合實力與競爭力較弱。希臘產業結構以服務業所佔比率最高,約佔60%,工業次之,約佔25%~27%,農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左右。該國長期貿易逆差,資金外流,舉債度日。2000年年初,希臘是歐洲通脹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公共債務比歐元區規定的多出2倍。以該國的經濟狀況與財政條件,希臘根本不能加入歐元區。歐盟顯然放寬了希臘加入歐元區的條件。歐元區國家感受到美國華爾街的巨大威脅,希望能夠抱團取暖,於是對希臘這樣不符合要求的國家也網開一面,但這卻給美國對歐洲的滲透與瓦解提供了可乘之機。希臘求助美國的高盛銀行利用歐盟財政規定上的漏洞,對政府財政狀況進行了粉飾來掩蓋其虛弱的財政狀況。高盛為希臘設計了一套貨幣互換交易,幫助希臘順利加入歐元區。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而言之,貨幣互換就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係並沒有改變。一般,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高盛的具體做法是:希臘發行一筆100億美元的10~15年的國債,分批分期上市。這筆國債由高盛負責將希臘提供的美元兌換成歐元,並規定一個匯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臘貸出一大筆現金,而不會在希臘的公共負債率中顯示出來。假如1歐元以市場匯率計算等於1.35美元的話,希臘發行100億美元可獲74億歐元。然而高盛用了一個更為優惠的匯率,使希臘獲得84億歐元。實際上,這相當於高盛借給希臘10億歐元,但這筆錢卻不會出現在希臘當時的公共負債率的統計數據裏,因為它要10~15年以後才會歸還。僅在2000年12月和2001年6月,高盛與希臘所做的交叉貨幣互換協議就能讓希臘以外幣計價的債務減少23.67億歐元,從而使希臘在2001年的債務率從105.3%降低到103.7%,財政赤字率從6.64%降低到4.5%。此外,高盛還為希臘設計了多種斂財的金融工具卻不會使負債率上升的方法。如將國家彩票業和航空稅等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來換取現金。這種抵押換現方式在國民經濟統計中不算成負債而算成金融資產。這便是所謂的銀行債權證券化。高盛提供的這些服務和借貸共拿到了高達3億歐元的佣金。而希臘則使國家預算赤字從賬面上看僅為GDP的1.5%,其實當時真正的預算赤字佔到其GDP的5.2%。數年之後的2009年10月4日,希臘新一屆政府突然宣佈2009年政府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預計為12.7%,遠高於前任政府宣佈的6.7%,公共債務佔GDP的比例為113%。這一數字大大突破了《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和60%的上限。其實希臘經濟一直以來都是依靠"借新債換舊債"維持,從未達到過歐元區成員國的財政約束要求,但無論是歐盟還是國際評級機構都未對希臘的主權債務等級作出反應。直到2009年12月,希臘政府公佈年度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為124%時,全球三大評級機構才選擇恰當的時間開始下調希臘主權債務評級,從而拉開了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序幕。

  (二)希臘中槍

  希臘早在金融危機之前的2006年,政府債務與GDP之比已經達到極其危險的978%。顯然,高盛公司埋下的是一種木馬程式,這一程式需要在有利於美國最為有效的打擊歐元之時才開始啟動。2009年12月8日,惠譽將希臘信貸評級由A-下調至BBB+,前景展望為負面。12月16日晚,標準普爾宣佈,將希臘的長期主權信貸評級下調一檔,從A-降為BBB+。標普同時警告說,如果希臘政府無法在短期內改善財政狀況,有可能進一步降低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12月22日,穆迪將希臘主權評級從A1下調到A2,評級展望為負面。隨著主權信用評級被降低,希臘利用國際市場進行融資的成本大幅攀升。政府債券一般都被視為安全系數最高的投資之一,因此利率不高,並廣泛地被一些國家的主權投資基金、養老金和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大量持有。但希臘的國債即政府債券的利率也開始顯著上升。2010年初發行的國債利率高達6.25%,2010年3月發行的國債利率上漲到8%,是德國國債利率的2倍多。這使希臘債務再融資成本大大提高,從而給本來就很脆弱的財政資金造成更大的償債壓力。國債利率作為債券市場利率的基準,如果大幅飆升,銀行和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會相應上升,從而給實體經濟造成強烈的緊縮效應,反過來侵蝕政府的財政和稅收來源,最終形成一個惡性迴圈。為了借債,希臘政府不得不實施緊縮政策則意味著國內工作機會的減少,稅收的增加讓經濟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但希臘又必須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才能保證償還鉅額外債,從而陷入兩難境地。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之後,美國開始全面沽空歐元,首當其衝是對衝基金輪番做空歐元,其次是投資銀行的雙重角色,從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遮掩者,搖身一變成了沽空歐元的助推者。高盛、美銀、美林等大型投行推出"沽空歐元型"結構型金融衍生工具。歐元匯率大幅下跌,僅從2009年12月1日到2010年2月5日,歐元兌美元便已貶值9.38%。歐洲債務危機卻是美國經濟發展的良機。自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2010年3月流入美國的中長期債券及股票的總資金數額達到1405億美元。據統計,歐元區債務危機會給美國帶來2%的經濟增長率。2010年2月25日,標準普爾將希臘的長期與短期主權信用評級分別維持在BBB和A-2不變,並仍將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同時警告稱,如果希臘的財政狀況不能在一個月內好轉,近期內可能進一步下調其評級1或2檔,這可能使希臘長期評級處於垃圾級邊緣。4月23日,希臘政府被迫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歐元區即將啟動歷史上首次救援行動。不到幾天后的2010年4月27日,標準普爾再次下調希臘評級至正常情況下根本無法借貸的垃圾級,理由是市場擔憂希臘缺乏解決其高債務負擔所需改革的能力。就在這一天,歐元兌其他主要貨幣一瀉千里,而美元指數卻大漲1%。截至2010年2月,希臘債務已達到2940億歐元,其中外債佔到債務總額的70%,約為2079億歐元。希臘人口為1100多萬,人均負債高達2.67萬歐元。希臘債權國主要是歐洲國家,包括法國的789億美元,瑞士的786億美元,德國的432億美元,英國的124億美元,美國的164億美元。到2010年底,希臘僅有區區2000億歐元的GDP,但外債卻飆升至4000億歐元,人均外債迅速達到3.8073萬歐元,其中外債佔GDP的252%,政府債務佔GDP的166%。到2011年7月,僅希臘政府債務就接近GDP的150%,成為歐盟國債與GDP之比最高的國家。由於希臘財政狀況的嚴重惡化,全球權威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將該國主權信用評級由B1連降3檔至Caa1,評級前景為負面。這不僅使希臘的借貸成本變得更高,還會大大增加希臘今後借貸的難度。2010年5月,希臘獲得了來自歐盟、歐洲央行與IMF的1100億歐元貸款,但這筆貸款的條件頗為苛刻:貸款利率高達5%、貸款期限僅為3年,且貸款在3年期間內分13次撥付,每次撥付前歐盟、歐洲央行與IMF均要檢查希臘是否按照事先承諾實行了財政緊縮措施。2011年6月29日,希臘國會以155票對138票通過了總額280億歐元的財政緊縮方案。2011年6月30日,希臘國會以155票對136票通過了財政緊縮實施細則與國有資產私有化方案。財政緊縮必然會惡化希臘的經濟狀況。因此,這筆貸款不僅難以改善而且還將會惡化希臘的償債能力。希臘的債務負擔必定會變得越來越沉重。此外,為獲得這筆貸款,希臘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削減財政赤字的方案。然而如果在本國競爭力沒有得到改善的前提條件下,無論是通過增稅還是削減支出來降低財政赤字,都會造成經濟增長率下滑,從而進一步降低償債能力與政府信用。實際情況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2011年第1季度,希臘GDP同比增速僅為-4.8%。然而,早已埋下希臘債務危機木馬程式的美國高盛卻賺得盤滿缽溢。希臘前總理帕潘德里歐直言不諱地指出,對希臘的攻擊是某些特殊利益集團出於政治和金融的目的對歐元區成員國的攻擊,而希臘被視為這個環節中最為薄弱的一環,希臘被當做攻擊目標,是國際市場上投機性力量對歐元的攻擊。

  (三)殃及歐元

  高盛公司在為希臘遮掩財政赤字的同時,還購買了德國20年期的10億歐元信用違約互換(CDS)保險。信用違約互換,也稱信用違約掉期。信用違約互換是將參照資產的信用風險從信用保障買方轉移給信用賣方的交易。信用保障的買方(即美國高盛)向願意承擔風險保護的保障賣方(即德國金融機構)在合同期限內支付一筆固定的費用;信用保障賣方在接受費用的同時,則承諾在合同期限內,當對應信用違約時,向信用保障的買方賠付違約的損失。這樣,一旦希臘債務出現支付問題時,高盛便能由承保方即德國金融機構補足虧空。這讓高盛成功規避了希臘債務違約所帶來的風險。由於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實體,這必然將德國拴在希臘的債務鏈條上。一旦希臘政府出現支付危機導致高盛的投資無法收回,那麼德國銀行就要支付鉅額的保費損失。而美國的高盛不僅能大發其利,還能將損失轉嫁給歐元區領導國--德國的金融機構,從而打擊歐元。

  (四)裏應外合

  吊詭的是,製造歐元危機者卻執掌著歐元區國家的財經大權。現任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在1994-2002年擔任希臘央行行長期間,負責與高盛的貨幣互換交易。當年正是帕帕季莫斯與高盛密切合作,為希臘做假賬、從而使希臘成為今天歐元危機中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而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任命的主管希臘債務事務的官員佩德羅·克利斯多杜洛斯,曾經是高盛的交易員。現任歐洲央行行長馬利奧·德拉吉在2002-2005年間是高盛歐洲分部副總裁,分管高盛歐洲的政府項目。德拉吉在高盛任職期間,正是高盛協助希臘掩蓋債務加入歐元區,從而為歐元埋下定時炸彈的最關鍵時期。顯而易見,高盛已經在歐洲安插了大量眼線來監視甚至控制歐元,而高盛代表的利益則是美國金融壟斷寡頭集團的利益,這個集團的利益在大多情況下與美國的國家利益幾乎可以視為一體。

  三、美國特色的官商勾結:歐債危機背後的美國政商聯合體

  (一)為什麼這種官商勾結不算腐敗

  馬克思曾說過,最早的國債並不是用來維持公共權力的,而為了發財。"殖民制度以及它的海外貿易和商業戰爭是公共信用制度的溫室……在所謂國民財富中,真正為現代人民所共有的唯一部分,就是他們的國債。因此,一個國家的人民負債越多就越富這一現代學說是完全合乎邏輯的。公共信用成了資本的信條。"通過製造希臘債務危機,美國的那些金融機構大發橫財。英國當代思想家、牛津大學特裏·伊格爾頓教授認為:"今天真正的實力隱藏于銀行、集團和金融機構中,他們的掌舵人從來不用任何人推選,他們的決策卻可以影響成千上萬人的生活。總的來說,政治力量是這些大人物的忠實奴僕,政府也許會指責他們的運行方式違反了社會秩序,可一旦政府干擾了他們的經營,那就是自找麻煩。"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作為政府高官與企業高官的個人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可以雙向轉換角色。早在艾森豪威爾總統時代,美國政府便已完全由以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杜邦財團、梅隆財團和福特財團為代表的金融與工業寡頭控制。除了勞工部長馬丁·金德爾出身鉛管匠以外,艾森豪威爾政府的內閣成員如下: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是蘇利文·克倫威爾律師事務所成員,美國鈔票公司和加拿大鎳公司董事會董事,美國農業化學公司和巴勃可克·威爾可科斯公司董事,紐約和第五街銀行董事等等。財政部長喬治·漢弗萊是姆·阿-漢娜公司董事會董事兼總經理,漢納鐵礦公司總經理,匹斯堡固本煤炭公司、國民鋼鐵公司、雷容工業公司、道格拉斯礦業公司、塞斯克漢納煤業和漢納礦業公司以及來東投資公司的董事會的董事長。同時,他還是下列公司的董事:漢納煉鐵公司,大湖鋼鐵公司,唐納-漢納煤焦公司,密執安鋼鐵公司,威爾頓鋼鐵公司,中西鋼鐵公司,菲爾普斯-道奇公司,克利夫蘭花旗銀行,加拿大糖業有限公司,以及另外18家公司。國防部長查理斯·歐文·威爾遜是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這家公司在北韓戰爭時期獲得54.9億美元的政府訂貨,遠遠高於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這位兄台在擔任國防部長期間有過一句名言:"對通用汽車有利的就是對美國有利!"司法部長赫伯特·布朗乃是勞德律師事務所成員,艾克塞斯保險公司董事,國民零售商互助保險公司董事。陸軍部長羅伯特·勒·斯蒂文斯是斯蒂文斯紡織公司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董事長,並任紐約電話公司、漢明威-巴特列特製造公司、通用電氣公司、通用食品公司、亞歷山大史密斯父子公司、傑克遜公司的董事。空軍部長哈羅德·埃·泰爾波特是哈·埃·泰爾波特公司成員,泰爾波特公司董事兼經理,標準只管公司董事,奧拓裏德電器公司、密德公司財政委員會主席兼董事,國民商業銀行和信託公司、麥迪遜廣場花園公司、克萊斯勒公司的董事。商務部長:新克萊爾·威克斯是美國企業協會主席,李德-巴登公司,卡爾-法斯特那聯合公司董事長,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吉利保險刀公司、普爾曼臥車公司、美國夾板公司、全國製造商協會的董事。預算局局長約瑟夫·道奇是底特律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復興銀公司顧問委員會及執行委員會委員,克萊斯勒公司、標準意外事故保險公司、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的董事。駐英大使文思羅普·吳·阿爾德里治是大通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威斯汀豪斯電器公司、內地造紙公司、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聯邦儲備銀行、紐約中央公司的董事。海軍部長羅伯特·安德遜是大石油商。內政部長道格拉斯·麥克是通用汽車公司俄勒岡州代理商。農業部長艾斯拉·塔夫特·本生是谷米商和碾磨業的代表。郵政部長阿瑟·薩末菲爾德是通用汽車公司密執安州代理商。到了小布希總統時代,美國的政治結構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康多莉扎·賴斯擔任過查爾斯·施瓦伯證券公司的董事、JP摩根財團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國務卿鮑威爾曾擔任過兩個大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一是海灣風暴航空公司,專為好萊塢那些大明星和富商巨賈製造私人飛機。鮑威爾效過力的另一家是美國在線,而其子米歇爾恰好為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更是在企業界-政界進進出出。他上次卸任後便進入了企業界,曾擔任過醫藥、電訊業等多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成員,其中包括擁有《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報紙的論壇集團、全球最大的電器設備公司ABB等。白宮負責與商界協調的官員伯拉勞特曾任過煙草商菲利浦·莫裏斯公司的公關經理。專門負責給布希就職典禮捐款事務的卡拉莫爾是煙草商菲利浦·莫裏斯公司公關部副總裁。財政部副部長薩默斯是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還是D.E.Shaw對衝基金高級主管,同年兼任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林證券、高盛集團的顧問與培訓講師。國家安全顧問賴斯是謝夫隆石油公司董事。商務部長埃文斯是布朗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總裁。國土安全部部長李奇主持李奇全球公司,也擔任朗訊集團顧問。中情局局長伍爾西為巴拉丁私募基金董事,布斯艾倫-漢米爾頓公司的副總裁。副總統切尼擁有大量的哈利伯頓石油工程公司股票。美國伊拉克研究委員會主席貝克為凱雷集團的股東。國防政策局局長珀爾是波音公司董事。布希家族本身更是政商兩棲的金融與工業寡頭,家族產業遍及金融、石油與軍工。在當代美國,如果說政治結構有些變化的話,那也只是金融財團的勢力超過了工業部門。IMF前首席經濟學家、麻省理工斯隆學院教授西蒙·約翰遜指出,美國實際上是金融寡頭政治,6家擁有資產總額超過美國每年GDP總額60%的超級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富國銀行、高盛集團,摩根斯坦利,尤其是高盛與政府走得很近。這些金融寡頭權勢熏天,獨佔鰲頭。美國財團頭面人物出任國際國內公職更是由來已久。早在"二戰"期間,受羅斯福總統委任,高盛高級合夥人的西德尼·溫伯格成立了"戰時生產委員會",該機構負責戰爭物資的生產與供應,為美國在戰爭期間的經濟生產和前線戰事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後,高盛的高級管理人員就開始陸續進軍華盛頓,投身政界。比較出名的有1965年到1969年的財政部長亨利·福勒,1983年擔任農業部副部長的丹尼爾·阿姆斯特茨。1961年肯尼迪總統任命華爾街豪門道格拉斯·狄龍擔任財政部長後,步入仕途的華爾街人士數目顯著增長。1970年代任美林公司總經理的唐納德·裏根任裏根政府財政部長,原狄龍-裏德公司總裁尼古拉斯·佈雷迪擔任第二屆裏根政府財政部長。克林頓總統時代的美國財長魯賓1966年加入高盛的風險套匯部,5年後成為合夥人,後來在克林頓任總統期間,擔任美國財長。1999年,在他和克林頓的支援下,美國金融界在花了30年時間、3億美元的遊說費用後,終於廢除了禁止公司同時從事投行和銀行業務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魯賓離開了克林頓政府並在1999年10月加入了花旗集團,擔任副總裁。魯賓的財長繼任薩默斯是魯賓的學生,現在又是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魯賓手下負責美國國內金融的財政部副部長加裏·柯根利同樣出身高盛。高盛原主席史蒂芬·弗裏德曼是布希總統前首席經濟顧問,後為布希政府的外國情報委員會主席。喬舒·博爾頓曾擔任老布希的白宮總統辦公室最高長官,後來進入高盛,擔任倫敦高盛國際部負責法律與政府事務的執行主任,然後又擔任小布希的總統助理與白宮負責政策的辦公室主任。高盛原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約翰·塞恩曾任紐約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原常務董事魯本·傑弗瑞曾任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高盛原副總裁羅伯特·斯蒂爾曾任保爾森國內金融顧問。2000-2008年布希在8年總統任期內同樣任命了三位財政部長,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是最後一任亨利·保爾森,他也來自高盛。保爾森1970年進入五角大樓,擔任國防部長幕僚助理。1972年尼克松時代,任總統幕僚助理和白宮內務委員會成員。1974年"水門事件"後,加入高盛芝加哥分部,在芝加哥分部擔任銀行業務助理,1996年被任命為總裁兼首席運營官,1999年正式出任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06年擔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儘管奧巴馬總統在競選時曾發誓要打擊金融財團,但就奧巴馬政府的金融與經濟官員的來源來看,主要都出自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集團、高盛集團、美林證券、雷曼兄弟公司、哈特佛集團的高管層。奧巴馬財政部副部長沃林原是哈特佛金融集團的高管,總統助理弗洛曼是花旗集團常務董事。政府財長蒂莫西·蓋特納多年得到高盛羽翼的呵護。蓋特納先是得到魯賓的賞識,而後在魯賓擔任財長期間被任命為美國財政部第三號人物。2003年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物色行長及CEO的委員會由前雷曼兄弟公司CEO皮特·彼特森領導,而該委員會的外部顧問委員會三名成員之中就包括在1976-1984年間任高盛聯席主席的約翰·懷特黑德。該委員會最後選擇了蓋特納擔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兼CEO。蓋特納沒有金融業從業經歷,在美聯儲紐約銀行行長的任上,蓋特納所倚重的大多是高盛的前達官顯貴,他的決策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盛出身的人士。他任命了前高盛經濟學家威廉·達德利負責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在政府證券交易方面的事務,並授權高盛前主管與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董事會主席傑拉爾德·科利根組成一個專門小組,分析華爾街的風險。

  (二)美國特色——財政部、美聯儲、華爾街是互通立交橋

  由此可見,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財團與美國政府,尤其是財政部、聯邦儲備委員會、證券交易委員會之間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個關係極為緊密的政商聯合體。而IMF、世界銀行、華爾街金融機構、美聯儲和美國政府都屬於這個政商聯合體的不同分支。在該集團的中心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和對衝基金的高管。他們控制了美國的軍事、外交、能源、經濟和金融。以高盛為代表的華爾街金融財團的高管們或者說是美國政府官僚們,控制或影響著美國金融體系。換言之,政商聯合體左右著美國政府國內國際的經濟與金融政策的走向。因此,美國金融霸權與美元霸權既是美國的國家利益,也是他們的利益。當美國印刷美元時,其他國家的貨幣就出現相應幅度的貶值,所以新興市場體的國家在政治多重因素影響下,一定會想法設法讓美元資產保值增值,那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購買美國的低息國債。白宮為了讓新興經濟體國家沉迷于貨幣遊戲之中,華爾街就成為最好的執行者。因為吸引新興經濟體的財富,美國需要華爾街的金融機構推動美國的經濟泡沫,華爾街金融機構將美國的債券打包進行多重的證券化、債券化,大量推出CDS、CDO等金融衍生品,推高美國的經濟泡沫。因為華爾街只有不斷刺激經濟泡沫,美國財政部才能發行更多的國債,美國政府才能為戰爭與各種地緣政治運動融資。因此,華爾街與白宮是一家人,華爾街的利潤與白宮的財政本身就連為一體,將兩者截然分割開來顯然不可能。當然,無論是高盛公司,還是華爾街的其他金融機構,都只是一個隨時可以更換的馬甲,但無論馬甲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其美國特色的官商勾結的內核與本質都不會發生改變。四、一個接著一個倒下,歐債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希臘GDP僅佔歐元區國家經濟總量的2%。但小國希臘的債務危機卻產生了米多諾骨牌效應,迅速向"歐豬四國"蔓延。所謂"歐豬四國",是將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四國英文首字母接成一個詞,正好是"PIGS"。如果將愛爾蘭(Ireland)也加在一起,又稱之為稱"歐豬五國"(PIIGS)。由於歐元區經濟與金融一體化,歐洲銀行在各成員國間快速擴張,並不斷增持歐元區國家的債券,歐元區國家之間交叉持有國債非常普遍,債務網路密布,尤其是核心國德法對邊緣國家的債務持有。2010年,葡萄牙GDP為2000億歐元,外債4000億歐元,人均外債3.8081萬歐元,外債佔GDP的251%,政府債務佔GDP的106%。葡萄牙銀行持有希臘債務75億歐元,西班牙持有1/3葡萄牙債務。西班牙GDP為7000億歐元,外債1.9萬億歐元,人均外債4.1366萬歐元,外債佔GDP的284%,政府債務佔GDP的67%。西班牙持有葡萄牙債務幾十億歐元,西班牙有大量外債來自德國與法國。義大利GDP為1.2萬億歐元,外債2萬億歐元,人均外債3.2875萬歐元,外債佔GDP的163%,政府債務佔GDP的121%。法國持有大量義大利債券。歐洲銀行與歐元區國家之間的風險都捆綁在一起,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如果希臘宣佈違約,債務減值50%,首當其衝的是葡萄牙,因為葡萄牙銀行業持有的希臘債務相當於其核心資本的36%。一旦葡萄牙銀行業遭到衝擊,葡萄牙償債能力將迅速惡化,使葡萄牙違約的可能性大為提高。而西班牙銀行則持有大量的葡萄牙債務,一旦葡萄牙宣佈違約,西班牙銀行將陷入危機。當西班牙面臨違約時,法國和德國銀行將被拖下水,而一旦義大利無法償債,則德國、法國以及整個歐元區都將灰飛煙滅。迄今為止,歐債危機共爆發了三波。

  (一)第一波

  第一波于2009年12月從希臘債務危機開始,2010年1-2月,危機蔓延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採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將調降該國債信評級。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財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體公共預算赤字恐將佔GDP的98%。2010年2月5日,債務危機引發市場惶恐,西班牙股市當天急跌6%,創下15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全球市場大肆拋售歐元和歐債,導致歐元相對美元迅速貶值,美元指數持續上揚。2010年5月,歐盟成員國財長達成一項總額75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防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但之後持續出現的歐元區經濟數據不佳以及相關國家繼續被評級機構降級導致美元繼續走強而歐元繼續下跌。

  (二)第二波

  第二波歐債危機開始於2010年11月愛爾蘭主權債務危機。2010年11月28日,歐盟成員國財政部長舉行特別會議,通過愛爾蘭救助方案,總額850億歐元。市場擔憂得到暫時緩解。2011年2月14日,歐元區財長初步商定未來永久性救助機制的規模,同意拿出5000億歐元援助未來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國家。愛爾蘭因持續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而獲得了"凱爾特之虎"的美譽。2010年8月24日,標準普爾宣佈,由於愛爾蘭政府扶持金融業的成本迅速增長且超出預期,將該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由AA下調一個等級至AA-,評級前景為負面。2010年9月底,愛爾蘭政府宣佈,由於救助本國五大銀行最高可能耗資500億歐元,預計2010財政赤字會驟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32%,將遠超希臘。穆迪和惠譽隨即分別於2010年9月27日和2010年10月6日下調了愛爾蘭的評級。2010年11月11日,愛爾蘭10年期國債利率逼近9%,比歐元區信用等級最高的德國國債高出近7個百分點,創下自歐元1999年誕生以來的最高水準。與希臘有別的是愛爾蘭一直到2011年中資金都很充裕,政府負債率僅為25%。其實,愛爾蘭危機純粹是美國量化寬鬆的炒作。所謂量化寬鬆(QE),是一種由日本央行于2001年提出的貨幣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可視之為無中生有創造出指定金額的貨幣,也可稱之為間接增印鈔票。一般來說,只有在利率等常規工具不再有效的情況下,貨幣當局才會採取這種極端做法。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鬆就是減少銀行儲備必須注資的壓力。當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有價證券被央行收購時,新發行的錢幣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銀行體系。由於美國2010年經濟復蘇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只有通過量化寬鬆來刺激經濟增長。於是,美國公佈了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規模。這令全球擔心美元會進一步貶值,進而使熱錢形成對新興經濟體的衝擊,惡化其他國家的國際貿易環境,誘發全球通脹。該舉措更是強化了外界對美國的厭惡情緒,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人擔心這會導致大量資金涌入本國,歐洲國家也擔憂這會在他們那裏引發通脹。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就聲稱"美國經濟發展與管理模式存在嚴重缺陷"。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告訴媒體:"美國經濟增長模式深陷危機。"美國要化解全球對美國QE2的聲討,就只能渲染歐債危機,讓美元走強,轉移全球對美國QE2的關注視線,平息各國的不滿情緒與聲討。而愛爾蘭債券規模最小,易被投機操縱。於是,通過所謂的國際評級機構操縱愛爾蘭債務危機,美國能成功轉移視線,達到順利進行量化寬鬆的目的。

  (三)第三波

  第三波于2011年初開始。2011年的前4個月中,世界各大評級機構均下調了葡萄牙的評級,大幅提高葡萄牙國債利率。4月6日葡萄牙進行了規模為10億歐元的短期國債拍賣,6月期國債中標利率達到5.117%,遠高於3月2日進行的上一次拍賣中的2.984%,12月期國債拍賣平均利率為5.902%,遠高於上一次拍賣的4.331%。作為葡萄牙最大債權國的西班牙是歐元區當中的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2010年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9.2%。到2011年3月底,西班牙中央政府未償還國債餘額為5065.95億歐元,其中短期債務餘額834.08億歐元,中長期債務餘額4129.35億。而整個西班牙外債總計餘額為17435.7億歐元,折合23292.27億美元。西班牙10年期國債利率為5.64%,比同期德國國債利率高2.71%。在歐元區,義大利經濟總量僅次於德、法兩國,在區內佔比約17%。但義大利是歐元區17國中債務佔GDP比例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希臘。2011年5月21日,標普將義大利的債務評級前景下調至負面,24日惠譽將比利時評級前景下調至負面,希臘違約風險加劇。6月24日,中國總理到訪歐洲,表示中國還將繼續購買歐債,美元隨之開始下跌。2011年7月5日,穆迪宣佈將該國政府長期債券評級由Baa1連降4級至垃圾級Ba2,維持評級前景為負面,隨後歐元兌美元匯率出現大幅下挫。7月6日,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1.4310美元。義大利股市及債市也遭遇重挫,那些存在歐債風險敞口的義大利銀行股票遭到投資者大幅減持,義大利10年期國債的利率連續飆升。7月20日,援助希臘的計劃出臺,市場情緒稍緩。但8月5日,兩國債券利率迅速上升,導致全球股市暴跌。8月9日,歐洲央行行長稱已購入西班牙和義大利國債,歐債危機第三波暫告結束。三波歐債危機導致國際投資者將大量資金從歐洲銀行撤出,進入更為安全的美國市場避險。2011年7月27日,美國各大銀行所持有的現金總量大幅增長8.4%,創下981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準。與此同時,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大幅下跌。這表明,大量資金正進入美國國債市場避險,從而惡化了原本資本充足率就不高的歐洲銀行的風險。歐債危機的大幅蔓延導致歐元區政府債券利率攀升,融資成本大幅上升。而企業債券和CDS價格的制定,經常把國債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參考。所以後者的提高,直接導致企業在債券市場的融資成本提高。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實體經濟因之受損。政府的財政惡化,增加了政府融資的需求量,進而擠壓私人企業的投資額度,減緩經濟增長。截至2011年9月底,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和西班牙五國未清償國債本金規模為2.72萬億歐元,本息加起來為3.7萬億歐元。義大利有1.9萬億歐元的債務,負債率已高達120%,即國債是GDP的1.2倍。而歐元區的銀行對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和希臘的整體風險敞口占所有銀行的62%。其對以上4國的風險敞口分別為7270億、4020億、2440億及2060億美元。其中法國與德國的總體風險敞口分別為4930億和4650億美元。英國銀行對愛爾蘭的風險敞口則達2300億美元。英國銀行對西班牙的風險敞口也達到1400億美元。債權債務關係已將核心國家和邊緣國家的利益相互綁定。只要美國繼續進攻歐元,危機將會從"歐豬五國"通過歐洲金融體系迅速擴散傳染到整個歐元區,包括德法等歐元核心國。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二 7月 17, 2012 12:01 am

  五、三位一體的美國對歐金融戰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在其《支配命運的人》一書中曾借拿破侖之口來概括英國人(指狹義的英國人,即盎格魯-撒克遜後裔的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祖先來自歐洲大陸,是日耳曼部落的分支。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則是凱爾特人,被盎格魯-撒克遜人征服)的民族性格是:"當英國人覬覦一件東西,他從來不說出他覬覦它。他耐心地等候著,直到他的心裏不知怎樣地發生出一道熱切的信念,認為把他所覬覦的那東西的主人征服乃是他的道德和宗教天職……他從來就不缺乏恰到好處的道貌岸然的姿態。他以捍衛自由和民族獨立的偉大戰士的身份去征服和兼併了半個世界,美其名曰殖民。當他需要為他的摻雜的棉織品獲得新的市場,他就派遣一個傳教士去向當地土人宣傳和平福音。土人殺死傳教士,他就馬上動武來保衛基督教,為基督教而戰,為基督教而從事征服,終於作為上天的酬報佔領了市場……他吹噓奴隸只要踏上大不列顛的土地便成為自由人;他卻把窮人們才滿六歲的女兒出賣,在鞭子的威脅下要他們在工廠裏一天做十六小時的工作……他幹什麼都是講原則的。他跟你作戰是根據愛國主義的原則……他欺負你是根據大丈夫的原則;他擁護自己的國王是根據忠順的原則;他砍掉自己國王的頭是根據共和的原則。"作為大英帝國繼承人的美國本質上就是大號的英國。美國雖號稱民族熔爐,但其主流的民族文化乃是與英國一脈相承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正如戰略家亨廷頓所說,一旦盎格魯-新教文化喪失在美國的主流地位,美國就不能稱之為美國。因此,蕭伯納對英國人的評價套在美國人頭上也相當吻合。面對歐元,美國政商聯合體從來不直接表現出厭惡之感,而呈現出不冷不熱的態度。但美國政界卻不斷給歐元潑冷水,學術界發表著作與文章論證歐元的創立在經濟理論上的謬誤。比如,前裏根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主席馬丁·菲爾德斯坦曾經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預言歐元必然解體,並因此導致歐洲混亂、紛爭乃至戰爭。自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以後,美國就像百多年前的大英帝國一樣,在公開場合貌似正義化身,大聲呼籲歐元區儘快採取措施結束危機,私下卻繼續製造歐洲的金融混亂。美國財長蓋特納甚至直言不諱地說:"歐元區的問題極端困難,困難程度簡直難以置信,我甚至懷疑他們能夠搞定。你們應該明白,你們已經給自己挖了一個極深的坑,要爬出來有那麼容易嗎?"

  (一)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率先發難

  實際上,歐洲陷入的這個坑恰恰是美國人挖出來的。美國採取了信用評級、金融投機和媒體炒作三件大殺器對歐洲進行了三位一體的金融戰。其中首當其衝的第一件大殺器便是美國人控制的三大國際評級機構,雖然全世界總共有150多家評級機構,但只有穆迪、標準普爾在國際金融服務體系中佔據了壟斷地位和擁有絕對話語權。因為這兩家公司控制了大約40%的市場。佔14%的市場份額而排名第三的惠譽國際評級公司提供的等級只是這兩家公司中的一個參考與補充。除惠譽具有部分英資背景外,三大評級機構都是美國的私有金融仲介組織。三大評級機構市場信用風險最終裁決者的崇高地位是政商聯合體控制的美國政府所賦予的。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可穆迪公司、標準普爾、惠譽國際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這些評級機構公開宣稱自己的評級依賴於漂亮、複雜且公正、嚴謹的信用評級數學模型來評估風險。但美國聯邦法院早已裁定,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的評級模型與過程是保密的,無須向公眾說明。它們的評級過程完全是黑箱操作。由此獲得超級金融話語權的代價則是它們只能俯首成為美國金融霸權的打手。很多時候它們無非是為維持美國超級霸權而衝鋒陷陣。比如2003年3月,德國施羅德政府反對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得罪了美國人,結果,包括德國頂級公司商蒂森、克虜伯等公司在內的很多德國企業被穆迪等三大評級公司降至垃圾級,德國公司的股價開始大跳水。而美國的跟班澳大利亞卻因全力支援伊拉克戰爭,被三大評級公司評級升至最高等級的AAA級。評級機構在歐債危機中的表現更讓人對其公正性產生質疑。2009年12月,希臘財政赤字佔GDP的12.7%,歐盟財政赤字7.5%,而美國財政赤字約佔GDP的12%,但穆迪對美國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卻為最高的AAA級別。2010年4月27日,歐盟和IMF為希臘提供援助資金,但三大評級公司並未提高希臘信用等級,反而繼續下調。希臘和葡萄牙股市分別應聲暴跌6%和5%,德國、法國、英國等國股市普遍下跌2%~3%。就像歐盟執委會負責金融服務業監管的委員邁克爾·巴尼爾所說的,"我認為我們需要進一步全面審視評級對於金融體系和經濟體系的影響。這些機構不僅對企業,而且對國家都掌握著極大的權力。這也就是我要求他們在工作中負起責任的原因。"信用降級對資產價格、融資成本和資本流量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在一波接一波的歐債危機過程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信用評級機構每次調低歐元區國家主權信用評級都會在金融市場上重創市場信心,造成自我實現式的債務危機。無怪乎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斥責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是寡頭壟斷。而葡萄牙總理科埃略也氣憤地指責說,穆迪的降級如同向別人肚子上猛擊一拳。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則說得更為直白:"穆迪降級的時機選擇和調降幅度,具有明顯的反歐洲傾向。"原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歐洲人民黨外交事務發言人、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艾爾瑪·布洛克則指出,"降級行為是美國評級機構對歐洲發動的一次攻擊。標普降級歐洲國家主權評級並無可靠依據,所以,標普的降級行動是個利益問題,他們在對我們搞貨幣戰。是美國的一些勢力,特別是金融界的一些勢力。他們這麼做的唯一目的是犧牲歐洲,為'盎格魯-撒克遜人'贏得利益。他們想通過破壞歐元區來賺錢……盎格魯-撒克遜媒體負責呈現一個完全錯誤的歐洲景象,反歐洲的默多克傳媒帝國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為了改變現狀,德國和其他歐洲大陸的出版集團必須聯合起來,創建一個使用英語的經濟類新聞機構,傳播歐洲人的觀點。"2011年8月,標普下調了美國的長期主權債務的信用等級。但次貸危機爆發後的兩年多時間中,美國的主權信用前景展望都未被調低。偏偏在這個時間點才開始調整,這無非是評級機構飽受人們責備其不公正行為做出的一個姿態,以顯示其所謂的公正態度而安撫人心。實際上,這對美國毫無影響。基於軍事霸權與美元霸權的雙重保障,美國國債市場規模大,流動性高,安全性好,成為各國政府和主權財富基金最主要的投資品種。標普的調級不會對美國造成像歐元區一樣的嚴重影響,這一點應該早就為評級機構與美國政府所了解。評級機構打的是頭陣,美國對歐元的攻擊主力與第二件大殺器則是以華爾街為首的美國金融機構。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認為,"作為一個國家,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和最大的私募基金,而且它不需要任何資本金。它具有近乎無限的融資或創造信用的能力。""歐豬五國"的貿易國大多是歐盟其他成員國,尤其是歐元區,其經濟失衡的原因主要來自歐元區內部。以希臘為例,其超過60%的進口額來自於歐盟地區。德國生產的產品40%銷往歐元區。因此,貿易失衡與債務問題也是歐洲內部的問題,而歐債危機與歐元匯率並不是實際經濟狀況的反映,更多是凈資金單向流動造成的結果。債務危機很多時候由匯率變化引起,而匯率變化很多時候並不反映實際的經濟狀況。國際投資者購買一國國債,不僅要看利率高低,還要看匯率變化。如果歐元匯率預期下跌的幅度高於歐元利率的提高,再考慮到違約風險,投資者會拋售歐元資產。因此,只要國際資本製造出歐元貶值的預期,就可以引起投資者拋售歐元資產,而這些投資者拋售歐元資產的結果會加劇歐元下跌,形成一個自我推動的惡性迴圈。這造成歐元區國家的融資成本增加,資金大量外流,投資者對這些處於債務危機的國家的長期支付能力產生懷疑。這些國家的長期國債以低利率難以發行,只能被迫將大量到期的國債轉換成利率極高的短期國債。結果處於債務危機的國家很快便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到期債務。市場對這些國家的信心加速惡化,債務危機亦將隨之惡化。

  (二)美國金融機構伺機出擊

  與此同時,美國金融機構會事先佈下陷阱,一邊攻擊歐元,一邊大賺其利。美國金融機構購買大量CDS來賣空希臘國債。結果在希臘危機爆發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CDS的價格上漲了7倍多。希臘政府債券隨之被拋售,導致希臘債券價格崩潰,債券價格的崩潰進一步提高了CDS的價值,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三)心理戰、宣傳戰鋪天蓋地

  當然,在金融機構進行攻擊的同時,少不了第三件大殺器--媒體炒作。媒體炒作是美國人的一種心理戰。美國國防部對心理戰的總結是:"有計劃地利用宣傳和其他心理行動,以影響敵對的外國團體的輿論、情感、態度和行為作為首要目的,從而支援實現國家目標。心理戰行動是有計劃的行動,向外國受眾傳達有選擇的資訊和指標,影響他們的情感、動機和客觀推理,最終影響到外國的政府、組織、團體和個人的行為。"美國開展心理戰的基礎則是資訊源的控制。控制了資訊源就控制了國內國際話語權,把人們引向某種特定的思維定式,人們會在這種定式中去尋找有利於美國利益的答案。世界上最大的80多個電信公司都為美國所有。美國的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ABC(美國廣播公司)等媒體所發佈的資訊量,是世界其他各國發佈資訊總量的100倍。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與製作。此外,美國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控制了大多數網上資訊的來源。在歐債危機中,美國的媒體與金融機構相互配合,大肆渲染歐洲國家的政府沒有支付債務的能力,甚至傳出部分國家已經破產的謠言。希臘前總理帕潘德里歐先生指責美國操縱輿論,"惡意的謠言總是被無休止地重復,並被策略性地放大。憑藉納稅人資金擺脫困境的同一批金融機構,如今從希臘的厄運發了一筆橫財。而同一批納稅人正為此付出代價,其工資和社會福利遭到大幅削減。因此,這些不良投機商通過賭定希臘債務違約,每天收穫數以十億計的美元。"

  (四)"歐元先生"卡恩成了犧牲品

  除了以上三種大殺器外,美國政商聯合體的精英"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最為典型的莫過於2011年的卡恩事件。2011年5月14日,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因涉嫌性侵一名酒店女服務員被美國拘捕。5月19日,卡恩宣佈辭職。然而,62歲法國猶太老人卡恩身高僅168釐米,而那位所謂被性侵犯的32歲女服務員是身高180釐米身強體壯的黑人。顯然,只要稍加思考,有點邏輯思維能力的人都能分辨出來,這是美國人設置的一個陷阱。這不僅是一個公開的局,而且還是一個有意羞辱歐洲人的局。納粹宣傳家戈培爾曾經講過:"群眾對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所以他們的反應較多地表現在情感領域。情感宣傳需要擺脫科學和真相的束縛……如果撒謊,就撒彌天大謊。因為彌天大謊往往具有某種可信的力量。而且,民眾在大謊和小謊之間更容易成為前者的俘虜。因為民眾自己時常在小事情上說小謊,而不好意思編造大謊……極其荒唐的謊言往往能產生效果,甚至在它已經被查明之後……用不著謀求知識分子的皈依。因為知識分子從來都不皈依,而是永遠倒向強者。就跟大街上的人一樣。因此,給出的理由必須沒有加工的痕跡,明白而有力,能引起情感和本性的共鳴,而不是理性的共鳴。真相並不重要,它完全從屬於策略和心理。仇恨和輕蔑必須針對具體的個人。"美國的媒體精英深得戈培爾的三昧。卡恩事件背後的潛臺詞是,凡是美國媒體報道的就是正確的、可信的,凡是凡是違背美國金融寡頭的利益就是錯誤的,只要通過媒體的大鳴大放,謊言重復無數遍自然就成了真理。按照一般的傳統,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IMF總裁則由歐洲人輪值。但無論是誰在世界銀行和IMF,只要不聽從美國人的擺布,忤逆美國政府的利益,結局必定是下臺。卡恩並非第一個被美國人在IMF搞下臺的法國人。早在1970年代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法國人皮埃爾·保羅·施韋澤以IMF的名義宣稱美元估值偏高,要求美國提高黃金價格,結果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不到一年後施韋澤被迫離職。卡恩在1997-1999年擔任法國財政部長期間,強烈呼籲歐洲建立貨幣聯盟,致力於歐洲一體化進程。1998年5月11日,他親自啟動造幣機製造出第一枚歐元硬幣,從此被譽為"歐元先生"。2007年卡恩任IMF總裁後改變了IMF的傳統立場,卡恩一貫主張用超主權貨幣或一攬子貨幣取代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他有一句名言:"戰後的貨幣權在美國手裏,歐元問世以後,我們將同歐元夥伴一起收回主權"。歐債危機爆發後,在卡恩的積極推動下,IMF對歐元區重債國作出深度援助承諾。在他的帶領下,IMF密切地參與了歐盟拯救成員國的行動,不僅對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這三個債務風險過高的國家提供了緊急貸款,而且還對歐盟新成員國匈牙利、拉脫維亞和羅馬尼亞提供了資金援助。英國《衛報》曾寫道:"卡恩就像照顧一個孩子那樣,在保護希臘脆弱經濟的同時,守護著整個歐元區。"然而,卡恩的舉措打亂了美國對歐元攻擊的步伐,動搖了美國利益,尤其是金融財團的利益。對美國來說,維持貨幣信譽比擴大出口更急切,而維護信譽的唯一手段就是營造強勢貨幣。只有讓歐元跌才能保持美元的地位,決不能讓卡恩領導的IMF成歐債的最後貸款人與歐元後盾。因此,卡恩必須要被搞下來。卡恩事件發生後,美國人的目的達到了。市場迅速對這一政治事件作出反應,美元指數一路攀升,歐元一路下跌,而歐債危機也隨之惡化。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歐元必死 Empty 回復: 歐元必死

發表 由 Admin 周二 7月 17, 2012 12:09 am

  六、美債繼續攀高,美國劍指歐元區核心國

  (一)歐元可以死亡,美元不能"感冒"

  儘管歐債危機洶湧澎湃,但美國主權債務的情況也並未好轉。2009年,美國聯邦政府赤字高達1.6萬億美元,佔GDP的12%。2010年赤字為1.3萬億美元,2011年的赤字將達到1.5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011年預測,未來10年,聯邦政府每年財政赤字不會低於1萬億美元,累積將超過10萬億美元。其中,外債佔債務總額56%,外國政府和投資者持有大約5.5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2011年8月,美國國債達到14.29萬億美元,略高於美國2010年GDP總量。但美國政府實際債務總量比這個數據還要高得多。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阿特曼估計美國政府實際債務總量高達31萬億美元。其中政府直接發行的公共債務為9.74萬億美元,直接擔保債務9萬億美元,擔保的政府贊助企業(GSEs)債務8萬億美元。GSEs是指由美國國會按照聯邦章程設立但由私人控股的一類金融服務機構,其設立的目的在於為特定借貸市場,比如農業、家庭住房、教育等提供更加便利和較低成本的信貸支援。在GSEs中,最著名的就是在次貸危機中大出風頭的房地美和房貸美。這兩家公司是美國最大的為家庭住房提供資金來源的政府贊助企業。此外,還有擔保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債務3萬億美元,擔保的州和城市退休金賬戶不足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果美國的經濟增長率不能高於國債利率的話,美國總有一天會無法償還債務。美國經濟只有借新債還舊債才能勉強維持,一旦市場預期美國必然無法還債的話,美國債務危機的爆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因為如此,美聯備前主席、現擔任奧巴馬經濟顧問的沃克爾才一直蠻橫地強調,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不可能遭到動搖。如果放過歐洲,美國通過金融手段攻擊其他國家不能完全達到驅趕足夠的資金進入美國的目的。美國發動對其他國家的金融戰,無非為了使其他國家用外匯儲備支付的資金撤離,而撤離的資金再進入美國和歐洲。但還無法保證撤離的資金一定進入美國。如果資金大量進入歐洲,歐洲實力增加,反而不利於美國對歐洲的金融攻擊。因此,美國的首選攻擊目標必定是歐洲。只要讓歐元大跌,就能讓那些擁有大量歐元儲備的國家拋出歐元,買入美元。與此同時,很多國家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將大幅縮水,大量國際資本會撤離這些國家轉移到美國,用來幫助美國完成國債的大規模發行。因此,如果歐債危機得到圓滿解決,美元霸權受到削弱,歐洲國家將會吸引原本可以流入美國的資金,那麼美國必將在不遠的未來受到市場的質疑而難以借債,那麼這個不可一世的金融帝國--美國必將面臨永久性的破產。歐洲與美國在這方面的競爭關係就像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顧問、現任總統薩科齊的首席顧問、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創建人雅克·阿塔法一針見血指出的那樣:"歐盟決心繼續借款,在資金的尋找中與美國面對面的競爭,就像兩個老妓女為爭奪最後的嫖客而爭吵一樣。"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必然要將歐債危機的熊熊烈火燃燒到歐元區核心國。2011年11月10日15點57分左右,標普評級網站的部分訂戶收到一份電子郵件警報,暗示法國的評級已經被下調。很快,歐元兌美元貶值,美國股市下挫,法國國債利率上升,價格下跌,資金紛紛涌入美國。不到2小時後的17點40分,標普澄清說,警報是技術性失誤,但法國國債價格卻僅有小幅回升。當然,法國的情況本身也不容樂觀,法國金融機構與歐元區債務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僅在義大利,法國銀行擁有義大利銀行大量股份,並在義大利建立了龐大的分支機構網路。法國的銀行還持有鉅額義大利國債。義大利債務危機必然會影響到法國的金融系統。因此,法國遲早也會受到歐債危機的衝擊。但是,標普的誤操作加速了法國捲入債務危機的過程。這是美國對歐元區核心國發動大規模金融攻擊的前奏。2011年,美國長期國債利率超過30%,包括中國、日本、俄羅斯以及美聯儲在內的主權投資機構持有共9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務。美國債務負擔極為沉重,攻擊歐元勢在必行。

  (二)防守反擊——歐元保衛戰

  歐洲人也早已預料到美國人將會發動規模更為龐大的對歐金融戰,而法德保衛歐元的意志絕不可低估。2011年12月18日,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德國不太可能會失去AAA主權信用評級,即使失去也可能不會帶來災難性後果。魏德曼稱:"這不太可能。在美國主權評級遭下調後,我們不禁質疑降級是否會真的帶來災難性影響。"而法國總統薩科齊對保住法國主權信用等級的信心已經大不如前。由此看來,法德兩國已確信,評級機構下調歐元區核心國的主權信用級別已箭在弦上。法國與德國為防止投資者的恐慌性拋售歐元資產,已提前給國內作輿論上的準備。歐洲央行曾要求歐洲全部27個成員國銀行在2012年前資產充足率達到9%的水準,以應對未來歐洲債務危機的惡化。銀行系統需要籌集到6000億歐元的資金才能滿足需求,而銀行只能提供1/4的資金。根據巴塞爾協議的規定,銀行必須維持8%以上的高流動性資產。流動性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是反映資產變現能力的指標。通俗地講,流動性就是買了某種資產之後是否容易賣出。比如,流動性高就是按理想價格容易賣出,反之就是流動性低。這些銀行的高流動性資產中的60%必須是主權債,因為只有主權債才可以被認為是零風險並且享有最高級別的流動性,而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使得歐洲銀行風險劇增。銀行業為應對歐洲央行的最新規定,不得不大量出售問題國家的債券甚至是核心國家的債券,最終將進一步惡化歐債危機,從而形成惡性迴圈。根據歐盟法律規定,央行不能直接買入成員國債務,而只能通過對商業銀行的注資實現了貨幣擴張。為此,歐洲央行2011年12月21日宣佈,通過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向歐洲銀行業歐元區的500多家金融機構提供了3年期的基準利率為1%的超低利率貸款,並且沒有任何貸款上限,只要銀行有足夠的抵押品做擔保就可以貸任意額度的款項。2012年初,230多家歐元區銀行的總投標額度超過4891.91億歐元。該方案的目的是試圖以歐洲央行投入資金的低利率與主權債務借貸的高利率之間的高額利差來引導歐洲金融買入並持有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而不是將其賣出。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獲得套利的機會,歐洲銀行業必然買入主權債務,而不再考慮售出大量風險資產來獲得流動性。當然,歐洲央行的舉措有變相放水的嫌疑,有可能會引發歐洲的惡性通脹。但在權衡利弊之後,歐洲不得已也只能採取如此下策。歐洲央行的這一操作顯然是有針對性的。美國評級機構下調歐洲國家信用級別屢屢惡化歐債危機,而通過長期再融資操作不僅是給歐洲金融機構提供一個有效的緩衝手段,而且是對美國打擊歐元戰略的一個巨大的戰略威懾。歐洲人為了對付美國玩起了既有防禦也有進攻的組合拳。歐行變相放水之舉是一種純粹的防禦策略。歐洲對美國的戰略進攻則是典型的防禦性進攻策略。歐元區對美國的有效反擊還有兩個重要手段。其一是限制美國評級機構對相關主體評級的立法。其二是就限制裸空交易進行立法。裸空交易是美國金融機構的市場操作主要方法之一,是指投資人預期市場上的債券或股票行情下滑,在沒有借入債券或股票的情況下,便直接在市場上賣出根本不存在的債券或股票,然後在債券或股票價格下跌後買回,以此獲得差價收益。這種交易方式將會產生杠桿效應,嚴重放大市場風險。但歐洲銀行以立法的手段來反擊美國的過程過於漫長,很難看到及時的效果。其實迄今為止,歐洲反擊美國最有效的手段是拋售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援證券(MBS)。歐洲銀行擁有大量MBS。歐洲銀行一旦拋售MBS,美國的證券化住房抵押貸款價格遭到巨大的衝擊。MBS是美國金融衍生品的最重要的內核。歐元區金融機構此舉將直接威懾到美國整個金融資產的穩定性,意味著一旦歐洲資本在美國的MBS市場上來一個大撤離,將有可能讓美國的金融問題提前被爆出來,而歐元的壓力將大大減輕。2011年,歐洲金融機構小試牛刀,直指美國金融勢力的要害,大量拋售美國MBS,對美國金融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在2011年4-12月不到8個月的時間中,MBS市場的下跌幅度從10%擴大至50%,2006年發行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支援證券(CBMS)的價格的ABX指數(2006年1月推出的ABX指數稱為次級房屋貸款債券價格綜合指數,由一籃子具有代表性的次級抵押貸款價值構成,其隨次貸證券資產風險升高而下降。這意味著當次貸風險升高、證券化的次貸資產價格下跌時,ABX指標隨之下滑)下跌29%,跌至2009年底以來最低位。歐洲金融機構這一反擊行動顯然是對美國的一種警告。(三)反擊?——歐元有幾顆"腦袋"

  面對歐洲的金融反擊,美國人相當不滿。2011年12月20日,在以色列訪問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鄧普西與以色列政府和軍方領導人進行會談時稱,他一直在幕後領導著與伊朗作戰的準備工作,目前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如有必要即可開戰。不過鄧普西也表示,任何失誤都可能意味著美國被拖入對伊朗的戰爭,那對中東和世界而言將是災難。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這番話,就是美國人對歐盟更嚴厲的回擊。2012年1月,歐盟發表聲明稱,成員國同意通過締結財政新約加強融合,對赤字佔GDP之比超過3%的國家啟動自動制裁機制,債務佔GDP之比不得超過60%,年度結構性赤字不得超過GDP的0.5%為締約國中期財政目標,但卻有豁免條款,即允許締約國"在控制範圍之外發生對政府財務狀況構成重大衝擊的非正常事件,或在修訂後的《穩定與增長公約》定義下的嚴重經濟衰退時期,暫時偏離中期目標"。隨後,義大利和西班牙成功地以低利率發售220億歐元國債。2012年1月12-13日,西班牙成功賣出100億歐元的國債,高於原定目標50億歐元。緊接著,義大利成功拍賣了85億歐元的2013年1月到期的1年期的BOT債券和35億歐元2013年5月到期的1年期BOT債券。BOT即建設-經營-轉讓,是指政府通過契約授予私營企業以一定期限的特許專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並准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並賺取利潤;特許權期限屆滿時,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目前,法國債務水準已佔其GDP的85%,達多年來的最高水準。法國和德國一直以來都是歐債問題解決的主要國家。若法國扛不住,則德國力量不足以支撐。一旦德法兩國的主權信用等級被美國評級機構下調,歐元區各大金融機構手中所持有的這些國家的國債等金融資產,賬面資產必然下降,從而倒逼歐洲金融機構追求更多現金,以滿足資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其後果是引起歐洲資本市場的劇烈動蕩。2012年1月,標普將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塞普勒斯下調2個級別。將奧地利、法國、馬爾他、斯洛伐克、斯諾文尼亞下調1級。標普確認德國、比利時、愛沙尼亞、芬蘭、愛爾蘭、盧森堡、荷蘭的評級。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的級別從AAA被下調至AA+。法國和奧地利失去AAA評級後,歐元區只剩下4個AAA國家:德國、荷蘭、芬蘭、盧森堡。惠譽則表示不會下調法國的評級,但前提是"只要法國債務規模佔GDP的比例穩定在90%左右,並在2013至2014年間開始回落,法國就能保住AAA評級"。同時,惠譽進一步威脅稱:"不過,鋻於法國經濟增長緩慢,政府也需要向金融業提供部分支援,如果再將法國因為歐元區救助而承擔的債務也考慮在內,法國的狀況將與AAA評級不相稱。"2012年1月13日,原本高開高走的巴黎股市一路下跌。當天收盤時,巴黎CAC40指數下跌0.11%,德國法蘭克福DAX30指數下跌0.58%。歐元對美元匯率當天跌至1:1.2624,創2010年8月以來新低,歐元對日元匯率則跌至1:97.20,創2000年12月以來新低。而美國國債利率卻下降,美元指數上漲近1%,升至81.54。歐盟領導人紛紛抨擊標準普爾下調法國等9個歐盟國家主權信用等級的惡劣行徑。歐盟委員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奧利·雷恩稱,標準普爾的決定"不協調",因為歐元區國家目前正在採取果斷措施應對債務危機。他指出,標準普爾以前犯過相同的"錯誤"。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與金融服務事務委員巴尼耶說,在歐盟國家進一步採取措施大力治理財政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際標普下調歐盟國家主權信用等級,讓他感到十分"驚訝"。法國總理菲永表示:"標普調降法國評級在意料之中,法國評級下調無礙法德之間的關係。"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對於標普調降歐元區國家評級一事並不感到吃驚。"奧地利政府表態稱,奧地利經濟狀況穩定,不理解評級機構的決定。奧地利財政部長威廉·莫爾特雷爾和外交部長烏爾蘇拉·普拉斯尼克當天發表聯合聲明,譴責降級"不合理",並聲明說:"單個歐元區國家信用級別調整不一……而這些國家眼下正緊密合作,試圖拿出解決方案。"歐洲聯盟委員會分管經濟事務的委員奧利·雷恩認為標普決定"自相矛盾"。標普的這一大規模的評級下調行動,會給歐元區金融機構帶來資產降低、增加核心資本的壓力。但由於歐元區對美國的這一行動早已經進行了輿論、制度與金融上的準備,因此,這次下調對歐洲經濟以及金融穩定形成的衝擊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標普下調歐洲9個國家主權信用等級的行動所引起的資產下降,將在很大程度上為歐洲央行的廉價貸款對沖掉。面對這一新的狀況,不難預料美國對歐金融攻擊的力度與頻度都將會升級。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5038
注冊日期 : 2009-07-11

http://winggundam.show5forum.com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